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洁特生物: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16

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88026 公司简称:洁特生物转债代码:118010 转债简称:洁特转债

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年度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中的内容。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户已回购股份后的股份余额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3元(含税)。截至本报告日,公司总股本140,363,220股,扣除回购专户的股份2,730,914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047,158.34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13.92%。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或回购股数如发生变动的,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1.1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洁特生物688026不适用

1.2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1.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葛井波邢婉芳
联系地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斗塘路1号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斗塘路1号
电话020-32811868020-32811868
传真020-32811888-802020-32811888-802
电子信箱jetzqb@jetbiofil.comjetzqb@jetbiofil.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报告期内公司定位于生命科学制品领域,专注于于为生物医药研发、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精准医学研究等前沿领域提供全流程实验工具与生产级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全球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的关键赋能者。作为生命科学实验室到产业化全流程支持平台,公司专注于为生物医药研发、细胞治疗技术开发等场景提供多种标准化产品,如细胞培养、液体处理与保存、过滤、分子检测等;以及主要面对工业客户的大规模细胞培养、工艺料液储存和转移等产品;同时公司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其服务贯穿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覆盖细胞培养、生物样本处理与存储、高通量测序等关键环节。

2、客户分为科研类用户与工业类用户两大部分,应用领域涵盖生命科学的多种场景

公司产品的终端客户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生物实验室,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机构,卫生防疫系统的各级疾病控制中心、检验检疫机构、药品食品监测机构,各级医院及诊所等医疗机构的中心实验室,医药企业,疫苗企业,生物科技公司等,所应用的领域包括生物医药、细胞基因治疗、分子诊断、医疗防护以及生物科研等。

2.2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二十多年以来,以专业技术作为支撑,形成了完整的以自研、自产、自销为主的经营模式。公司以打造国际化自主品牌为目标,逐步丰富公司产品线。

1、采购模式

公司所需高分子材料需满足医疗器械级要求、耐辐射消毒等特性,主要依靠进口;同时,为保证供应链安全,公司积极在国内寻找国产化产品作为后备。除生产材料外,以包装材料为主的辅助材料采取自主供给与对外采购相结合的模式。为丰富产品线,公司部分产品贴牌采购。

(1)原材料采购

公司生产生命科学制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聚苯乙烯(GPPS)、聚丙烯(PP)、聚乙烯(PE)、滤膜等,主要辅助材料包括纸箱、复合膜袋和包装纸等包材,其中辅助材料中的部分纸箱和包装纸由公司子公司自主生产,其他原材料均进行对外采购。公司采购过程执行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建立了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

(2)消毒灭菌外协加工

公司主营的生命科学制品对无菌性要求较高,产品包装后须经消毒灭菌处理。公司目前采用外协加工方式完成该工序,即产品包装完成后请具有消毒灭菌能力的公司进行辐照消毒,然后储存至公司仓库备货。

(3)贴牌采购

为逐步实现生命科学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目标,公司逐步拓展产品系列,除实验室耗材系列外,还提供部分生物工艺耗材、生物试剂、小型实验设备、防护用品、医疗器械等,对于生物试剂和小型实验设备主要采取供应商为公司贴牌方式进行采购。

2、生产模式

(1)内销业务

内销业务方面,公司采取基于“安全库存”的方式组织生产。公司内销业务主要销售自有品牌产品,为加快交货速度,提高服务质量,公司根据境内市场的需求变化情况、历史销售数据、预测销售数据和在手订单等因素,结存一定量的产成品安全库存。

(2)外销业务

外销业务方面,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组织生产。公司外销客户主要为生命科学综合服务商和经销商,该类客户一次性采购数量大、品类多;不同品牌商对产品的外观、标签、内外包装要求存在差异。公司一般不进行产成品备货,而是根据订单情况下达生产任务,实行按单生产、按需生产的模式。

3、销售模式

境内销售模式主要为经销和直销。公司依靠洁特生物自有品牌(JET BIOFIL)的知名度和市场口碑进行市场推广,与经销商签订独家授权协议,授权经销商在特定区域内代理公司指定范围的产品;同时公司自主开发部分终端工业客户,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合同,通过直销方式提供定制化服务。

在海外市场,公司产品对外出口至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几

十个国家和地区。外销业务下,公司采取以ODM销售为主、经销和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ODM模式下,公司通过签订ODM生产合作协议,进入知名生命科学综合服务商供应链,增强在综合服务商的品牌影响力,扩大产品销量,提高市场份额;同时公司以经销和直销的模式积极进行海外自主品牌战略布局。

4、研发模式

公司在研发方面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在前沿科技领域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技术合作。公司拥有完整的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转产的研发体系与流程体系,涉及新产品市场调研、新产品立项、新产品资源准备、新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初样试制与小批量试产、新产品设计转换、新产品文档管理、新产品市场推广等制度和流程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持续保持企业竞争力。

2.3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发展阶段

(1)技术驱动的高速成长期:全球生命科学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细胞治疗、基因编辑、mRNA疫苗等新兴技术的突破性发展,随着全球CAR-T疗法、mRNA疫苗等新兴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对上游实验工具及生产支持系统的需求将有爆发性增长、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2)中国市场进口替代与自主创新并行,国产化率快速提升: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产业的新兴市场,未来几年中国生命科学制品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生命科学制品的高端市场长期由欧美企业主导,但洁特生物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如超亲水表面处理、精密注塑工艺等),已实现细胞培养瓶、过滤器等关键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并在国际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政策层面,生物医药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也对生命科学领域国产替代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如科技部、卫健委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对重大新药、关键试剂耗材等提出“高端产品研发日趋自主”“国产化自主供给率不断提高”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亦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持,进一步催化行业本土化进程。

(3)全球化竞争格局重构

行业呈现“技术壁垒突破→供应链渗透→品牌输出”的进阶路径。洁特生物通过ODM模式进入国际巨头供应链,同时以自主品牌拓展欧美及新兴市场(如南美、东南亚),2024年境外营

收同比增长约23.50%。

国内生命科学制品市场经历从原先的爆发性增长到当前的常态化市场需求,在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价格博弈两年之后,经过优胜劣汰,制造厂商数量逐步趋于稳定,短期内行业或将继续处于“洗牌”过程。

2、基本特点

(1)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密集型属性

公司所处行业融合高分子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精密制造等技术体系。下游应用场景高度细分,覆盖生物制药研发(如mRNA疫苗)、细胞治疗工艺开发(如CAR-T)等前沿领域,要求企业具备跨学科技术整合能力。以细胞治疗生产为例,需整合高分子材料(培养表面改性)、流体力学(生物反应器设计)、自动化控制(封闭式操作系统)等多领域技术。产品需满足密闭环境、无菌、高纯度、精密化等要求,例如部分细胞培养装置需通过表面改性技术实现亲水性,满足干细胞治疗中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殊需求;基因治疗相关产品则需兼容超低温保存与微量液体精准控制。

(2)强监管与质量敏感性

由于生命科学制品直接参与生物活性物质处理,相关主管部门对产品有着较高的监管和质量要求,产品需满足USP Class VI生物相容性标准、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 15378医疗包装材料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在病毒载体生产、质控等环节还需符合GMP标准。

(3)定制化与规模化双重需求

工业化生产端要求高通量解决方案(如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且工业端客户(如创新药企)对定制化解决方案需求强烈,要求供应商深度参与工艺开发,形成“技术+服务”双重竞争维度。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标准化平台+模块化定制”模式覆盖全产业链需求。

3、主要技术门槛

本公司的生命科学制品主要用于细胞培养和收获、液体转移、溶液过滤和分离、贮存等,在生物医药、临床医疗、检验检疫和科研等领域应用广泛;其产品的理化性能和生物性能以及产品的精准度等直接影响生物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成败和效率。本行业需要跨领域技术融合能力,例如细胞治疗载体生产需整合生物反应器(生物工程)、纯化过滤器(材料科学)、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制造)等多学科技术。主要技术门槛包括:

(1)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生物实验室制品主要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技术与加工技术是该行业的关键技术,例如贴壁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如何实现细胞高贴附率、高收获率且无毒性残留,技术参数将直接影响下游治疗产品成功率。

(2)精密制造技术体系:产品的生产需要做到微尺度加工精度控制,例如生物反应器、培养耗材等产品的微结构需在特定微米范围内实现精准加工,微小的加工偏差即可能导致细胞贴附效率下降或代谢功能异常;产线需集成高灵敏度检测系统,实时监控成型工艺参数,确保产品孔隙结构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3)无菌保障体系:从原材料灭菌到洁净室包装,构建高标准质控体系,涵盖终端灭菌工艺开发、阻菌包装系统设计、生产环境控制标准等多个方面。比如终端灭菌工艺开发方面,灭菌方案需精准平衡微生物灭活效果与材料性能保护,针对不同材料特性定制辐射剂量和工艺参数;还需要建立材料辐射耐受数据库,支撑个性化灭菌策略设计等。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国际品牌占主导,国产品牌在追赶

欧美国家在生命科学领域起步较早,相关科学研究和生物制药产业更为发达,因此全球的市场需求仍然以欧美为主。生命科学制品的供应商也以国外品牌占主导地位。中国品牌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正在逐步缩小与国外品牌的差距。

2.洁特品牌在国内品牌中具有先发优势,与国际品牌的差距非常小

洁特生物设立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从事生命科学制品的企业之一,创始人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医院和研究所工作经历,对行业和技术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司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而且实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现已成为国内生命科学制品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参与制定国标《细胞培养过程中苯乙烯单体、2-氯乙醇残留量测定GC-MS法》,推动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目前,中国生命科学制品市场仍然由进口品牌主导,相对于国际知名品牌的同类产品,公司产品的性能指标并不逊色,并且已在国际市场取得不俗成绩。但受制于品牌影响力、实验人员使用习惯等因素,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但过去几年公司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升。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技术与产业融合:智能化与材料创新驱动结构性变革

AI算法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实验工具向智能化迭代。AI算法优化实验设计,自动化设备(如细胞分选机器人)将单日样本处理量大幅提升,支撑基因测序、药物筛选等规模化需求;AI驱动的虚拟筛选技术缩短药物发现周期,临床试验效率提升。多模态成像系统、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等工具实现“硬件+软件+数据”一体化,支持实验室全流程数字化。

高分子材料创新与绿色技术突破:纳米级膜、可降解生物材料等技术突破推动高端制品性能提升。聚苯乙烯、聚丙烯、纤维膜材料仍然是制备细胞培养装置、离心管、移液管、过滤器等制

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品的主要原材料。随着生物技术应用场景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领域的拓展,产品的预期用途及应用环境发生改变,相应对产品的理化性能、生物性能等均提出更高要求,产品原料从普通的高分子材料逐步转向医用级别高分子材料、可生物降解材料等的更高生物安全标准的方向演变。

(2)业态与模式创新:柔性服务与全球化生态崛起

“产品+数据+服务”一体化模式:头部企业从单一耗材供应商向“产品+数据+服务”全流程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工业端定制化服务占比提升,企业采用分布式仓储网络与敏捷制造结合,定制订单平均交付周期缩短。2024年海外市场国产化渗透率提升,中国企业加速海外产能建设,依托本地化生产降低物流成本。跨境电商推动中小型实验室制品出口,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需求激增。

(3)政策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未来趋势

政策层面,科技部、卫健委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对重大新药、关键试剂耗材等提出“高端产品研发日趋自主”“国产化自主供给率不断提高”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亦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持,进一步催化行业本土化进程。

市场需求推动分子生物学工具(如PCR、基因测序)与细胞生物学工具(如细胞成像系统)持续放量。

企业通过海外并购与本土化生产分散供应链风险,同时响应欧盟《绿色新政》要求,开发生物可降解耗材。技术趋势向低碳化延伸,例如微生物降解技术替代传统化工工艺。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2年
总资产1,702,023,099.331,626,052,210.614.671,605,340,593.1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89,780,067.071,156,965,623.982.841,139,400,967.75
营业收入558,657,564.04463,097,581.6920.63609,824,477.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189,560.7534,788,457.58107.5187,712,206.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7,749,591.4031,784,588.42113.1575,489,622.1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951,156.56134,806,353.84-59.98166,186,158.9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183.03增加3.15个百分点8.39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520.25108.000.6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520.25108.000.63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4.706.16减少1.46个百分点6.12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98,275,342.97137,973,093.05154,567,932.28167,841,195.7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78,548.1821,821,656.3620,156,585.4222,032,770.7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238,346.0321,146,686.0118,656,180.3923,708,378.9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304,971.53-19,838,087.80-6,092,518.0744,576,790.90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577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864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袁建华394,70041,072,02029.2639,060/境内自然人
JET(H.K.) BIOSCIENCE CO., LIMITED/17,547,29312.50//境外法人
广东盛世润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青城卓越润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374,0293,625,7712.58//境内非国有法人
广州海汇财富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3,609,4193,408,5422.43//境内非国有法人
洛阳麦金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387,9381.70//境内非国有法人
珠海阿巴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阿巴马元享红利8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986,2581.42//其他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实领先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374,9391,669,4921.19//其他
广州萝岗区汇资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396,9501.00//境内非国有法人
共青城高禾中民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300,0000.93//境内非国有法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主题领先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800,000800,0000.57//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上述股东中,袁建华为麦金顿的普通合伙人,担任麦金顿的执行事务合伙人;Yuan Ye James为袁建华之子,持有JET (H.K.)BIOSCIENCE CO.,LIMITED(简称“香港洁特”)100%的股权;王婧为Yuan Ye James的配偶,为汇资投资普通合伙人,担任汇资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因此,袁建华、香港洁特、麦金顿、汇资投资具有关联关系和一致行动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量表决权数量表决权比例报告期内表决权增减表决权受到限制的情况
普通股特别表决权股份
1袁建华41,072,020/41,072,02029.84394,700/
2JET(H.K.) BIOSCIENCE CO., LIMITED17,547,293/17,547,29312.75//
3广东盛世润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青城卓越润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625,771/3,625,7712.63-3,374,029/
4广州海汇财富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3,408,542/3,408,5422.48-3,609,419/
5洛阳麦金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387,938/2,387,9381.74//
6珠海阿巴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阿巴马元享红利8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986,258/1,986,2581.44//
7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实领先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1,669,492/1,669,4921.21-374,939/
8广州萝岗区汇资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396,950/1,396,9501.01//
9共青城高禾中民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300,000/1,300,0000.94//
10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主题领先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800,000/800,0000.58800,000/
合计/75,194,264/75,194,26454.62//

注:根据相关规则,公司因回购产生的库存股2,730,914股不享有表决权。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一)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情况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20.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18.96万元,同比增加107.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6,774.96万元,同比增加113.15%。每股收益0.52元/股,同比增加10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18%,增加

3.15个百分点。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整体呈现环比增长的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41.41%,同比上年增加10.79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率

12.92%,同比上年增加5.41个百分点。公司毛利率水平的提高主要由于公司产品销售价格稳定、公司原材料及包辅材采购成本降低、公司自动化设备投入增加生产效率提升、生产精细化管理以及收入增加带来的规模化效应等因素导致。

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5.31亿元,其中境外收入3.51亿元,占比约66.13%,其中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区域市场自主品牌渗透率显著提升。按照公司海外自主品牌推广的战略方向,报

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告期内公司加强了海外的自主品牌产品销售,2024年度海外自主品牌收入同比增加约46.07%,自主品牌在境外的收入占比从上年的约15.98%提高到2024年度的约18.89%,提升约2.92个百分点。境内收入1.80亿元,占比约33.87%。针对工业客户为主的细胞工厂产品是工艺要求相对较高的产品,也是进口替代的最主要战场之一,公司细胞工厂产品2024年销售额同比上年增长约

28.55%,表现出了良好的竞争势头。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70,202.31万元,同比增长4.6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8,978.01万元,同比增长2.84%;报告期内,公司偿债能力保持稳定: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29.67%,不存在重大债务风险。

(二)宏观环境与行业趋势

2024年,受地缘政治冲突、货币政策调整及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呈现放缓趋势,生物医药产业链面临供应链区域化调整压力,但欧洲市场在通胀回落、加息放缓背景下需求逐步复苏。

国内政策持续支持生物经济领域发展,强调产业链安全与技术创新,为生命科学制品行业提供增长动能。2024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在细胞与基因治疗(CGT)、mRNA疫苗、抗体药物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扩大。

国内企业逐步突破高端生命科学制品技术瓶颈,政策引导下进口替代效应显著,尤其在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前沿领域取得进展。洁特生物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直接受益于政策红利。

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积累加速,生命科学制品行业逐步从低端价格竞争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突破。自动化、智能化工具需求上升,企业聚焦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壁垒构建。

(三)2024年度核心经营举措与成果

作为生命科学制品综合服务商,洁特生物以技术创新驱动,聚焦生物制药、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通过“研发-生产-服务”闭环生态,支撑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升级。

1、研发创新与产品矩阵升级

公司在2024年重点开发储液袋、细胞培养袋、冻存袋、囊式过滤器、密闭系统、双侧壁细胞培养瓶、透气静态细胞培养瓶等高端产品,并成功将自主研发的PES超滤膜应用于超滤离心管等系列产品,显著提升了过滤效率与蛋白截留性能。同时,公司扩充了试剂类产品如胎牛血清、无血清培养基、基础培养基、辅助试剂等生物试剂,进一步满足生物制药与细胞治疗领域需求。

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截止目前公司共主导制定2项省级标准、24项团体标准,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巩固了在生命科学制品领域的技术话语权。

截至2024年12月,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20项(含发明专利84项),授权专利240项(含发明专利37项),核心技术覆盖高分子材料改性、精密注塑工艺等关键领域。研发投入持续聚焦创新型生物医药、细胞治疗等领域配套制品开发,为工业客户持续提供高附加值解决方案。

2、市场拓展与品牌全球化

公司通过开展论文有奖征集活动、举办技术交流会,提升在高校及科研机构中的影响力,全年参与国内国际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相关展会、学术会议共计30余场,覆盖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通过展示创新产品与技术方案,强化品牌全球影响力。

公司通过ODM的业务模式维持与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巨头合作,同时加速自主品牌出海。截至目前,德国子公司已正式投入运营,同时,公司在海外搭建了多个本地化团队以覆盖重点区域,使得品牌认知度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了66.13%,其中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区域市场自主品牌渗透率显著提升,公司自主品牌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充分受益于国家生物经济政策支持,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工业客户订单占比显著提升。

3、智能制造与成本优化

公司通过持续的工艺优化以及引入自动化设备,单位制造成本持续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9.38个百分点至41.35%。公司依托增城智能制造基地实施产线自动化升级,智能仓储系统全面启用,订单交付效率大幅提升,进一步支撑全球化业务需求。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医用级高分子材料,降低原材料成本,叠加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对冲措施,有效缓解供应链成本压力。

4、不断引进人才,完善团队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从内外两方面完善团队建设:对内,公司建立更科学的人才晋升通道和内部选拔机制,实施了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政策;对外,公司针对关键岗位引进专业性更强、从业经验更丰富的人才,为公司各方面带来重要提升。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