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博思软件: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29

证券代码:300525 证券简称:博思软件 公告编号:2025-011

福建博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应分配股数(总股本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博思软件股票代码300525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林晓辉刘春贤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海西高新科技产业园高新大道5号福建省福州市海西高新科技产业园高新大道5号
传真0591-876640030591-87664003
电话0591-876640030591-87664003
电子信箱bosssoft@bosssoft.com.cnbosssoft@bosssoft.com.cn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所处行业发展阶段

2024年是我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增强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建立完善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统计监测和决策分析体系,提升数字经济治理的精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顶层文件绘就了中国特色数字政府建设的总规划、总方略、总路线,各部门按照国家要求贯彻落实,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在数字票证领域,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已经从票据基础业务管理,发展到票据全流程监督及智能应用分析的阶段。为贯彻落实数字政府建设有关要求,加快适应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发展形势,2024年,财政部陆续发布《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单位财政电子票据核销管理的通知》、《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办法》、《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加强财务监督,维护财经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将财政票据内部监督工作常态化并积极推进电子票据要素化大数据应用。同时为做好财政电子票据社会化应用工作,财政部决定开展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试点工作,发布《财政部关于开展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试点工作的通知》,重点解决现阶段财政电子票据社会化应用与流转过程中人民群众异地报销难、社会单位重复报销无法控制等重大民生和社会问题。在智慧财政财务领域,国家建设数字政府的规划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数字财政的整体发展。数字财政是数字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数字财政的核心应用和底座,是最佳实践案例之一。在行业深化改革方面,财政部分别发布了《财政总会计制度》、《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方案》、《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2.0版)》、《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V2.0》,为提高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化标准程度、加强资金绩效与规范核算机制、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政策依据。《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加快推进电子凭证应用和实施工作,运用新技术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服务财会监督,服务数字财政,服务单位高质量发展要求,“十四五”时期末,实现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对主要电子票据类型的有效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关于全面深化管理会计应用的指导意见》、《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及《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等政策全面施行,将大力促进全社会各类型单位基于电子凭证的全流程电子化、数智化应用拓展,优化信息化基础环境,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增强价值创造能力,促进单位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从质的层面提升会计信息化水平,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2024年3月起施行,进一步落实档案工作领导责任、管理责任、执行责任,推动电子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升级和完善。在资产领域,财政部发布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旨在加强各类资产的管理与利用效率,推动资产的规范化与现代化发展。在数据资产管理方面,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明确了数据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主要任务,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数据管理水平。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财政部发布《关于强化制度执行 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的通知》(财资〔2024〕155号),强调要切实履行资产管理主体责任,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在资产年报编报方面,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报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24年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和综合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全面清查各类国有资产,摸清资产数量、价值、分布、运营等底数,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资产年报。资产年报编报工作旨在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在数字采购领域,2024年是我国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深化实施的关键年份,中央及地方政府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导向,通过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持续推进采购流程标准化、监管智能化和服务生态化建设,为数字采购行业发展构建了更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以“整、建、促”为核心主线,系统推进政府采购现代产业政策功能体系建设。该方案着重强调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采购市场秩序治理,要求2026年前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覆盖率超95%,并建立与产业创新相衔接的采购需求标准库,优先支持国产核心技术产品采购。同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要求各省市加快建设省级统一的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数据跨区域互联共享,破除市场分割壁垒。两大政策形成“制度重构+技术赋能”的协同效应,为数字采购市场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是全国财政财务数智化服务的领军企业,主营业务聚焦于数字票证、智慧财政财务、数字采购等领域。公司积极开展以“行业垂直大模型+智能体”为重要产品形态的垂直场景战略布局,围绕上述场景的数据优势、专业优势、行业解决方案重构能力优势,致力构建国内领先财税领域行业大模型与智能体矩阵体系,业务内涵中科技型数据智能产品与服务的占比大幅提升,体现在收入结构上可持续收入占比也大幅提升。公司始终基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开拓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保持高质量发展,创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助力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助推产业数字化升级。

数字票证领域,公司提供全面的数字化票证解决方案和服务。具体包括:在非税票据方面,公司为财政部门及各行政事业单位提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及政府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等专业软件产品和服务;在互联网+政务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统一支付平台,实现与执收单位业务系统、非税票据管理系统和银行中间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并在医疗、教育、不动产、农业农村、移动执法、急救120等50多个行业深化SaaS模式的场景创新;在医疗智慧协同方面,公司推出以数字凭证基座为核心的医疗智慧协同平台,助力医院智能凭证处理与采购、报销等创新场景应用,构建全链路风险内控体系,实现医疗数据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智慧财政财务领域,公司发布并实施了数字财政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对现有预算管理解决方案进行整体价值升级,囊括业务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财税大模型应用等多个方向。具体来说,主要为政府客户提供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AI大数据分析、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系统、财政内控管理系统、财会监督管理系统、财政智能体中台、博智星智能应用服务、电子凭证管理、公务支出管理、电子会计档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高校预算绩效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绩效及资产管理等软件产品和服务,全面支撑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数字采购领域,公司以不断提升单位采购性价比为使命,为政府、高校、企业、医院等相关单位提供数字化采购平台及其运营服务,为采购监管部门提供数字化的预警监管手段;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采购人提供智能化采购履职保障;为供应商提供数字化营销工具和数据分析等服务。

智慧城市+数字乡村领域,公司将缴费服务拓展到除政务服务外如公共交通、健康体育、文旅景点、校园教育、社区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同时以“城市码平台”和“城市统一支付平台”开创城市服务和政务服务相结合的智慧城市“一码通行”新模式,打造城市应用新生态,助力各级政府实现数字城市赋能。此外,公司在数字乡村领域的布局取得阶段性进展和突破。公司紧密结合国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导向,聚焦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和“‘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两项改革,提供“申报-建设-绩效评估”全流程服务,以农业生产全链条数字化、社会化服务平台为重点,深挖数据要素价值,助推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主要业务具体如下:

(1)软件开发与销售业务

①标准化软件业务

公司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深耕于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相关的财政管理信息化领域,现已形成包括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及非税收入政策管理系统、政务统一支付平台、行业支付+非税票据管理系统、企业乐享智税服务、综合收费及凭证电子化管理系统、电子凭证档案等在内的全过程管理产品;公司已形成适应数字财政发展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及公务支出报销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资产管理等产品。此外,近年来,公司加强政府采购业务的投入,在政府采购领域,公司已形成政府采购基础资源库、政府采购诚信平台、政府采购监管平台、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平台、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平台、供应商服务平台等系列软件产品,产品线完全覆盖了整个政府采购业务范围。除政府采购外,在单位采购、企业采购等领域也有较全面的软件产品。

②定制软件业务

定制软件开发是根据不同用户的业务需求,以公司自有的标准化软件产品为主要构件,有针对性地为客户开发各种定制软件,使系统更符合客户实际的业务需求。公司根据与客户签订的技术开发合同,组成专门的项目小组,对客户的业务流程、运用环境特点等进行充分实地调查,并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专门的软件设计与开发。定制软件部分在公司的产品体系中占比较小。

(2)技术服务

①软件技术服务

主要是为客户提供软件产品的技术服务,包括软件实施、已有功能的质量维护、功能障碍的消除、参数及配置修改及产品功能扩展、升级等服务。

②SaaS服务

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精神、高度重视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结合行业政策和业务情况,积极开展以“行业垂直大模型+智能体”为重要产品形态的垂直场景战略布局,搭建公司自主研发的统一支付平台+业财票一体化协同SaaS服务平台,及财务内控一体化平台等产品,助力单位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加强财务内控效果。SaaS服务有利于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符合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和付费模式,也有利于公司缩减产品实施周期并取得持续性收入。目前,公司SaaS服务运用于电子凭证业财协同服务、公共缴费支付服务、公务支出智能服务、预算单位财务

管理服务、数字采购领域的电子交易服务、企业乐享智税服务、商业保险风控服务等方面,后续公司将持续拓宽SaaS服务业务场景,提供数电凭证综合票务协同服务等,通过改革创新使数电凭证在政企单位数智化转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③运营服务

除上述外,部分业务领域已为客户提供运营服务,目前主要在数字采购领域已为部分客户的采购平台提供持续运营服务,包括为平台使用方提供单位采购内控管理、财政监管服务、电子招投标、框架协议采购、电子卖场、采购电子档案等业务支撑的相关工具,同时面向不同用户主体提供在线培训、技术支持、业务咨询等服务。

(3)硬件及耗材等销售

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补充,公司硬件及耗材等销售业务是向客户提供外购的软、硬件产品以满足客户的IT集成需求,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三)报告期内各项业务开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聚焦主营业务,稳步推进各项业务,提升综合竞争力。

公司主要业务进展如下:

1、数字票证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持续的业务创新、技术创新,保持行业领先优势,积极探索医疗智慧协同、数据要素业务及互联网C端应用等领域,致力打造数字票证行业第一品牌。公司加强AI创新应用,积极探索结合大模型技术赋能公司产品线升级,以“行业垂直大模型+智能体”战略,致力构建国内领先财税领域AI底座,完善公司数字票证AI产品矩阵布局,通过“数据+模型+场景”持续强化AI驱动的商业生态。此外,公司深化各行业SaaS模式的场景创新,可持续收入持续提升,行业SaaS累计在24个省份50多个行业数万家单位应用。后续公司将在系统的基础运维之上,积极开展基于数据安全的服务与业务运营服务,持续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2024年度,公司数字票证收入达8.86亿元,同比增长1.30%。

(1)非税及财政电子票据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财政电子票据业务已累计覆盖财政部及31个省(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下同)和新疆建设兵团;医疗电子票据领域累计服务超8,500余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司非税收缴电子化业务累计服务27个省。同时,公司作为核心服务商,积极参与财政部启动的全国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应用改革试点,依据财政部业务及技术规范助力试点省份工作开展。

公司持续深度探索AI与财政非税、票据业务场景的应用,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票据智能监管方面,公司充分接入通用大模型能力,提供票据日常监管的全流程电子化、智能化服务,结合公司丰富的行业经验,自主研发财政非税票据智能体,应用垂直行业大模型方案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票据监管感知与效能。同时赋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稽核,为单位全面内控保驾护航。报告期内,公司已与全国多个省财政联合启动创新应用试点工作。

区块链与场景应用方面,公司依托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持续开展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财政电子票据信息共享和应用实践的探索。目前,通过区块链与政府服务结合构筑生态协同,公司在医疗、教育、医保、交罚、捐赠等多业务场景深度应用,已覆盖15个省,为10余万单位及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网上业务办理服务,配合财政、医保、商保等部门开展电子票据查验、理算、报销、入账反馈等全面的社会化应用场景,累计处理可信数据达数十亿笔,实现财政票据从“电子化存储”向“要素化流通”的创新升级。

信创适配业务方面,积极响应国家信创战略,公司加速开展安全+信创的适配、升级改造及行业渗透,公司已在21个地市落地信创项目并为后续全面推广奠定标准化基础。

统一支付与行业应用方面,公司统一支付平台以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及票据电子化为基础,聚合支付渠道,促进城市间政务服务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和业务联动,提升政府非税资金的收缴效率和监管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统一支付平台已应用服务全国19个省级财政(含计划单列市)、30余个行业、超50,000家执收单位。同时,结合公司的缴费和票据业务,公司持续挖掘细分行业单位业务深化,在智付校园、阳光食堂等行业均有标杆案例落地。

(2)创新业务

医疗智慧协同方面,公司依托财政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改革的发展机遇,基于自身财政电子票据全国推广经验和领先的“AI智能体集群+数字凭证基座”,自主研发了在医院场景下财务及业务数据实时联动的“医疗智慧协同平

台”。该平台结合医院精细化管理要求,覆盖综合缴费、全院凭证电子化、医疗采购协同、智慧报销等众多业务场景,提供电子凭证生成、智能分发、接收、使用、稽核、入账、归档等一体化协同综合解决方案与服务,实现凭证风险管控、共享协同应用,助力医院提高凭证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管理水平,助力医疗电子凭证全链路闭环管理体系升级。截至报告期末,除与上海瑞金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等多家医院合作外,公司新增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庆市中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等各地头部医院在内的100余家应用案例,累计在20多个地区实现标杆场景推广落地。数据要素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服务,基于自身票证、模型能力及业务聚合能力,推出多样化的产品形态,形成覆盖数据生成、流通、应用的全要素数据链。具体来说:①商保业务:公司依托自主训练的商保及医疗行为模型体系,助力商保公司开展主动理赔、核保核赔等业务。相较传统模式,在大幅缩短业务周期的同时,提升了业务办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并在医院端患者服务方面提升患者服务体验感和服务及时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保服务触达省份已达27个,并实现与近70家保司,14家保险科技公司的业务合作应用,年处理业务量上千万笔。②互联网C端应用:公司积极向上下游场景延展,引入生态伙伴C端应用,拓宽用户服务应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互联网C端应用累计注册用户超1亿,交易笔数超100亿,每天新增用户数11万余个。

2、智慧财政财务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对现有预算管理解决方案进行整体价值升级,囊括业务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财税大模型应用等多个方向,对财政、财务等业务领域有创新支撑和提升,全面开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一体化和电子凭证市场,并在财政部、黑龙江、福建等地落地应用。

2024年度,公司智慧财政财务收入达7.10亿元,同比增长4.86%。

(1)财政一体化

财政一体化建设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深度承建财政部及11个省级一体化核心业务系统,共计参与19个省级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相关系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推动财政部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厦门等10个省级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2.0的对标升级工作;支撑财政部及陕西、上海、福建、湖北等9个省级的转移支付监控模块建设工作;服务财政部及广东、贵州、青海、云南等12个省级的一体化运维工作。

财政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承建财政部及深度参与12个省级财政大数据运行监测系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青海、福建、陕西、内蒙古、吉林等10个省级的数字财政迭代升级,同时扩展了5个非我司一体化省份的大数据案例,天津、辽宁、浙江宁波、江苏、重庆等大数据项目的应用落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以数聚财、以数理财、以数促管、以数辅政”,提升财政监管与服务能力、财政分析与决策智能化水平,增强财政收支的科学性、公平性、效益性。

同时,公司在财政端积极融合AI应用,建立财税垂直领域大模型和财税行业知识库,打造财政领域专业的AI模型应用。具体体现在:1)科学管理,精准识别财政运行风险,助力“三保”保障、财政承受能力评估;2)智能监督预算执行,预警资金挪用、超支等风险;自动化核查海量数据,精准定位违规线索,推动监督从事后纠错转向事前防控;3)零基预算,建设支出标准,强化标准应用,智能审核项目必要性、可行性与绩效目标,动态绩效评估,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效能,确保财政资金高效使用。

(2)单位财务一体化

公司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对周边业务和市场不断开拓,为单位侧提供丰富的数智化产品线。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财务管理方面,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持续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的发布推动了相关软件的升级更新;同时单位侧对智能化要求显著提升。截至报告期末,财务报告业务新增两个省份(新疆兵团、甘肃),为单位端的财务管理软件销售奠定基础。目前,使用我司会计核算产品的预算单位达20万家。此外,公司在单位端积极融合AI应用,帮助单位客户提高效率,去流程化、去单据化、去审核化、决策智能化。具体来说:1)智能运维服务,提升运维响应速度与稳定性,降低管理成本;2)智能业务协助办理,优化财政业务协同效率,实时处理跨部门数据与任务,提升决策精准度与执行效率,推动财政管理智能化升级;3)智能报告撰写,自动化数据整合与分析,实时生成精准、可视化的财政报告,提升报告编制效率与质量;4)智能决策,通过财税大模型,提供精准的财政决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与政策制定,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电子凭证方面,随着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应用、《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及《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等政策出台,行政事业单位的电子凭证相关业务需求快速增长。目前,公司作为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服务保障单位,

已为超过6,000家预算单位和企业提供了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改革区域级平台服务,覆盖中央、省、市、区县、街道五级应用,分布10余省50余市县区。公司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电子凭证全流程产品,包含电子凭证管理、公务支出报销管理、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等,并提供与一体化系统共享协同的软件和运营服务,实现单位电子凭证全流程电子化处理,解决电子凭证的接收难、报销难、入账难、归档难等问题,“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动单位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湖北、辽宁、青海、陕西等省份有案例落地,公司打造的内蒙古包头市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黑龙江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一体化平台等获财政部深度肯定,树立全国示范标杆,为其他省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路径。同时,公司积极推进“AI+财务”数智化解决方案,部分项目正在落地,例如:电子凭证智能归集识别、票据识别、智能填报、报销助手、智能审批简报、风控管理、智能稽核、合同审查。单位绩效管理方面,报告期内,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服务业务已覆盖广东、内蒙古、青海、陕西、云南、贵州、广西等超10个省份,成功服务行业单位超500个,覆盖16个行业领域;预算绩效全流程系统在中央、福建、内蒙古、厦门、广东、湖南、青海、陕西、吉林、黑龙江、上海等省份稳定运行,服务上万家预算单位完成自评、监控等绩效管理工作。单位资产管理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单位资产管理业务持续在福建、厦门、内蒙古、广西、贵州、北京、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等多个省市推广落地;随着资产资源盘活运营、国有资产监管、罚没财物管理等业务持续推进,预计在多个省份进行深度业务合作探索。

3、数字采购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深度推进政府、高校、企业、医疗等多领域协同发展。依托自研“阳光公采大模型”和多年积累的行业数据库,构建了覆盖采购全流程的AI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客户采购性价比,并进一步充实了公司核心数据资产。在人工智能方面,公司聚焦数字采购全场景智能化升级,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采购全场景的应用,基于公司在数字采购的业务经验及产品优势,建立覆盖智能咨询、智能评审、智能文件合规性审查等功能的全流程AI解决方案。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人工智能应用已取得部分突破:智能咨询系统已在个别地市财政及高校客户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咨询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智能商品治理与价格监测业务已落地7个重点项目,价格监测准确率显著提升。

2024年度,公司数字采购收入达4.62亿元,同比增长4.77%。

政府采购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政府采购业务已服务财政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等全国23个中央及省级财政部门。报告期内,公司相继中标海南省政府采购一体化项目、全国人大集采中心框架协议等重点项目;政府采购绿色建材管理与交易系统已在10余个试点城市应用,在政府采购绿色建材这一新赛道的产品优势和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在产品方面,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发布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V7.0,以加速数据流通融合、拓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为着力点,发挥阳光公采大模型的催化融合作用,构建政府采购数据监管、远程异地评审、移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智能咨询及智能评标等产品和解决方案,构筑起政府采购智慧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政府采购更加公开透明、公平有序、便捷高效。

单位采购方面,①行政事业单位自行采购:自行采购业务已拓展至10个省份,在中央部委及教育、公安等行业树立了标杆案例,协助客户提升采购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客户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②高校采购:报告期内,公司高校采购业务持续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高校采购客户累计突破300所,平台运营收入显著增长,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超过30%;在产品方面,发布高度标准化的高校资产V7.0版本,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出“全流程电子化快速招标系统V2.0”,实现非政采业务全电化,为市场拓展增添了新动力。③医疗采购:报告期内,公司医疗采购业务持续拓展,已服务几十家医疗机构,并布局区域医疗采购监督管理模式。该模式围绕卫健委等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诉求,打造集“管理、交易、服务”于一体的区域医疗采购管理平台,并运用AI与大数据技术为医疗机构输出寻源比价、商品标准化、采购需求标准化等数字化服务,进一步拓展公司运营服务业务。

企业采购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为大中型企业提供数字化采购解决方案,相继承接中储粮集团、福建能源化工集团、中煤地质集团、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郑州银行等采购平台建设项目,为公司后续在能源、基建、交通等行业的规模化复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重点发展了区域国企阳光采购服务平台,依托北京产权交易所项目打造的国企阳光采购一体化平台,形成了标准基础产品,完成山东、吉林等7个省级国企阳光采购平台建设,目前在国企阳光采购平台细分领域保持领先。

新业务拓展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为进一步扩充业务场景及产品,拓展了工程采购业务和电子合同业务。

4、智慧城市+数字乡村领域

智慧城市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在便民警务业务上拓展了福州及县区公安简案快办查缴服务及泉州地区涉案资金服务,实现案件“办、缴、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在营商环境优化上拓展了长乐惠企资金网二期及宁波财政惠企资金服务,实现惠企资金补贴政策从资金申报到资金成效分析“一站式”服务。数字乡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中标重庆市万州区全域数字乡村平台项目、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及大良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项目、福建省永春县智慧乡村文旅运营中心采购项目及桃城镇、五里街镇数字乡村建设项目、吉林省大安市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一期)总承包共四大农综改项目。重庆市万州区全域数字乡村平台项目作为首个超千万的国家级部委项目,树立了行业标杆。此外,公司中标福建省长乐区数字乡村平台项目,为福建省国家级数字乡村先行区建设贡献了区级样板的智慧力量。未来,公司将继续推动数字乡村业务在更多区县落地,进而形成规模效应,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4年末2023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2年末
总资产4,562,827,833.334,295,413,294.766.23%3,247,153,421.3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39,824,720.182,576,143,213.992.47%2,107,529,473.50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营业收入2,142,288,627.692,044,319,839.834.79%1,919,423,033.7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345,198.14326,656,976.03-7.44%254,408,780.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3,699,326.08300,594,968.26-8.95%229,651,266.2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0,344,851.30329,364,050.966.37%308,596,364.7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0520.4395-7.80%0.353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0480.4328-6.47%0.348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9%14.06%-2.17%14.41%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259,881,431.52457,516,918.25526,314,746.20898,575,531.7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89,440.2018,566,985.0072,610,758.67267,456,894.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944,674.7214,098,634.8369,529,144.01251,016,221.9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301,165,833.82-6,223,861.37-22,966,251.05680,700,797.54

流量净额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0,184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9,062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如有)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陈航境内自然人16.69%126,447,904.0094,835,928.00质押50,172,560.00
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7.87%59,659,892.000.00不适用0.00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陕国投·博思软件第三期2号员工持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其他2.56%19,376,067.000.00不适用0.00
肖勇境内自然人2.35%17,779,288.0013,334,466.00质押8,396,000.00
鹏华基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险-鹏华基金国寿股份成长股票型组合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可供出售)其他2.29%17,332,360.000.00不适用0.00
郑升尉境内自然人1.63%12,372,304.009,279,228.00不适用0.00
毛时敏境内自然人1.45%10,975,370.008,231,527.00质押1,600,000.00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鹏华新兴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34%10,177,684.000.00不适用0.00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陕国投·博思软件第三期员工持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其他1.31%9,889,000.000.00不适用0.0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境外法人1.28%9,708,057.000.00不适用0.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委托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管理,“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陕国投·博思软件第三期2号员工持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陕国投·博思软件第三期员工持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均为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主体。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2024年第一次回购公司股份

公司于2024年2月4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不低于5,000万元(含)且不超过10,000万元(含)的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2024年3月29日至2024年5月22日期间,公司累计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7,589,240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1.01%,成交总金额9,995.03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公司本次回购完成后,分别于2024年6月12日、2024年6月28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暨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的议案》,同意公司变更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中已回购股份的用途,由“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变更为“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即对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已回购的7,589,240股公司股份进行注销并相应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公司已于2024年7月12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毕上述7,589,240股已回购股份的注销手续。

上述事项具体内容见公司刊登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相关公告。

2、2024年第二次回购公司股份

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不低于5,000万元(含)且不超过10,000万元(含)的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公司实际回购时间为2024年7月4日至2024年8月23日,在上述期间,公司累计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6,817,900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0.91%,成交总金额为7,736.17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本次回购方案具体内容及进展见公司刊登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相关公告。

3、实施2023年度利润分配事项

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发展阶段情况,为积极回报股东,与股东共享公司经营成果,在保证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经公司2024年4月23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及2024年5月16日召开的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公司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应分配股数(总股本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5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上述利润分配已于2024年5月31日实施完毕,实际现金分红的总金额为11,170.58万元。上述事项具体内容见公司刊登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相关公告。

4、实施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事项

经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于2024年8月27日审议通过的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公司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应分配股数(总股本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4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于2024年9月30日实施完成,实际现金分红的总金额为2,956.65万元。

上述事项具体内容见公司刊登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相关公告。

5、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及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相关事项

2024年6月28日,公司召开了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本次换届,罗妙成女士、张梅女士、温长煌先生因任期届满,不再担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并且不在公司担任其他任何职务;廖晓虹女士因任期届满不再担任公司监事职务,但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聘任潘琰女士、吴乐进先生、林涵先生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并同意聘任林灼钦女士为第五届监事会监事。除上述变动外,其余第五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与第四届一致。

同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第一次会议,分别选举产生了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第五届监事会主席。此外,在本次会上,公司组成了第五届董事会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并完成了高级管理人员和证券事务代表的聘任工作。因林宏先生任期届满,其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职务,但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意聘任林伟平女士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除上述变动外,其余高级管理人员和证券事务代表未发生变动。

上述事项具体内容见公司刊登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相关公告。

6、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相关事项进展

为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数字经济等产业的投资机会,并借助外部投资机构的专业能力及资源优势,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福建大数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他有限合伙人共同投资设立了福建省数创八闽壹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数创八闽壹号”)。数创八闽壹号规模11,001万元,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5,500万元,出资比例49.9955%。数创八闽壹号已于2024年4月25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并于2024年7月23日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手续。上述事项具体内容见公司刊登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相关公告。

截至报告期末,各有限合伙人已完成对数创八闽壹号的实缴出资共计6,800万元,其中公司已完成实缴共3,600万元。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