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143 证券简称:盈康生命 公告编号:2025-005
盈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无变更。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盈康生命 | 股票代码 | 300143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刘泽霖 | 李然 | ||
办公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盈康一生大厦17楼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盈康一生大厦17楼 | ||
传真 | 0532-55776787 | 0532-55776787 | ||
电话 | 0532-55776787 | 0532-55776787 |
电子信箱 | inkonlife@inkonlife.com | inkonlife@inkonlife.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主要业务
公司聚焦打造预/诊/治/康全产业链生态平台,提供以肿瘤为特色的医疗服务以及关键场景、关键设备医疗器械的研发、创新和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923.83万元,同比增长6.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42.38万元,同比增长14.92%,营收稳步增长,经营提质增效,主要源于:
1.医疗服务:肿瘤特色持续深化,AI创新应用赋能升级
(1)肿瘤学科生态化发展:肿瘤特色不断夯实
医院板块提供以肿瘤全病程、全周期综合治疗为特色的医疗服务,报告期内肿瘤收入37,979.07万元,占医疗服务收入比重达31.9%。从肿瘤手术、放化疗,到中晚期诊疗方案不断完善,肿瘤特色持续深化,报告期内获得多项资质及行业认可:友谊医院是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AAA级管理中心试点单位;拥有全国CINV规范化管理无呕示范病房;报告期内获评肿瘤营养指导中心(CSCO)优秀单位,获批成都市抗癌协会副会长单位。广慈医院荣登2024届艾力彼社会办医肿瘤医院标杆医院第六名。
(2)特色学科差异化发展:“三专体系”持续推进
围绕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长的“三专体系”,从学科、技术、人才、环境、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
新技术:公司以新技术为切入点,持续落地创新应用,迭代解决方案,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引入了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涵盖肿瘤、心血管、胸外等多个领域,涉及ERCP下的胆胰管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肿瘤光动力治疗、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术等新技术、新术式,通过引领技术的差异化解决患者的痛点。
新体验:针对用户痛点和差异化需求,公司通过软硬件升级、创新服务供给和完善支付体系等方式满足患者多层次需求。硬件环境方面,友谊医院以打造眩晕患者一站式服务为宗旨,集中设立相关门诊及诊室,实现一站式治疗,提升就医满意度并打造区域专病品牌;友方医院进行8项环境升级项目,为患者提供最佳就医体验。服务方面,友谊医院针对现代人群日益增长的美容健康需求,设立相应科室提供皮肤、口腔健康管理、整形矫正等服务,并依托技术优势及三甲资质提供高端服务及特需服务;广慈医院启动特需病房运营,实现患者0等待不移动,院后多对一跟踪管理。支付方面,公司旗下医院积极完善商业保险支付渠道,加强基础商业保险和高端商业保险的合作,并探索逐步打通商保直付。
(3)AI+医疗升级打造医疗新生态
公司为实现AI统一部署的医疗集团,秉持“全员、全面、全流程”拥抱 AI 的“三全”概念,不断
探索AI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报告期内实现了诊疗能力提升、患者体验升级和运营管理提效,这源于公司之前的数字化基础:
公司的数字化应用1.0阶段,通过对旗下医院的四大核心系统(HIS(医院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EMR(电子病历系统)\PACS(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等)统一整合,围绕HIS基础平台,与LIS、EMR、PACS等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就诊全流程与患者信息、检验结果、影像数据的一体化整合,解决了各院系统不统一、信息孤岛等问题,为院内、院间的信息化治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奠定基础。数字化应用2.0阶段,完成互联网医院平台的建设,优化了诊疗体验,提升了医院效率,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链,同时为公司的生态战略提供基础,打破医院边界,链接更多医生与患者资源。随着公司2023年并购盈康一生通达易(厦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其数据处理能力,公司在数字化1.0及2.0的应用基础上建设了盈康生命大数据湖,实现了数据集成能力升级,为数据的应用及处理奠定基础,同时搭建起了“院长大屏”医院管理的自日清平台,集团化管理的雏形显现。AI应用3.0阶段,打造了集团部署的AI应用平台。随着公司信息化1.0及2.0阶段的扎实推进,AI的全面应用具备了数据基础,同时依托海尔集团统一部署的算力基础,以及接入Deepseek、讯飞晓医等算法模型,公司已通过AI+医疗逐步重塑医院诊疗生态:面向患者端提供患者友好型服务,为患者提供全流程、陪伴式的就医服务;面向医护技通过智能辅助决策与质控手段,推动管理体系升级,提升诊疗服务能力,减少医疗差错,提升工作效率,真正将医护资源回归患者服务本质。截止目前,公司已基本形成了AI+医疗三层布局,第一层是盈康大脑(IncGPT)+算力+数据湖;第二层是能力组件,包括辅助诊疗、用药指导、症状自查、报告解读、知识检索等能力在内的业务能力和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文本理解、多模态能力、医学OCR在内的技术能力;第三层是覆盖院前、院中、院后的智能交互引擎。其功能主要面向两类用户:
①患者端:提供陪伴式就医体验
公司智能交互引擎以AI为核心,围绕患者构建7*24小时实时在线的智能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全流程、陪伴式的就医体验。院前提供诊前咨询,智能客服实时解答患者疑问,开展预问诊初步评估疾病,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院中聚焦在院满意度优化,提供报告实时解读服务,提供患者友好型病例及检查报告;院后聚焦全病程健康管理,提供智能随访,实施慢病管理,提供用药指导等。
目前此项服务已在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托管)展开试点,搭建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实现了AI技术集成和健康数据整合,向患者提供院前智能交互、院中可视化体验和院后智能服务的全周期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②医护技:辅助提升诊疗能力及运营效率
公司“AI+医疗”临床应用聚焦医护技诊疗中的核心痛点,通过智能辅助决策与质控手段,推动管理体系升级,提升诊疗服务能力:依托先进的AI诊断工具,公司旗下医院能够获取前沿医学知识和丰
富的临床经验,提升自身诊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诊断服务。通过AI辅助工具减少医生工作量,使医生有更多时间投入临床研究和患者交互,并依托3D可视化等工具通过沉浸式交互体验提升患者在治疗决策中的参与度,使医患协作进入“共商共治”的新阶段。
目前AI+临床应用已覆盖AI影像诊断、AI影像质控、AI靶区勾勒等专业领域,后期会针对临床应用痛点持续推进AI变革。分主要子公司来看:
(1)四川友谊医院
肿瘤等优势学科持续引领:友谊医院以用户体验切入,持续推动肿瘤生态发展,报告期内实现收入57,929.58万元,再创新高;医院肿瘤业务收入达14,821万元,同比增长17%,三四级手术量同比提升16%;门诊人次31.1万,入院人次2.1万,实现稳步增长。友谊医院持续建设肿瘤学科能力,针对肿瘤中晚期患者呕吐、营养、疼痛、免疫力低下、姑息治疗方面的痛点,提供无痛、无呕、骨髓抑制、中医等服务,进一步夯实肿瘤中晚期特色诊疗方案。报告期内,医院先后获评成都市抗癌协会副会长单位、全国首家社会办医无呕“CINV”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学科建设优秀中心,通过全国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GPS)项目评审,开展记忆T细胞注射液临床研究,推动晚期实体瘤治疗发展。此外,医院普外科、呼吸内科、肿瘤科、肾内科为临床重点专科。
特色学科差异化发展:创新整合医学模式,聚焦患者体验痛点,为患者提供多选择的整合诊疗方案,打造差异化的就医体验。目前整合医学服务方案分为三个维度:常规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个性化精准医疗方案,并且已经在糖尿病等内分泌、神经类病种逐步试点,满足了差异化需求,显著提升了患者体验。
(2)苏州广慈医院
“内科外科化”持续提升医疗水平,二期扩容打开增长空间:广慈医院依托外科学科及肿瘤特色学科建设,持续提升诊疗能力,报告期内实现收入52,369.14万元,其中肿瘤收入占比37%,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医院二期投入使用,床位快速爬坡带动入院人次同比增长10%,全年门诊人次、住院收入保持稳定,三四级手术量占比66%,CMI值稳步提升。聚焦学科建设持续发力,报告期内医院胸外科、放射科获评区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课题项目获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广慈医院持续引入多项先进技术,涵盖肿瘤科、胸外科、超声科、放射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报告期内多次开展贝伐珠单抗在恶性胸腹水治疗中的应用、CT引导下肺结节微波消融术、腹腔镜下空肠造瘘营养管置入术、MR脑分割系统下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评估等新技术临床应用。
AI+医疗率先试点,助力医护及患者效率和体验提升:报告期内,广慈医院应用联影人工智能AI影像辅助诊断技术,实现了疾病筛查与诊断能力提升,降低医疗成本、提升诊疗效率。AI应用八大场景赋能医院诊疗能力和诊疗效率提升,例如AI病历生成场景将医生每天在书写病历方面使用的时间从2小时提效至5分钟;AI影像诊断场景中,影像生成时间从30分钟提效至15分钟、靶区勾画时间从
1.5小时提效至15分钟;AI智能随访场景中,随访花费的时间从例均2.5小时提效至5分钟。
2.医疗器械:推动高端产品国产化,海外突破多个空白市场
(1)高端化
医疗器械板块通过产品和渠道的高端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①高端产品升级:聚焦科创和数智战略,对标国际一流产品,通过AI技术实现产品技术的迭代升级。报告期内,对标国际一流的CT高压注射器Discovery-D系列正式上市,首创无线设计并搭载全场景安装解决方案,在安全性、便捷性、智慧化等体验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另外,对标国际一流、定位高端市场、全面AI智能化的新一代MRI高压注射器、新一代DSA高压注射器、第四代数字乳腺机、智慧输注工作站、输液监控系统也在加速研发落地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关:优尼器械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第一批)、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在生产材料、工艺方面与达国际内行业一流水平,高压输注针筒耗材产品质控遵循高端市场的门槛—5σ标准,产品合格率达99.9997%以上,实现了极高的质量控制和过程稳定性。报告期内,圣诺医疗两个项目荣获“第二十三届(2024)深证企业创新记录”,并获评“自主创新标杆企业”称号。
②高端渠道升级:构建精细化的渠道管理体系,对产品差异化及竞争优劣势进行深入分析,精准定位市场突破点。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突破三甲医院高端市场,完善直销网络,同时深化产业链伙伴的生态合作,全国三甲医院合作方提升至617家(渗透率已超35%),同比提升107%;基层市场通过渠道下沉和“设备+耗材打包租赁”模式,降低医疗机构采购门槛,加速耗材产品在县域医院的覆盖率。
(2)国际化
①空白市场突破:报告期内在多个市场空白国家实现突破,涵盖欧洲(3家)、东南亚(2家)、独联体(2家)。公司实现南美市场0→1(哥伦比亚)→N(阿根廷等16国)的突破,报告期内南美洲地区客户量增长75%。
②海外本地化建设:在海外市场,公司通过实施本地化注册与学术营销,推动开拓客户→创终身用户,为用户提供从清关→装机→培训→售后的全流程增值服务,报告期内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2%。
(二)经营模式
1.医疗服务经营模式
盈康生命采用“医院-生态-平台”的医院经营模式。通过做大做强区域医疗中心,为患者提供院中诊断、治疗的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社区,搭建 1→n 的医疗资源共享网络;围绕患者院前、院后的预防、康复等健康服务需求,链接生态资源打造细分疾病人群增值服务能力,实现H2H(Hospital to Home,即从医院到家庭)的闭环服务网络。
(1)医院—聚焦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一家医院”的质量和体验一致性持续提升诊断、治疗服务能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面向患者的疾病需求链接优质的医疗资源,打造品牌、服务、体验、质量的一致性;通过建设大学科中心,提升诊疗能力,升级患者就医体验,并为社区、家庭等医疗服务场景下沉提供核心诊疗能力的支撑。
(2)生态—聚焦下沉式的区域医疗网络建设,打造数字化交互服务的“一张网”聚焦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链接区域一、二级医院、社区及家庭用户,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区域用户口碑及粘性;同时,围绕预防、康复服务为用户提供院前院后的健康解决方案,形成服务到家的医疗网络,通过打造肿瘤、慢病管理等细分生态圈为疾病人群提供增值服务,提升用户价值。
(3)平台—构筑AI数字化平台,赋能医院精细化管理与全周期用户服务通过AI数字化等平台能力的建设和应用,赋能医疗、运营和服务能力建设,通过院内资源智能调度与院外健康服务延伸,实现院前、院中、院后的健康管理全覆盖和线上线下场景融合。
2.医疗器械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对原材料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据此制定了完善的采购机制,并按照集中共享的模式开展供应链业务,提升成本管控和资源整合的竞争力。公司严格按照《采购控制程序》和《外协加工管理程序》执行采购过程,对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外协加工活动进行控制,以确保外协加工产品的质量、交付符合规定的要求。公司从技术、质量、服务、交付、成本、环境和安全等多角度评审形成《合格供应商名单》,各部门按照生产计划和实际需求编制《采购申请单》交采购部实施,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质量协议》,明确品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技术标准、验收条件、违约责任及供货期限等,最终完成向合格供应商采购物资。
(2)研发模式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及产业并购等方式拓展产品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持续以“设备+平台+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公司创造多元化收入及用户价值。
公司坚持科技为基础、与用户共创的创新研发模式,目前有北京、深圳两大研发中心。深圳圣诺建立有多个工程试验室,优尼器械拥有专业耗材研发团队,并参与行业标准(YY0614-2007)的制定。除产品研发外,公司同时聚焦平台能力建设,打造数字化营销平台、临床学术交流平台、供应链平台及智能制造平台。
(3)生产模式
为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综合考虑库存和及时交货需求,公司采用按库存生产和按订单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按照 1+3 模式滚动预测,确保成品库存合理。为保证产品质量,公司按照 ISO9001 及
ISO13485 等国际标准建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了产品从研发、生产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以内部的管理制度为指引,在生产安全、产品安全有效等方面严格落实制度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目前医疗器械拥有的生产基地包括上海工厂、石家庄工厂、青岛工厂、深圳工厂。
(4)销售模式
公司医疗器械板块的销售模式主要分为直接销售、经销商品。公司根据产品特性、客户群体、市场环境政策以及渠道特点等因素,在全国范围内搭建经销网络,借助经销商的渠道资源优势,建立起广泛而专业的销售团队。
(三)核心竞争力
医疗服务
盈康生命提供以肿瘤全病程、全周期综合治疗为特色的“大专科、强综合”的医疗服务,“医院+平台+生态”的经营成效持续显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营及管理 10家医院及养老机构,四川友谊医院(三甲)、苏州广慈肿瘤医院(二甲)、重庆华健友方医院为上市公司体内运营医院;上海永慈康复医院、运城医院(三甲)、上海盈康护理院、徐泾护理院、青岛盈海医院、上海盈康养老院、上海青浦区徐泾镇养护院为托管医院,基本形成严肃医疗-重症康复-护理养老全场景医疗服务产业格局。其中四川友谊医院、苏州广慈肿瘤医院、上海永慈医院荣获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5星 3A”认证,运城医院荣登艾力彼“社会办医·单体医院 100 强”榜单。
1.医院:聚集肿瘤特色大学科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强学科
聚焦肿瘤特色,持续升级肿瘤预诊治康全病程服务能力。公司构建了肿瘤院前+院后的预诊治康全场景全病程管理。聚焦患者痛点,构建肿瘤无痛、无呕、营养差异化服务第一联想度。报告期公司肿瘤收入进一步提升至17%,友谊医院获批“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推广与管理中心”联盟AAA级管理中心试点单位。
(2)强技术
持续引入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医院及管理医院实现多项创新技术、创新项目,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首例”手术挑战。例如,友谊医院在生物可吸收支架和多层螺旋CT诊断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等方面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创新了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等省内领先技术。广慈医院完成了MR脑分割系统下“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评估”、下肢静脉MRV成像创新应用等。
(3)强人才
人才培养方面聚焦“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三专战略,助力医疗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和发展;人才发展方面,建立以价值为核心的人才发展体系;人才机制方面,实行创业合伙人机制,186位核心人才参与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与成果共享。
2.生态:发挥生态优势提升服务能力,抓住银发经济发展机遇
(1)医疗服务全生态:抓住银发经济发展机遇,发展护理养老产业。2024年公司完成了青岛盈海医院、上海盈康养老院、上海青浦区徐泾镇养护院的托管,实现严肃医疗-重症康复-护理养老全场景医疗服务产业闭环及能力建设。目前公司正在推进重症康复专科能力及标准护理能力在内部医院的横向拉平看齐,基于严肃医疗、重症康复以及老年护理的能力建设,未来有能力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健康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
(2)区域医疗中心生态:强化区域医疗中心定位,通过医联体/科联体的发展增强用户粘性。友谊医院牵头的区域医联体累计61家单位,涵盖三甲医院、一级医院(含社区卫生中心)、养老机构、门诊部、中小学;并设立社区家康驿站,通过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问诊、挂号等服务,实现了“医院-社区-家庭”的互联生态闭环。此外,公司旗下多家医院通过走进学校、乡村、社区和养老院等地开展公益活动,对口援建了多个医疗机构,有效提升了医院品牌的影响力。
3.平台:AI应用构建全方位智慧医疗服务生态
公司自2021年起前瞻性战略布局“AI+医疗”,为后续发展奠定先发优势,具备技术与经验积累优势,是业内率先实现集团化AI部署的企业。公司已逐步打造面向患者的全场景智能交互引擎,实现院前、院中、院后健康管理全覆盖和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公司不断探索AI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一方面,公司依托集团公司资源和专业技术支持,诸多数智化能力依托于海尔集团和盈康一生的技术平台;另一方面,公司始终秉持开放理念,持续关注行业动态,精准筛选与公司业务场景契合度高的头部大模型机构,积极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与联影医疗、科大讯飞等企业的合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致力于提升公司 AI 技术应用水平及诊疗服务能力,推动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与创新。目前友谊医院借助盈康一生自有大模型“I医生”,从多个维度为日常工作赋能,为行政职能部门及临床管理者提供新思路、新方式、新效果。
目前AI设备、系统已在公司旗下医院陆续开展应用,涵盖八大场景:3D可视化场景、影像诊断场景、病历生成场景、放射治疗场景、智能随访场景、智能导诊场景、智能辅助决策场景、内涵质控场景,助力公司升级肿瘤全病程、全周期诊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报告期内,广慈医院在AI影像方面开展了影像智能诊断、影像质控的应用,月均服务患者超1,500人次,影像诊断效率提升50%;AI随访全面覆盖出院患者,随访效率提升80%。
医疗器械
1.技术壁垒及研发创新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器械业务研发投入稳定,达5,452万元,三年CAGR(复合增长率)39%。公司通过资源整合,不断优化研发流程,持续提升研发效率,研发成果显著增加。AI技术在器械上的应用
逐步落地,同时围绕四大场景积极与首都医科大学、深圳湾实验室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伙伴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融合共创等方式,促进了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加速了研发成果的转化。
2.丰富的产品体系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丰富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目前主要产品覆盖四大场景:放射治疗场景、生命支持场景、影像增强场景、慢病治疗场景,为肿瘤预诊治康关键场景、关键设备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3.全场景数智化服务能力
围绕医疗器械稳定性、安全性、数智性,打造场景服务能力,以子公司通达易为例:通达易致力于成为健康医疗行业数字化产品的引领者,通过数字化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迭代,构建智慧医院和区域卫健的解决方案。在智慧医疗领域,通达易通过其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架构、接口治理和大数据治理能力,以及面向不同用户的数据服务体系和决策支持指标应用体系,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推动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自2018年成立以来,通达易已服务包括省、市、区(县)卫健和大数据中心,医疗集团、三级医院等58家用户。
4.一流的质量管理和智能制造体系
公司始终坚持产品质量标准,严格执行ISO13485标准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持续优化管理职责、生产控制、纠正预防、设计控制等模块,实现产品质量一致性和全程可追溯,并形成一个能够覆盖公司业务的过程管理流程体系,同时,依托海尔集团一流的精益制造管理体系,通过提高生产工艺智能化水平,优化供应链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打造盈康一生医疗器械先进的智能制造体系。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是 □否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会计政策变更
单位:元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2年末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总资产 | 3,536,733,888.57 | 2,400,229,493.43 | 2,400,229,493.43 | 47.35% | 2,027,856,490.51 | 2,043,508,849.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2,430,580,107.07 | 1,381,668,862.20 | 1,381,668,862.20 | 75.92% | 1,283,089,099.25 | 1,283,089,099.25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营业收入 | 1,559,238,250.45 | 1,470,797,895.06 | 1,470,797,895.06 | 6.01% | 1,156,246,284.05 | 1,156,246,284.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15,423,812.48 | 100,436,255.25 | 100,436,255.25 | 14.92% | -595,918,136.20 | -595,918,13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83,372,138.75 | 103,518,531.50 | 103,518,531.50 | -19.46% | -596,982,477.33 | -596,982,477.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59,249,969.05 | 190,012,489.96 | 190,012,489.96 | 36.44% | 160,671,681.77 | 160,671,681.77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18 | 0.16 | 0.16 | 12.50% | -1.01 | -1.01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18 | 0.16 | 0.16 | 12.50% | -1.01 | -1.0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7.35% | 7.54% | 7.54% | -0.19% | -39.99% | -39.99% |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
2024年12月6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财会〔2024〕24号,以下简称“18号准则解释”),规定对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保证类质量保证产生的预计负债,应当按确定的金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该解释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416,230,884.39 | 406,991,581.65 | 404,486,670.70 | 331,529,113.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6,225,857.82 | 28,575,290.43 | 27,743,517.26 | 32,879,146.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3,824,607.82 | 26,997,949.72 | 25,095,140.38 | 7,454,440.8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2,289,209.00 | 117,277,825.58 | 27,337,082.61 | 12,345,851.86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7,08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8,669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如有)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青岛盈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49.61% | 371,782,549.00 | 263,884,885.00 | 不适用 | 0.00 | ||||
青岛海创智管理咨询企业(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48% | 11,104,500.00 | 11,104,500.00 | 不适用 | 0.00 | ||||
徐新 | 境内自然人 | 1.46% | 10,941,400.00 | 10,941,400.00 | 不适用 | 0.00 | ||||
叶福林 | 境内自然人 | 1.46% | 10,922,141.00 | 10,922,141.00 | 不适用 | 0.00 | ||||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外贸信托-睿郡稳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1.35% | 10,115,927.00 | 10,115,927.00 | 不适用 | 0.00 | ||||
冀子豪 | 境内自然人 | 1.19% | 8,884,767.00 | 8,884,767.00 | 不适用 | 0.00 | ||||
李萍 | 境内自然人 | 0.84% | 6,330,000.00 | 6,330,000.00 | 不适用 | 0.00 | ||||
陈纯萍 | 境内自然人 | 0.75% | 5,658,100.00 | 5,658,100.00 | 不适用 | 0.0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0.71% | 5,286,528.00 | 5,286,528.00 | 不适用 | 0.00 |
罗连芳 | 境内自然人 | 0.69% | 5,203,300.00 | 5,203,300.00 | 不适用 | 0.00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公司前10名股东中,青岛盈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和青岛海创智管理咨询企业(有限合伙)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海尔集团公司的一致行动人。除上述关系外,公司未知前10名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关于回购公司股份
公司于2024年2月5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
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用于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4,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8,000万元(均含本数),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3元/股(含本数),回购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截至2024年6月27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6,156,752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0.96%,其中,回购的最高成交价为8.9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7.38元/股,成交总金额为52,094,262.96元(不含交易费用)。公司本次回购股份金额已达回购方案中的回购资金总额下限,且不超过回购方案中的回购资金总额的上限,本次回购方案已完成。
2、公司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
(1)公司于2024年2月19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盈康医投的通知,获悉盈康医投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及对公司经营前景的信心拟增持公司股份,于2024年2月8日及2月19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增持公司370,000股股份,并计划自2024年2月20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不超过2,000万元(均含本数且不包含交易费用)。本次增持不设置价格区间。2024年2月20日至2024年4月29日,盈康医投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了公司股份2,435,700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0.38%,累计增持金额为19,999,413元,已达增持计划金额下限,本次增持计划已完成。
(2)公司于2024年4月29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盈康医投的通知,获悉盈康医投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及对公司经营前景的信心拟增持公司股份,计划自2024年4月30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8,000万元(均含本数且不包含交易费用)。本次增持不设置价格区间。2024年4月30日至2024年10月21日,盈康医投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了公司股份6,202,900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0.98%,累计增持金额为50,003,217元,已达增持计划金额下限。盈康医投已完成本次增持计划。
3、大股东定向增发
2024年8月27日,公司披露了《盈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批复的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盈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4〕1065号)(注册生效日期为2024年7月19日),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以下简称“本次发行”)的注册申请,有效期为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2024年10月23日,公司披露了《盈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公司控股股东盈康医投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107,897,664股股份,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已全额划转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达募集资金专用账户的情况进行了审验。上述新增股份已于2024年11月12日上市,公司总股本增加至750,064,674股。
4、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
根据《盈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规定,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条件已成就,根据公司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公司于2024年9月23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临时)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九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确定2024年9月23日为预留授予日,以5.08元/股的授予价格向22名激励对象授予96.9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5、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结果
2024年11月8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临时)会议与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鉴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首次授予部分7名激励对象因离职已不符合激励条件,作废其全部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30万股限制性股票;1名激励对象由于职务变更不符合激励条件,作废其全部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8万股限制性股票;3名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自愿放弃本批次应当归属的限制性股票,作废其本批次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1.44万股限制性股票;4名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自愿放弃已获授的所有限制性股票,作废其全部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25.6万股限制性股票;13名激励对象考核未完全达标,作废其本批次部分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10.77万股限制性股票;4名激励对象考核已达标但自愿放弃部分限制性股票,作废其本批次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1.4153万股限制性股票。综上,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规定,前述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合计77.2253万股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按作废处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的归属数量为1,896,247股,归属人数为171人。监事会对相关事项进行核实并发表了核查意见。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的1,896,247股已于2024年11月25日上市流通。
6、注销回购股份
公司于2024年11月20日分别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临时)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临时)会议,于2024年12月6日召开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注销部分回购股份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的议案》,同意公司将2021年回购股份方案剩余的613,070股回购股份进行注销,并相应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公司于2024年12月25日完成上述股份的注销,公司总股本由750,064,674股变更为749,451,604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