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天奈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30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88116公司简称:天奈科技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具体内容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中的内容。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否

7、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实施利润分配,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46元(含税),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344,741,494股,以此计算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合计50,332,258.12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12%,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公司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如在利润分配方案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员工持股计划/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如后续总股本发生变化,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本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8、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不适用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

1.1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天奈科技688116不适用

1.2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不适用

1.3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蔡永略喻玲
联系地址镇江新区青龙山路113号镇江新区青龙山路113号
电话0511-819899860511-81989986
传真0511-855888220511-85588822
电子信箱stock@cnanotechnology.comstock@cnanotechnology.com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纳米级碳材料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碳纳米管粉体、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碳纳米管导电母粒等。

在锂电池领域,碳纳米管已经凭借其优越的导电性能,作为一种新型导电剂被锂电池生产企业所广泛使用,用来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改善循环寿命。公司客户涵盖大多数国内一流锂电池生产企业。

2.2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及采购流程管理制度等一套严格、完整的采购管理流程,对供应商的经营能力、资金能力、生产资质、产品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经过小批量试用采购且合格后,将其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体系中,按订单需求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多年,熟悉客户的需求和采购周期,销售部日常紧密跟踪客户的需求并制定销售计划。

公司生产部以销售部的销售计划为基础安排生产计划,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所需原料及原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料安全库存量制定采购计划并组织采购。统一对生产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其他物资进行采购,以确保公司生产、运营有序健康的进行。

2、生产模式

(1)自产模式公司主要产品为碳纳米管粉体及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公司碳纳米管粉体产品的生产周期(从原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加工,到产品完成、验收入库为止的全部时间)一般约为5天,部分高端产品为20-30天;碳纳米管浆料产品全部由公司碳纳米管粉体产品和分散剂溶解、分散、研磨而成,该生产周期一般约为3天。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结合需求预测的生产模式,以保证生产计划与销售情况相适应。公司销售部门提供实际订单情况以及销售预测,生产部结合当前的库存物料、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等实际情况安排生产计划。

(2)委托加工模式

报告期内,部分高端产品对纯度要求较高,需要经过多道提纯,由于公司集中有限场地和资源建设了重要生产工序环节,故将部分碳纳米管粗粉委托外部单位进行初步纯化,以减少碳纳米管粗粉杂质含量。公司将初步纯化后碳纳米管粗粉收回后,进一步纯化后用于制作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公司的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公司客户为国内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其对电池原材料供应商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公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较长周期的评估认证,并经过多轮的样品测试,全面考核候选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后,公司方能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中。一旦通过客户的认证,正式成为客户合格供应商后,客户将向公司定期采购相关产品。

公司与长期合作的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协议,约定供货方式、结算方式、质量保证等条款;客户根据需求在实际采购时向公司发出订单,约定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期等信息,供需双方根据框架协议及订单约定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

4、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把研发团队的建设作为公司经营发展最核心的环节之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和研发团队,专业从事碳纳米管材料的前沿技术跟踪,负责对新产品、新工艺路线进行测试、论证和试验。

公司在研发方面主要以自主研发为主,以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的方式为补充。目前公司在镇江、常州设立了研发基地,建立了内外协同的研发体系,构建了完善技术研发制度和奖励机制,围绕既有的核心技术以及工艺,发挥技术与研发优势,结合市场导向,进行基础研发和产品创新。

5、目前经营模式及未来变化趋势

公司结合主要产品、竞争优势、核心技术、自身发展阶段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需情况、上下游发展状况等因素,形成了目前的经营模式。公司将围绕既定的战略布局,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积累,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和变化,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探讨行业新的技术趋势,不断对前沿技术进行探索和实践,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和优化现有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2.3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阶段公司主要从事纳米级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碳纳米管粉体、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以及碳纳米管导电母粒,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导电塑料等领域,并最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3C产品、储能电池等产品中,公司所处的行业为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颁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规定,公司业务属于“C制造业”大类中的“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①上游行业

碳纳米管行业的上游行业包括设备供应商和原材料供应商两大类。其中,设备供应商主要提供各类工具、机器设备等;公司生产的碳纳米管及相关复合材料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NMP、丙烯、分散剂、液氮等化工产品,报告期内,各主要原材料供需平衡,价格趋于稳定。长期看来,上游行业绝大部分原料市场处于充分竞争状态,行业发展充分,对碳纳米管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②下游行业

碳纳米管及其相关复合材料产品主要作为新型导电剂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由于近年来政策推动、技术趋于成熟、产业配套趋于完善等因素驱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行业未来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锂电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导电剂作为一种关键辅材,可以增加活性物质之间的导电接触,提升锂电池中电子在电极中的传输速率,从而提升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和改善循环寿命。

(2)行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作为符合锂电池特别是动力锂电池需要的导电剂,不仅要求制备的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长径比、纯度等优良的指标,也对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企业分散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锂电池企业对导电浆料供应商有严格的考察程序,全面评估其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致性以及持续供货能力,考察周期较长,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生产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才能获取客户的信任。

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后,其采购、生产、检验和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边际成本降低,有利于企业迅速抢占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小型生产企业若不能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一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则由于产能限制而无法得到优质客户的持续性大额订单,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3)主要技术门槛

碳纳米管属于新型碳纳米材料,其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能够稳定、批量生产高长径比、高纯度的碳纳米管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碳纳米管制备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尤其是高导电性的碳纳米管相关产品。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碳纳米管大规模量产及下游市场的开拓应用,并积累了大量的碳纳米管生产经验。

技术研发水平是制约碳纳米管及其相关复合产品行业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行业内的生产商

不仅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能够稳定、批量生产细管径、高纯度碳纳米管更需要积累丰富的技术和经验,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随着下游企业对导电剂产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行业内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持续的产品开发能力,开发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同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现有产品工艺和生产技术进行改进,才能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上述特点使得小规模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具备行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水平,因而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代次的碳纳米管及其相关产品,获头部动力电池行业客户青睐。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作为最早成功商业化将碳纳米管通过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的企业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打破了锂电池领域国外企业对导电剂产品的垄断,改变了原有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及电池性能升级需求的不断提升,从而带动对碳纳米管导电剂的需求增长。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分析,近几年公司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销售额稳居行业首位。2024年天奈科技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受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客户需求带动,在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份额为53.2%,在产销规模、客户结构、产品研发实力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现主要作为新型导电剂应用于锂电池领域,目前公司所处行业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1)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上游行业,锂电池及锂电池导电剂行业的发展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较大,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2035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各大厂商新能源汽车车型加速投放,新能源汽车已经全面从早期的补贴驱动跨越至市场驱动,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规模进入新的增长期。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851万辆,同比增长23%;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287万辆,同比增长35.5%。2024年全球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为20.7%,预计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700万辆,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渗透率有望突破55%;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锂电化渗透率为40.9%,预计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650万辆,行业电动化渗透率有望突破70%。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广阔。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2021-2030年中国及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预测(万辆)

资料来源:

OICA,中汽协,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整理,2025年

月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中长期政策规划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带动相应上游锂电池行业以及锂电池导电剂行业的持续增长。

(2)锂电池行业发展情况据GGI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1,458GWh,同比增长25%。市场的高速增长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终端市场带动。GGII预计2030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5,526GWh。

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带动,国内锂电行业高速发展,已逐步形成完善的锂电产业链。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1,175GWh,同比增长32.6%,中国市场锂电池出货量占全球比例为81%,创历史新高。主要因国内具有供应链与规模优势,电池制造成本较海外低,且国内动力与储能电池大规模出口(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97.1GWh,累计同比增长29.2%。),以及海外新能源汽车增速低,导致对动力电池需求增速下降。GGII预计2025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超1,400GWh,到2030年将超3,800GWh,继而带动对碳纳米管及其相关复合产品的需求。

2021-2030年全球及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及预测(GWh,%)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

(3)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情况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带动,国内锂电行业高速发展,已逐步形成完善的锂电产业链。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480GWh,同比增长约112%;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630GWh,同比增长约31%;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780GWh,同比增长23.8%。根据GGII预测,到2030年,全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410GWh,市场空间巨大。

2021-2030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及预测(GWh,%)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

月未来几年,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加速,动力电池需求将持续增长,将带动全国锂电池市场长期保持增长态势。

(4)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情况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与储能相关的产业政策,储能锂电池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量化的储能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据GGII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340GWh,同比增长65%,主要原因为:1)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增加(光伏/风电),带动储能锂电池配套增加;2)2024年锂电池价格进一步降低,性价比提升,带动中国储能市场的渗透率提升;3)2024年中国针对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均出台相应鼓励机制,增加储能收益;4)中国锂电池竞争力加强,储能锂电池海外出口量上升。GGII预计到2030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150GWh。储能电池将成为除动力电池之外的锂电池应用的主要增长点,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2021-2030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及预测(GWh,%)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

月储能产业作为全球各国推进能源革命、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及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的重要着力点,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与市场容量,为锂电池及上游材料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5)碳纳米管导电剂行业发展情况1)动力电池领域对电池性能需求提高带动碳纳米管导电剂需求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电动车渗透率逐渐提高,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充电时效等重要性能指标有着更高要求。进一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电池充电速率成为各新能源车企未来持续发力的方向。

受益于终端客户对于动力电池扩容、快充等性能升级的需求,上游锂电材料体系也在不断实现加速升级。碳纳米管导电剂相较传统导电剂,具有导电性能好、用量少、导热性强、机械性能优异等多种优势,能够全方位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使用寿命、高低温性能、充电倍率等性能,更为契合下游需求。

2)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碳纳米管导电剂需求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要求逐渐提高,各大电池企业均在寻求新的技术路线以实现电池性能的突破,特别是进入2024年,动力与储能领域新技术应用进一步加快。

在负极材料端,传统的以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技术路线已经接近石墨材料本身理论比容量的上限。为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硅负极被普遍认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硅拥有超过9倍于石墨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但存在体积膨胀较大的问题,因此目前主要以硅碳掺杂材料为主。为进一步提升硅负极的应用,目前碳纳米管被认为是解决硅负极膨胀性最优的材料。由于碳纳米管本身具有的一维线状结构,其能够在硅颗粒表面及硅颗粒之间建立点线接触式的高度导电、紧密的连接,在硅负极颗粒体积膨胀并开始出现裂缝时可通过碳纳米管保持良好连接,减少材料破裂,维持负极的稳定。随着硅基负极的发展,碳纳米管导电剂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GGII预计2030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剂粉体的出货量将达到4.1万吨,对应的浆料市场规模将达到68万吨(固含6%计算),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26.7%。碳纳米管市场的增长原因包括:1)快充技术将持续向4/6C发展(乘用车/商用车/换电等领域),碳纳米管导电浆料能够更好

的实现高倍率;2)新电池(如半固态/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硅基电池、4680大圆柱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体系带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应用占比提升;3)新技术带动碳纳米管产品需求提升(如厚涂布、复合集流体、干法电极技术等);4)全球碳纳米管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国碳纳米管出口增加。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在锂电池领域的应用发展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需求前景广阔。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未来市场容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提升空间。

此外,碳纳米管作为一种前沿碳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极大的韧性,同时也具备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多项特性。除了在锂电池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之外,在导电塑料、碳基芯片、人工肌肉、可穿戴设备、机器人传感器以及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其他领域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司在持续巩固与深化碳纳米管在锂电池领域的应用之外,也将不断加大碳纳米管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与市场开拓,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总资产5,138,739,093.864,935,437,278.304.124,062,734,238.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96,842,941.632,707,361,950.057.002,506,089,859.95
营业收入1,448,155,861.371,404,154,253.803.131,841,527,634.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195,043.14297,157,487.11-15.80424,286,963.6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7,354,728.16208,943,738.9113.60396,527,034.4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209,055.58299,388,895.29-7.74107,502,253.0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9611.62减少2.66个百分点18.71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730.87-16.091.2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730.87-16.091.23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7.556.75增加0.80个百分点4.78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第二季度(4-6月份)第三季度(7-9月份)第四季度(10-12月份)
营业收入307,096,749.41339,512,255.87393,743,426.55407,803,429.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786,754.0161,723,884.2567,103,981.7167,580,423.1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1,651,730.1459,749,544.1464,801,425.8461,152,028.0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062,500.23-12,194,287.7918,077,288.49202,263,554.65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1,224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3,548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性质
股份状态数量
TAOZHENG56,24031,829,5629.2300境外自然人
共青城新奈共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13,270,2503.8500境内非国有法人
镇江新奈智汇科技服务企业(有限合伙)011,772,9593.4200境内非国有法人
MEIJIEZHANG32,5606,500,6711.8900境外自然人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5,695,7741.6500境内非国有法人
江西裕润立达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西立达新材料产业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35,2004,737,5841.3700境内非国有法人
王铁-40,0004,100,3401.1900境内自然人
镇江新奈众诚科技服务企业(有限合伙)03,959,9711.1500境内非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2,060,8563,554,8941.0300境外法人
江苏今创投资经营有限公司03,506,4461.020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TAOZHENG为镇江新奈智汇科技服务企业(有限合伙)、镇江新奈众诚科技服务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蔡永略为共青城新奈共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TAOZHENG、蔡永略及MEIJIEZHANG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除上述情况,未知其他上述股东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和一致行动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不适用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不适用

单位:股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量表决权数量表决权比例报告期内表决权增减表决权受到限制的情况
普通股特别表决权股份
1TAOZHENG31,829,562031,829,5629.2356,240
2共青城新奈共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13,270,250013,270,2503.850
(有限合伙)
3镇江新奈智汇科技服务企业(有限合伙)11,772,959011,772,9593.420
4MEIJIEZHANG6,500,67106,500,6711.8932,560
5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695,77405,695,7741.650
6江西裕润立达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西立达新材料产业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4,737,58404,737,5841.37-35,200
7王铁4,100,34004,100,3401.19-40,000
8镇江新奈众诚科技服务企业(有限合伙)3,959,97103,959,9711.150
9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3,554,89403,554,8941.03-2,060,856
10江苏今创投资经营有限公司3,506,44603,506,4461.020
合计/88,928,451088,928,451///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44,815.59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019.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80%。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