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517公司简称:国网英大
国网英大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420,918,561.14元。经董事会决议,公司2024年度末期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如下: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1元(含税),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本年度总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83元(含税)。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5,718,435,744股,以此计算2024年度末期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91,640,222.94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474,630,166.74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30.15%。
2024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如后续总股本发生变化,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国网英大 | 600517 | 置信电气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牛希红 | 仲华 |
联系地址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耀路211号C座9层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耀路211号C座9层 |
电话 | 021-51796818 | 021-51796818 |
传真 | 021-51796816 | 021-51796816 |
电子信箱 | 600517@sgcc.com.cn | 600517@sgcc.com.cn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金融业发展情况2024年,金融行业不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行业发展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9月,党中央、国务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首次定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超预期定调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重点强调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稳预期、稳信心,多项金融政策齐发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托行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正在历经深刻变革和转型,行业逐步摆脱传统路径依赖,通过业务“三分类”(将信托业务分类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改革、风险处置和服务创新推动结构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强监管严监管态势持续。2023年底,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金规〔2023〕11号),明确将对信托公司实行差异化监管,引导信托公司立足受托人定位,加强风险管理与行为管理;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下发信托业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24版),进一步细化监管要求,强化过程监管。信托业务结构显著优化。“三分类”实施后,资产服务信托规模持续增长,占比达到40%,成立笔数、新增规模均已超过资产管理信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家庭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资管产品服务信托等成为信托公司发力重点;信托投向结构逐步优化,资产管理信托投向基建等传统领域规模持续压降,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规模持续提升。信托公司业绩承压。尽管信托行业整体规模呈上升态势,但占比较高的资产服务信托以事务管理类为主,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佣金费率微薄,规模增长与收入增长不匹配,信托公司业绩面临一定挑战。
证券行业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认真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企业发展壮大、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并落地见效。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10号,以下简称新“国九条”),引导资本市场更好发挥功能作用,提高资本市场监管能力和有效性。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修订若干配套文件和制度规则,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以新“国九条”为核心,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正在加速形成,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券商合并步伐加速推进。新“国九条”提出支持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2024年,“国联+民生”“浙商+国都”“西部+华融”“平安+方正”“太平洋+华创”“国信+万和”“国泰君安+海通”等多家券商开启券商并购潮,行业“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演化进一步提速。经营业绩受市场周期影响较大。2024年以来,沪深两市主要指数波动加剧,上半年股票市场先抑后扬,下半年在经历阴跌后,随着政策发生积极变化而快速反弹。前三季度证券公司营收和利润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四季度,A股市场成交额同比和环比均大幅增长,对证券公司2024年营收和利润形成一定支撑。
期货行业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持续发挥金融衍生品发现价格、管理风险和配置资源功能,对稳定企业经营、活跃商品流通、服务保供稳价发挥着积极作用,助力实体企业提升现代化风险管理的能力。监管发布里程碑式指导文件。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七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47号),分阶段提出未来5年、2035年以及本世纪中叶期货市场的发展目标,系统全面部署了期货市场强监管、防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工作安排,有利促进期货市场平稳运行,助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预期稳定。期货市场逐步完善。截至2024年底,我国期货市场已成功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146个,广泛涵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金融等多个国民经济关键领域。2024年新增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个。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4年底,全市
场有效客户总数首超250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法人客户持仓占比超六成,特殊法人日均权益占比超五成,产业和机构客户逐步成为决定期货市场运行质效的重要力量。
(2)碳资产行业发展情况“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随着碳市场建设顶层设计加速完善,市场交易量价齐升,CCER市场正式重启,碳排放数据质量有效提高,行业减排效果逐步显现,我国碳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碳市场建设逐步健全。2024年2月,国务院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国令第775号),规范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环节和各类参与主体,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国办发〔2024〕39号),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碳市场活力稳步提升。第三个履约周期相关工作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呈现出量价齐升态势。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成交金额创2021年上线交易以来新高,全国碳市场收盘价首次突破每吨百元。绿电绿证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我国正式对常规水电、地热能发电项目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2024年全年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28.4倍,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占比66.71%。全年交易绿证4.46亿个,同比增长3.6倍。
(3)电力装备制造行业发展情况电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供应和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战略,当前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发展,电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构建。2024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改能源〔2024〕1128号),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实施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行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行动、需求侧协同能力提升行动等。8月,国家能源局印发《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国能发电力〔2024〕59号),围绕供电能力、抗灾能力和承载能力提升,重点推进“四个一批”建设改造任务,包括加快推动一批供电薄弱区域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创新探索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等。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催生业务机遇。2024年2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24〕26号),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聚焦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电力系统各类应用场景,实现多时间尺度储能规模化应用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4)国家标准,标准增加了新能源发电侧光伏用、风电用、储能用变压器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旨在提高电力变压器能效水平,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2024年10月,工信部发布《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工信部重装〔2024〕171号),明确加快关键环节数字化转型、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构建数字化协同转型生态三大重点任务,以数字化转型提升电力装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2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通过旗下英大信托、英大证券、英大期货、英大碳资产、置信电气等公司经营信托、证券、期货、碳资产和电力装备制造等业务。
(1)金融业务
1)信托业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大信托主要从事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立足以能源特色为核心的“2+3+N”(2项基石业务,即电网业务、固有业务;3类转型发展业务,即清洁能源、供应链金融、证券投资信托业务;N种处于探索期的信托本源业务)业务布局,坚持金融安全稳定发展方向,统筹防风险、优管理、强转型,机制改革纵深推进,业务转型多点突破,经营发展取得较好成效。报告期末,信托资产规模10,928.80亿元,同比增长32.70%。报告期内,英大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29.9
亿元,同比增长7.29%;实现净利润17.76亿元,同比增长10.63%。
服务电网质效进一步提升。高效服务电网建设和资金运作,服务电网信托规模再创新高;大力开展专项支撑,落地“扶困复产”专项信托1,380亿元,为川渝、湖北等特高压工程及农网改造工程提供专项融资253亿元。服务实业走深走实。深耕电费结算、物资采购场景,推进业务模式升级,服务范围覆盖20个省级区域,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超300亿元,同比增长86%。业务创新成效初显。央企服务信托实现突破,新增落地“国能”系列业务659亿元;慈善信托实现模式创新,深化与北京市东城区协作对接,拓宽外部公益慈善资金引入渠道,联袂打造国内领先的央地联动、政企合作公益金融品牌——“首善东城”系列慈善信托。绿色转型持续推进。积极融入行业绿色转型,担任中国信托业协会首届绿色信托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参与《绿色信托标准》制定,助推行业标准化发展。行业地位逐步夯实。根据银行间市场及上市信托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英大信托202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位列行业第3名、第4名,较上年提升8名、2名;荣获上海证券报2024年“上证·诚信托·成长优势奖”、华夏时报2024年度“推动普惠发展优秀金融机构”、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2024年“最佳供应链金融领军企业”、证券时报2024年度“突破成长信托公司”等多个奖项。
2)证券期货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英大证券为综合类证券公司,主要从事证券经纪、信用交易、投资银行、自营投资、资产管理、科创板跟投等业务,并通过子公司英大期货从事期货经纪、自有资金投资和交易咨询业务。报告期内,英大证券坚持稳中求进,围绕电力保供、能源转型和科技创新,主动把握资本市场机遇,稳健提升核心业务能力,着力打造风险可控、收益稳健的业务布局,经营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英大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8.60亿元,同比下降25.64%,主要受债权投资利息收入下降、期货基差贸易业务暂停所致;实现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64.43%,主要系自营业务投资收益提升。
①证券业务
投行业务稳步积能蓄力。提升资产证券化业务协同效能,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芜湖电厂类REITs资管计划成功落地,努力打造以债券业务为核心的创收增长点。推进供应链绿色订单融资与科技型企业融资,“科创评级+金融”模式实现首单落地,为科技供应商企业引入银行低成本资金。自营投资业务把握资本市场机遇。加强市场研究和投资能力建设,权益投资精准捕捉行情,丰富资产配置夯实收益来源,波动率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固收投资有效应对债券收益率下行、高票息资产稀缺、票息策略收益缩减等不利因素,投资收益率高于中证全债指数112个BP。资管业务结构稳步优化。持续打造波动小、收益稳健的明星产品,年内新发产品收益率平稳增长。全年新增主动管理产品规模4.92亿元,同比增长63.67%。经纪业务加快财富转型。深入推进营销活动,累计新开有效户14,754户,同比增长37.43%。搭建稳健理财产品体系,择时择优持续加大代销产品供给,产品客户盈利比接近90%。全年实现经纪业务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6.93%。融资融券业务日均余额24.02亿元,同比增长0.84%,整体维持担保比例258.82%。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根据证监会2024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英大证券由B类BB级提升至BBB级,荣获东方财富2024“年度品牌形象券商资管奖”、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奖”和2024年度财联社“ESG金融创新奖”。
②期货业务
报告期内,英大期货以“产业+产品”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稳慎优化业务结构,持续提升期货业务发展质量。
经纪业务纵深拓展多向发力。主动对接电网和产业链客户需求,报告期内,客户日均权益规模21.83亿元,同比增长9.02%,权益峰值27.67亿元。风险管理业务稳妥审慎有序开展。推进氧化铝做市业务,灵活调整交易策略,强化风险管控,加强同业交流合作,稳健提升专业做市能力。行业地位稳步提升。根据证监会2024年期货分类结果,英大期货由B类BB级上升为BBB级;
在期货日报和证券时报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最佳期货经营机构暨最佳期货研究团队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佳商品期货产业服务奖”等奖项。
(2)碳资产业务公司全资子公司英大碳资产主要从事碳业务咨询、碳资产开发、碳交易、碳金融等业务,业务矩阵逐渐筑牢,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001.6万元,同比增长13.39%;实现净利润1,040.49万元,同比增长14.51%。
基本业务做优夯实。碳管理业务做深做实,服务能源电力企业开展碳排放核算、碳管理体系建设、碳足迹测算研究与实践等业务,报告期内,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约24%,服务客户数量显著增长。碳金融业务品牌日益凸显,持续推动“碳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联合金融机构发布“电碳惠企贷”“绿电贷”电碳金融产品,协助能源电力企业、电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获取降碳绿色融资,规模同比增长近2倍。碳交易业务不断探索,全年累计落地25万吨碳配额撮合业务、10.5万张绿证撮合业务。碳资产开发持续推进,服务支撑江苏如东海上风电等项目CCER资产开发,积极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碳减排贡献量化模型和碳减排方法学研究。新兴业务持续培育。服务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耕绿色供应链业务,出席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发起绿链行动倡议,与8家代表性电缆企业完成签约。探索打造规模化零碳业务模式,在吉林丰满供电所落地零碳供电所示范项目,与上海虹口区合作开展零碳楼宇、虚拟电厂项目。持续提升ESG管理能力,服务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单位、供应链头部企业ESG管理需求。品牌形象逐步彰显。荣获第三届国际绿色低碳节“杰出双碳解决方案奖”“杰出减碳创新成果奖”、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一系列荣誉,受邀出席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中国角”边会,碳金融、碳管理相关服务成果亮相第二届上海国际碳博会,全面彰显绿色低碳转型实践。
(3)电力装备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置信电气主要从事高端电工装备、电网智能运维、电力工程建设与技术咨询服务领域相关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报告期内,置信电气强基固本、转型提质,持续巩固电工装备领先优势,稳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经营发展取得良好成效。报告期内,置信电气实现营业收入73.75亿元,同比增长6.86%;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45.18%。
产品技术创新亮点纷呈。攻克大容量非晶变压器研制关键技术,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多功能在线状态监测装置、交直流混合配电台区、电力气象监测装置、机载零值绝缘子检测装置等新产品实现应用。直流干式电容器纳入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首套高压互感器全自动化检定系统投运。市场拓展进一步打开空间。在国家电网公司中标额稳定增长,非晶配电变压器、复合绝缘子、电力专用车等中标额保持行业领先,智慧配电网技术装备、防雷接地等中标份额增长显著。非晶立体卷新能源箱式变电站实现在发电行业业绩突破。在波多黎各、巴西等多个国家市场接连斩获复合绝缘子采购项目。配电变压器产品在巴拉圭中标数量和合同金额均创新高。绿色数智转型取得实效。一级能效非晶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入选工信部节能降碳装备推荐目录,基于能源管控平台的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产品制造碳足迹亮相第二届国际上海碳博会。“基于数字孪生的高能效非晶配电变压器智能工厂”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科技研发成果丰硕。牵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电网公司原创技术策源地3项,授权发明专利56项,海外专利2项,重大科技成果奖励18项(其中国际发明金奖2项)。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调整后 | 调整前 | ||||
总资产 | 46,570,088,792.27 | 44,327,885,577.02 | 5.06 | 44,587,457,684.95 | 44,501,544,724.8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21,506,151,258.93 | 19,980,943,713.51 | 7.63 | 18,844,481,554.53 | 18,840,581,032.93 |
营业总收入 | 11,287,850,322.18 | 10,895,488,048.23 | 3.60 | 10,861,214,271.72 | 10,861,214,271.72 |
营业收入 | 7,445,481,751.06 | 7,071,187,065.19 | 5.29 | 7,080,914,506.64 | 7,080,914,506.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574,250,404.96 | 1,364,324,508.83 | 15.39 | 1,100,620,572.13 | 1,069,153,627.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545,964,913.56 | 1,337,953,822.67 | 15.55 | 1,081,795,484.70 | 1,050,328,540.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346,894,200.34 | 803,221,369.72 | 441.18 | 1,286,659,899.03 | 1,286,659,899.0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7.55 | 7.03 | 增加0.52个百分点 | 5.92 | 5.75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275 | 0.239 | 15.06 | 0.192 | 0.187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275 | 0.239 | 15.06 | 0.192 | 0.187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总收入 | 2,041,658,011.01 | 2,947,436,785.26 | 2,704,584,269.88 | 3,594,171,256.03 |
营业收入 | 1,073,587,460.80 | 1,984,012,838.82 | 1,801,446,995.41 | 2,586,434,456.03 |
利息收入 | 169,390,765.93 | 130,304,923.72 | 119,901,569.86 | 138,967,963.26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798,679,784.28 | 833,119,022.72 | 783,235,704.61 | 868,768,836.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415,702,785.25 | 500,394,776.87 | 536,334,544.93 | 121,818,297.9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414,168,101.86 | 494,163,168.62 | 527,899,666.96 | 109,733,976.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99,639,235.73 | 1,640,065,334.43 | 2,934,241,707.26 | 372,226,394.38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63,595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63,030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0 | 3,747,456,382 | 65.53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0 | 428,138,981 | 7.49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上海置信(集团)有限公司 | 0 | 207,857,842 | 3.63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上海置信电气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 0 | 97,069,509 | 1.70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济南市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0 | 78,137,118 | 1.37 | 0 | 质押 | 3,300,000 | 国有法人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0 | 71,339,437 | 1.25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26,539,895 | 39,931,693 | 0.70 | 0 | 无 | 0 | 其他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14,396,092 | 24,043,459 | 0.42 | 0 | 无 | 0 | 其他 |
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 | 0 | 17,886,714 | 0.31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阿拉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0 | 13,600,000 | 0.24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持有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持有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间接控股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2.上海置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上海置信电气工程安装有限公司100%的股权。3.除上述关联关系外,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存在其他关联关系。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2.88亿元,同比增长3.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74亿元,同比增长15.39%。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