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脉数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0640公司简称:国脉文化
新国脉数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2024年度公司合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518.1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47,490.48万元。
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利润分配方案:以实施2024年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0.09元(含税),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795,695,940股为基数计算,共计拟派发现金7,161,263.46元,占合并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
47.17%;本次不进行送股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国脉文化 | 600640 | 新国脉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魏朝晖 | 董旭宁 |
联系地址 | 上海市江宁路1207号20楼 | 上海市江宁路1207号20楼 |
电话 | 021-62762171 | 021-62762171 |
传真 | 021-62763321 | 021-62763321 |
电子信箱 | 600640@chinatelecom.cn | 600640@chinatelecom.cn |
二、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机遇期,文化传媒行业正处于由政策引领、消费迭代和技术创新共同推动的深度变革之中。作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核心载体,它既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又面临着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竞争的严峻挑战。
(一)政策引领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模式”支撑
政策驱动成为行业发展的首要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将文化数字化战略纳入国家发展全局,要求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重点支持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例如,2024年上海“数字文旅街区”融合AR技术,实现文旅消费增长40%,带动夜间经济规模突破1.2万亿元。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扩大服务供给,积极推动文旅消费,支持“音乐+旅游”“演出+旅游”等模式,为数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同时支持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等新型消费业态,拓展了文化产业数字化的消费场景。此外,广电总局《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优化台网联动机制,推动电视文艺节目繁荣,促进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播出,丰富了文化内容的数字化传播渠道。政策组合拳效应显著,从产业扶持、市场培育到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消费迭代文化产业的结构性复苏
1.市场规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4.15万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较2023年的8.2%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同期GDP增速。其中,文化新业态表现突出,16个新业态行业小类营收5.91万亿元,同比增长9.8%,贡献率高达65.7%,近五年(2019-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4%,表明数字技术赋能的文化创新已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2.供需端变化
供给端:优质内容供给逐步稳定,头部平台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进一步提升平台变现能力。长视频和音乐平台通过平衡量价驱动会员业务收入健康增长。内容生产愈发多元化,AI技术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持续深化。例如,抖音、快手等平台每日生成的AI视频已超2000万条。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央视引入AI解说员和数字虚拟人,实现赛事的实时翻译与多语言播报。与此同时,平台竞争愈发激烈,抖音、快手、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头部平台凭借强大的内容生态、资本投入以及技术创新,在用户规模、内容创作等关键领域占据显著优势。
需求端: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内容消费习惯发生显著变化。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7亿人,移动应用程序数量达到259万个,移动互联网接入月户均流量(DOU)达18.18GB/户·月。用户对数字媒体内容的需求强烈,以IPTV用户为例,其数量从2018年底的约1.5亿户增长至2024年底的约4.08亿户。短视频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占比已超40%,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军,推动“谷子经济”、互动游戏等新兴需求的崛起。《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首次超过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预计的470亿元。
(三)技术创新AIGC与虚实交互重塑产业生态
2024年,生成式AI(AIGC)技术进入产业化爆发期。在内容生产方面,AIGC技术通过多模态融合,推动了影视、游戏、智能硬件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例如,在影视领域,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剧本创作、角色设计、特效制作等环节,显著提升了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AI编
剧的占比大幅提升,文生视频成本降低90%以上,进一步推动了影视行业的工业化发展。在游戏行业,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3D模型生成效率,还为玩家带来了更丰富的互动体验。
随着5G、8K、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全息影音等新型数字体验不断涌现,打破了时空限制,创造出更多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例如,虚实融合的线下大空间体验项目《消失的法老》预计到2027年票房规模将达到7.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2%。在硬件创新方面,AI技术与硬件设备的融合不断深化,推动了智能硬件的普及。例如,AR眼镜和智能耳机等设备通过搭载AI功能,实现了实时翻译、导航、智能语音交互等应用,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2024年,文化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7.5%,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文化企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模式,推动生成式AI技术在艺术创作、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文化内容生产的边界。
公司是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统一的数字内容运营平台,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定位优势、中国电信的资源优势和天翼业务生态的战略协同效应。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数字内容运营主责主业,重点布局数字内容、数智应用、实体场景、数字权益、数字创意五大板块,持续探索数字文化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业务创新发展。
1.数字内容板块:“采、制、播、观”能力,持续升级超高清视频、云游戏体验,打造覆盖个人及家庭的多场景、沉浸式的数字娱乐服务生态。
2.数智应用板块:聚焦差旅出行、党建、会展等核心业务领域,面向B端客户提供一站式政企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3.实体场景板块:公司旗下尊茂酒店集团作为中国酒店集团50强之一,构建了多品牌矩阵,旗下拥有“尊茂”、“尊茂精选”、“辰茂”、“茂居”、“尊茂智慧商管”等特色品牌,通过融合文化与科技元素,推进酒店数字化转型,致力于为宾客打造卓越的城市生活方式体验和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体验。
4.数字权益板块:作为中国电信独家积分运营服务方,构建了集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的综合积分平台,为电信运营商及外部客户提供标准化平台服务的同时,支持个性化积分运营解决方案,满足多元化业务需求。
5.数字创意板块:依托AIGC+数字创意产业联盟的资源优势,深化产业内协同合作,融合企业文化,积极开展自有IP及文创衍生品的创制工作。推进3D社区AI升级,为企业和C端用户提供一体化数字创意解决方案与创作分享空间,同步升级国脉文化AIGC+生态合作平台,完善平台功能。
三、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5,776,014,673.11 | 5,430,339,477.16 | 6.3656 | 5,481,739,725.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3,965,120,363.74 | 3,956,049,439.26 | 0.2293 | 3,953,200,810.32 |
营业收入 | 2,138,755,248.28 | 2,384,862,863.50 | -10.3196 | 3,510,981,064.73 |
归属于上市公 | 15,181,001.52 | 5,200,593.21 | 191.9090 | -199,665,223.63 |
司股东的净利润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40,862,653.29 | -33,866,158.97 | 不适用 | -130,334,803.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94,008,247.26 | 445,430,161.06 | 33.3561 | -33,033,274.9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0.3831 | 0.1315 | 增加0.2516个百分点 | -4.9283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191 | 0.0065 | 193.8462 | -0.2509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191 | 0.0065 | 193.8462 | -0.2509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510,349,073.15 | 460,278,850.95 | 441,020,161.69 | 727,107,162.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310,648.45 | 6,399,910.27 | 1,567,473.70 | 1,902,969.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2,876,896.61 | 6,332,740.63 | 26,107,363.52 | 5,545,652.5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16,685,226.39 | 31,808,572.05 | 15,491,007.27 | 430,023,441.55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四、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32,216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28,908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 0 | 407,061,147 | 51.16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中国电信集团实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0 | 112,178,462 | 14.10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0 | 32,823,936 | 4.13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廖国沛 | 13,462,705 | 13,462,705 | 1.69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动漫游戏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1,295,326 | 6,497,726 | 0.82 | 0 | 无 | 0 | 其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1,874,663 | 5,425,999 | 0.68 | 0 | 无 | 0 | 境外法人 |
同方投资有限公司 | -2,126,733 | 5,000,000 | 0.63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江润林 | 4,772,826 | 4,772,826 | 0.60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上海捷时达邮政专递有限公司 | 0 | 3,879,383 | 0.49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2,585,600 | 2,585,600 | 0.32 | 0 | 无 | 0 | 其他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1.前10名股东和前10名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东中,除排名第一位的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系我公司的国有控股股东,与第二、三位中国电信集团实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联关系外,公司未知其余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有关规定的一致行动人。2.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战略投资者或一般法人参与配售新股约定持股期限的情况。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公司无优先股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五、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主要经营情况分析详见本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