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718公司简称: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2024年度公司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48,574,357元,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297,917,045元。综合考虑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和公司的发展,结合公司的现金状况,拟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本公司股份18,225,976股,根据相关规定,不参与本次利润分配。
公司拟以当前总股本1,203,703,468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的18,225,976股后的1,185,477,49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50元现金红利(含税),共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77,821,624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
以上预案,需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东软集团 | 600718 | 东软股份、东大阿派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王楠 | 赵昕 | ||
联系地址 | 沈阳市浑南新区新秀街2号东软软件园 | 沈阳市浑南新区新秀街2号东软软件园 | ||
电话 | 024-83662115 | 024-83662115 | ||
传真 | 024-23783375 | 024-23783375 | ||
电子信箱 | investor@neusoft.com | investor@neusoft.com |
2、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继续坚定创新和全球化发展策略,全面开启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推动解决方案的智能化、数据价值化、服务化和生态化,并强力推动公司重大战略变革,有序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2024年整体运营和战略实施进展情况如下:
2.1强力推动公司重大战略变革,深度实施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重点推动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和数据价值化,实施成效显著
2024年,公司强力推动重大战略变革,实施了面向管理平台、研发体系、软件生产体系、营销体系、生态、领导力与人才等专项变革工作,完成了向更加简单、高效的新东软的快速蜕变;重点推动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和数据价值化,加强以AI、大数据为代表的公司级共性基础技术研发,在多个领域发布新产品/新服务并实现落地应用。
公司新战略实施和战略变革的阶段性成果,已体现在公司业务和业绩指标。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5,962万元,同比增长9.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613万元,同比增加11,114万元;主营业务净利润(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指标)43,486万元,同比增长22.01%,完成了年初按战略变革和经营节奏确定的阶段目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8.55亿元,再创新高。2024年,公司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6.78亿元,新签数据价值化相关业务合同2.33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AI+医疗”领域AI应用合同4.88亿元,同比增长106%。
2.2新签合同和在手订单量质齐升,行业领先地位持续稳固,在核心细分赛道优势凸显,“AI+数据”双轮驱动大健康板块快速发展,汽车出海业务持续加速增长
2024年,公司在核心业务方向加速推出了多款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新签合同和在手订单量质齐升,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领域,公司连续多年在医保信息系统、人社IT解决方案等领域保持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公司战略布局聚焦县域医共体、公立医院高质量改革、医疗健康数据价值化、城市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核心方向,持续驱动业务增长。2024年签署30余个千万级医疗健康项目订单;新增助力24家、累计助力70家医院客户通过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高级别(五级及以上)评级,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累计为50余家医共体客户提供服务,并以“AI+数据”为核心驱动力,重塑“智慧医院+智慧卫健+智慧医保”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大健康领域向智能化和数据价值化全面升级。
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公司8295智能座舱平台实现“舱行一体”技术创新并搭载于吉利量产车型,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融合进入新阶段。2024年,公司持续获得吉利、长安、奇瑞、一汽、零跑、长城、保时捷、奥迪、英力士等国内外主流车厂定点订单,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0%;出海相关业务持续加速,年内新增定点金额同比增速近40%,整体出货量增长达65%。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24年金辑奖“最佳出海实践奖”“金智奖-汽车AI大模型TOP10企业”“2024中国车企AI科技伙伴TOP10”等多个奖项。
2.3解决方案智能化加速推进,AI产品家族持续扩容,AIGC行业应用以及AI赋能的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各行业
公司全面推进各领域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升级,AI产品家族持续扩容,并在多个应用场景落地。在AI+医疗领域,公司发布“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融合多种基础AI模型的智能化能力,涵盖患者服务、医事服务、病历服务、医学影像、医学检验、重症医学、医学科研、卫健共8个医疗行业赋能体,覆盖几十个核心医疗AI应用场景,并已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等数十家医院实现了场景落地。在医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学研医用”生态方面,公司与《2023年度复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Top60医院中的19家医院,建立了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合作关系。公司多款AI+医疗产品完成并通过华为昇腾技术认证,双方联合发布“东软&华为临床医生助手一体机解决方案”,并将共同在医院、卫健、医保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与实践。截至2024年末,东软AI+医疗相关产品和科研服务已应用于90多家医院。
在AI+医学影像及辅助诊断方面,公司已推出飞标医学影像标注平台5.0、泛血管智能影像评估与辅助诊疗系统、主动脉夹层危急值预警与辅助分诊、膝骨关节炎智能辅助评估、AI临床决策支持系统(AI-CDSS)专病知识库等多个产品,并已广泛应用于诊疗及医学科研之中,其中,飞标医学影像标注平台5.0作为临床专家共识唯一推荐的人工智能辅助标记商业化工具产品,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标定影像数据5,500万张。在AI+医保领域,公司围绕医保支付场景推出了智能审核功能,实现限制用药审核从人工抽检转变为全量筛查。
在智能汽车领域,公司研发推出的AI智能车书已在车企项目及与芯片厂商联合开发的平台项目中实现落地应用,同时公司将大模型全场景接入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打造AI行车助理解决方案,覆盖智能驾驶决策支持与娱乐服务双赛道。
2.4持续推进数据价值化生态共建,挖掘多个数据价值化创新应用场景并持续落地公司在数据要素与数据价值化领域与多个城市及地区展开了深度合作,主要聚焦于医疗健康、智慧城市、政务大数据等场景。公司已与福建、湖北、泰州、常州等多省市的大数据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打造“数据要素×医疗健康”“数据要素×智慧城市”服务新模式,签约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信息资源库与数据应用服务建设项目、国家药监局应用支撑相关系统及数据共享平台项目。同时,公司深度参与国家医保局及江苏、沈阳等省市数据治理工程,并孵化出医保智能分析引擎等创新应用,验证了“数据治理筑基-智能应用创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东软CNDP云原生数据平台进一步加强信创兼容能力,同时打造面向人社、医院、卫健、智慧城市等多个行业的数据创新产品。公司临床专科数据价值化解决方案累计签订10余家复旦百强客户,覆盖重症医学、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重点学科领域,实现AI赋能的数据价值化解决方案落地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三医联动”改革,承建新疆兵团医保大数据应用、新疆健康医疗数据赋能平台、沈阳三医协同数据专区等项目,推进福建三医数据专区等战略性工程布局。此外,公司已获得沈阳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数商入驻许可,并签约沈阳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数据治理与开发平台项目,提供大数据底座,赋能数据要素生态体系建设。
2.5品牌美誉度与影响力不断获得认可,数字经济方向斩获多个奖项
公司创新与竞争能力、品牌美誉度与影响力不断获得认可。报告期内,公司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评为“中国软件产业40年贡献企业”;公司再次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分别是公司参与完成的“多源异构数据湖聚存算关键技术及应用”和“智能网联车路系统与可信测试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公司被赛迪顾问评为“2023-2024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百强企业”;被亿欧评为“2024中国大健康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TOP10”;被盖世汽车评为“中国汽车软件领军企业”;被高工汽车评为“年度车规级前装5G/V2X解决方案领军供应商”。同时,公司连续多年荣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国际软件服务排名第一、IT服务外包排名第一。
数字经济方面,东软城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荣获2024年人民网评选的“人民匠心服务”案例奖项,成为科技赋能养老新时代的行业典范;东软数字政府解决方案凭借技术先进性和示范效应,荣获赛迪顾问“2023-2024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品”;东软“保易通”医保商保信息融合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与中国信息协会评选的“2024数字政府产品技术创新类案例”。
3、报告期内具体经营情况
3.1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
在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领域,作为医疗健康技术和商业创新的引领者和赋能者,东软及东软投资的创新公司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医疗生态系统。东软以“AI+数据”为核心驱动力,重塑“智慧医院+智慧卫健+智慧医保”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大健康领域向智能化和数据价值化全面升级。依托大健康联盟形式,公司构建以健康城市数字底座为枢纽的生态网络,实现政府、医院、药企、医保等多主体数据互联互通与业务协同,形成医疗健康全链条服务生态。截至报告期末,智慧医疗业务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实现业务落地,已服务超过200家卫健委、600家三级医院客户、2,800余家医疗机构客户和55,00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22个省市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全面开启数字化医疗健康新时代。
3.1.1“AI+全栈信创”驱动智慧医疗升级,赋能智慧医院与区域医疗协同共进,持续领航医疗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公司通过数智创新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医疗健康领域全面拥抱智能化,且全线产品已完成云化转型及全栈国产化适配。报告期内,公司发布医院智慧服务解决方案、新一代智慧医学影像解决方案、创新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等多个智能化创新解决方案,其中,医院智慧服务解决方案助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现“一张纸走全院”的就医新模式,成为智慧服务信息
化应用的行业新典范。公司充分把握新一轮AI变革焦点,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完成智能化升级,以及与DeepSeek在内的多个AI大模型实现对接。东软医事服务系列产品、患者服务系列产品、病历服务系列产品、医学影像系列产品、重症医学系列产品等已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武汉中南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几十家大型医疗机构中落地应用。公司全年签署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医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等30余个千万级医疗健康项目订单。
公司持续保持智慧医院建设行业领军地位,实现从软件到咨询的能力跃迁。2024年新增助力24家、累计助力70家医院客户通过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高级别(五级及以上)评级,其中七级1家、六级13家、五级56家,过级数量及过级率等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新增助力19家、累计助力94家医院和卫健委客户通过国家医院高水平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其中五级乙等10家,持续巩固行业标杆地位;累计助力10家医疗机构客户通过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三级及以上评级,持续助力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
公司深化区域医疗健康网络布局,构建“医卫健一体化”价值医疗模式。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领域,公司新增拓展南宁、石家庄、重庆黔江等多地客户,推动构建连续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公司参与建设的安徽芜湖会诊转诊中心、天津滨海新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等获评“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赋能医疗服务模式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县域医共体建设新增宁夏青铜峡、云南开远、南京雨花台区等多个客户,累计服务50余家医共体;年内推出的创新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已在法库县成功落地,助力法库县医疗建设改革工作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领域,公司拓展北京积水潭医院聊城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等多个客户,推动跨区域诊疗协同与数据整合,助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3.1.2智慧医保:深化平台应用助力支付改革,加速数智应用赋能服务升级,蝉联行业市场份额第一,推动智慧养老生态布局
东软在医保信息化领域耕耘三十余年,助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及在25个省200多个城市的平稳上线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超过8亿参保人提供医疗保障信息化服务。公司连续多年蝉联IDC中国医保信息系统市场份额第一。
公司持续为深化医保信息平台应用提供支撑,2024年医保信息平台运维服务覆盖吉林、河南、北京、山东、江苏、新疆兵团、杭州等省市,构建从系统建设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深度参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及医保基金监管,为23个省117个城市提供DRG/DIP、门诊APG及医保基金监管相关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
公司积极构建以数据治理为基石、智能应用为导向的创新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以AI赋能和数据价值化的创新应用。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DRG/DIP智能审核、慢病智能认定审核、失能等级智能评估、云医院智能化等多个创新产品实现落地,通过AI技术赋能医疗管理全流程。此外,公司与福建大数据集团在多个重要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承建福建省健康医疗大数据智能运营服务平台及“三医一张网”信息化等项目,不断开辟数据要素价值转化新途径。在国家医疗保障局主办的2024全国智慧医保大赛中,东软参赛的“医码通城”——数字化时代的城市治理模型、医保智能分析引擎、基于AI的电子病历风险识别模型助力医保DRG/DIP高效监管等项目凭借技术优势斩获9个奖项,并与重庆市医疗保障局、沈阳市医疗保障局就大赛成果的推广应用签订合作协议。
在医保便民服务与医药服务领域,公司打造的药品智能比价、移动就医、医保电子地图等便民服务,已分别在辽宁、江苏、江西、黑龙江等地落地,显著提升医疗保障服务的可及性。公司为全国超过40万医保定点医药机构提供软件服务或产品,其中7.5万家为基于SaaS模式的云服务客户,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推动大健康产业布局延伸,创新推出城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全年新增上线300家长
护机构,构建政府、平台、产业协同服务生态体系。该平台已于福建省康养项目上线运行,并签署沈阳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战略合作协议。在长护险领域,承建29个城市的长护险系统,2024年新增南通、重庆等城市长护险项目。
3.1.3智慧人社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以数智化驱动夯实数字基座,构建就业生态与城市平台新范式,持续领航人社信息化发展
作为人社信息化建设领军企业,东软深度参与国家人社数字化战略,承建国家人社部及15省社保核心经办系统、10省就业核心业务平台,服务29省人社客户,持续保持智慧人社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公司智慧人社版图加速拓展,相继中标黑龙江、陕西、福建、山西、武汉等省市项目,在社保核心业务、监管监测、高质量充分就业、智能化应用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并完成人社领域信创全栈适配验证,构建自主可控技术底座。
公司围绕“AI+数据”战略驱动,打造人社智能化创新范式。报告期内,公司支撑人社部构建部级人社训练与推理平台,并在全国多省市进行智能化场景试点应用;联合人社部—南宁市联合创新实验室,集成DeepSeek与自研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打造融合人社智用体、RPA、风控引擎及行业知识库的“智问、智办、智审、智控、智策”系列创新场景体系,并已于深圳、南宁等地得到应用。
在数据价值化领域,公司承建南京数字人社体系,构建“一中心、三引擎、两支撑、N场景”架构,打造智慧人社现代治理新模式,相关成果荣获赛迪顾问“2024年度数字化转型十大创新实践”。同时,公司中标南京就业人才知识图谱系统、武汉人社大数据应用平台等重点项目,形成覆盖个人数字档案库、人才数据库等领域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公司持续完善数字化就业生态体系构建。东软“数字就业”整体解决方案在山西省人社零工市场、武汉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黑龙江省数字人社能力提升建设就业风控项目中得到应用,承建沈阳市舒心就业平台等城市级人力资源基座。公司为沈阳、佛山、郑州、毕节、南京等10个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试点城市提供信息化支撑,年度累计助力技能培训2,000万人次,提供就业撮合服务800余万人次,促进地方就业工作质效提升,为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2024年,公司全新发布城市人力资源发展平台,以公共数据授权开放为前提,构建灵活用工、就业信用、培训精准推荐、劳务品牌数智服务等多个智能化应用场景并创新运营服务模式,并已应用于福建省人力资源发展运营平台项目。
3.1.4东软医疗、熙康、望海:东软大健康生态布局协同发展,整体业务内涵持续提升
近年来,公司在“大健康”板块构建了东软医疗、熙康、望海三家创新业务公司,与公司自有医疗健康业务协同,形成了在“大健康”领域的生态联盟。2024年,三家创新业务公司战略性投入效果进一步显现,整体业务内涵持续提升。
东软医疗作为医学影像解决方案及服务的领先提供商,拥有CT、MRI(磁共振)、DSA(血管机)、GXR(X线)、US(超声)、PET/CT等医学影像设备以及MDaaS平台解决方案。2024年,东软医疗推出高端全数字化PET/CT、“金匮”一站式智慧导管室解决方案等多款AI赋能的高端诊疗设备和软件,并持续推动产品的全线高端、全栈智能,同时推出了全球首台超高清大孔径CT。东软医疗持续拓展多家三甲医院客户,产品获得广泛认可和接受,报告期内荣获“民族品牌金奖”、“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CT产品获“中国外观设计金奖”。2024年,东软医疗自主研发的国产光子计数CT成功获得首幅人体图像,再次打破国际厂商的技术垄断,并于近期正式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目前,东软医疗产品销往全球11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总装机量超50,000台。
熙康作为中国城市云医院平台模式的开创者和严肃医疗数字化转型的领航者,不断推动“医疗+护理+健康管理”服务场景和内容创新,持续引领中国居家医疗护理行业发展。熙康持续深耕浙江省“浙里护理”平台以及河南省“豫健护理到家”两大省级“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构建居家护理服务网络。截至2024年末,接入熙康城市云医院平台网络的医疗机构超3.6万家,入驻
医生14.2万名,入驻护士(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13.0万名。2024年熙康云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量超494.4万人次,同比增长20.8%;居家护理服务量超33.2万人次,同比增长114.9%;护理咨询业务的服务量超32.4万人次,同比增长64.0%。
望海致力于医疗机构精益管理、数字化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在医院智慧运营管理HRP、医院成本一体化、DRG/DIP智能分析审核与支付、医疗卫生资源监管等领域保持优势地位。2024年,望海ODR(以运营数据中心为驱动的医院运营)、OES(医院智慧运营管理系统)等产品和解决方案持续获得市场认可,已在多家复旦百强榜医院落地应用;同时,通过深度接入AI大模型,将其领先能力融入医院运营管理场景,已在医疗运营业务智能体、数据分析智能体、领域知识库等场景中进行应用,并在OES、HRP、ODR等产品中成功实现了业务级嵌入,为医院运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持续助力医院运营组织实现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的转变,迈向智慧化、数智化的新高度。
3.2智能汽车互联
东软是“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车企创新的核心合作伙伴和产业变革的赋能者,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凭借着对汽车产业的深刻理解、对汽车产业变革的前瞻性判断,始终保持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东软构建了以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为中心的全球产品研发与交付网络,作为行业领先的Tier1厂商,东软合作的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超过50家,产品覆盖110多个国家,搭载东软汽车电子产品和服务的车型超过1,800款。截至目前,东软已累计牵头或参与60余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包括参与国家首部V2X应用层标准的制定,参与ISO相关国际标准的起草,并作为中国唯一受邀厂商,参与联合国国际汽车信息安全标准法规提案建设。
2024年,东软荣获“2024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金智奖-汽车AI大模型TOP10企业”“2024中国车企AI科技伙伴TOP10”等多个奖项。
3.2.1智能座舱、智能通讯、全球导航、AR-HUD等量产产品:整体出货量持续提升,出海业务持续快速增长,AI赋能多模态交互升级
基于多线核心技术及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公司已形成面向AI智能汽车丰富的产品矩阵,包括IVI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座舱域控制器、T-Box/5GBox、全液晶仪表、全球导航解决方案OneCoreGo、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AR-HUD等。目前东软车载量产业务覆盖绝大多数国内车厂以及众多的国际车厂和合资车厂,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0%,其中新能源车型出货量显著提升。2024年,公司持续获得吉利、长安、奇瑞、一汽、零跑、长城等国内主流车厂定点订单,同时与保时捷、奥迪、英力士等海外车厂的合作取得突破。东软8255智能座舱平台获日系客户定点,同时8295智能座舱平台成功推进“舱行一体”技术并落地吉利项目。公司率先实现将语音大模型应用于在座舱系统中;东软高性能智能座舱域控全面接入AI大模型,通过AI行车助理提供智能驾驶与娱乐服务。2024年,搭载了东软智能座舱产品的吉利星愿、长安第四代CS75plus、奇瑞星途凌云等车型实现量产上市,搭载了东软T-Box/5GBox的豪华纯电车型极氪009实现东南亚市场量产交付。
出海业务方面,公司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出海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2024年,公司新增出海定点金额同比增速近40%,出海业务整体出货量增长达65%,其中Nagivi座舱域软件产品出货量增长近140%。目前公司与出口全球的TOP5车厂均有面向其海外主流车型的深度合作,已成为面向中国车厂出海客户最多的供应商之一。2024年,公司获得保时捷全球5GT-BOX、奥迪PPE5GT-BOX、英力士座舱与T-BOX的定点,目前东软5GT-Box全面适配欧洲ECALL、中东ECALL等国际通信认证,支持海外车联网功能,赋能车企出海合规性与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创新推出面向域融合趋势的NAGIC全球智能座舱软件平台,兼具低成本与高性能优势,支持全球基础座舱功能并进行语音/视觉交互升级。东软全球导航产品已在全球110多个国家量产,公司凭借OneCoreGo?全球车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5.0在全球广泛的影响力,荣获2024年金辑奖“最佳出海实践奖”。
同时,公司创新推出的车载应用生态平台OneStore,已成功接入AmazonMusic、Yandex、
VK等全球头部娱乐内容商,并拓展ACCESS、Collabsure等生态集成商,加速全球化生态布局。
3.2.2车路协同:积极参与各地示范区建设,以覆盖“车-路-云”完整产业链的全系产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发展在“车路云一体化”领域,作为C-V2X标准的重要制定者及产业化推动者,东软深度参与国家V2X相关标准起草69项,拥有车路云一体化相关的发明专利81项。公司拥有完整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及端到端C-V2X车联网产品,已形成生态合作伙伴超过30家,参与20家以上产业联盟。在路端,2024年,公司开发了车路云一体化运维管理系统,通过实时路侧基础设施设备管理、AI智能巡检等功能,助力试点城市解决路侧设备的综合管理问题。同时,公司陆续参与了北京、无锡、长春、德清、上海等国内多地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先导区建设,并积极参与长春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中整车及部件相关测试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北京亦庄功能服务场景开发第一阶段的交付和验收,在国内较早实现了基于路侧感知融合和V2X消息融合的场景算法开发。在车端,报告期内东软VeTalk产品持续升级,已将产品由单一车载设备协议栈泛化应用到路侧,开发完成了基于边缘计算服务端的功能场景系统。
3.2.3东软睿驰:产品和技术持续优化,生态体系逐步扩大,在汽车操作系统平台、自动驾驶等领域巩固市场优势地位
2024年,东软睿驰自主研发的汽车操作系统平台NeuSAR持续获得市场认可,已在本田、广汽、长安、岚图、吉利、比亚迪、一汽等众多车厂得到应用,覆盖超50款车型,累计装车量超千万套。报告期内,东软睿驰全新发布面向AIDV时代的AIOS产品——NeuSAROS,助力车企实现智能化加速迭代与开放创新。
在ADAS高级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领域,东软睿驰L2及L2+级别自动驾驶产品均已实现规模化量产落地。2024年,东软睿驰智驾产品全线升级,包括基于AI大模型智驾应用发布的L2+城市车道领航域控制器X-Box5.0、基于基础AI模型智驾应用升级的前视一体机X-Cube4.0、驾驶员疲劳监测一体机DMS3.0等,同时与吉利汽车携手打造“云空间”,探索AI上车的创新场景与出行生态。报告期内,东软睿驰荣获上海市经信委“专精特新”企业认定、“中国汽车软件领军企业”等奖项,技术创新优势与应用落地能力获得业内认可。
3.3智慧城市
东软持续推进AI、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先后参与全国200多个中心城市的智慧应用建设,以数据要素驱动的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构建治理精细化、安全韧性的智慧城市新范式。东软主动融入“生态共同体”,推进数字技术与产城融合发展,建立与政府投资公司的紧密合作关系,推进与运营商、金融机构总部及区域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合作,加强交通、教育、环保等领域的跨产业链合作,着力推进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构造并完善东软智慧城市业务生态圈。
3.3.1以智能引擎与数据治理为双核驱动,构建智慧监管与政务协同新范式
东软不断探索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融合发展路径,构建新型政企合作伙伴机制,深度参与全国一体化政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报告期内,公司签署覆盖泰州、上海闵行区、常州、南京、徐州、成都、武汉等多个地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在智慧城市、医疗健康、养老产业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根据赛迪顾问报告,2024年东软数字政府软件与应用市场排名竞争格局第一。
东软与国家各部委客户持续保持稳定合作,深度参与国家平台标准制定和顶层设计,东软政务大数据管理平台已参与建设多个国家部委级重点项目,持续推动智慧治理体系的优化完善。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国家市场监管(药监)提质工程框架方案、全国企业年报管理信息系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智慧药检行动计划等的编写和设计,持续深化政策解读-转化-落地的全链条能力。2024年,公司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研发“人工智能+药品智慧监管”应用平台,构
建智能化药品监管的新模式。此外,公司将AI技术融入智慧药监业务,推出药品品种档案和信用档案AI超级助手、普通化妆品备案人工智能辅助审核、医疗器械注册辅助审核人工智能应用等药品智慧监管创新应用核心产品,相关成果已在国家药监局及北京、福建等省级药监局得到应用。在财政信息化领域,签约山东财政厅数字财政建设项目及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升级项目等,持续推动财政数字化转型。
3.3.2深耕运营商生态,助力打造“AI+5G+算力”数智底座,深化行业融合创新,持续领跑通信安全领域
东软积极融入运营商生态,致力于成为运营商打造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者与提供能力服务的生态伙伴,助力打造以“AI+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公司通信行业核心解决方案已实现主流国产化厂商全栈适配,首批入围工信部软件供应链安全固源行动供应链优选目录,并通过软件供应链安全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
公司充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并取得显著进展。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推出了RPA数字员工、不良信息大模型、反诈大模型等创新产品,其中不良信息大模型搭载富媒体信息鉴别、通信反诈骗链等多个智能体应用,实现场景化智能决策。在算力网络领域,公司中标广东移动虚假主叫监控平台(10省业务接入)、浙江移动算力工作台、云南移动2024年IT云资源运营管理平台、江西移动2024年云管理平台等项目,构建覆盖算力资源感知、算力资源管理、算力运营管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作为运营商在数字安全、通信专业能力服务、业务支撑业务等领域的核心合作伙伴,东软与国内四大运营商及相关企业持续保持深度合作。在数字安全领域,公司承建中国移动不良信息治理行业大模型,有效降低通信诈骗风险。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签约信息安全项目100余个,持续位列中国移动云网安全领域第一梯队。在通信专业能力服务领域,公司中标中国移动RPA数字员工、区块链行业应用等客户重点产品项目,实现服务和技术能力输出的双轨运营模式。在业务支撑业务领域,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孵化数智营销、审计智能体、算力运营等创新场景,助力云南移动、江西联通、江苏移动等客户实现业务智能化与运营合规化。
公司充分发挥在垂直行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积累,持续深化与运营商云网生态的战略协同。2024年,公司凭借“云网+行业”融合能力,入围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2024年DICT合作伙伴、中移设计院数智化转型共同体等近20家运营商ICT框架,持续巩固运营商生态伙伴地位。在区域落地层面,公司与江苏移动、云南移动、广东电信、江西电信、辽宁联通、黑龙江广电等在智慧医院、全民健康平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行业应用与运营商云网资源深度融合。
3.3.3聚焦AI+大数据双重动力,构建民生领域全场景智慧化体系,助力城市治理与行业数据价值化深度协同
东软以“AI+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深度赋能交通、能源、金融、教育、环保、媒体等民生领域数字化转型,构建覆盖城市治理核心场景的智慧化解决方案体系。
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积极践行“智慧城轨”理念,稳步推进AI大模型与交通运营指挥、数智综合管理业务的融合应用,相关成果已在多个城市落地,有力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迈进。在航空领域,公司与国航、东航、南航等头部航司保持深度合作,持续挖掘客户需求,拓展产品应用场景,把握智能化发展机遇。2024年,公司签约国航B2C移动应用、深航旅客服务质量管理系统、民航局政府采购机票管理平台新分销能力平台等项目,全方位赋能航空业智能化发展。
在智慧能源领域,公司聚焦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营销服务系统(营销2.0)项目建设,深度参与四川、辽宁、陕西、新疆等省级电网公司营销2.0实施推广工作,承担南疆能源集团营销服务系统建设工作。2024年,公司大力推动以场景驱动解决方案智能化发展,发布电费精准识别、用电负荷与风险预测解决方案、营销量费智能审核应用、电费核算专家智能体等多款数智化产品,
在多家能源企业实现应用。
在金融科技领域,公司充分把握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金融信创发展机遇,以创新技术和优质科技服务赋能金融机构数智化进程。2024年,公司分别签约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银联、中国人保集团、中国太保集团、中证数据、中国信保等头部金融机构项目,市场竞争位序显著提升。2024年,公司携手某国际卡组织打造基于“AI+大数据”的客户画像营销分析平台,助力银行精准洞察客户需求,赋能科学决策,驱动商业创新。公司“基于AIGC的企业创新应用”与“东软碳金融交易场景解决方案”荣获2024年度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奖。
在智慧教育领域,公司以智慧校园全场景管理为主线,以数据为核心,深度融合AI与大数据技术,助力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持续推动高校教育场景的数智化升级。报告期内,公司聚焦AI赋能,成功签约清华大学全域人员智能画像项目、助力北京中医药大学实现智能门户;以“强院兴校”为导向,承建山东大学学院平台升级项目;围绕产教融合战略,落地江西警察学院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项目;响应高校“双一流”建设需要,承建山东科技大学高质量发展管理平台等项目。
在智慧环保领域,公司精准锚定AI变革焦点,完成AI大语言模型的适配,构建起固废监管、环境影响评价、企业环保智能化管理等解决方案体系,护航“绿色城市”。2024年,公司中标生态环境部全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和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服务平台升级改造项目,为全国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以及数十万家企业提供环评全流程智慧服务,为生态治理提供全系统智慧支撑。同时,公司为国能集团打造“无废集团”平台,实现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控,成功打造行业示范标杆。
在数字媒体领域,公司以报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为导向,推动融媒体行业实现从流程优化到价值创新的全链路数智化转型。2024年,公司签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社、北京日报社、辽宁报刊传媒集团、中国科传等头部媒体机构,合作领域覆盖数字媒体的生产、传播与运营等多个关键环节,系统性驱动媒体生态的数字化升级。
3.4企业互联及其他
3.4.1以AI大模型融合数据中台,提供跨域数据融合治理和数据服务,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
在数据中台方面,公司聚焦数据可视化、AI数据科学平台等面向数据价值化应用的产品。报告期内,DI数据中台以东软CNDP云原生数据平台为基础,面向大型央国企打造信息架构治理体系和产品,实现数据的集中化、高效化管理,并在一汽、国家管网等标杆项目中成功应用;公司基于大模型创新推出了ChatBI产品,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与深度挖掘引擎,有力助推央国企的数字化转型与业务革新;公司承接某海洋石油工程企业资源一体化管控平台项目、国家矿山安监局无人机项目、黑龙江广电固边工程项目等多个项目,在能源、采矿、制造等重点行业实现高质量交付。
在软件产品领域,公司持续对产品进行更新升级,并不断丰富产品的应用场景。报告期内,东软发布TalentBase数智人力资本管理产品,融合数智化技术提供多种交互手段,构建了覆盖人才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创新发布“数字员工”产品,深度整合各业务场景,提供基于AI算法的全新智能化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助力鞍钢集团全信创数字化人力系统成功上线,树立了面向大型央企全信创与数字化转型的标杆,相关项目助力客户获得“IDC2024未来工作领军者”奖项;公司新增中标江苏省档案馆、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北辰集团等多个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项目,承建的北京奔驰、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海南移动等多个项目顺利验收,承建的中国气象局机关数字档案室系统高分通过检查。
3.4.2聚焦行业典型场景,构建快速交付体系,以AI服务能力助力行业用户数智化转型升级
在数字服务业务领域,公司为数字空间的建设、运营提供数字化服务,持续构建全球交付能力和数字化服务能力,持续深化“AI+”战略,以智能化、场景化、全球化为核心,全面赋能国家
“新质生产力”建设和中企出海。报告期内,公司出海数字服务业务规模继续同比高速增长,累计已在全球五大区域构建了20个交付中心,为100余个国家的客户提供全天候智能服务解决方案,自主研发多语言AI交互中枢,打造“AI+本地服务”的超级服务枢纽,帮助中国品牌实现全球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数智化转型服务方面,公司积极搭建行业数据治理与大模型系统工程服务体系。报告期内,面对AGI时代对高质量数据的爆发式需求,公司推出智能体标注平台,通过“AI预标注-人类精标-AI模型自优化”闭环,极大降低标注成本并提升标注质量,支撑跨境电商、数字营销等多领域AI应用场景落地以及10余个战略新兴领域的数据基建,助力国产AI大模型训练数据自主可控。在智能运维服务领域,公司以AIOps智能体重塑IT管理新生态,基于自研的AI引擎构建了行业领先的“感知-决策-执行”全栈式智能运维体系,打通企业IT管理的全链路,实现技术底座与业务场景的无缝衔接。在企业AI场景化应用领域,公司帮助制造、消费、医药等多个行业企业构建AIGC应用整体开发框架,实现多模型管理、知识管理、智能体快速开发与编排等一系列功能,助力用户快速构建AIGC应用,赋能200余个AI场景化项目的落地。
3.5技术创新情况
2024年,公司坚持发展大健康、大汽车、智慧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国际软件服务等业务方向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持续提升核心领域专业能力、技术和工程能力。同时,公司加强了AIGC大模型以及共性技术平台的研发投入,力求全面提高解决方案的技术领先性和适用性。
2024年,公司新增登记软件著作权367件;新申请专利175件,其中新申请发明专利159件,同比增长13%;授权专利17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3件。公司2024年所获授权发明专利,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与云原生、区块链、医疗健康、汽车智能化等领域。截至2024年末,公司申请专利2,729件,授权专利1,511件;登记软件著作权3,984件,居行业前列。
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AI、大数据等领域的共性技术平台研发与能力升级,为下一代解决方案构建坚实技术底座。云原生应用平台CNAP通过标准化能力封装、自动化流程引擎、服务化架构治理,构建可自主演进的企业级数字基座,实现业务需求与底层资源的解耦;通过沉淀开发工具链、智能运维、安全策略等核心能力为标准化平台服务,显著降低技术栈碎片化与跨团队协作成本;同步建立多维能力度量体系,以数据驱动平台持续迭代,确保技术演进与业务战略精准对齐,为数字化转型提供高弹性支撑。东软CNDP云原生数据平台依托智能化技术突破,深度融合行业知识图谱与工程实践,自主研发新一代多模态数据处理引擎,构建覆盖数据集成、治理、分析到价值转化的全场景解决方案,为企业客户提供从数据资产化到业务智能化的端到端赋能,助力客户夯实数字基础设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重塑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
在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领域,公司围绕数据价值化和智能化进行技术变革,依托大语言模型、数据分析与预测计算引擎、安全与隐私计算等技术能力建设,推动领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实现数据监管、数据决策与数据创新的智能化融合。公司结合医疗保障专业化流程,深度挖掘健康医疗数据要素价值,打造智能化医保及健康医疗数据价值化的创新产品,赋能医疗保障体系和医药产业生态。同时,针对新一代智慧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全民健康核心业务、县域医共体保障模式创新等业务场景,公司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精准医疗服务、临床科研支持、区域健康分级管理等多维度创新,构建全民健康的数字基石。研发投入主要为医保解决方案智能化、健康医疗数据价值化平台、医药空间、新一代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医院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全民健康核心业务平台、创新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等产品。
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公司以智能化为核心,持续致力于技术驱动的沉浸式驾驶体验提升,以敏捷化方法探索技术产品化进程,在AI导航Agent、真3D导航、车人协同VP应用、AI视觉算法、空间计算技术、混合实现成像、Cockpit研发、舱泊一体、座舱大模型等技术领域取得关键
突破。其中,舱驾一体中央计算平台结合高性能芯片和自研算法,满足智能座舱的计算需求;智能座舱平台全面升级,采用高性能芯片和虚拟化技术,支持多操作系统和多模态交互,满足用户在驾驶、娱乐和办公等多场景下的需求。公司领先推出车载AR设计者平台和混合现实成像技术,提升沉浸式驾驶体验并赋能客户AR应用自研;将AIAgent和车人系统V2P应用于导航产品,为车企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导航产品,助力车企打造技术优势,推动汽车产品的国际化推广。
在智慧城市领域,秉承智能化、数据价值化、生态化、服务化的发展理念,借助东软大数据平台及东软智能体赋能,支撑各地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环保服务、食药监管服务等领域的数智化应用,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同时,公司借助智能化和数据分析与预测计算引擎,积极构建人力资源及养老服务生态,探索新生态运营模式,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人力资源与养老服务。研发投入主要为智慧社保解决方案、智慧就业解决方案、城市人力资源发展平台、养老服务平台、企业固废数据云管家、魔形药数等。
4、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4.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总资产 | 18,461,736,241 | 18,991,166,940 | -2.79 | 18,872,131,4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9,499,771,130 | 9,461,616,744 | 0.40 | 9,237,841,662 |
营业收入 | 11,559,615,407 | 10,543,671,776 | 9.64 | 9,465,800,628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 | 11,557,890,793 | 10,540,154,457 | 9.66 | 9,451,919,3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63,047,454 | 73,912,538 | -14.70 | -342,884,7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6,134,153 | -147,270,632 | 不适用 | -418,558,9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855,430,547 | 798,265,849 | 7.16 | 672,577,77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0.66 | 0.79 | 减少0.13个百分点 | -3.62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5 | 0.06 | -13.17 | -0.29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5 | 0.06 | -13.38 | -0.29 |
4.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营业收入 | 1,830,426,473 | 2,468,745,821 | 2,591,354,317 | 4,669,088,7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252,539 | 93,030,117 | 54,079,453 | -89,314,6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8,666,374 | 48,935,028 | 55,154,872 | -131,557,67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15,678,036 | 333,166,242 | -45,004,606 | 1,082,946,947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5、股东情况
5.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82,533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00,095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大连东软控股有限公司 | 0 | 174,202,414 | 14.4722 | 0 | 质押 | 139,019,90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 0 | 78,683,547 | 6.5368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50,534,292 | 61,610,973 | 5.1185 | 0 | 无 | 0 | 未知 |
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23,040,334 | 30,274,238 | 2.5151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2,864,000 | 21,404,200 | 1.7782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阿尔派株式会社 | 0 | 20,057,144 | 1.6663 | 0 | 无 | 0 | 境外法人 |
SAPSE | 0 | 16,283,768 | 1.3528 | 0 | 无 | 0 | 境外法人 |
杨光 | -20,284,410 | 13,779,569 | 1.1448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徐燕超 | 0 | 12,000,173 | 0.9969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陈少先 | 1,351,000 | 10,451,100 | 0.8682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为阿尔派株式会社在中国设立的外商独资投资性公司。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有关联关系,是否为一致行动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5.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5.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5.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6、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参见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