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0925 证券简称:众合科技 公告编号:定2025-002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众合科技 | 股票代码 | 000925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 | 不适用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何俊丽 | 葛姜新 | ||
办公地址 | 杭州市滨江区江汉路1785号双城国际4号楼17楼 | 杭州市滨江区江汉路1785号双城国际4号楼17楼 | ||
传真 | 0571-87959026 | 0571-87959026 | ||
电话 | 0571-87959003 | 0571-87959026 | ||
电子信箱 | dshbgs@unittec.com | dshbgs@unittec.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正重构世界经济发展范式。党的二十大作出“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此历史性机遇下,众合科技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数智化转型为发展主航道,通过空天地立体交通产业生态构建,勇担数字基础设施革新与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时代使命。
报告期内,公司将“1+2+N”体系深化为空间信息战略,以“空天地立体交通”为主场景,以核心自主
工业软件为核心底座,以关键装备及材料、交通智慧数据运营服务、和整体系统解决方案为主要产品和服务,构筑地下(轨道交通智慧中枢)、地面(车路云协同网络)、低空(空域管理网络和安全控制系统)、低轨卫星(高端装备数字化综合性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空天地"多维度交通网络的空间协同与智能互联。核心自主工业软件底座是公司依托轨道交通十余年的技术沉淀发展而来的“自主可控的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以及基于对行业深度理解的“通行域资源管理、调度算法”。立体交通的协同和智能互联来自公司为地下、地面、低空和低轨各个空间的不同交通形式或交通工具提供以“安全”和“调度”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力。公司作为链主企业,以构建产业的数智化核心能力为目标,除上述核心主营业务外,借力CVC产业基金和滨江、青山湖双产业基地,同步打造"数智能力双螺旋"能力架构——纵向构建覆盖半导体芯片及材料、算力服务及数据资产运营、关键设备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生态协同的全维度数智化基础能力与支撑;横向拓展交通、能源、健康等产业数字化场景的运营和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形成"硬科技突破+软实力赋能"的生态发展格局。
(一)产品架构体系
以“平台通用化+场景定制化”为核心路径,升级技术与产品架构:依托智慧轨交领域的技术积累,打造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和通用工业数字平台两大技术基座,结合算力服务与行业模型布局,支撑空天地立体交通领域产品研发,形成“技术标准化-平台模块化-场景敏捷化”协同闭环。聚焦“高可靠安全性技术”“通行域资源管理及调度算法”等核心优势,夯实全栈国产自主可控技术根基;通过标准化接口与模块化配置能力,推动CBTC信号系统、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三余度飞控安全计算机等核心装备迭代,实现轨道交通、低空经济及低轨卫星领域的系统级适配。通过“平台通用化+场景定制化”模式,公司将构建起从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到低空网络的多维技术矩阵,实现从平面交通到立体空间的全域技术赋能,推动中国立体交通向高效、可靠、自主方向演进。两大平台产品主要介绍如下:
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是基于众合科技十余年高安全高可靠信号行业积累而研发的面向泛工业领域应用的高安全、高可靠、可灵活组合扩展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可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取一定数量的基本功能单元进行组合,构建出适用于轨交、低空、卫星、工业等领域应用的高可靠安全或者非安全计算机。
通用工业数字平台,是融合工作流引擎、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数字孪生平台、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形成通用的工业数字底座,实现工业设备多协议接入与边缘智能控制。目前已经支持杭州NOCC,黄石有轨电车及公共交通一体化系统、苏州6号线涵青桥站和重庆27号线项目等轨交项目应用。
(二)主要产品和业务
(1)空天地立体交通场景
报告期内,依托于自主可控的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以及基于对行业深度理解的通行域资源管理、调度算法,公司为地下、地面、低空和低轨空天地立体交通提供以“安全”和“调度”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力。
、轨道交通场景
公司当前轨道交通业务主要聚焦城市轨道交通,提供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及清分系统两大机电系统产品。同时,公司依托客户资源和市场地位优势,重点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维护和日常管控开展数智化业务,为用户深度挖掘业务场景下的创新改革方向,并实现数据的价值提升。
轨交信号系统产品:
产品类型 | 产品介绍 | 进展(应用) |
通用CBTC系统、互联互通CBTC系统 |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遵循统一架构、功能、接口规范与标准,可实现装备不同信号厂家车载设备的列车在装备不同信号厂家轨旁设备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内或多条轨道 | 自主研发信号系统已应用于15个地铁项目。其中互联互通系统在重庆地铁4号线一、二期开通运营。 |
交通线路上无缝互通、安全可靠运行的CBTC系统。 | ||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 | 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实现列车自动启动、自动运行、自动定点停车、自动出入车辆段、高安全等级障碍物检测技术、使用BiEWS全电子联锁、以及全面的数字化接口等全功能自动化运行,无需司机在线值守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已应用于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绍兴2号线、宁波3号线二期、郑州12号、宁波6号线,西安8号线,后期将应用于重庆15号线、重庆27号线等 |
旧线改造、替代国外信号设备的全自主可控兼容信号系统
旧线改造、替代国外信号设备的全自主可控兼容信号系统 | 全自主化的替代的信号系统,从底层硬件到操作系统,软硬结合,实现安全计算机平台的国产化。兼容信号系统以众合BiTRACON800型CBTC系统为基础,通过BiCC、BiVIEW、BiLOCKSTAR、BiMSS各子系统产品和既有国外信号系统相关子系统间的接口适配和功能优化,可实现无扰替换国外信号系统的所有子系统。 | 顺利完成大连3号线旧线改造项目,西安2号线兼容系统应用,后期将应用于郑州1号线改造、沈阳1号线东延线等 |
列车自主运行(TACS)系统 | 列车自主运行(TACS)系统,以列车为中心,将车载控制器为安全防护、自动运行的核心,扁平化架构弱化中心限制的下一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有效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 已完成青岛试验线动车测试。建设中项目:重庆市2022建设科技计划项目《新一代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研究》、上海羿鹏空轨试验线项目等 |
高安全可靠云信号 | 基于国产C86和ARM架构的通用货架信创服务器和操作系统构建通用安全算力平台,实现了软硬件解耦,软硬件独立演进,开创了“硬件到期更换,软件持续迭代”的全新的信号系统生命周期模型,全面降低信号系统核心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 基于杭州地铁实训基地示范应用,现已开展基于杭州12号线的应用设计阶段。 |
自动售检票及清分系统产品
产品类型 | 产品介绍 | 进展(应用) |
自动售检票(AFC) | 集计算机技术、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机械制造于一体的自动化售票、检票系统,并适应当前移动支付、互联网+、多线共用AFC系统线路中心(MLC)趋势,具备更强智能化功能、更人性化服务、模式更多元化 | 已广泛应用于南京、杭州、苏州、徐州等18个城市的46个AFC项目800多个车站 |
线网清分系统 | 承担线网票务管理、清分清算、车票管理、技术标准及规则制定、系统数据分析及发布等多重功能,是轨道交通票务系统运行的核心系统 | 全国16多座城市广泛应用 |
多元化支付系统 | 负责轨道交通线网各类虚拟电子票(包括二维码、银联闪付、数字货币、NFC)的发行、进出站、异常处理、扣费结算、对账等功能管理;负责支付码的发行、异常处理、扣费结算、对账等功能管理 | 全国多座城市广泛应用 |
都市圈跨城票务互联互通清分结算系统 | 根据各类跨市、跨省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票务规则的定义,实现都市圈内部乘客票务出行的统一管理,能够实现精确、及时的清分清算功能,方便乘客在都市圈内一票通行 | 应用于国内首个实现跨市清分对接、互联互通付费区换乘的项目—杭州都市圈(杭州地铁8号线、杭绍城际铁路、杭海城际铁路)以及广佛同城都市圈等 |
其他轨交数智化产品情况:
产品名称 | 产品介绍 | 进展(应用) |
线网指挥中心NCC | 城市轨道“智慧大脑”,充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人工智能等成熟先进技术,立足解决交通管理需求迫切的业务问题,打造全新的一体化智慧交通管控平台 | 杭州线网指挥中心项目已运行 |
数字化智慧大脑解决方案 | 主要通过集成以下管理平台和系统:综合安防管理平台、BAS管理平台(含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智能疏散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时钟系统、乘客票务系统,实现信息集成、管控集中的功能,实现值班人员对各系统的数字化统筹管理 | 已形成完整解决方案并在示范点初步验证,正在将示范点升级为正式生产系统进行方案验证 |
智慧车站 | 在数字化、智能化车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AIOT、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技术,在全息感知、智能分析、全景管控、精准便捷、主动进化五个方面开展智慧化工作,实现更安全的运营、更智慧的服务、更高效的管理目标 | 已完成示范点初步建设,正在开展示范点升级为正式生产系统的系统调试工作 |
安检票检一体化系统 | 采用乘客实名制+信用体系技术,结合新一代安检技术(如太赫兹、毫米波),将安检和票检进行联动决策,方便乘客无感出行 | 南宁地铁3号线示范应用已运行 |
虚拟人自助票务终端 | 基于公司数字人技术,实现通过全语音交互的虚拟人自助票务终 | 完成一期研发设计,正在建 |
端,提升运维效率,提高乘客使用满意度 | 设示范点 | |
车站边缘云一体机 | 作为轨道交通车站边缘管理节点,集合计算、存储、网络、信息安全等一体化资源,支撑轨道交通车站多专业集中云化管理 | 建设中项目:苏州2/4/7延伸线智慧大脑系统项目 |
高安全可靠云信号 | 基于国产C86和ARM架构的通用货架信创服务器和操作系统构建通用安全算力平台,为轨交信号系统提供标准的安全运行环境,实现了软硬件解耦,软硬件独立演进,开创了“硬件到期更换,软件持续迭代”的全新的信号系统生命周期模型,全面降低信号系统核心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 正在开展示范点应用设计工作 |
、车路云协同场景
2024年公司车路云协同业务板块推出了基于城市地面交通的云控平台、接入网设施、路侧感知设施、新能源网联和车载设备设施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产品名称 | 产品介绍 | 进展(应用) |
车路协同云控系统支付系统 | 实现车路协同服务对外的统一计费、对账管理等。 | 系统设计与开发阶段 |
、低空场景
公司在低空领域的业务主要覆盖低空无人飞行器的飞控系统和低空基础设施领域,包括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UniSpace 低空综合服务平台和UniPort 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其中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是高风险(起飞重量大于25KG)飞行器的核心部件,产品可将安全风险控制在 10??以内,显著提高了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飞行能力;UniSpace 低空综合服务平台,是面向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传统通航飞机及低空娱乐飞行器等多用户统一管理的服务平台,能够对低空新增空间的地面资源、空域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UniPort 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专用于对公共无人机起降场进行起降控制以及自动优先级调度的智能管理系统,可实现无人机安全、高效起降。
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
UniSpace 低空综合服务平台
UniPort 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示意图
产品名称 | 产品介绍 | 进展(应用) |
低空空域管控系统 | 采用网格编码及计算技术,将管辖空域事务进行全量编码,并进行网格划分,能够对整个区域的无人机飞行,进行实时的监视、预警、推演、冲突检测,并能够平滑的实时呈现整个空域的飞行态势,从而完成整个空域的飞行调度及指挥。 | 系统设计与开发阶段 |
低空服务管理系统 | 飞行管理系统应为区域级系统,与空域管理系统配合使用,基于市场分析,打造众合自研飞行管理系统,对单次飞行的飞行前、飞行中、飞行后以及起降的全过程提供平台服务支撑。 | 系统设计与开发阶段 |
三余度安全飞控计算机 | 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是高风险(起飞重量大于25KG)飞行器的核心部件。UniTFCC配备三个处理能力强大的飞控计算机单元以及三组独立的高可靠性的传感器单元,并集成独立的测控和表决处理单元,确保在任何一个单元发生故障时,其他单元依然能够维持正常飞行控制,保障无人机的安全。此外,单余度也可独立成系统,为一些应用要求较低的场景下使用。 | 系统设计与开发阶段 |
、低轨卫星领域
低轨卫星在通信保障、精准导航定位及监测感知能力方面对空天地立体交通具备巨大赋能作用,是公司立体交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公司在交通领域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和通用工业数字平台核心工业软件能力和长期的运营服务能力,公司将主要聚焦低轨卫星场景下高端装备数字化综合性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业务。
(2)数智化其他应用场景
以空天地立体交通数智化体系为根基,公司将数智能力深度赋能能源、健康等产业应用场景,提供基于安全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促进更多产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
、智慧能源
公司智慧能源业务主要为煤矿生产提供车辆、运输和安全生产等细分领域的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能源矿山场景产品情况
产品类型 | 产品介绍 | 进展(应用) |
煤炭智能化解决方案 | 煤炭智能化场景整体方案主要包括智能洗煤厂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化基础设施集成、综合管控系统软件平台及项目实施、智能业务子系统产品、自动控制系统及矿山无人化改造、矿用装备产品、智能运维与专业人员培训等,满足煤炭领域在生产过程中的 | 系统设计与开发阶段 |
智能化改造和自动化控制的需求。 | ||
无人矿卡解决方案 | 基于一苇数智平台和地铁的列车调度原理,研发一套矿区矿车运输监控调度系统,实现对矿区运输任务的动态分配和实时监控统计任务完成情况和完成风险。基于浙江省2021年重大课题-封闭区域的低速无人驾驶项目的成果,研制了一套封闭矿区内矿卡的自动驾驶、车铲协同、远程遥控驾驶、矿区高精度地图自动生成的软硬件产品,并与调度系统联动,实现完整的基于车路协同的无人矿卡驾驶与矿区运控管理系统。 | 产品研发完成,试点应用中 |
煤矿胶轮车360度预警制动系统 | 煤矿胶轮车相对于煤矿其他辅运方式来说,具有机动强,承截空间大,运输速度快,运输环节少,调度及时等特点,已在煤矿大量使用。然而由于井下巷道狭窄,照明度低,运输沿线设备管路多而复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场景和需求研制的煤矿胶轮车360度预警制动系统,包含车端控制子系统和云端监控系统,实现车辆在前进、后退、转弯、举斗过程中的碰撞预警和防护,对司机异常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并可以在地面调度中心对车辆速度、运行状态、报警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 产品研发完成,已量产,推广应用中 |
井下有轨车辆自动驾驶系统 | 井工矿有轨运输车辆包括电机车、单轨吊、卡轨/赤轨车等,其自动驾驶系统都包含调度子系统、车载控制子系统、路权控制子系统、信集闭子系统、轨旁盲区监控子系统。此外,无人驾驶系统还与电机车、车辆精准定位、无线通信、装载/卸载控制、融合通信/电话调度、视频监控、矿山综合管控平台等系统存在接口,共同完成无人驾驶功能。 | 产品一期功能研发中 |
煤矿主运输智能化系统 | 通过融合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及自动控制技术,专注于对煤炭运输工艺流程进行智能监控与优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矿用技术集成方案。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研发了具备运量、堵煤、堆煤、跑偏、异物、大块煤、人员等智能监测的视觉模型;并基于自动控制计数实现单条带式输送机的无人运输,多条带式输送机的智能联动控制,并能与煤仓、给煤机、变频器等设备实现智能联动控制,切实保障整个运输过程中的人员与设备安全,实现安全可靠的煤炭运输作业。 | 一期产品研发完成,试点应用中 |
智算中心平台 | 智算中心平台是为创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实现煤矿重要作业场所全过程视频监控,监督从业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构建“无监控不作业、作业行为受监督”的煤矿作业现场可视化监控环境,有效防范现场作业中的“三违”行为。 | 产品研发完成,试点应用中 |
煤矿数字化应急解决方案 | 煤矿突发事件不仅会致使井下运输通道的煤炭输送中断、作业面生产停滞等系统内部问题,而且极有可能引发矿井局部区域内通风系统紊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毁、资源浪费以及恶劣社会影响等严重后果。煤矿数字化应急解决方案,运用前沿数字化技术,构建紧密衔接的应急体系,涵盖风险监测、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应急演练,全方位提升煤矿应急管理水平。可实现在煤矿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精准地开展故障处置与救援工作,并在事件持续期间保障生产安全,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低程度。 | 产品原型研发完成,正在根据项目进行工程化开发 |
矿鸿平台项目
矿鸿平台项目 | 以KXH12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器完成矿鸿认证,支持CAN、RS485、RS232、ETH、GPIO等接口,可作为矿鸿网关实现普通煤矿产品的矿鸿化改造。 | 完成矿鸿认证,试点应用中 |
、数智健康
数智健康业务是公司数智化战略下孵化培育的新场景,是公司基于数智化领域的产品、产业资源积累,围绕医疗器械CDMO创新中心和海外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面向全球的创新大健康产品及服务转化落地平台。公司数智健康业务主要聚焦于介入植入器械、检验检测设备、康复器械等领域,重点利用大数据、智能感知、AI、基因编辑等技术,以“资本+产业+平台+运营”为基本的商业模式,实现同类技术要素在不同产业场景的延伸布局。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美丽人生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数智健康业务的主要运营平台。
(3)数智化基础能力和支撑板块
1、泛半导体业务
半导体产业作为数智化上游产业中的核心,是数智化能力的基础,决定着数智化行业应用的高度。公司以“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为核心,业务边界延伸至整个泛半导体产业链底层多个关键技术,形成了“一个核心、多个亮点”战略布局。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公司泛半导体业务的“一个核心”,主要产品包括3-8英寸半导体级抛光片、研磨片,并提供晶圆再生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领域,终端应用场景包括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电子、家用电器、安防等产品。半导体材料产品情况
类别 | 产品或服务示意图 | 产品或服务特点 | 主要应用领域 |
半导体抛光片 | 产品规格覆盖3-8英寸以及特殊规格、160um-850um厚度,可双抛、单抛、简易抛;产品可按客户要求对硅片氧浓度范围进行控制、经公司抛光后的产品可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微缺陷和损伤层,生产出高氧均匀性、高平坦度、低粗糙度的抛光产品,具备行业领先的总厚度变化、弯曲度、翘曲度、平整度等关键工艺参数。 | 作为外延衬底片经外延加工后主要用于MOSFET、IGBT、双极性晶体管、FRD、SBD等功率器件、TVS保护器件、CCD、CMOS图像传感器等光电器件、MEMS器件、功率IC等半导体产品制造;日本松崎部分抛光片产品作为挡片、控片主要应用于下游晶圆厂调试设备、监控设备状态、监控良率等。 | |
半导体研磨片 | 产品规格覆盖3-8英寸、N型(磷、砷、锑)/P型(硼)、0.0008Ω·cm-100Ω·cm电阻率范围、170um-800um厚度,可双面研磨,可精确控制掺杂剂比例,电阻率命中精准,具备超薄研磨片加工技术。公司产品具备行业领先的总厚度变化、表面质量、翘曲度、电阻率均匀性、氧含量、晶体缺陷等关键工艺参数。 | 主要应用于过压/过流保护器件(如TVS)、晶闸管、功率二极管、功率三极管等分立器件制造,以及经后道工序加工后形成抛光片等其他种类的硅片,用于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制造。 | |
晶圆再生服务 | 日本松崎提供8英寸及以下尺寸的晶圆再生服务,拥有成熟的去膜、抛光、清洗、检测等工艺技术,可使硅片表面平整化,有效去除硅片表面颗粒、重金属、金属划痕和残留物,使得硅片回收加工后满足再次使用条件。 | 对下游晶圆厂使用过的硅片进行回收再加工后可再次作为挡控片重新用于下游。 |
公司通过参股、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在集成电路、半导体核心设备、芯片和探测器等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化与开拓,形成了“多个亮点”。
参股公司名称 | 所属半导体行业 | 主营业务和核心产品 |
众芯坚亥 | 集成电路 | 陶瓷薄膜集成电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芯栋微 | 半导体设备 | 半导体湿法制程电镀设备相关研发生产与销售 |
焜腾红外 | 红外芯片和探测器 | 以制冷型红外技术为核心的二类超晶格制冷型红外芯片/探测器 |
、算力与算力服务
算力与算力服务上,公司拟通过庆阳时空大数据云中心开展机房租赁和托管服务、云计算服务和时空数据增值服务;并以庆阳智算中心为抓手,联合战略合作方构建时空大数据全国算力网络。公司参股公司玄度时空
云将基于前述布局,开展基于玄度计算机系统的玄度云服务、算力调度服务和数据运营服务。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单位:元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2年末 | |
总资产 | 9,321,828,929.45 | 7,513,505,268.24 | 24.07% | 7,306,766,082.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3,410,606,939.56 | 2,832,061,069.74 | 20.43% | 2,772,417,854.74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营业收入 | 2,023,793,641.98 | 2,324,996,599.54 | -12.95% | 2,559,561,810.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4,360,284.86 | 57,546,569.61 | -57.67% | 56,427,239.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5,384,816.60 | 34,723,701.16 | -201.90% | 24,856,886.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03,249,006.92 | 137,485,575.29 | 47.83% | 339,544,556.09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4 | 0.11 | -63.64% | 0.11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4 | 0.11 | -63.64% | 0.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0.81% | 2.05% | -1.24% | 0.02%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252,532,214.98 | 352,606,473.76 | 494,816,058.06 | 923,838,89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6,766,681.48 | -61,890,753.47 | 1,444,009.88 | 111,573,709.9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1,016,696.54 | -63,194,238.58 | 3,160,175.53 | 55,665,942.9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20,743,404.88 | -164,864,095.99 | -131,480,701.75 | 820,337,209.54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65,167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58,632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杭州城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城投产业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其他 | 4.77% | 32,380,952 | 32,380,952 | 不适用 | 0 | ||
浙江博众数智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4.05% | 27,478,300 | 0 | 质押 | 27,478,300 | ||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 | 其他 | 4.03% | 27,353,600 | 0 | 不适用 | 0 | ||
#上海添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添橙橙子二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2.47% | 16,776,904 | 16,761,904 | 不适用 | 0 | ||
浙江银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银万全盈5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1.93% | 13,066,666 | 13,066,666 | 不适用 | 0 | ||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 | 其他 | 1.74% | 11,822,100 | 0 | 不适用 | 0 | ||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69% | 11,428,571 | 11,428,571 | 不适用 | 0 | ||
杭州芯亿 | 境内非国 | 1.17% | 7,932,000 | 0 | 不适用 | 0 |
惠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有法人 | |||||
浙江浙大科创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1.11% | 7,560,000 | 0 | 不适用 | 0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 其他 | 1.10% | 7,450,000 | 0 | 不适用 | 0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 |||||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 公司股东上海添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添橙橙子二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本公司股票15,000股。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2023年12月15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于2023年12月12日出具的《关于同意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2810号),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共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30,209,496股,发行价格5.2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683,599,854.00元,扣除不含税的发行费用9,655,741.52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673,944,112.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