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715公司简称:*ST文投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十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分配。本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ST文投 | 600715 | 文投控股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高海涛 | 王汐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弘善家园413号楼 | 北京市朝阳区弘善家园413号楼 |
电话 | 010-88578078 | 010-88578078 |
传真 | 010-88578579 | 010-88578579 |
电子信箱 | zhengquan@600715sh.com | zhengquan@600715sh.com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影视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情况
(1)电影行业
根据拓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影产业整体表现逊于2023年。2024年电影票房在近10年电影史中居于第8位。2024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425.02亿,同比下降22.6%;观影人次10.1亿,同比下降22.3%;放映场次1.4亿场,同比增长8.4%。从档期表现来看,假日档期依赖性增强。春节档、清明档、五一档等假日档期均获得不俗市场表现。而非假日档期以及普通非档期票房严重下滑。2024年影院场均收益299.2元,同比下降28.6%,较2019年同期恢复率仅为59.4%。影片表现方面,影片数量供给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4全年上映新片497部,较去年减少11部。其中,票房过亿新片72部,较2023年增加2部。但超高及中高体量影片严重匮乏。分国别看,国产片票房严重失利,票房较去年同比下降29.1%。进口买断片表现出色。头部影片映前热度远低于去年。观众预售购买电影票的行为倾向有所降低,影片首日预售连续三年同比下滑,2024年票房过亿新片首日预售均值为1,940.6万元,同比去年下降20.2%。
影院建设方面,新建数量同比稳健增长。2024年新建影院1,026家,同比增长19.9%,影院经营方面,年票房500万以上影院数量占比20%,较去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高票房体量影院缩减明显。2024年新建银幕数量6,103块,较2023年增加1,142块,新建数量为2019年疫情前的67.2%。从票房市场争夺方面看,三线城市新建影院数最多,达到441家;华东区影院新建增速保持高位,华北区新建较去年增长明显。
2025年春节档及全年的票房预期向上。2025年春节档共有6部大片上映,影片供给充足,其中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已夺得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榜首,票房成绩仍持续增长。2025年春节档电影量价均有提升,平均票价45.6元,同比提升2.47%,平均观影人次1.87亿,同比增加14.72%,主要由于优质内容拉动观影需求以及特效大片推动单价提升,中国电影市场回暖趋势明显、观众对优质影片需求旺盛。
展望2025年电影市场,一方面由于影片供给改善有望带动观影需求回暖,据国信证券数据显示,2023—2024年电影备案数量回升,行业内容储备丰富,考虑内容制作周期2025年国内电影内容供给有望复苏,进而推动票房持续恢复,同时得益于高经营杠杆的特性,播映渠道有望迎来更好利润释放期;另一方面,国家及地方大量政策出台有望带动线下娱乐消费。2024年8月,国家电影局启动2024年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2025年1月6日,国家电影局、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的通知》,推动电影业和餐饮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电影和餐饮消费相互赋能。2025年,电影消费有望迎来新一轮恢复机会。
(2)电视剧集行业
剧集方面,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与首都视听产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24年中国剧集报告》,中国剧集市场正经历着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网络剧与电视剧呈现出提质减量的趋势,备案数量均有所下降,但播出内容质量和口碑都有大幅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影视制作与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微短剧异军突起,成为2024年影视行业的黑马。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数据,2024年网络短剧市场规模高达
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其短小精悍、节奏紧凑的特点,深受年轻观众喜爱,为影视行业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2.行业政策变化
2024年,我国影视行业政策体系加速完善,形成了“国家战略引领+地方精准施策”的多维度支持格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国家层面,2024年4月,国家电影局发布《2024年度电影精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通知》,重点扶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及少儿、农村等特色类型影片创作,进一步加强优秀国产电影创作;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电影产业高新促进行动,着力推动电影摄制水平提质升级,推进电影放映技术自主创新;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丰富影片供给,
支持以分线发行等差异化模式发行影片,促进电影关联消费”;此外,为激发广大观众电影消费热情,国家电影局启动2024年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覆盖暑期、中秋、国庆等主要电影档期,给予全国电影观众购票立减、多券叠加等消费优惠,促进电影市场繁荣。
在地方层面,各地政府精准施策形成配套体系:北京市审议修订《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章程》及其配套制度,扩大资金规模和资助类别,进一步提升了基金对精品创作的扶持效能;上海发布《关于上海促进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推动微短剧全产业链经济发展等,优化了产业环境,推动剧集产业发展;此外,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均聚焦高新视听技术、微短剧等细分领域制定扶持方案,构建起“中央统筹指导+地方特色培育”的协同发展机制。
(二)游戏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情况
(1)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和游戏用户齐创历史新高
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GPC)、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产业研究专家委员会主导编写的《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再创新高;国内游戏用户6.74亿人,同比增长0.94%,亦为历史新高点。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607.36亿元,同比增长1.70%。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其规模已连续五年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并再创新高。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382.17亿元,同比增长
5.01%,再创市场收入新纪录。《黑神话:悟空》的海外发行、部分小程序游戏出海以及多个企业游戏全球化布局的拓展均是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2)小程序游戏市场规模快速发展
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25中国游戏产业趋势及潜力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其中内购产生收入273.64亿元,占比68.7%;广告变现产生收入124.72亿元,占比31.3%。报告指出,国内小程序游戏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2年—2024年小程序游戏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82.3%。同时,小程序“即点即玩”、上手门槛低、碎片化等特点更加符合部分海外用户游戏习惯,海外市场竞争压力低于国内市场,小程序游戏出海或成发展趋势。
(3)游戏产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支持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数字经济作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正推动着新质生产力迅速发展。其中,游戏产业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和技术融合能力,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游戏产业作为我国数字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承担稳定预期、稳定增长的重要职责,为国民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做出了应有贡献。与此同时,我国游戏行业也将继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充分发挥其在文化、科技、教育、文旅等多领域的社会经济价值,继续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添砖加瓦。
2.行业政策变化
2024年,中国游戏行业加速构建“监管规范+创新扶持”双轨驱动的政策体系,推动行业向规范化、高质量方向转型:
在国家层面,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强化内容监管与未成年人保护,引导产业从流量驱动转向精品化发展,加快推动游戏行业规范化;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将网络游戏与网络文学、影视等并列纳入重点扶持领域,明确提出“提升网络游戏质量,鼓励沉浸体验、数字艺术等新业态”,为行业注入发展信心;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鼓励和支持运用VR/AR、元宇宙、全息投影等技术和设备,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促进电子竞技、动漫游戏等线上数字与线下旅游场景融合发展。
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通过差异化政策加速产业布局:上海市于2024年7月出台《支持电
竞游戏产业健康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电竞俱乐部建设与本土赛事培育,目标打造“世界电竞中心”;深圳市同步印发《建设国际电竞之都扶持计划操作规程》,对电竞游戏研发给予资助,并鼓励企业将游戏转化为电竞赛事,推动“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浙江省发布《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人工智能与文化体育、游戏动漫、影音视频的融合应用,赋能社会智能化发展。
游戏行业的政策组合拳将推动行业向规范化、精品化、全球化方向升级,加速游戏产业形成“内容创新—场景融合—技术赋能”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涉及影视和游戏行业,主营业务板块包括影院及院线运营管理、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和游戏研发与运营业务。
(二)经营模式
1.院线及影城运营管理主要经营模式
影院运营业务主要为向电影观众提供影片放映服务,同时还从事影院卖品、衍生品销售等增值服务以及电影贴片广告、电影院场地广告、场地租赁等经营业务。院线运营业务主要为对下属影院进行统一的排片及供片管理。影城及院线主要通过收取票房分账款、卖品及广告等非票房收入获取收益。
2.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业务经营模式
电影投资制作业务主要为通过审慎评估及市场分析遴选优质电影题材,之后独立或与其他合作方共同开发剧本、筹建剧组,并进行拍摄制作,最终按各自出资比例或合同约定分享利益及分担风险。
电影发行业务主要为向院线和影院推广影片并与院线洽谈安排影片放映等,通过收取发行佣金、固定收益等形式获取收益。
电视剧投资制作业务主要为公司与其他投资方共同投资电视剧项目或由公司提供IP及剧本并委托第三方为公司制作拍摄电视剧,通过向电视台、网络视频平台等转让传播权获取收益或分成。
3.游戏研发与运营业务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移动游戏、网页游戏和H5游戏的研发、发行及运营。公司网络游戏运营业务按不同运营方式分为自主运营、授权运营和联合运营三种模式。其中,自主运营是指在公司自主运营平台发布,由公司负责发行及推广的运营模式,标的产品来自于公司自主研发;授权运营是指将公司自主研发的游戏授权给外部运营商,由其进行发行及推广的运营模式,公司一般只负责技术支持及后续内容研发;联合运营是指公司将自主研发或获得授权的游戏产品,与第三方应用平台共同协作、共同开展游戏的发行及推广的模式,第三方应用平台主要有AppStore及各类渠道。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1,780,156,169.18 | 3,005,499,537.01 | -40.77 | 5,049,009,216.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115,927,372.19 | -1,037,480,984.01 | 不适用 | 838,182,722.87 |
营业收入 | 396,922,784.20 | 609,288,056.39 | -34.85 | 799,726,395.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11,758,058.23 | -1,647,324,492.98 | 不适用 | -1,270,625,196.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734,958,723.30 | -1,549,478,065.97 | 不适用 | -1,312,013,318.0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1,844,538.25 | 111,209,366.42 | -89.35 | 74,112,373.7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不适用 | -11,344.84 | 不适用 | -84.67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24 | -0.89 | 不适用 | -0.69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24 | -0.89 | 不适用 | -0.69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136,245,928.81 | 78,348,106.59 | 91,800,435.12 | 90,528,313.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0,527,485.29 | -111,045,256.22 | -206,144,557.36 | -514,040,759.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45,954,039.76 | -73,582,192.63 | -106,893,595.76 | -508,528,895.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994,167.53 | 12,429,587.34 | 2,378,890.49 | -15,958,107.11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35,948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30,979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不适用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不适用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 |
数量 | 股份状态 | 数量 | 性质 | ||||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 | 1,594,846,185 | 1,594,846,185 | 39.28 | 1,197,481,259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北京文资控股有限公司 | 2,089,238 | 379,478,704 | 9.35 | 0 | 质押 | 187,000,000 | 国有法人 |
东方弘远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 226,659,708 | 226,659,708 | 5.58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厦门信托-汇金1667号股权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 -18,548,535 | 151,355,460 | 3.73 | 0 | 无 | 0 | 其他 |
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0 | 111,654,400 | 2.75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79,262,930 | 79,262,930 | 1.95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北京文资文化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 0 | 74,251,881 | 1.83 | 0 | 冻结 | 74,251,881 | 其他 |
四川信托有限公司-稳惠通1号债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 0 | 56,564,200 | 1.39 | 0 | 无 | 0 | 其他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 53,388,763 | 53,388,763 | 1.32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中国银河资产管理 | 37,593,984 | 37,593,984 | 0.93 | 37,593,984 | 无 | 0 | 国 |
有限责任公司 | 有法人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北京文资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文资文化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存在同一控制下的关联关系。除此之外的公司前十名股东、前十名无限售条件的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未知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