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TCL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29

证券代码:000100 证券简称:TCL科技 公告编号:2025-023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TCL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2025年4月

奋楫扬帆 激流勇进2024年年报董事长致辞2024年,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三大核心业务,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提高相对竞争力。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295亿元,整体经营稳健。TCL华星的半导体显示业务维持供需基本平衡的产业格局,并抓住产品大尺寸化和AI应用拓展带来的新商机,持续优化发展战略、业务和产品结构,提高相对竞争力,积极完善全球化布局。公司显示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43亿元,实现净利润62.3亿元,同比改善显著。液晶产品业务竞争力取得领先地位,TV产品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二,商显产品市场份额位列全球前三。公司收购了LGD广州LCD面板及模组工厂,进一步加强在液晶产业的竞争力。中小尺寸业务快速成长,显示器市场份额升至全球第二,电竞显示器及LTPS笔电、平板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柔性OLED业务竞争力增强,产品结构优化,业绩明显改善。公司将努力增强在NB、车载、专显业务的竞争力,积极布局MLED。公司有信心在本年度继续保持显示业务较快增长,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

新能源光伏全球装机量保持增长,但中国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加剧,市场供需错配,全行业亏损。TCL中环的光伏业务受行业周期下行影响,且自身经营战略偏差、业务结构存在短板以及一些经营决策失误,导致经营业绩恶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下滑52%;归属股东净利润-98.2亿元。公司正在努力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组织流程、推进业务变革、重塑核心能力。今年一季度的经营业绩环比改善,公司有信心在本年度实现业绩增长。

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业务在报告期内取得30%的营收增长,市场份额提高,公司将继续巩固和增强在全球硅材料产业中的竞争力。公司其他业务经营稳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8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4%。TCL华星聚焦新型显示技术和材料领域的研究,在印刷打印OLED技术和材料、装备取得突破。TCL中环把握产业技

术升级机遇,以知识产权及专利商业化运作构建全新BC合作生态。报告期内公司新增PCT专利申请433件,申请发明专利2,582件。全球经济贸易格局调整,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冲击,预期对半导体显示业务和半导体材料业务的影响基本可控,对新能源光伏业务的影响较大。公司正在调整全球产业布局,强化核心能力应对挑战。展望未来,公司将以全球领先为目标,坚持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先进制造、全球经营,聚焦主业,提高相对竞争力,奋楫扬帆、激流勇进。

公司一贯重视股东回报,董事会提议2024年度每10股现金分红0.5元,与全体股东共享企业价值成长。感谢各位股东长期以来的信任和支持!感谢所有合作伙伴的携手共进!感谢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

2025年4月27日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8,779,080,767股为基数(如权益分派时公司存在回购库存股,则该部分股份不参与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0.5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TCL科技股票代码000100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
姓名廖骞
办公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1001号TCL科学园国际E城G1栋10楼
电话0755-3331 1666
电子信箱ir@tcl.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关于本公司业务的详尽讨论,请参见本报告第四节“董事会报告”。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营业收入(元)164,822,832,863174,366,657,015-5.47%166,552,785,82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1,564,109,4072,214,935,302-29.38%261,319,4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298,355,8011,021,080,065-70.78%-2,698,210,8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29,526,569,40425,314,756,10516.64%18,426,376,60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8420.1195-29.54%0.017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8330.1179-29.35%0.016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54.27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0.52
2024年末2023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2年末
总资产(元)378,251,915,923382,859,086,727-1.20%359,996,232,6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53,167,609,35752,921,867,0860.46%50,678,520,477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 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39,908,458,08340,315,278,87942,804,760,98541,794,334,9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970,389755,241,144530,108,23038,789,6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716,493488,040,568169,910,967-430,312,22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96,505,9326,036,215,7819,367,992,8237,525,854,868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816,731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734,938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如有)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如有)0
持股5%以上的股东或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报告期末持股数量报告期内增减变动情况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持有无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李东生境内自然人/一般法人6.74%1,265,347,8051,294,616673,839,802591,508,003不适用0
宁波九天联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九天联成质押293,668,015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境外法人4.76%894,191,711-143,420,8320894,191,711不适用0
惠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国有法人2.85%535,767,694-281,686,1300535,767,694不适用0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一般法人2.19%410,554,71000410,554,710不适用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理财产品等1.73%324,194,370184,156,6400324,194,370不适用0
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有法人1.33%249,848,836-282,154,1800249,848,836质押120,070,00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理财产品等1.19%223,634,265171,032,0500223,634,265不适用0
-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基金、理财产品等1.06%199,799,980-26,936,5320199,799,980不适用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理财产品等0.94%175,597,970-28,481,7900175,597,970不适用0
战略投资者或一般法人因配售新股成为前10名股东的情况(如有)不适用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前10名股东中李东生先生与宁波九天联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因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成为一致行动人,其中李东生先生持股898,453,069股、宁波九天联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366,894,736股,合计持股1,265,347,805股,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上述股东涉及委托/受托表决权、放弃表决权情况的说明不适用
前10名股东中存在回购专户的特别说明(如有)不适用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股东名称(全称)期初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期末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
数量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数量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数量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数量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
中国工商银行140,037,7300.75%136,9000.001%324,194,3701.73%00%
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52,602,2150.28%125,9000.001%223,634,2651.19%0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4,079,7601.09%1,602,8000.01%175,597,9700.94%00%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适用 ?不适用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债券基本信息

债券名称债券简称债券代码发行日起息日到期日债券余额(万元)利率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数字经济)(第三期)(品种二)24TCLK4148804.SZ2024-07-042024-07-082029-07-08100,000.002.46%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数字经济)(第三期)(品种一)24TCLK3148803.SZ2024-07-042024-07-082029-07-08(注1)100,000.002.29%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数字经济)(第二期)24TCLK2148683.SZ2024-04-092024-04-112029-04-11(注2)150,000.002.69%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数字经济)(第一期)24TCLK1148600.SZ2024-01-302024-02-012026-02-01(注3)150,000.002.64%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公司按约定兑付本息。

注1: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数字经济)(第三期)(品种一)期限5年,到期日为2029年7月8日,附第3年末发行人赎回选择权、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如发行人赎回选择权、投资者回售选择权行权,则行权部分债券到期日为2027年7月8日。注2: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数字经济)(第二期)期限5年,到期日为2029年4月11日,附第3年末发行人赎回选择权、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如发行人赎回选择权、投资者回售选择权行权,则行权部分债券到期日为2027年4月11日。注3: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数字经济)(第一期)于2025年2月5日根据投资人回售选择权行权结果发放回售资金,并于2025年2月6日至2025年3月5日对回售债券实施转售。转售实施完毕后,本期债券余额为150,000.00万元,到期日为2026年2月1日。

(2) 公司债券最新跟踪评级及评级变化情况

无变化

(3)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项目本报告期末上年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末增减
资产负债率64.92%62.06%2.86%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万元)29,836102,108-70.78%
EBITDA全部债务比12.85%15.03%-2.18%
利息保障倍数0.181.80-90.00%

三、重要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情况未出现重大变化,亦未发生对公司经营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四、董事会报告

(1)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世界政治局势动荡多变,地缘冲突仍未平息,产业链供应链深化重构;同时,海外高利率、高通胀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面对外部复杂经营环境,公司聚焦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三大核心业务,坚持长期战略牵引,强化经营韧性,追求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6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295亿元,同比增长16.6%。

公司业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报告期内,显示行业供给侧格局继续优化,需求侧的大尺寸化和AI应用开拓驱动面板需求及附加值增长,行业供需关系进一步改善,主流产品价格整体高于去年同期。通过积极优化商业策略和业务结构,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全年营收创下

历史新高至1,043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净利润62.3亿元,较2023年增长62.4亿元。光伏行业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主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下跌,TCL中环的光伏业务受行业周期下行影响,且自身经营战略偏差、业务结构存在短板以及一些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业绩大幅下降,TCL中环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影响TCL科技归母净利润-29.4亿元。随着行业自律推动竞争格局优化,产品价格已逐步企稳回升,TCL中环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组织流程、推进业务变革、重塑核心能力,经营业绩已迎来季度环比改善。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加大原创性技术储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工业自动化,提升先进制造全链条效能。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8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4%。半导体显示业务完善前沿技术布局,加快MLED的创新研发,推动印刷OLED顺利实现量产,引领全球进入商业化阶段;在量子点显示领域的技术和材料专利申请数量达2,913件,居全球第二。新能源光伏业务持续促进自主技术创新和Know-how工艺积累,推动光伏材料向N型及大尺寸升级,通过知识产权及专利商业化运作构建BC合作生态,把握新技术迭代机遇。公司聚焦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融合创新,综合运用机器视觉与大模型等各类AI技术,重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职能运营等流程,系统性提升效率效益与综合竞争力。

优化产能与产品结构布局,夯实规模优势和行业地位。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优化产能与产品结构,助力下游品牌客户在消费电子、汽车和家电等领域打造多款旗舰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电视面板出货全球第二,显示器面板全球第二,LTPS笔电及LTPS平板全球第一,LTPS车载出货面积全球第三,柔性OLED手机面板全球第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单晶产能提升至190GW,光伏材料产品出货约125.8GW,同比增长10.5%,硅片市占率18.9%居行业第一。

深化全球化经营体系,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完善全球产业布局。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积极构建海外销售服务体系,通过深度触达客户开拓全球市场;通过海外模组基地实现区域产能嵌合,建设属地化服务生态,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空间。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坚定地推动全球化战略,积极评估、探索全球重点国家或区域产业机会,提升全球产销能力与品牌形象。

坚持长期战略牵引,基于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持续提升相对竞争力,优化各要素的互相耦合和赋能,构建具备全球领先优势的产业发展飞轮。公司大尺寸业务充分发挥G11高世代线技术优势,提升超大尺寸、超高清和高刷新产品占比;中尺寸业务布局逐步完善,通过

Oxide、LTPS与A-Si的全技术别协同和产品矩阵,市场份额快速跻身头部阵营;小尺寸业务聚焦OLED高端化和战略客户定制化。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依托晶体晶片规模化智造筑牢成本护城河,拓宽组件产品矩阵并焕新品牌,完善业务布局,携手战略客户共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生态。

(2)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聚焦半导体显示业务、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业务的核心主业发展,致力实现全球领先的战略目标。

(一)半导体显示业务

2024年,全球LCD电视零售需求保持平稳,海外体育赛事、中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大尺寸化进程加速,电视平均尺寸同比提升约1吋,面板需求面积持续增长。供给侧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进一步优化行业竞争格局,供需关系趋于均衡,行业保持良性健康发展。电视面板价格经过上半年温和上涨、三季度小幅回调、至年底企稳,产线稼动率及全年均价继续同比上升。

中小尺寸领域,技术创新驱动结构性增长机遇,AIPC、智能驾驶、折叠屏等趋势推动高端显示需求扩容。柔性OLED面板加速向智能手机中端市场渗透,并在中尺寸领域拓展应用场景,需求维持高速增长。中小尺寸产品价格整体表现平稳。

TCL华星发挥规模和高效经营优势,持续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并受益于主要产品价格上涨,经营业绩大幅改善。报告期内,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62.3亿元,同比改善62.4亿元;全年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36%达到274亿元。

大尺寸领域,TCL华星发挥高世代线产能与客户结构优势,引领电视面板大尺寸化及高端化趋势。依托高世代线的制造效率和制程优势,TCL华星主导大尺寸产品画质升级与节

能创新,协同战略客户推动超大尺寸和高端电视产品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电视面板业务55吋及以上尺寸产品面积占比提升至82%,65吋及以上占比提升至56%,85吋、98吋产品快速放量;公司电视面板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二,其中55吋、65吋、75吋份额全球第一;商显领域交互白板、广告机等产品竞争力强化,份额居全球前三。

中尺寸领域,TCL华星加强IT及车载等业务多元布局,深化与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t9产线按计划推进产能爬坡和品牌客户导入,6代LTPS产线加快业务结构调整。随着产能布局的完善,公司在IT显示领域已实现A-Si、OXIDE、LTPS、OLED全技术覆盖,满足客户多样化和差异化需求。公司显示器整体出货排名提升至全球第二,其中电竞显示器市场份额全球第一;笔电和平板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其中LTPS笔电和平板位列全球第一;车载领域紧抓大屏化与高端化趋势,LTPS车载屏供货多家头部车企高端车型,出货面积提升至全球第三。

小尺寸领域,TCL华星聚焦高端市场,持续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柔性OLED产品出货大幅增长。公司LTPS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占率提升至全球第四。公司完成t4产线LTPO和Tandem产能改造升级,推进更低功耗产品的技术迭代,提升高阶产品占比,LTPO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85%,折叠屏出货份额提升至全球第三。公司在柔性OLED的折叠、Pol-Less低功耗、FIAA极窄边框等新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准,供应头部客户旗舰手机。公司通过产品高端化、工艺优化和良率提升推动小尺寸业务经营改善。

TCL华星以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发展,围绕印刷OLED、MLED等前沿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开发。TCL华星发布全新APEX技术品牌,围绕显示画质改善与功耗降低持续投入,全年研发投入超70亿元。在新技术领域,公司坚持原创性创新,21.6吋印刷OLED医疗专业显示器已量产出货,创造了首个由中国企业引领进入商用的全球显示新技术;在Micro-LED、Mini-LED直显以及硅基Micro-LED技术取得突破,与客户积极推进AR眼镜、Mini-LED等产品在多个业务领域的应用推广。

TCL华星积极把握AI科技革命对显示产业带来的转型升级机会,深度融合AI技术与制造场景,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全新发展阶段。TCL华星基于全球领先的面板产线布局,积极推进AI技术与制造场景的深度融合,积累了丰富的工业数据和应用经验,AI智能制造

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AI大模型主要服务于公司研发和制造,同时向供应链、品质、销售、HR等领域扩展中,已实现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等的全面应用,通过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各类算法,系统性地提升业务全链路的效率效益与综合竞争力。

TCL华星近期完成收购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100%股权,自2025年二季度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此次交易完成后,TCL华星将实现显示技术矩阵的多元化升级,拓宽客户基础,并通过制造协同提升规模效应和经营效益。长期来看,全球显示终端销量较为稳定,大尺寸化趋势将驱动显示面积稳健增长。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的上游核心器件,显示产品受益于AI终端创新浪潮的驱动持续迭代升级,新兴应用场景的市场不断扩容。行业供给侧已形成头部集聚效应,领先企业通过规模效应、技术储备、资本实力及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构筑竞争护城河,行业整体呈现供需动态平衡的健康发展格局。随着市场回归理性回报周期,主要厂商盈利能力进入稳步修复阶段。TCL华星将继续推动显示产业价值链升级,实现企业经营效益和产业价值提升。

(二)新能源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业务

2024年,全球光伏终端装机保持增长,但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全行业亏损。至第四季度,行业各环节推动并践行行业自律,改善产业竞争格局,产业链价格企稳。行业逐步由粗放式规模竞争转向经营质量、效率、技术及渠道的竞争,对企业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及渠道能力提出全面考验。

报告期内,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减少52%,实现归属于其股东净利润-98.2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39亿元。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包括:核心材料业务受价格持续下行及存货跌价影响,自二季度起毛利率转负并加速探底;电池组件业务因差异化竞争力尚未形成,在行业周期底部加剧业绩波动;海外子公司Maxeon处于转型期,经营亏损叠加资产减值进一步拖累公司业绩表现。面对公司经营遇到的问题,自2024年下半年起,公司努力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组织流程、推进业务变革、重塑核心能力。2025年一季度,公司已实现经营业绩环比改善,有信心在2025年度实现业绩增长。

TCL中环将坚定持续推进企业变革,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增强相对竞争力。在晶体晶片领域,公司以技术创新和精益制造打造相对竞争优势,持续推进硅料使用率、开

炉成本、单位公斤出片数等经营改善;引领行业N型、大尺寸转型趋势。报告期内,公司硅片出货同比增长10.5%至125.8GW,硅片整体市占率18.9%,维持行业第一;公司坚定推进硅片大尺寸化,打造210生态圈,大尺寸(210系列)产品出货60.4GW。电池及组件业务以双品牌组件定位,重建全球营销体系,升级Topcon、BC组件产能,持续完善产品序列,实现高效产品组合,通过全球化产业协同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TCL中环将继续推进全球化战略,依托工业4.0智能制造能力,加快全球壁垒市场的在地化制造布局。公司已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全资子公司RELC、VisionIndustries达成合作,共同建立目前海外最大规模的晶体晶片工厂,为增强全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Maxeon受自身转型及外部多种因素影响,面临一定经营压力,公司将继续推动Maxeon资本架构、业务和运营情况改善。公司相信本轮光伏制造产业的优胜弱汰有助于行业长期格局优化和盈利修复,有信心在产业周期底部建立起公司的长远竞争优势。

展望未来,显示面板作为信息交互载体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将继续依托全球消费电子、汽车和家电等广阔应用场景加速发展;受益于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等宏观政策和大尺寸化、人工智能等产业趋势,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有望持续成长并改善获利能力。光伏行业正逐渐走出底部,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将强化相对竞争优势,平稳穿越行业周期。

公司将秉持“奋楫扬帆,激流勇进”的精神,以“战略牵引,创新驱动,先进制造,全球经营”为工作方针,牢牢把握人工智能浪潮、科技制造业升级和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机遇,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迈向全球领先。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4月28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