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海航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29

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0751900938公司简称:海航科技海科B

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审计报告,2024年度公司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46.51万元,公司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2,322.51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68,391.07万元,公司母公司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36,559.31万元。经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第十一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海航科技600751天海投资、天津海运、S*ST天海、SST天海、S天海、*ST天海、ST天海
B股上海证券交易所海科B900938天海B、*ST天海B、ST天海B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姜涛闫宏刚
联系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143号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143号
电话022-23150588022-23150588
传真022-23160788022-23160788
电子信箱600751@hnatech.com600751@hnatech.com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经营讨论与分析2024年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多措并举,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效:一方面,管理层积极采取中短期运力锁定、低迷期扩大市场船租入、不断拓展高利润航线、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大幅提升航运业务收益,更灵活有效地应对国际干散货市场波动;另一方面,管理层依托公司自身航运业务积累的航线、客户、资金等优势,以“安全稳定”为原则坚定开展上下游贸易业务,有效地平滑了航运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以优异的经营成果、良好的运营指标实现了全年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增厚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

㈠以出色经营业绩,积极回报投资者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17亿元,同比增长71.64%;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同比降低48.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415.15%。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6.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为74.92亿元,同比增长1.95%,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降至13.28%。

㈡总可控运力规模突破百万载重吨,精细化运营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拥有自有干散货船舶资产9艘,合计运力规模约75万载重吨,自有船队包括大灵便型船6艘、好望角型船2艘、巴拿马型船1艘;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期租租赁方式增加6艘灵便型船,控制运力增加约36万载重吨,公司总可控运力最高达111万载重吨。

2024年,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货源及经营航线,实现了主营航线覆盖南美、澳洲、东南亚、中东、西非等区域,船队运输货种囊括铁矿石、铝土矿、镍矿、煤炭、粮食、木薯粉、袋装化肥、钢板、工程车、非标准件杂货等,以持续提升航运业务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采取中短期运力锁定、指数低位期扩大市场船租入等方式避免业绩剧烈波动,并持续改善核心运营管理指标、改造船况提升效能,以精细化运营管理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运营145个航次,货物运输量超1,000万载重吨,公司以优秀的精细化营运能力和长期的安全管理记录,赢得了国内外大货主的高度信任。

㈢依托自身航运业务及资金优势,多维度提升商品贸易业务水平

随着公司航运业务航线不断丰富、商品贸易业务稳步发展,公司持续建设“上游手持资源、中游提供运力、下游直面客户”的完整物流服务体系,为公司获取更稳定的经营效益,平滑航运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贸易业务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管控能力,坚定落实以“风险控制”为先的原则,严格执行基本防范制度和风控程序,降低业务风险;搭建仓库24小时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和不定期人工现场仓库盘点制度,进一步确保库存商品安全;同时,依托航运业务在金属矿产、农产品、新能源等产业链的长期积累,拓展和沉淀了一批优质的企业客户资源,并持续完善白名单客户动态评价机制,持续构建成熟稳定的全球化业务渠道。

㈣坚定不移贯彻依法合规治理,规范公司运作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权责明确、决策科学、运作协调”的治理结构,持续规范“三会一层”治理机制,充分发挥股东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进行重大决策、管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以及专门委员会为董事会重大决策进行专业把关的作用。全年陆续修订《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实施细则》《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实施细则》《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实施细则》《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金融衍生品业务管理办法》等,不断完善公司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

公司将持续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有力保障公司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筑牢公司发展根基。

㈤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日常安全生产运营,持续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及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并成立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朱勇先生兼任主任、总裁于杰辉先生兼任常务副主任。报告期内,公司生产运行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应急事件,公司船队累积航程42万海里,年度安全营运率100%。

同时,公司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严格执行船舶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并及时落实整改,坚持“早部署、早防范”的安全理念,开展消防、溢油、弃船、救生等多种场景类型应急演练累计17次,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了公司船舶安全航行。

㈥探索数字化建设

全球航运业逐步进入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数字化能力已成为航运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公司顺应全球航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聚焦管理提升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智能化航运的创新路径,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通过在船端建设网络系统、CCTV智能监控等,有效汇集船舶航行数据、机舱设备运行数据等,实现对公司船舶的全时段智能航行安全管理。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整体走势高开低落:一季度受益于外矿货主集中发货及国内春节后复工复产,运价超预期上涨;第二、三季度运价在铁矿季末冲量、粮季发运旺季和巴拿马运河拥堵解除等共同影响下呈现震荡走势,但整体底部支撑有力,大船市场带动作用明显,前三季度运价总体水平在近十年间仅次于2021、2022年。第四季度需求较弱,运价持续下行,呈现旺季不旺的低迷态势。但综合全年来看,2024年整体运价优于2023年,根据波罗的海交易所统计,BDI、BCI、BPI、BSI全年平均分别为1,755、2,724、1,567、1,241,较2023年分别上升27%、38%、10%、21%。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2022年-2024年走势图

(数据来源:波罗的海交易所)运力供给方面,截至2024年底,国际干散货船队运力共计14,032艘,约10.32亿载重吨,保持3%左右的低速增长。其中,海岬型、巴拿马型、大灵便型等船舶运力分别达2,027艘、3,223艘、4,301艘,同比增速分别为1.7%、3.1%、4.3%。航运需求方面,根据克拉克森数据,2024年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量继续稳步回升,增速由2023年的3.6%下降至3.3%,吨海里需求增速由5.8%下降至5.2%。需求增速虽然放缓,但整体高于运力供给的增长。其中铁矿石海运贸易量增速下滑

1.1个百分点至3.4%,煤炭海运贸易量下滑3.7个百分点至3.6%,粮食海运贸易量增速变化较小

达1.9%,小宗散货海运贸易量增速提升2.0个百分点至3.5%。

国内货运方面,2024年货物运输总量578亿吨,比上年增长3.8%。货物运输周转量261,948亿吨公里,增长5.6%。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6亿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4亿吨,增长6.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3,200万标准箱,增长7.0%。

(图表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总体而言,2024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恢复周期,海运贸易量增速有限,但受贸易平均运距增加以及红海事件导致船舶绕航的共同推动,全球海运吨海里需求增长明显,增速是近15年来最高水平,带动报告期内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行情整体处于较好水平。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远洋干散货运输业务及上下游相关的商品贸易业务。自1992年设立以来,公司已累计拥有近30年的航运业务运营经验,并凭借优秀的营运水平和安全运营记录,在行业内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和较高市场知名度。报告期内,公司依托自身丰富的航线资源、货种资源、客户资源、资金优势及管理能力,正逐步打造“上游手持资源、中游提供运力、下游直面客户”的完整物流服务闭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采购→运输→仓储→销售”的端到端综合服务能力。

㈠航运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自有船队继续保持9艘干散货船、超75万载重吨的运力规模,总体运力维持稳定,除必要的坞修、设备故障排查时间外,均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同时,为提升公司效益,进一步扩大公司在灵便型船市场份额及竞争力,公司在2024年内通过期租租入运营6艘灵便型船,增加市场船运力超36万载重吨,公司总可控运力最高增长至111万载重吨。

随着运力规模的稳步增长,公司经营航线也更加丰富。在原有的澳洲-中国/东南亚、南美-中国/东南亚航线铁矿运输,南美-中国、美湾/美西-中国航线粮食运输,澳洲-中国/东南亚、澳洲-印度、印尼-中国航线和加拿大-中国煤炭运输以外,公司继续拓展并稳定了菲律宾-中国、印尼-印度、越南-孟加拉、中国-中东、中国-埃及、孟加拉-印度、中国-新加坡、中国-东非、中国-美国、中国-日本、中国-加拿大、美国-埃及等十余条航线,极大丰富了公司船舶运营航线选择,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综合经营能力。

在运输货种方面,除传统的干散货铁矿石、煤炭、粮食、木薯粉、袋装化肥、钢板、工程车、非标准件杂货等,公司顺应国内在新能源方面的需求增长,逐步延伸至铝土矿、镍矿等运输。更为丰富多样的货种选择,进一步提升了公司航运业务抵御市场周期性波动的能力。

㈡商品贸易业务方面

依托自身日益丰富的航线资源、货种资源、优质客户积累及较为雄厚的资金优势,公司坚定拓展航运上下游商品贸易业务,以获取更稳定的货运订单、更充分的货运定价权,进一步强化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物流服务能力,提升整体经营效益,并平滑航运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有色金属品类和农副产品开展贸易业务,上下游客户均为国内大型

央企、国企等优质客户。公司始终坚持“风控为先、聚焦细分”的经营理念,严格执行基本防范制度和风控程序,降低商品贸易业务风险;同时,搭建仓库24小时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和不定期人工现场仓库盘点制度,进一步确保库存商品安全,并持续完善白名单客户动态评价机制,不断构建成熟稳定的全球化业务渠道。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总资产8,641,692,662.468,834,796,366.07-2.1910,642,519,039.8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492,476,280.997,348,986,553.631.957,124,346,829.10
营业收入1,116,819,643.28650,689,194.9571.64146,930,651.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465,087.79241,727,022.24-48.51194,745,960.6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778,358.7121,698,050.72415.1577,934,048.3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4,172,813.04-2,321,919,156.00不适用-84,285,577.1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3.34减少1.67个百分点2.7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40.08-50.000.0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40.08-50.000.07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第二季度(4-6月份)第三季度(7-9月份)第四季度(10-12月份)
营业收入295,187,980.86223,989,491.75317,062,334.02280,579,836.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82,138.4738,358,739.9117,737,679.6712,786,529.7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0,532,668.3336,183,391.0515,599,695.169,462,604.1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148,954.87123,321,997.0944,622,306.17-624,968,161.43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92,982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93,082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性质
股份状态数量
海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0602,006,68920.760质押418,000,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三号0415,565,40014.3300未知
大新华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251,436,5968.670质押213,132,800境内非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7,752,08521,089,8770.7300未知
周兰金18,674,90018,674,9000.6400境内自然人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2,750,20014,934,1000.5200未知
孙文平11,309,00011,309,0000.3900境内自然人
王雅萍010,732,5000.3700境内自然人
金明飞-2,120,00010,480,0000.3600境内
自然人
林娴10,460,00010,460,0000.3600境内自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截至报告期末,海航科技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大新华物流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853,443,285股无限售流动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44%;累计质押数量631,132,8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77%;其中,海航科技集团所持股份被质押数量为418,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42%;大新华物流控股所持股份被质押数量为213,132,8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35%。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为86.4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9%;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为

74.92亿元,同比上升1.95%。实现营业收入1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1.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5.15%。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