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材节能: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02

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3126 公司简称:中材节能

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4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为: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610,5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0.05元(含税),共计现金分配3,052,500.00元,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以后年度分配。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中材节能603126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孟祥俊马琳
联系地址天津市北辰区高峰路与天宁道交口中材节能大厦天津市北辰区高峰路与天宁道交口中材节能大厦
电话022-85307668022-86341590
传真022-86341588022-86341588
电子信箱sinoma-ec@sinoma-ec.cnsinoma-ec@sinoma-ec.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全球绿色低碳经济正在加速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呈现出政策驱动强劲、技术创新加速、金融市场活跃、国际合作加强的趋势,为公司从事的绿色低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内方面,我国正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国务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等部门陆续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

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进展,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在美丽中国目标和“3060”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国家陆续出台了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循环利用、城市更新等多项扶持政策,助力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国际方面,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等区域内的国家也在绿色低碳转型和节能环保领域提出了许多重要政策和倡议。例如,越南发布了2050年碳中和目标,并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30%;马来西亚推出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提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乌兹别克斯坦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25%,并推动太阳能和风能发展;阿联酋作为COP28主办国,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投资540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尼日利亚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并启动绿色氢能项目。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专业从事绿能低碳产业的上市公司。报告期内,公司围绕节能环保工程、装备制造、建筑节能材料三个主业不断做优做大做强,其中节能环保工程方面,主要从事节能环保工程、投资运营、清洁能源工程、建筑节能材料工程业务;装备制造方面,主要从事节能环保装备、建筑节能材料装备、新材料装备、储能装备研发制造业务;建筑节能材料方面,主要从事硅酸钙板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2)公司的经营模式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客户资金等实际情况,通过工程设计(E)、技术设备成套(EP)、工程总承包(EPC)、合同能源管理(EMC)及BOOT、运营维护(OM)、装备制造和节能建材产品生产销售等经营模式,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专业化节能环保和绿色发展解决方案。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2年
总资产5,132,709,471.895,432,830,245.83-5.524,979,403,615.9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42,072,870.002,106,194,366.47-3.042,033,394,236.27
营业收入2,324,307,949.673,066,774,629.13-24.213,219,431,554.58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2,288,682,916.423,008,174,424.55-23.923,164,292,602.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02,383.88143,432,015.50-94.70156,857,276.8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733,897.01114,676,397.66-111.10118,815,794.6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457,290.89171,059,199.24-175.10134,936,214.5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36876.93减少6.56个百分点7.9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1250.2349-94.680.256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1250.2349-94.680.2569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548,627,998.84526,790,409.06413,387,559.68835,501,982.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716,716.296,299,106.70-6,094,964.58-19,318,474.5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2,145,587.053,115,786.72-7,865,920.70-30,129,350.0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9,646,449.62-68,318,752.83-52,206,118.16301,714,029.72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0,625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51,231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数量
件的股份数量状态
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0309,275,78650.6600国有法人
北京国建易创投资有限公司-1,250,0005,750,0000.9400国有法人
阿拉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03,500,0000.5700境内非国有法人
徐银-2,811,8000.4600境内自然人
周玉春-2,000,0000.3300境内自然人
凌叙金01,811,7000.3000境内自然人
中材(天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01,710,0000.2800国有法人
刘永倩01,556,8000.2600境内自然人
彭勤习-215,8001,462,0000.2400境内自然人
郭同欣571,9001,461,0000.2400境内自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材(天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属同一实际控制人。除上述股东外,公司无法确认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是否为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有关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详见本节“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