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543 证券简称:朗科智能 公告编号:2025-036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政旦志远(深圳)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变更为政旦志远(深圳)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306,371,334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朗科智能 | 股票代码 | 300543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 | 不适用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李 想 | 陈 洋 | ||
办公地址 |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69区洪浪北二路30号信义领御研发中心1栋1701 |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69区洪浪北二路30号信义领御研发中心1栋1701 | ||
传真 | 0755-33236611转808 | 0755-33236611转808 | ||
电话 | 0755-36690853 | 0755-36690853 | ||
电子信箱 | stock@longood.com | stock@longood.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业务概述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三大板块:智能控制器、新能源及智能终端产品三大板块。其中,智能控制器板块主要包括智能控制器和电机应用产品,下游包括电动工具、家用电器、汽车电子、机器人及其他新兴领域,新能源板块包括锂电池包、BMS及储能逆变等产品,智能终端产品包括新消费家电、智能宠物及智能照明应用产品等。公司在上述板块基础上,一直围绕芯片应用为核心,以智能控制技术为基础,加强电机技术及电池管理技术应用开发,并拓展其他应用领域。芯片应用。以微控制器(MC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实现智能控制技术、电机技术和电池管理技术的软件算法与硬件结合,实现数据化和智联化。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是公司基础,它以微控制器(MC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含有嵌入式计算机软件、电子线路硬件、塑胶五金结构件等若干组成部分,集成自动控制、传感、微电子、通讯、电力电子、电磁兼容等技术。目前公司智能控制技术已应用在电动工具、家用电器、汽车电子、机器人及智能终端产品中。
电机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无刷电机相比传统电机具有效能高、稳定性好、噪音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无刷电机(BLDC)则去除了电刷结构,通过霍尔元件将机械换向改为电子换向,弥补了有刷电机的缺点,能够有效减少效能损耗,提升应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电池管理技术。公司在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池包(PACK)系统等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能力,并应用在电动工具、家用电器、新能源及智能终端产品中。
目前公司积极开拓下游应用领域,除电动工具、家用电器领域外,开拓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子、机器人、智能终端产品等下游应用方向,陆续成立汽车电子事业部及智能宠物业务子公司。在新兴领域,寻找智能控制技术、电机技术和电池管理技术的应用和突破。
(二)公司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体系由研究院和产品中心组成。研究院侧重于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产品中心侧重于工程技术的应用开发,根据客户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设计解决方案,通过严谨的测试验证,最终形成定制化产品。
2.采购模式
由于公司产品涉及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包含半导体元件、PCB、电容电阻等,上游供应商较为分散,公司选择的自由度较高。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公司以供应商来料的品质、交期为基础,根据性价比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考察、审查和评价打分,择优选择合格供应商。公司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采购框架协议,规定采购产品类别、质量责任、账期等。同时,品质工程师每月对采购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稽查和综合评价。公司日常采购实行按需采购,并根据采购需求、采购周期等因素确定安全库存。
3.生产模式
公司遵循“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主要客户每年会与公司签订供货框架协议,规定结算方式、质量责任、账期等;公司产品的技术方案及样品经客户验证和确认后,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围绕客户需求,按照客户要求的性能、产品规格、数量和交货期组织生产。由于各类智能控制器产品的生产流程基本相同,因此公司采用柔性化生产模式将订单对应的产品拆分成各种组件,通过生产管理和信息技术系统,实现规模化定制加工,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整体的流程上,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方案设计,依次进行原型机评审、工程样机评审、试产评审通过后进行量产,确保产品交付品质。
4.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采取直销方式。根据销售区域,公司销售划分为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公司积累了广阔的行业资源,在不断加强原有客户的合作及快速响应服务的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新客户,构建了研发、生产、销售部门联动机制,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三)业绩驱动因素
2024年,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全力开拓新的业务方向,并在下游行业需求复苏的有利环境下,成功达成了全年的经营业绩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在传统业务领域持续深耕,业务规模和经营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与此同时,公司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开拓创新,实施了新业务布局和产品开发,为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体而言,2024年公司在巩固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实现了业务规模和经营效益的双提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2,839,167.08元,同比上涨21.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1,706,423.16 元,较上年同期上涨29.20%,实现扣非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756,022.60元,较上年同期上涨
28.47%。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显著,主要得益于下游行业的复苏以及公司在多方面的积极布局:
首先,下游行业及客户呈现复苏态势,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67%,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下游消费市场的转暖,尤其是电动工具和家用电器行业恢复较快,市场需求的回暖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业务的增长。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新业务方向,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其次,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及研发投入力度。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合计9,221.4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5.68%,公司的研发投入在报告期内实现了有效的专利转化,专利数量较上一年末增加了11.92%,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果和实力。通过不断投入,公司在智能控制器的新应用方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拓展了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子、机器人及其他智能终端产品等下游应用领域。
最后,公司的产业制造能力在报告期内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方面,公司结合自身生产制造特点,成功研发了可以提升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的机械手臂,提升了公司制造环节的劳动效率;另一方面,公司有序推进了产能扩充计划,其中越南实业工业园建设项目—电机及控制系统项目已在报告期末正式投入使用,公司在海外的产能布局迈上新的台阶,为开拓东南亚市场和更多的国际客户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还积极拥抱AI技术,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借助AI工具提升公司在多业务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整体的经营管理效率,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报告期内公司在下游行业复苏的背景下,通过持续创新、优化生产制造能力和提升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努力,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元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2年末 | |
总资产 | 2,187,874,982.58 | 2,051,269,826.73 | 6.66% | 2,099,826,540.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121,785,500.36 | 1,099,328,811.56 | 2.04% | 1,095,850,230.23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营业收入 | 1,622,839,167.08 | 1,333,804,015.38 | 21.67% | 1,740,683,200.8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1,706,423.16 | 40,019,096.01 | 29.20% | 74,466,802.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 45,756,022.60 | 35,615,642.91 | 28.47% | 63,082,452.64 |
的净利润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872,200.53 | 224,194,798.34 | -101.73% | 350,887,088.18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19 | 0.15 | 26.67% | 0.28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19 | 0.15 | 26.67% | 0.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4.60% | 3.64% | 0.96% | 7.00%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349,855,078.78 | 386,299,466.25 | 439,514,919.80 | 447,169,702.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736,992.50 | 25,168,861.68 | 11,921,114.35 | 5,879,454.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7,018,163.71 | 23,558,972.88 | 11,327,525.97 | 3,851,360.0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0,065,851.01 | 48,306,039.99 | 8,128,036.76 | -10,240,426.27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26,432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31,761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如有)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陈静 | 境内自然人 | 22.33% | 59,868,900.00 | 44,901,675.00 | 不适用 | 0.00 | |||||
郑勇 | 境内自然人 | 4.57% | 12,256,95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刘沛然 | 境内自然人 | 4.47% | 11,973,780.00 | 8,980,335.00 | 不适用 | 0.00 | |||||
刘晓昕 | 境内自然人 | 3.59% | 9,635,6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刘孝朋 | 境内自然人 | 2.48% | 6,640,293.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肖凌 | 境内自然人 | 1.14% | 3,054,021.00 | 2,290,516.00 | 不适用 | 0.00 | |||||
#舒金明 | 境内自然人 | 0.70% | 1,870,0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王世梅 | 境内自然人 | 0.57% | 1,515,0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成中证360互联网+大数 | 其他 | 0.45% | 1,212,892.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据100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 | ||||||
徐红良 | 境内自然人 | 0.44% | 1,185,7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刘晓昕女士、刘沛然女士、刘孝朋先生系陈静女士亲属,前述四位股东为一致行动人关系。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