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4年,公司发展之路挑战重重,改革与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在此关键时期,公司董事会有效地发挥了“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作用,引领公司于多个关键领域披荆斩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果:业务版图持续拓展,新的项目与市场不断被开拓;内部管理持续优化升级,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员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大幅增强。凭借在各方面的卓越表现,公司载誉而归,斩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国新杯“金牛奖碳中和二十强”,全景网“投关典范奖”等多个极具分量的重要奖项。
2024年,公司在资本运作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启动了重大资产重组工作,拟收购国家电投集团所属部分水电资产,打造成为国家电投集团境内水电资产整合平台。这一重大战略举措为公司注入了全新活力,将有力推动公司步入全新发展阶段,为公司进一步做优做强筑牢根基,也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勾勒出宏伟蓝图。
在此,我谨代表董事会作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第一部分2024年工作回顾
一、2024年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22亿元,同比增长11.07%;
实现利润总额1.04亿元,同比增长8.97%;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减少0.18亿元。资产负债率41.23%,完成“控杠杆”目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主要业务板块情况如下:
(一)工程业务情况2024年,环保工程业务市场产值增加,但毛利率同比下降,实现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39.5%,实现利润总额-0.91亿元,同比增亏0.38亿元。
(二)脱硫脱硝特许经营业务情况2024年,脱硫脱硝特许经营业务总体保持稳定,实现营业收入22.65亿元,同比增长0.74%;实现利润总额1.82亿元,同比减少285万元。
(三)催化剂业务情况2024年,在国家电投集团内催化剂总包配送的基础上开拓市场,市场订单再创新高,催化剂产量4.96万方,同比增长19.23%;销量4.61万方,同比增长20.37%,实现营业收入5.32亿元,同比增长25.37%;实现利润4656万元,同比增加4020万元。
(四)水务业务情况2024年,水务工程产值同比增加,水处理运营业务整体平稳,实现营业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11.78%;实现利润总额4000万元,主要受上年同期处置股权收益影响,同比减少855万元。
(五)科技研发工作2024年新增专利19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蜂窝除雾器”国际专利获得目标国家(印度)授权,这是公司继2022年获得印度专利授权后,再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也是远达环保在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的新突破;公司“低能耗碳捕集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由院士领衔的专家组鉴定一致认为:
项目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系统获得科技类奖励6项,其中“三级式分区协同除尘脱硫系统”荣获中国职工技术协会2023年中国专利年度奖一等奖,“火电环保智能系统”荣获2024年智能发电技术创新成果五星奖;公司主持及参编的《火电厂化学吸收法烟气碳捕集装置运行规程》《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化学吸收法捕集系统性能验收试验规程》2项电力行业技术标准获批立项。
二、年度重点工作情况
(一)有序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加速实现提质增效2024年,公司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中国电力、湘投国际合计持有的五凌电力100%股权以及广西公司持有的长洲水电64.93%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推动公司建设成国家电投集团境内水电资产整合平台,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极大地激发了公司系统干部员工创业热情。截至目前,远达环保已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临时)
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议案,发布了重组草案。
(二)全力抢抓“大火电”建设机遇期,深耕传统产业2024年,公司牢牢抓住新一轮“大火电”建设机遇,深化“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大协同营销战略,多维度、高频次开展对外联系。坚持“BOT+EPC”协同开发,“做有效益的项目,把项目做出效益”,全年获取传统业务订单20.43亿元,国家电投集团外订单占比57%。特许经营业务已开工198万千瓦,基本立项633万千瓦;推进与中煤西安院的深度合作,积极拓展中煤集团煤电脱硫特许经营业务。
(三)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速推进新兴产业布局2024年,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转化落地。承建的长兴岛CCUS示范项目一期顺利通过验收,成为目前国内火电行业连续运行周期最长的CCUS项目;“低能耗燃煤燃机烟气碳捕集成套技术”经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验证中试平台试车成功;建成长寿经开区“碳资产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为10余家企业提供碳监测、碳足迹核算等服务。建成50MW/年光伏组件拆解回收技术示范线及1000吨/年废旧锂电池全自动精细化拆解技术示范线,初步搭建上下游产业渠道。
三、2024年公司规范治理情况2024年,公司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切实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和证券监管机构的要求,不断完善公
司法人治理,强化风险管控,提高公司决策效率,增强投资者保护意识,在资本市场保持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董事会授权管理方面:
根据公司《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及2024版《全级次决策清单》要求,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召开董事会10次,董事长专题会9次,总经理办公会14次(含在公司总经理空缺期间,董事会授权公司其他经理层成员行使代为召开总经理办公会2次,审议事项16项),审议议题共计172个。公司严格按照《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规定,投资项目根据投资金额,提交对应决策会议审议,审议程序合法有效。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董事会、董事长专题会、总经理办公会审议议题的比例41:15:44,符合公司实际,并有效地提升了决策效率。需董事会决策的投资项目,公司将其立项决策流程纳入董事长专题会,进一步理顺了重大投资项目立项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立项端提升了董事会“防风险”的职能。
强化审计监督方面:2024年,公司董事会持续强化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与监督,通过优化审计计划制定、报告审议及整改闭环机制,推动审计成果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审计管理连获国家电投集团“优秀”评价。聚焦重大风险防范和合规经营管理,构建“监督-整改-追责”全链条管理体系,实现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到期整改率100%。2024年以来,董事
会议召开 | 董事会 | 董事长专题会 | 总经理办公会 |
审议议案总数(个) | 70 | 26 | 76 |
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统筹指导审计工作,强化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严把重点投资项目后评价关,全面促进治理效能提升,以高质量审计护航企业合规经营与高质量发展。
合规及风险防控方面:2024年,公司法治工作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企业权益,保障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开展世界一流法治建设专项工作,主要负责人有效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发挥法律合规审查作用,严格实施规章制度、重大决策、经济合同三项法律合规审查,切实防范法律风险。妥善处理历史积案,开展“以案促管、提质创效”专项行动,促进款项回收,维护公司权益。强化项目法律合规保障,对重大项目严格实施尽职调查、法律审查和风险评估,确保项目落地依法合规、风险可控。持续加强年度重大风险事项和日常突出风险事项管控跟踪督导,切实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包括法律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方面,2024年,公司四位独立董事均能够认真履职,积极建言献策,按时参加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以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并充分发表意见,充分发挥了自身专业和外部资源优势,在公司的经营战略、重大决策、组织实施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董事会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2024年,未发生公司独立董事对公司董事会审议的有关事项提出异议的情况。
董监高履职能力提升方面,2024年,公司先后组织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30人次参加了国资委、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协会举办的专题培训,包括提高央企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监管及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风险防范等培训。
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与投资者的沟通桥梁,年内举办了三次线上业绩说明会,并积极参加重庆市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凭借在2024年度投资者关系管理与规范运作等领域的突出成效,公司在资本市场及监管机构中受到高度认可。荣获全景网颁发的“2023年度投关典范奖”。公司同时通过现场接待、接听投资者专线等多种方式,积极保持与机构、中小投资者的沟通,维护了公司良好的对外形象。
四、董事会日常工作情况
(一)董事会召开情况2024年,公司制定了《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制度》为进一步优化董事会的组成、发挥独立董事作用提供了保障;修订了《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实施细则》《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实施细则》《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实施细则》,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规范运作提供支持;规范组织召开董事会10次、审议议题70项。持续优化董事会运作、董事聘任及履职机制,加强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获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
(二)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2024年,在公司董事会召集下,全年召开股东大会2次,共审议通过13项议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公司章程》的要求对公司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对年度报告、年度工作报告、利润分配、财务预决算、重大关联交易、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等事宜进行审议,并全部获得通过。公司董事会严格执行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有力维护了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截至本报告发布日,股东大会13项决策事项均已执行完毕。
(三)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运作情况2024年,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均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了审议,为董事会的科学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战略与风险委员会2024年,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开了6次会议,对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能源项目投资、“大火电”特许经营项目投资、所属子公司资本金优化调整、ESG报告等25项议案进行了审查,同意上述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
2.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4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对公司经理层2023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和绩效奖金分配方案、公司经理层成员2024年综合业绩目标等4项议案进行了审查,同意上述议题提交董事会审议。
3.提名委员会2024年,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对推荐戢晶女士为公司总法律顾问进行了审查,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
4.审计与风险委员会2024年,公司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共召开了7次会议。在2023年年度报告编制期间,审计与风险委员会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履行职责。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度报告审计工作和公司内控审计工作进行了全程跟踪,并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财务报表和附注)及审计总结进行了审阅;2024年11月,召开2024年年报及内控审计计划会议,对致同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财务审计和内控审计计划进行了审议。除此之外,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对包括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关联交易、与关联方共同投资、定期报告、内部控制、会计政策变更、对外投资、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38项议案进行了审查。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
(四)董事会决议落实与反馈机制2024年,董事对所有董事会审议议案均投了赞成票,各项议案均顺利审议通过,并形成决议。所有投资事项均已按决议要求执行,完成率为100%。
董事会秘书在董事会召开前向董事汇报前一次董事会、专委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董事长专题会议题的执行情况,以便董事了解议案的进展及执行情况。
五、公司董事、监事的报酬情况2024年末在任的董事、监事在公司领取报酬的有:董事长陈斌的报酬为113.9万元;前董事、总经理彭双群的报酬
148.82万元;职工监事傅开伟的报酬为3万元,高容的报酬为32.86万元。以上薪酬均为2024年度税前应发数。
独立董事报酬为8万元/人/年(含税)。公司其余董事、监事均未在公司领取报酬。
六、公司面临的风险
(一)市场竞争风险火电及新能源项目业主由于经济性考虑,严控投资总额,这对火电环保设施(产品)及新能源工程建设总包企业的造价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加之传统烟气治理、水处理业务技术同质化程度高,新能源工程建设技术门槛相对低,低价策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公司业务拓展面临严峻挑战。
(二)技术研发风险科技创新对公司产业发展技术优势的支撑力度不足,部分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未及预期。
(三)安全生产风险一是施工承包商选择阶段把关不严,过程管控能力不足。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尚未压实,各级人员履职尽责、严查严管的主动性不足,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导致习惯性违章、装置性违章屡禁不止,甚至同类问题在同一单位甚至同一项目重复发生。
(四)应收账款风险项目前期调研不充分、业主资金紧张、结算争议、尾工缺陷等原因,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回款缓慢,增大公司经营资金压力,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发展。
第二部分2025年工作安排
一、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根据公司2025年度生产经营和发展计划,结合国际宏观经济政策,预计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49.35亿元,同比增加2.13亿元;营业成本:42.76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利润总额:1.43亿元,同比增加0.39亿元;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加0.34亿元;资产总额:110.39亿元,同比增加15.36亿元。
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19亿元,具体根据2025年投资项目及规模分别确定。合并口径安排新增债务融资37.83亿元。
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战略统筹,全力以赴抓好2025年发展
2025年董事会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战略统筹,全力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坚定不移深耕主业,全力推进提质增效,力争创造经营效益最大化。
(一)坚决落实重大资产重组部署,建好管好集团水电资产管理平台
一是加快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各阶段工作。按照集团公司水电产业专业化管理平台工作推进要求,按时间节点完成股权转让协议签署、资产整合和股权管理权交割。同时,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及市场宣传力度,推进配募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全力做好水电平台管理整合,提升上市公司运营效能。以打造专业化优质上市公司为核心,构建科学管理架构,明确管理权责和边界,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三是充分发挥A股上市公司投融资功能,推动产业与资本协同发展。灵活运用并购重组、股权融资、可转债等多种资本运作手段,持续为公司产业发展提供强力资金支持。
(二)积极推进公司低碳清洁发展,充分释放环保产业平台价值贡献
发挥科研和产业协同优势,围绕传统产业持续提升环保优势链,围绕新兴产业加快孵化环保创新链,充分释放环保产业平台价值贡献
一是传统产业方面。聚焦烟气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治理等领域技术迭代、成本管控和智能化引入,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实现环保产业技术、质量、成本、服务“四个领先”。
——烟气治理领域。增量项目,深度开展特许经营业务,突出服务业主创造价值,优化商业模式,完善管控机制,提升投建运一体化能力,助力标杆机组建设。聚焦火电低碳清洁高效,积极推进存量和新增机组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实质性
落地,集中力量开展政策引导研究和多应用场景示范,创新投建新模式。存量项目,围绕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等新需求,开发脱硝自动精准喷氨控制技术、脱硫循环泵优化组合新工艺,在提高运行能效的同时大幅度压减成本;完成低温脱硝催化剂和高活性低压降燃气脱硝催化剂研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围绕火电厂环保岛、水岛建设新要求,积极拓展烟气超净改造、工业废水零排放、中水回用、脱汞等新业务。全面推进烟气治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完成智慧环保岛、智慧水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研发和应用;积极参与智慧化环保行业标准制定,量身打造集团规范,以数字化有效赋能技术升级、成本压降。
——可再生能源环保领域。力争用两年时间,夯实水资源环保业务基础,形成水生态保护咨询服务、技术、工程建设能力,建立较完备的水土保持、水污染治理及环境监测技术实力。针对沙戈荒、集中式等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发挥土壤治理传统优势,创新环保服务新模式,全面拓展生态治理+新能源工程总承包业务。
二是新兴产业方面。做实降碳和能源废弃物循环利用“两篇文章”,抓住技术和成本两个关键,加速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碳捕集及利用领域。技术方面,聚焦碳捕集技术效能持续升级,优化CCUS节能和工艺,完成碳捕集高、低品位热源利用技术开发,再生热耗数值保持同等技术国际领先
优势;优化膜法碳捕集配方和制备工艺,尽快形成自主膜法碳捕集工艺包,开展基于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等前瞻性技术研发,确保关键核心技术先发优势。打通二氧化碳捕集产业链相关技术研发,完成二氧化碳制甲醇先进催化剂研发,形成“催化剂产品+工艺包”完整技术。应用方面,完成燃煤、燃气、生物质、垃圾焚烧发电机组多类型场景示范模块建设,开展电解铝、化工、冶炼等非电领域碳捕集吸收剂研发,推动CCUS技术与不同碳排放领域的耦合集成;加快二氧化碳驱油(气)产业化应用,布局富碳农业等新场景,突破川渝、京津地区示范项目落地,尽快形成跨区域一盘棋协作机制,因地制宜推动多个捕集源汇集,探索碳埋存新路径。坚持背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聚集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资源,积极引导国家政策制定,抓紧培育国内CCUS有效市场。
——能源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聚焦当前能源领域废弃物处理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持续提升技术水平,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速行业规范化进程。紧盯能源废弃物市场,围绕光伏组件回收、锂电池拆解持续开展设备优化,降低设备造价和运行成本。全面引入AI+智能识别技术研究,提升能源废弃物循环利用效率。完成风机叶片回收中试放大验证和示范,具备产业化能力。参与光伏组件、动力电池生态设计、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制定。
三、统筹会议规划,引领决策航向2025年,董事会将积极有序地推进各项会议组织工作。对于定期会议,严格按照既定计划精心筹备与召开,确保会议流程规范、高效。同时,洞察公司运营中的各类关键事项,依据事项的重要程度与紧急情况,迅速且灵活地组织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进行审议。
各专门委员会则聚焦于各自领域,通过审议关键议案促进专业管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其中,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紧扣财务报告、关联交易核查及经营风险进行前瞻评估;战略与投资委员会着眼投资规划布局,合理配置公司资源,积极审慎审议投资项目,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名委员会专注董事、高管候选人推荐,为公司的决策层注入新鲜血液;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聚焦公司高管薪酬与考核;各专门委员会以实际行动支持董事会决策效能的最大化,共同为公司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各位董事,2024年,公司在董事会坚强领导下,凭借着清晰的战略布局、高效的风险管控以及积极的创新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筑牢了根基。2025年,挑战与机遇并存,董事会将把握转型发展机遇,做好重组后的管理整合,加大创新研发,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努力提升股东回报。
附件:远达环保2025年董事会工作计划表(另附)
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