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软件

sh688588
2025-09-23 13:22:49
17.230
-0.84 (-4.65%)
昨收盘:18.070今开盘:17.940最高价:17.940最低价:17.050
成交额:195894242.000成交量:112915买入价:17.230卖出价:17.240
买一量:186买一价:17.230卖一量:96卖一价:17.240
凌志软件: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18

苏州工业园区凌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88588 公司简称:凌志软件

苏州工业园区凌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关于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内容。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后的股本为基数,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部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400,010,003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10,080,000股)后的股本389,930,003股为基数,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暂计为77,986,000.60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2.74%。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1.1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人民币普通股(A股)上海证劵交易所科创板凌志软件688588/

1.2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1.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姓名陈坤
联系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大渡河路388弄5号楼5楼
电话021-61659566
传真021-61659567
电子信箱info@linkstec.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金融软件公司,主要业务为对日软件开发业务及国内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业务。公司致力于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为客户提供咨询、设计、开发、维护等全方位的软件开发服务,业务范围涵盖了证券、保险、银行、信托、资产管理等金融领域。对日软件开发业务方面,公司是日本多家知名金融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为日本主要金融机构开发了众多核心业务系统。在证券业,公司为日本多家证券公司构筑了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经纪业务的核心交易系统、融资融券交易系统、投资银行业务系统和财富管理系统等;2023年,通过收购智明软件,增强了公司在日本证券市场核心交易系统开发维护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在银行业,公司开发的网银系统、债券交易、资产管理、年金管理等核心业务系统支撑着多家商业银行的日常运营;在保险业,公司为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开发的系统实现了保险业务流程和商品全覆盖,其中包括损保核心系统、寿险核心系统、网络直销平台、数据分析系统(通过现有契约和客户个人信息及客户家人信息,利用AI自动学习契约和客户及家人相关的数据变化,分析客户及家族的保险需求,自动做成保险提案书);在资产管理业,公司为某知名信托机构重新构筑了日本租赁物件市场保有量第一的房地产租赁平台系统。

国内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公司依托多年对日软件开发服务积累的丰富经验,经过近几年的产品研发及国内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开拓,为国内证券公司提供包括O2O客户智能精准营销服务解决方案、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大投行业务综合管理解决方案、面向机构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微服务云管理解决方案、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台等各类金融行业软件产品

及解决方案,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

2.2 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公司提供的软件开发服务和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形成的销售收入和相应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2)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以前沿技术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独立自主的技术研发模式。在该模式下,公司的研发部门密切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公司客户所处行业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研究各类先进技术方案,在消化和吸收后转化为公司的核心技术。

(3)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等软件产品,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等电子设备,以及第三方软件外包服务等。

软件产品和电子设备由于供应市场成熟,竞争充分,公司的采购量与市场供应量相比非常小,采购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

为解决项目工作量波动导致的临时性人员不足的问题,在交付能力不足时,公司提前进行人力外包安排,并将软件外协公司的开发人员纳入公司的人员调配系统统一管理,从而保证了公司软件开发业务的交付能力。软件外协商由于数量众多且议价能力不足,价格也较为稳定。

(4)销售模式

公司日本业务洽谈主要通过日本子公司和母公司销售人员的市场拓展,与日本客户直接商谈建立合作关系,客户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开发工作委托给公司完成。在业务合作初期,公司与新客户签订项目合同,随着合作的深入,在双方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将签订长期框架合同。目前,公司与主要客户均已签订长期框架合同。在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后,公司积极了解客户需求,主要以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获取项目订单。

国内市场的业务拓展方面,公司主要采取产品驱动的销售模式。产品研发完成后,公司举行行业推广会议或者通过公司华东区、华北区、华南区等销售网络宣传产品功能和特点,确定意向客户后,以招标或直接商谈的方式获取订单。

(5)服务模式

公司对日软件开发服务业务中,客户将其软件开发项目通过项目委托开发的方式交给公司实施,由公司按约定的进度与质量要求将软件或服务交付给客户。在对日软件开发服务中,公司提

苏州工业园区凌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供的绝大部分为定制软件开发服务。公司国内业务主要采取面向金融行业以产品为基础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模式。公司基于行业调研,深入了解行业痛点,进行针对性的产品研发。研发完成后,公司将通过市场推介、招标等方式获取相关订单合同,并针对客户具体需求实施产品交付,客户按照合同约定验收付款。对于已经采购公司产品的客户,一般会与公司签订二期、三期合同以应对比较大的系统升级需求。公司也通过产品持续研发,持续升级行业共性需求,并主动向客户推介、商谈升级产品版本。升级会通过谈判的方式确定合同价格。在国内行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中,公司提供的主要包括软件产品销售和基于公司自有产品基础上的定制软件开发、人员派驻、软件售后服务等软件服务。

2.3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软件业运行良好》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平稳增长,利润总额增长放缓,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总体运行情况显示,2024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平稳增长达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0%;利润总额增速小幅回落,软件业利润总额16,953亿元,同比增长8.7%;软件业务出口增长放缓,软件业务出口56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公司处于软件开发服务产业链上游,存在较高准入门槛,主要提供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软件开发服务,业务范围涵盖了咨询、设计、后续软件维护等,目前竞争尚不激烈。未来从事产业链上游软件开发服务业务、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资源、较高的业务技术成熟度、较大的接单能力的企业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对日软件开发服务市场

公司对日软件开发服务业务,以金融行业为主,最终用户涵盖保险、证券和银行等多类金融行业公司。公司从2004年起与全球顶尖金融服务技术供应商野村综研合作,经过多年的经营,已在日本金融业软件开发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和较好的口碑;从2014年起,公司与日本其他知名IT咨询服务机构如SRA、TIS等公司的业务量逐渐增长,共同为终端客户研发了如日本信用卡系统、企业年金系统等产品,公司目前已成为野村综研软件开发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同时,公司收购的智明软件,担负着野村综研THE STAR系统近5成的对外发包量、I-STAR系统约8成的

对外发包量,系野村综研STAR系列产品最为重要的软件外包服务提供商。作为STAR系列产品主要的开发和运维工作承担方,智明软件凭借日本智明在日本本土的地域优势,始终在接近客户的第一线,起到了维持日本证券业务基础运营的重要作用,对日本证券业的顺利运转具有深远影响。公司未来将继续保持与软件开发服务主要客户的稳定合作关系。

(2)国内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业务市场

公司依靠在日本金融行业多年丰富的业务经验和软件开发经验,2010年起逐步开拓国内证券市场软件解决方案业务,将对日软件开发服务的经验技术和业务人才导入国内,推动国内证券信息服务系统的转型与升级。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公司已经在国内证券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积累了较多证券公司客户资源,包括国泰海通、申万宏源、中信建投、国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等70多家证券公司客户,同时积累了嘉实基金、华泰期货等10多家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客户,为公司今后继续开拓国内资本市场软件解决方案业务奠定了客户基础。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当前发展情况

当前,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数字经济占全球GDP的比重已达45%,预计2025年将突破50%。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迭代进步及应用的深入拓宽,数字经济将不断深入推进“数”“实”融合,重塑经济发展动力、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拓展经济发展业态,激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金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支点。金融科技不断迭代更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金融服务向智能化、场景化方向发展,促进了数智化时代的到来。

①新技术:技术范式变革持续推动向“新”求变,以“质”谋远

2024年科技创新呈现多领域突破性发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绿色科技成为全球竞争焦点。IDC发布的《全球ICT支出指南:行业与企业规模》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ICT市场总投资规模接近5.3万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至6.9万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7%。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在金融、医疗、交通等多个领

苏州工业园区凌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域持续革新,其“头雁效应”日益凸显。2024年,“人工智能+”行动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进一步强调了“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的重要作用,也标志着我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视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技术层面,语言大模型技术多维度能力持续进化,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模型加速迭代,计算平台与模型创新紧密耦合。高质量多模态数据集成为推动模型能力提升的关键,高水平数据标注和合成数据等新技术取得快速发展和突破。云计算、大数据、算力等新质生产力促使大模型底层架构、多模态融合、端云协同及开源等技术持续优化进步,成为支撑“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力量。国产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的横空出世,突破了传统数字化转型的边界。DeepSeek带来MOE、MLA、自主学习推理等突破性技术,不断刷新模型能力与行业期望。并通过开源生态与成本优化,结合技术创新与场景化能力,成为AI Agent(AI智能体)在金融、医疗、政务、制造等领域的核心驱动引擎,推动智能体应用的规模化普及。同时,AI Agent(AI智能体)技术范式深刻变革重塑人机关系,AI 所产生的影响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将持续加深。AI Agent部署将由“单”变“多”,由单一智能体发展到“群体协作”模式;出现更多Multi-agent模式,多个Agent 扮演不同角色合作完成任务。同时,随着?模型对图像和视频信息的处理能?快速提升,将开始出现更为综合性的多模态交互,AI能够通过物联网、特定信息等多种感知通道进?协同。多模态输入和输出使AI交互性更强、交互频次更高,适?场景也更加丰富,AI产品整体?平显著提升。

国际著名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发布报告显示,AI智能体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飙升至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8%,这一数据彰显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②新产业:新动能积厚成势 释放产业“新势能”

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间深度融合形成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集合。积极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是应国际形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人工智能+”与行业、场景的融合成为共识,需求极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我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

苏州工业园区凌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随着AI技术普惠化,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搅动产业竞争态势,新技术的整合正在创造更加互联、可持续和有韧性的生态系统。人工智能发展已从技术探索阶段快速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产业升级”正在形成闭环。

③新业态:金融科技为“AI工具应用”迈向“AI生态构建”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交汇激荡之际,人工智能(AI)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重塑了金融服务的形态。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掀起以数据治理为基础、数字化经营管理为目标、智能化为技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浪潮。

同时,国家对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重视程度、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务院办公厅于2025年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明确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其中提出,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加快数字金融创新,支持巩固拓展数字经济优势。

随着AI、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客户需求逐渐差异化和多元化,创新技术变革不仅打破了传统业务边界,更催生出智能化服务新范式,重塑证券行业价值创造路径从“通道服务”到“认知服务”、从“人力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涌现出了更多有价值场景。AI+金融应用从风险管理、客户服务、产品创新等多个维度上推动了行业的转型升级,应用场景覆盖了财富管理、投行、中后台及员工赋能,促使金融行业实现从“AI工具应用”迈向“AI生态构建”的跨越式发展。

(2)未来发展趋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新质生产力培育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也将为开启新征程筑牢坚实根基。

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不仅有助于实现技术变革、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更是当前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从“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成为一大核心关键词。对于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在新质生产力的催生下,预计将有更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出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引领产业投资新方向。

未来,随着金融行业与DeepSeek-R1、阿里通义千问等多种主流大模型的对接,将加速拓宽

人工智能+金融的应用边界,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速度,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及深化应用场景,构建行业新生态。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2年
总资产1,790,370,611.731,597,157,995.1712.101,451,995,669.4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52,807,938.981,205,888,434.313.891,341,814,965.54
营业收入1,114,211,672.95696,433,152.7359.99654,511,953.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292,966.5686,526,473.5343.65141,189,858.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281,802.6080,667,362.6815.64110,245,853.7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1,321,597.01120,829,320.7466.62138,807,368.8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66.61增加3.45个百分点10.8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1870.217746.390.353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1870.217746.390.3530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6.189.90减少3.72个百分点9.81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268,014,443.88263,735,777.13276,111,051.49306,350,400.4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28,319.9119,987,079.54113,665,473.24468,733.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4,298,008.12-6,351,404.00113,311,133.64620,081.0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20,414,452.6089,472,499.0659,328,360.3872,935,190.17

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6,48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6,014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张宝泉079,425,22619.86境内自然人
吴艳芳066,683,51716.67境内自然人
上海达盈智汇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合伙)-4,538,56116,522,7664.13其他
上海华达启富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合伙)-8,997,87113,128,7193.28其他
上海华富智汇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合伙)-8,411,95412,550,9273.14其他
周颖04,359,9151.09境内自然人
梁启华03,256,2280.81境内自然人
上海富汇智华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合伙)-1,518,4423,035,5680.76其他
上海达富智汇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合伙)-1,053,4912,618,6920.65其他
法国巴黎银行-自有资金2,152,7292,152,7290.54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1、张宝泉和吴艳芳为夫妻,系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宝泉同时持有达盈智汇、富汇智华、达富智汇的份额;吴艳芳同时持有达盈智汇的份额,且担任达盈智汇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2、周颖和庞军为夫妻,周颖同时持有华富智汇、达盈智汇和富汇智华的份额,且担任华富智汇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庞军持有华富智汇的份额; 3、梁启华同时持有华达启富、达盈智汇、富汇智华、达富智汇的份额,且担任华达启富、富汇智华、达富智汇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4、除上述关联关系以外,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具体详见本节“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所述内容。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