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3232公司简称:格尔软件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45,809,588.82元。经董事会决议,公司2024年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及拟回购注销的限制性股票)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上市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236,050,695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700股,以及拟回购注销的限制性股票190万股,实际可参与利润分配的股数为234,149,995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1,707,499.75元(含税)。2024年度,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12,218,346.00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23,925,845.75元,占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
64.99%。其中,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并注销的回购金额为0元。
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格尔软件 | 603232 | 无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蔡冠华 | 吕昊轩 |
联系地址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沐川路58弄1-7号G60商用密码产业基地A2楼 |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沐川路58弄1-7号G60商用密码产业基地A2楼 |
电话 | 021-62327028 | 021-62327028 |
传真 | 021-62327015 | 021-62327015 |
电子信箱 | stock@koal.com | stock@koal.com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024年,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技术研发、行业深耕、荣誉奖项、解决方案创新及国际业务拓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技术层面,公司在量子安全、内生密码、AI安全等领域实现突破,完成多项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通过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最高等级CMMI5认证。市场拓展方面,深度参与党政、金融、国防军工等八大重点行业的密码应用建设,成功实施多个标杆项目,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荣获多项重量级荣誉,展现技术影响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和生态布局,推动密码人才培养与技术融合,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创新解决方案赋能多领域数字化转型,并在国际市场上实现自主可控PKI技术出海,为“数字丝绸之路”贡献中国智慧,开启全球化发展的新篇章。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928.0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81.2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42%,重点工作成果如下:
(一)精研前沿技术,铸就新质生产力安全壁垒
在2024年,公司以技术研发作为核心推动力,以密码技术为核心,持续推动创新,研发端取得多项进展。量子安全领域,在量子威胁逐渐显现的背景下,公司提前布局,2024年完成了全线密码产品抗量子能力的升级工作,不仅兼容美国NIST发布的抗量子算法,还完成了CTRU/CNTR、LMS/HSS-SM3、Aigis-Sig等中国抗量子算法的工程实现。在2024年6月召开的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公司发布了量子安全PKI基础设施、量子安全密钥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抗量子产品,格尔安全认证网关成为首家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抗量子技术验证的网关产品,公司积极投身多项抗量子科研课题试点工作,已在银行、证券等行业的应用项目中立项,并成功通过相关权威机构验收,公司已构建涵盖量子随机数生成、抗量子密码和量子密钥分发的全套产品体系,满足各行业用户的安全需求,彰显了公司在抗量子安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深厚技术实力。内生密码方面,公司研究完成基于CPU密码模块的内生密码技术,利用海光、鲲鹏CPU的密码协处理器,成功攻克虚拟化环境中硬件级内生密码的难题,解决密码上云后安全性与性能难以兼顾的矛盾,打通了密码上云的“最后一公里”,为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AI安全领域,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了面向机器身份的证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研发,旨在为各类设备、应用、智能体(AIAgent)构建高效、智能的身份安全防护体系,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在身份安全领域的技术版图,相关产品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发布。低空经济领域,公司积极探索无人机身份识别技术,为低空航空器的反制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参与编写《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唯一产品识别码》规范,为低空经济的安全规范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为跨部委、跨委办局的低空领域治理筑牢数据底座。
同时,公司2024年持续推进IPD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研发流程,提升研发效率与质量。5月份,公司顺利通过CMMI5级评估,标志着研发管理迈上了新台阶,为公司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多行业深度耕耘,持续拓展市场版图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报告期内,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洞察力,在多个关键行业客户领域持续深耕、积极拓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党政领域,公司与多个部委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参与顶层身份认证体系建设,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筑牢技术根基。公司积极响应组织部门需求,全力推进密评密改工作,助力组织部门信息安全升级。公司成功完成中央某部委侧业务系统的密评工作,为系统安全升级提供有力依据,并加速推动各省密评密改项目落地。公司积极参与政务外网CA升级以及密码监管平台建设项目,为政务信息安全保驾护航。相关行业部委的密码服务平台典型案例,强化了公司在身份认证技术方面的应用实践,更为国家层面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党政信息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
金融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与多家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展开深度合作,推进密码应用项目。在30多家券商的交易客户端密改及PB密改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在50多家期货交易客户端密改项目上稳步推进,为金融机构的数据安全和业务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多个行业顶层示范项目,实现了密码应用及密码服务平台的重要突破,使公司在金融行业的密码技术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金融机构的数据安全和业务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国防军工领域,公司完成全军身份认证体系建设,为国防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持,并面向“十五五”数据安全领域进行布局规划。公司成功中标军工行业集团级安全电子邮件系统项目,并已完成集团采购框架协议的签订。该项目涵盖集团总部及下属多家单位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建设,增强了公司与各单位的合作粘性,再次验证了公司技术实力及服务能力,为未来在国防军工领域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上述重点行业外,公司在其他行业也均获得了一定的拓展成果。公司总部负责司法行业顶层统一身份认证的维护工作,推动政法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升级,为全国采用现有PKI/CA基础设施实现证书登录做好技术准备;公司持续为自然资源领域用户提供数字证书服务,参与骨干网、互联网两套PKI/CA国产化升级工作,助力自然资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安全保障;2024年公司成功中标海关行业4个重点密码类项目,部署格尔密码服务平台,为近400个业务系统提供密码服务;2024年公司中标三个省级国税金税四期密码改造项目,并顺利通过测评,为税务行业密码应用的整体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区域基础;运营商行业,公司成功中标中国电信密码资源采购项目,为与中国电信在政企市场的合作打开新局面;公司在烟草行业完成国家级云密码应用的顶层设计与落地工作,结合行业信创、密评密改、工作秘密防护以及省级云平台建设等要求,成功完成12家省级单位的项目落地。
(三)多项荣誉彰显行业影响力,产研合作携手共进
报告期内,公司在技术创新与行业贡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极参与多项重要行业标准与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其中包括《后量子密码应用研究报告》《密码服务成熟度模型》《Web3.0数字身份密码研究报告》被信通院评为“年度优秀参编单位”以及“密码+应用推进计划”2024年度优秀参编单位。格尔视频完整性保护网关荣获中国网络安全与信息产业“金智奖”,格尔抗量子(PQC)安全认证网关首家通过信通院抗量子密码验证性测试、《抗量子密码技术在证券行业创新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国证券业协会优秀课题”奖,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优秀密码应用解决方案5项,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密码应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展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与产品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在行业奖项方面,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赛迪认定为“中国身份认证市场厂商结构”第二,荣获“英华A股新质生产力价值奖”“2024金勋章奖——年度ESG实践案例”,入选安全牛《2024年度商用密码领域十大代表性厂商》。
产研合作方面,公司加强了和各大知名高校及企业的协同合作。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紧密合作,推动了密码监管系统和密评工具的研发与推广;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著名教授举办了后量子密码技术研讨会,持续探索后量子密码技术的最新发展与挑战;邀请教授担任格尔学院特聘讲师,开展密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华东师范大学密码学院共建密码人才产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教融合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公司密码专家也作为企业导师给陕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密码专业学生开授密码实践课程,为产业界培养实用性密码人才。
生态布局,公司勇立潮头,公司提前布局鸿蒙生态,成为首批入驻鸿蒙Next生态市场和应用商店的密码厂商。密码服务平台、云密码机等产品也完成了与阿里云、华为云的深度集成,实现了不同生态系统的无缝对接,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密码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密码生态领域的领先地位。
(四)创新解决方案,赋能多领域业务智能化升级
2024年,公司不断推出创新解决方案,赋能多领域业务升级,为客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公司携手国内知名券商和海光信息技术公司,推出基于海光CPU的一站式商用密码服务解决方案。并在证券网上交易系统商密改造中,顺利完成客户端与密码服务平台的对接。实践证明,基于海光CPU的密码服务平台在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表现卓越,完全满足金融行业严苛的业务需求,为金融行业的商密改造和信创发展提供了创新且可靠的选择,树立了行业标杆。
公司结合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要求,深度融合传统商密与隐私计算技术,为政府机关、金融等多个行业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在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借助公司隐私计算技术,不同部门的数据得以安全共享与交互,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决策科学性;在金融领域,同态加密技术护航金融机构间的风险数据共享与联合建模,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和市场稳定性。公司通过提供空间建设和运营解决方案,构建多方互信的数据流通环境,满足各行业对数据安全的特殊需求,推动数据产业链上下游和各平行企业间的高效数据流通,助力企业和用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公司遵循GB-35114标准要求,构建的《视频图像信息安全管控系统建设方案》在上海某政务单位成功落地实施。该方案基于国密算法对前端摄像机进行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对视频数据采用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加密,确保视频前端设备身份真实可靠,实现视频数据的安全流转,有效提升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安全性。此案例成功入选上海市商用密码行业协会评选的《2024年度上海市优秀密码应用解决方案》和中国信通院视联网“星耀”典型案例,为其他行业的视频监控安全建设提供了优秀范例。
(五)技术出海扬帆起航,开启国际业务崭新篇章
2024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联合国内知名央企,承接阿尔及利亚数字信任体系建设项目,项目金额超千万。此次合作成功实现我国自主可控的PKI技术规模化出海,打破欧美企业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公司以“技术+标准+服务”一体化输出模式,为“数字丝绸之路”安全合作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了我国密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责任担当。这一成就标志着公司在国际业务拓展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不仅将公司的技术实力和解决方案推向了国际市场,也为公司未来在国际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1,669,821,101.50 | 1,660,533,683.73 | 0.56 | 1,746,192,217.43 |
归属于上市公 | 1,419,573,166.58 | 1,401,105,488.29 | 1.32 | 1,373,994,090.52 |
司股东的净资产 | ||||
营业收入 | 529,280,674.24 | 561,345,658.19 | -5.71 | 659,520,728.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6,812,125.20 | 36,965,710.77 | -0.42 | -8,712,532.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5,694,179.51 | -11,760,633.91 | 不适用 | -54,340,316.9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010,381.36 | -61,127,357.20 | 不适用 | -33,613,375.7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2.62 | 2.65 | 减少0.03个百分点 | -0.63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16 | 0.16 | 0.00 | -0.04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16 | 0.16 | 0.00 | -0.04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48,542,795.61 | 144,774,848.40 | 139,468,342.37 | 196,494,687.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1,501,037.28 | 1,076,283.96 | 12,389,203.51 | 74,847,675.0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55,740,674.69 | -3,962,004.18 | 7,512,975.45 | 67,883,882.9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4,645,533.27 | -21,849,361.90 | -18,889,124.47 | 103,373,638.28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30,04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26,754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孔令钢 | 0 | 30,081,462 | 12.74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上海格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1,200,000 | 18,429,252 | 7.81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陆海天 | -1,130,000 | 18,017,695 | 7.63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杨文山 | 0 | 7,754,985 | 3.29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陈宁生 | -1,170,000 | 7,670,000 | 3.25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陈廷宇 | 496,260 | 2,911,800 | 1.23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中电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0 | 2,722,114 | 1.15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马晓娜 | -205,000 | 2,513,787 | 1.06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叶枫 | 200,000 | 1,983,849 | 0.84 | 200,00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1,400,000 | 1,400,000 | 0.59 | 0 | 无 | 0 | 其他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孔令钢先生、陆海天先生,二人合计控制公司28.18%的股份。其中,孔令钢先生直接持有公司12.74%的股份,陆海天先生直接持有公司7.63%的股份;同时,二人通过格尔实业间接控制公司7.81%的股份。2011年12月,孔令钢先生与陆海天先生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协议约定:双方作为一致行动人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在决定公司日常运营管理事项时,共同行使公司股东权利,特别是行使提案权、表决权时采取一致行动。若双方无法就该等一致行动事项达成一致,则在最终投票表决、实际作出决定及对外公开时,应以孔令钢先生的意见为准。因此,孔令钢先生与陆海天先生互为一致行动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928.0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81.2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42%。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