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500 证券简称:启迪设计 公告编号:2025-008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现有总股本173,974,86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启迪设计 | 股票代码 | 300500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胡旭明 | 郁慧玲 | ||
办公地址 | 苏州工业园区旺茂街9号 | 苏州工业园区旺茂街9号 | ||
传真 | 0512-65230783 | 0512-65230783 | ||
电话 | 0512-69564641 | 0512-69564641 | ||
电子信箱 | xuming.hu@tusdesign.com | huiling.yu@tusdesign.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是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的关键之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深化改革攻坚的实践起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等多份中央文件大力倡导绿色转型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工作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要求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对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筑节能改造、建筑电力消费占比等提出明确要求。
2024我国经济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GDP较上年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较2023年增加0.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继续发挥稳经济的作用。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比上年下降10.6%;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房屋新开工面积仍处于下降区间,房地产行业在调控政策和信贷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市场分化明显。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当前仍处于深度调整和转型关键阶段,行业景气度仍持续承压。公司所处行业包括设计咨询和建筑工程两大领域,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为“M74专业技术服务业”,与宏观经济形势、城镇化进程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密切相关,行业发展受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建设政策、城镇化发展统筹推进等多重因素影响。
随着政策推动行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设计咨询和建筑工程行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结构调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设计咨询和建筑工程在国内新基建、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加速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推动下,呈现出多维度的变革与机遇。
1、行业竞争加剧,中小型企业聚焦细分领域
我国各地区主要的勘察、设计、咨询等院所很多已转型成为市场化企业,行业的区域特点不断弱化,设计咨询及建筑工程行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除少数特种细分领域之外,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总体为充分市场化竞争的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企与大型设计院凭借资源整合能力占据大型基建项目主导地位,省级建筑设计院在区域市场保持优势。细分领域方面,中小企业顺应政策发展,深耕绿色建筑、零碳建筑、城市更新等政策支持领域,成为行业绿色发展新力量。
2、政策驱动细分领域市场需求放量,深耕绿色低碳新领域
2024是国家“十四五”的攻坚之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随着“十四五”规划与新基建推进,国家持续加大在交通、能源、水利、城市更新等领域的投资,带动工程设计需求增长。同时,据国家住建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双碳”目标倒逼绿色转型,进一步推动低碳园区、零碳建筑、新能源基础设施设计需求增长。尽管住宅地产投资放缓,但工业地产、城市综合体等细分领域市场需求呈上升态势,为工程设计企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02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提出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推进供热计量和按供热量收费、提升农房绿色低碳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建造、严格建筑拆除管理、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完善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强化法规标准支撑、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等12项重点任务。绿色建筑产业根据该方案要求,分阶段落实建设预期,市场需求已步入快速放量期,为聚焦建筑节能的工程设计企业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提升发展动能。
3、智慧城市建设,引领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我国仍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未来城市群将朝着系统功能强、效率指标强、辐射带动强、韧性发展强等方面演化。
近年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城市更新”列为建设经济民生重要发力方向。根据“十四五”建设纲要,我国城市更新进度,已从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到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环境、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再到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燃气、给排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2024年5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城市更新已迈入智慧化建设阶段,为公司扩展细分领域市场同时,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
4、AI加速行业升级,人工智能浪潮下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应用
国务院颁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促进数字技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深度应用,引领咨询服务和工程建设模式转型升级。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扎实推动AI赋能产业焕新。设计建造一体化模式普及,促使工程咨询行业正在向全咨化、全过程化方向发展,AI科技赋能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年AI技术展现了其在内容生成和交互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的应用已经逐步落地,业内诸多企业通过AI技术提升了设计效率、自动化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和生产力。尤其是在降本增效和提高生产力方面,AI技术的应用场景涵盖了项目运营管理、智能化设计、自动成图等多个环节。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的数智字化协同将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
与此同时,AI加速拓展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为新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机遇。现阶段面向工程设计行业的数字化产品研发,及数字化一体化解决方案生成等,为多元化业务开拓新模式、新思路。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启迪设计秉持全国一流城乡建设科技集团的战略定位,努力成为绿色低碳、数字化与智能化领域一流的技术集成服务商。公司紧随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响应双碳建设目标,积极参与绿色低碳经济建设,聚焦绿色建筑的升级迭代,为社会提供绿色建筑数字化、智能化的全过程解决方案,以及“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期内,科技创新开始深入公司各业务环节,设计咨询和建筑工程领域已逐步扩大数字与AI技术、绿色节能降碳技术的应用。
报告期内,受经济形势、房地产行业调整等多重外部因素影响,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仍面临一定压力。公司凭借自身经营韧性,同心协力,经受住了来自行业与市场的考验。公司按照既定的战略方向,各业务单元有序开展,在咨询业务、建筑工程总承包业务、新能源业务等板块积极开拓市场。
公司顺应AI技术发展趋势,以AI研究中心为基座开展相关技术研发与实践。根据业务发展需求,通过接入市场上开源大模型,以降本增效为目的,加快设计业务的研发升级,为设计业务提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相关解决方案,大力推动设计全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在固本强基的同时,培育公司创新业务,打造公司未来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
1、全过程设计及咨询业务
全过程设计及咨询为公司的主营业务板块,业务范围涵盖前期策划、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检测与咨询等。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完整的业务链和领先的技术集成优势,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
报告期内,行业与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启迪设计凭借着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创作了一批在各区域、各领域极具代表性的项目。这些项目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心血,代表着公司在助力城市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更美好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不懈努力与突出贡献。其中:
启迪大厦作为绿色智慧建筑的代表项目,是启迪设计集团的新总部大楼,作为一座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绿色智慧建筑,它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卓越的建筑品质,取得一系列国内外认证和奖项。该大楼不仅是启迪设计集团成立70周年的重要成果,更是为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也成为了园区绿色低碳技术与智慧运营的展示窗口。
轨道交通TOD类项目中,启迪设计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服务了苏州大市政交通项目。启迪设计参与了苏州轨道交通全部9条线路的建设历程,其中:苏州轨交6号线--被誉为苏州最美园林线,其中苏州东站项目,实现了苏州轨交立体化开发的创新探索,虎丘站融合晚唐建筑风格与现代苏式简约空间,金鸡墩站展现梦幻苏城的几何美学;苏州轨交7号线--天鹅荡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是苏州迄今最大规模上盖项目;苏州轨交8号线项目,已成为地铁换乘枢纽,实现3线换乘。所涉项目涵盖了地铁车辆段、停车场、车辆段上盖开发、站点、控制中心、配套物业、地下空间、交通枢纽和大型综合体上盖等项目。自2007年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建设以来,苏州轨道交通6、7、8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苏州轨道交通一到三期建设规划的350公里、9条线路圆满收官。
除上述领域外,报告期内公司各部门、各分子公司持续发力,打造了一批在各领域、各区域有代表性的项目。
新质产业空间领域:报告期内,启迪设计立足城市经济和产业需求,积极推动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速“工业上楼”进程,打造了一系列新质产业空间标杆项目。公司通过成立“新质产业空间研究院”,在智能建造技术领域开展研究与应用,推动工业上楼项目的实施,成功打造了多个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如汇川技术储能及电源系统制造基地项目、
江苏省重大项目--英威腾长三角总部三期项目、功能复合的新质产业空间项目--知行科技总部基地、存量时代下新质产业空间示范项目--纳玫格科技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工业上楼”产业园亮点标杆--苏州创泰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氢能智能设备制造基地项目、提升新质产业空间及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苏容电气总部基地等。不仅为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工业上楼”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其中,尤以汇川技术储能及电源系统制造基地项目最具代表性,是启迪设计在高端数字化制造领域的原创实践项目,公司以精湛的专业能力提供卓越的设计方案,彰显了启迪设计助力企业往高端数字化制造领域发展的深厚实力,体现了其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先锋角色。2024年7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总理深入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察看最新产品展示,了解企业研发生产等情况。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中,启迪设计以其前瞻性的思维和实践,成为创新驱动和科技赋能的坚定实践者。
精品酒店领域:多年来启迪设计深耕酒店建筑,围绕度假酒店、精品酒店、商务酒店等类型创作了大批代表项目作品,无论是在山林间、湖水畔,还是古城里,都能看到启迪设计完成的地标型精品酒店。公司精品酒店项目包含苏州四季酒店、西岸凰川酒店、龙腾希尔顿酒店、兴海花园大酒店等。截至2024年度,公司已连续五届蝉联酒店建筑专业榜单第一。公司在该领域项目持续发力,服务的一批高水准、高品质的精品酒店赢得了业界和客户的广泛好评。
文化教育领域:启迪设计多年来秉持着对文化和教育空间的深刻理解,从文化教育建筑的整体规划布局,到每一处角落的细节雕琢,都注入了创新思维与人文关怀。2024年公司凭借着卓越的设计理念与精湛的专业能力,打造出众多精品文化建筑和校园建筑,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与广泛赞誉。具体包括,金湖博物馆、苏州工业园区南部市民中心、杜克大学二期EPC工程一标段、南京大学苏州附属小学、永昌泾幼儿园、泾园幼儿园、澄湖路学校上海市虹口区161街坊新建学校等项目。
医养健康领域:伴随国家社会年龄结构变化及银发经济导向,启迪设计洞察市场需求,在医疗养老建筑领域持续深耕,以创新设计为医养融合发展开辟新路径。凭借多年的深耕细作,启迪设计在医养建筑领域打造了众多标杆项目,如国寿嘉园·雅境二期、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梁溪区中医医院、无锡市康复医院、惠山人民医院急诊大楼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是建筑的实体呈现,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生动诠释,为推动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启迪设计通过一系列创新项目不仅展示了其在科研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上的强大实力,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领域及项目,是公司设计咨询水准和建造管理水平的生动呈现,不仅代表了启迪设计集团对创新的不懈追求,更是创新理念的积极响应和实践,随着这些项目的不断落地和实施,为公司深化专业领域、拓张业务版图作出了新贡献。未来公司将继续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城市更新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完成多项城市更新、特色田园乡村、康居示范村的规划设计,在实现乡村规划咨询业务增长的同时,与各地政府及主管部门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
启迪设计发源于传统与现代相辉映的苏州,一直致力于古城保护和城市再生发展,为传统建筑保留韵味,为既有房屋赋予新生,立足于区域文脉特征,更新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近年来公司不仅在古城区打造了多个更新保护样板,更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多样化的城市更新实践案例。其中:
平江历史文化街片区更新项目,是彰显启迪设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承、发扬苏州传统文化与建筑的特色项目。公司积极投身苏州古城保护更新事业,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了一批诸如蕴秀园、平江花园等老旧住区改造;中张家巷改造试点提升;丁香巷特色街巷;以及潘祖荫故居、书香世家·平江府、孝友堂张宅、顾颉刚故居、十全街改造焕新等在内的城市更新项目,对历史文化片区的老旧小区、特色街巷、传统建筑等均进行了改造提升和活化利用。
十全街改造项目,是公司参与服务的传统商业街区又一焕彩重生案例。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中,十全街片区综合更新提升项目榜上有名,成为老旧街区改造的全国范例。苏州十全街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共生式理念贯穿始终,通过文化赋能等空间改造,践行共同缔造、无感管治的运营理念,展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能找到情绪价值。
3、建筑工程总承包业务
设计牵头EPC模式优势凸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积极拓展以设计牵头的工程总承包业务板块,所承接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已立足苏州本地,并逐步向外地延伸。公司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上充分发挥设计牵头管理优势,从项目前期的产业策划、概念方案到项目过程的方案深化、初步设计,项目团队始终在设计管理、技术研究、成本控制、工期计划等维度进行全过程管理。在常规EPC管理基础上,公司积极融入工业园区“帮代办”服务体系,为项目专设EPC“帮代办”负责人,在审批部门的指导下全程跟踪对接过程管理工作,持续保持重要节点的进度管控,确保项目全流程按时按序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元创智谷数字经济产业园项顺利封顶。该项目是启迪设计集团在科技产业板块EPC领域又一标志性项目,进一步扩大了集团EPC业务覆盖面,推动工程建造管理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此项目一天之内实现了苏州首个“八证齐发”——从签订土地合同到领取施工许可证,仅用3个工作日,创下“拿地即开工”的苏州新速度。
公司发挥在建筑全过程服务方面的实力与经验,融合最新数智科技,在智能建造技术领域进行研究与应用,打造新质产业空间,助力新质产业发展。旭创光电产业园二期项目,作为公司与中际旭创携手打造的精品工程项目,助力中际旭创巩固核心技术领先地位,共同打造以光通信及光电半导体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报告期内,EPC总承包工程设计施工深度融合观摩交流会在苏州旭创光电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举行。中国安装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安装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建伟作为会议主办方领导致辞,并表示苏州旭创光电产业园二期项目作为启迪设计集团的代表性EPC工程项目,在设计与施工中积累的经验与成果值得分享、学习和推广。安装行业协会也将实施行业科技创新奖、团体标准编制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推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高质量发展。会议还采用启迪设计工程项目VR全景展示系统,全方位、多视角地为与会专家呈现EPC工程设计施工深度融合的智能化、科技化成果与趋势。
公司持续展现出了其在新基建及工业建筑EPC领域的深厚实力,为苏州再添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报告期内,公司为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打造的新基建连接器产业化项目顺利投产,展现出公司在新基建及工业建筑EPC领域的深厚实力。本项目即关注生产效率,更致力于打造宜人的厂区环境。该项目的顺利投产,不仅标志着公司在新基建及工业建筑EPC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更充分展现了公司在该领域的卓越实力,为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公司在新基建市场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强大的动能。
4、双碳新能源业务
在复杂国际形势与严峻气候环境交织的新阶段,双碳目标是我国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关键战略。作为聚焦人居环境与建筑节能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紧跟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步伐并积极践行。早在2006年,公司便投身建筑绿色节能工程技术的钻研与推广,奠定行业领先地位,绿色节能方面取得了成果丰硕,奠定了良好口碑。2007年,公司打造全国首例光伏建筑一体化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无锡尚能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办公楼,是全国首个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2015年,完成苏州宝时得研发中心项目,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和绿色建筑典范,该项目荣获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与LEED-NC2009铂金奖。2011年,公司获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授牌,至今已完成超400个项目认证咨询,服务近千万平米建筑面积。2022年,公司成立双碳新能源事业部,
整合优势资源,围绕产业园区与建筑单体开展新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减排业务,包括集中能源站、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建筑节能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等。公司成功签约实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能源改造,完成苏州市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办公场所分布式光伏建设,示范效应凸显;参与投建的首个风电项目——河北赞皇100MW风电场并网发电。
报告期内,公司首个符合国际防火标准的“柔性组件+光伏车棚BIPV”项目——佰电科技(苏州)分布式光伏电站EPC总承包项目并网;中鑫新能源苏州工业园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0.49MW分布式光伏电站EPC项目投产;承接福建顺昌县分布式光伏建设等项目。此外,石家庄赞皇50MW风电、沧州海兴尚电渔光70MW互补光伏项目已获河北省发改委建设指标。
5、数字科技业务
自2018年起,公司通过优化战略布局,相继成立江苏省智慧园区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数字科技事业部及AI研究中心等多个科技研发团队,初步构建起数字化团队矩阵,开展工程设计创新与新业务探索。随着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公司在报告期内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数字化等前沿技术在工程设计、泛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逐步落地了一批应用,并实现了部分产品和服务的输出。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AI、前沿科技的研发应用。一方面以工程设计行业为根基,探索数字化技术、AI技术在工程设计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应用,助力主营业务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探索技术在工程设计前后端的延伸。二是走出去,将研发成果产品化,对外形成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的能力,推动新业务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对内助力主营业务方面,加强技术与实际业务相结合,对内助力、优化设计工作流。团队基于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开展面向设计场景的大模型训练、部署及应用,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成果质量。如完成大语言模型本地化部署,并将公司本地的知识库与大模型的能力结合,进行知识管理,实现交互式知识问答与内容生产;在图像模型方面,进一步推动模型的训练和流程优化,扩充模型库并推动模型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在深化设计方面,继续与第三方科技公司紧密联动,推动模块化、程序化的应用覆盖。
在新业务探索方面,积极推动研发成果的产品化,转化为对外技术服务能力,并已于报告期内实现部分项目的商务
落地。具体包括基于上述AI模型的训练、部署、应用能力的产品化,面向工程设计行业输出了的智能化设计解决方案,获得了市场认可;以及针对启迪设计大厦运维场景自主研发的“启元云智”智慧运维系统,进一步迭代优化,并在外部项目中成功实现了商务落地。
(三)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委托设计等途径获取项目。上市之后,公司加快了全国化布局的步伐。在稳固江苏省内本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成渝陕等区域市场。分公司与集团构建起区域联动与协同合作模式,共同拓展市场。总部与分子公司展开全方位协作,从信息收集、客户开发及维护、项目落地执行到售后服务等环节,有条不紊地开展经营活动,持续提升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影响力。公司经营划分为一级和二级。在集中优势资源抢占市场及大型项目的同时,充分调动各二级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借助内部信息化管理,达成业务协同与分层级经营。通过适度的内部竞争,激发团队的竞争力,强化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市场营销能力。此外,公司严格按照 ISO 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全面运行,有力确保了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职工职业健康以及安全风险等方面的全面管控,实现了管理精细化水平与管理效能的持续提升。
公司以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作为业务基本面,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数字科技、双碳新能源等新兴板块的发展。各板块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紧密合作,相互支撑赋能,借助内部管理机制,推动各板块协同共进、协作发展。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元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2年末 | |
总资产 | 3,042,366,325.28 | 3,438,115,313.71 | -11.51% | 3,710,889,230.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102,939,586.43 | 1,213,346,595.29 | -9.10% | 1,563,258,003.67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营业收入 | 1,184,792,877.33 | 1,596,609,742.92 | -25.79% | 1,855,189,447.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9,442,055.79 | -330,774,172.79 | 69.94% | 14,114,033.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19,395,542.34 | -355,234,117.43 | 66.39% | -18,138,230.8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4,439,023.81 | 309,212,970.71 | -66.22% | 12,580,142.46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57 | -1.9 | 70.00% | 0.08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57 | -1.9 | 70.00% | 0.0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8.59% | -23.80% | 15.21% | 0.92%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325,222,305.26 | 419,331,630.96 | 221,357,771.78 | 218,881,169.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323,905.65 | 12,417,277.73 | -38,859,904.60 | -82,323,334.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4,560,955.52 | 6,899,309.59 | -40,123,906.28 | -90,731,901.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8,156,458.09 | 25,440,710.12 | 43,447,207.52 | 83,707,564.26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4,994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5,196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如有)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苏州赛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44.54% | 77,480,0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戴雅萍 | 境内自然人 | 2.45% | 4,258,8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查金荣 | 境内自然人 | 2.04% | 3,556,800.00 | 2,667,600.00 | 不适用 | 0.00 | ||||
唐韶华 | 境内自然人 | 1.25% | 2,173,6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李海建 | 境内自然人 | 1.13% | 1,963,115.00 | 1,963,015.00 | 冻结 | 1,963,115.00 | ||||
陈阳 | 境内自然人 | 0.67% | 1,170,0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姚群杰 | 境内自然人 | 0.63% | 1,101,4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王辉 | 境内自然人 | 0.62% | 1,071,5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华亮 | 境内自然人 | 0.40% | 694,200.00 | 520,650.00 | 不适用 | 0.00 | ||||
颜宏勇 | 境内自然人 | 0.35% | 611,9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本公司原一致行动人为戴雅萍、查金荣、唐韶华、张敏、仇志斌、张林华、倪晓春 7 人,上述一致行动人于2019年2月1日签署《共同声明》,声明各方在公司的一致行动关系于2019年2月3日到期后即自动终止,不再续签,公司目前无实际控制人。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