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1重要提示
1.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行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的“披露易”网址、本行网址以及《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等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本行于2025年3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本年度报告摘要。本行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3本行及所属子公司(“本集团”)2024年度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经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经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审计师均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董事会建议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人民币0.206元(含税),股息总额约人民币515.02亿元。经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本行已向2025年1月9日收市后在册的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度中期现金股息每股人民币0.197元(含税),股息总额约人民币492.52亿元。全年每股现金股息人民币0.403元(含税),股息总额约人民币1,007.54亿元。本行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2 公司基本情况
2.1公司简介
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和股票代码 |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建设银行 股票代码:601939 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建设银行 股票代码:939 境内优先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建行优1 股票代码:360030 |
董事会秘书 | 张金良(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
联席公司秘书 | 邱纪成、赵明璟 |
办公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5号 |
客服与投诉热线 | 95533 |
投资者联系方式 | 电话:86-10-66215533 传真:86-10-66218888 电子信箱:ir@ccb.com |
2.2主要业务简介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大型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其前身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本行2005年10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39),2007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939)。本行2024年末市值约为2,124.27亿美元,居全球上市银行第6位;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二名和英国Brand Finance“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第二名。本行为客户提供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资管业务等全面的金融服务,服务7.71亿个人客户和1,168万公司类客户,并在基金、租赁、信托、保险、期货、养老金、投行等多个行业拥有子公司。2024年末,本集团共拥有376,847位员工,设有14,750个营业机构。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分化,通胀压力总体回落,但进入降息周期以来通胀有所反弹。中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信心有效提振,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新经济新动能实现较快增长。
国内金融市场稳定运行。金融总量合理增长,贷款利率明显下行,信贷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M2同比分别增长8.0%和7.3%。货币市场利率有所回落,市场交易平稳有序。债券发行利率下行,发行量增加。股票市场活跃度提升,外汇市场交易活跃,黄金成交量显著增长。2024年,银行业总资产平稳增长,盈利表现符合预期,资产质量总体稳定,流动性等各项指标保持平稳。
金融监管全面加强,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中国人民银行适度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带动银行贷款收益率持续下降。公募基金、保险等领域费率改革纵深推进,引导银行业财富管理业务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建设银行始终与国家经济建设同发展共成长,拥有庞大坚实的客户基础、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全面主动智能的风控体系,市场领先的经营质效。2024年,本集团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资产负债稳健协调发展,核心指标保持优势,风险管控有力有序,经营业绩符合预期。本集团资产总额40.57万亿元,增幅5.86%;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25.04万亿元,增幅8.48%。负债总额37.23万亿元,增幅5.90%;其中吸收存款28.71万亿元,增幅3.83%。实现营业收入7,501.51亿元,净利润3,362.82亿元。平均资产回报率0.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9%,成本收入比
29.44%,资本充足率19.69%,不良贷款率1.34%。
2.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2.3.1本年度报告所载财务资料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除特别注明外,为本集团数据,以人民币列示。
(除特别注明外,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除特别注明外,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 2024年 | 2023年 | 变化(%)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全年业绩 | ||||||
营业收入 | 750,151 | 769,736 | (2.54) | 783,760 | 824,246 | 755,858 |
利息净收入 | 589,882 | 617,233 | (4.43) | 643,669 | 605,420 | 575,90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 104,928 | 115,746 | (9.35) | 116,085 | 121,492 | 114,582 |
其他非利息收入 | 55,341 | 36,757 | 50.56 | 24,006 | 97,334 | 65,367 |
业务及管理费 | (214,312) | (210,088) | 2.01 | (210,896) | (209,864) | (179,308) |
信用减值损失 | (120,700) | (136,774) | (11.75) | (154,535) | (167,949) | (193,491) |
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 (298) | (463) | (35.64) | (479) | (766) | 3,562 |
营业利润 | 384,272 | 389,227 | (1.27) | 383,625 | 378,776 | 337,246 |
利润总额 | 384,377 | 389,377 | (1.28) | 383,699 | 378,412 | 336,616 |
净利润 | 336,282 | 332,460 | 1.15 | 324,863 | 303,928 | 273,579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 335,577 | 332,653 | 0.88 | 324,727 | 302,513 | 271,050 |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 328,469 | 327,543 | 0.28 | 320,189 | 297,975 | 265,4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 | 335,323 | 332,291 | 0.91 | 324,569 | 302,694 | 271,9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38,023 | 642,850 | (47.42) | 978,419 | 436,718 | 580,685 |
于12月31日 | ||||||
资产总额 | 40,571,149 | 38,324,826 | 5.86 | 34,600,711 | 30,253,979 | 28,132,254 |
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 | 25,040,400 | 23,083,377 | 8.48 | 20,493,042 | 18,170,492 | 16,231,369 |
负债总额 | 37,227,184 | 35,152,752 | 5.90 | 31,724,467 | 27,639,857 | 25,742,901 |
吸收存款 | 28,713,870 | 27,654,011 | 3.83 | 25,020,807 | 22,378,814 | 20,614,976 |
股东权益 | 3,343,965 | 3,172,074 | 5.42 | 2,876,244 | 2,614,122 | 2,389,353 |
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 | 3,322,127 | 3,150,145 | 5.46 | 2,855,450 | 2,588,231 | 2,364,808 |
股本 | 250,011 | 250,011 | - | 250,011 | 250,011 | 250,011 |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 | 3,165,549 | 2,944,386 | 7.51 | 2,706,459 | 2,475,462 | 2,261,449 |
其他一级资本净额1 | 158,875 | 200,088 | (20.60) | 140,074 | 100,066 | 100,068 |
二级资本净额1 | 978,839 | 876,187 | 11.72 | 793,905 | 676,754 | 471,164 |
资本净额1 | 4,303,263 | 4,020,661 | 7.03 | 3,640,438 | 3,252,282 | 2,832,681 |
风险加权资产1 | 21,854,590 | 22,395,908 | (2.42) | 19,767,834 | 18,215,893 | 16,604,591 |
每股计(人民币元)
每股计(人民币元) | ||||||
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2 | 1.31 | 1.31 | - | 1.28 | 1.19 | 1.0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 | 1.31 | 1.31 | - | 1.28 | 1.19 | 1.07 |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 12.65 | 11.80 | 7.20 | 10.86 | 9.95 | 9.06 |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35 | 2.57 | (47.47) | 3.91 | 1.75 | 2.32 |
1. 2024年数据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相关规则计量,往期数据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则计量。
2.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
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2024年 | 2023年 | 变化+/(-)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
盈利能力指标(%) | ||||||
平均资产回报率1 | 0.85 | 0.91 | (0.06) | 1.00 | 1.04 | 1.0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 | 10.69 | 11.56 | (0.87) | 12.30 | 12.55 | 12.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 | 10.68 | 11.55 | (0.87) | 12.30 | 12.56 | 12.16 |
净利息收益率3 | 1.51 | 1.70 | (0.19) | 2.01 | 2.13 | 2.1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对营业收入比率 | 13.99 | 15.04 | (1.05) | 14.81 | 14.74 | 15.16 |
成本收入比4 | 29.44 | 28.20 | 1.24 | 27.83 | 27.43 | 25.12 |
资本充足指标(%) |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5 | 14.48 | 13.15 | 1.33 | 13.69 | 13.59 | 13.62 |
一级资本充足率5 | 15.21 | 14.04 | 1.17 | 14.40 | 14.14 | 14.22 |
资本充足率5 | 19.69 | 17.95 | 1.74 | 18.42 | 17.85 | 17.06 |
总权益对资产总额比率 | 8.24 | 8.28 | (0.04) | 8.31 | 8.64 | 8.49 |
资产质量指标(%) | ||||||
不良贷款率 | 1.34 | 1.37 | (0.03) | 1.38 | 1.42 | 1.56 |
拨备覆盖率6 | 233.60 | 239.85 | (6.25) | 241.53 | 239.96 | 213.59 |
贷款拨备率6 | 3.12 | 3.28 | (0.16) | 3.34 | 3.40 | 3.33 |
1. 净利润除以年初和年末资产总额的平均值。
2.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
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3. 利息净收入除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4. 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扣除其他业务成本)。
5. 2024年数据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相关规则计量,往期数据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相关规则计量。
6.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含核算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项下的票据贴现的损失准备,
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余额均不含应计利息。
2.3.2 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分季度的主要财务指标。
(人民币百万元)
(人民币百万元) | 2024年 | 2023年 |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200,928 | 185,037 | 183,057 | 181,129 | 207,076 | 193,179 | 188,185 | 181,296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 86,817 | 77,509 | 91,450 | 79,801 | 88,743 | 78,601 | 88,110 | 77,19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 86,888 | 77,446 | 91,231 | 79,758 | 88,844 | 78,285 | 87,879 | 77,283 |
经营活动产生/(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 | 209,335 | 81,470 | 664,064 | (616,846) | 370,787 | 443,828 | (337,409) | 165,644 |
2.4 股东情况
2.4.1普通股股东情况
报告期末,本行普通股股东总数293,174户,其中H股股东37,378户,A股股东255,796户。2025年2月28日,本行普通股股东总数302,311户,其中H股股东37,116户,A股股东265,195户。
单位:股
普通股股东总数 | 293,174(2024年12月31日的A股和H股在册股东总数) | ||||
前10名普通股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普通股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报告期内增减 | 持股总数 | |
汇金公司1 | 国家 | 57.03 | - | 142,590,494,651(H股) | |
0.11 | - | 267,392,944(A股) |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2 | 境外法人 | 37.52 | -22,679,551 | 93,795,038,438(H股) |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0.88 | - | 2,189,259,672(A股) | |
国家电网3 | 国有法人 | 0.64 | - | 1,611,413,730(H股) | |
益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境外法人 | 0.34 | - | 856,000,000(H股)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4 | 境外法人 | 0.28 | 49,249,369 | 689,270,894(A股) | |
长江电力 | 国有法人 | 0.26 | - | 648,993,000(H股) |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国有法人 | 0.20 | - | 496,639,800(A股) | |
宝武钢铁集团 | 国有法人 | 0.13 | - | 335,000,000(H股) | |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18L-CT001沪 | 其他 | 0.08 | 94,455,796 | 200,903,923(A股) |
1. 汇金公司于2023年10月11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本行A股18,379,960股,并在其后6个月内,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本行股份。截至2024年4月10日该股份增持计划实施完毕,汇金公司累计增持本行A股71,450,968股,占本行总股本的0.03%。
2.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是该公司以代理人身份,代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该公司开户
登记的所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本行H股股份合计数。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家电网、长江电力和宝武钢铁集团分别持有本行H股1,611,413,730股、648,993,000股和335,000,000股,代理于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名下。除去国家电网、长江电力和宝武钢铁集团持有的上述股份,代理于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的其余H股为93,795,038,438股,包括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投资经理代表若干客户持有的,以及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其控制企业持有的本行H股。
3.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家电网通过下属子公司持有本行H股情况如下:国网国际发展有限公司296,131,000股,
国家电网国际发展有限公司1,315,282,730股。
4.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是该公司以名义持有人身份,代表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受香港及海外
投资者指定并代表其持有的本行A股股份合计数(沪股通股票)。
5.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汇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汇金公司控股的企业。香港
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此之外,本行未知上述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汇金公司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6. 除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情况未知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前10名股东均未参与融资融券及转融
通业务。
7. 上述股东持有的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除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名下股份质押、标记、冻结情况未知
外,其他上述股份无质押、标记、冻结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未发生优先股表决权恢复事项。
2.4.2 本行主要股东
汇金公司是本行的控股股东,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持有本行57.14%的股份,并通过其下属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间接持有本行0.20%的股份。汇金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中国公司法于2003年12月16日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为8,282.09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张青松先生。汇金公司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汇金公司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关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请参见本行于2007年10月9日发布的《关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有关事宜的公告》。
2.4.3优先股股东情况
报告期末,本行优先股股东总数为24户,均为境内优先股股东,不存在表决权恢复情况。2025年2月28日,优先股股东总数为24户,全部为境内优先股股东。
2024年末本行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单位:股
优先股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报告期内增减 | 持股总数 |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 18.22 | +39,170,000 | 109,310,000 |
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 10.72 | +63,900,000 | 64,300,000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 8.33 | - | 50,000,00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8.33 | - | 50,000,000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 8.28 | - | 49,660,000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 其他 | 7.93 | -6,800,000 | 47,600,000 |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其他 | 6.67 | +12,800,000 | 40,040,000 |
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其他 | 4.47 | +26,794,878 | 26,794,878 |
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 4.18 | - | 25,060,000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 4.17 | -2,000,000 | 25,000,000 |
1. 上述优先股不存在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2. 本行未知上述优先股股东之间、上述优先股股东与前10名普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
动关系。
2.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重要事项
2024年,本集团实现净利润3,362.82亿元,较上年增长1.15%;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355.77亿元,较上年增长0.88%。平均资产回报率0.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9%。利息净收入5,898.82亿元,较上年减少273.51亿元,降幅为4.43%;非利息收入为1,602.69亿元,较上年增加77.66亿元,增幅5.09%。2024年末,本集团资产总额40.5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25万亿元,增幅5.86%。本集团积极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对“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较上年增加1.96万亿元,增幅8.48%。持续加大低成本资金拓展,丰富资金来源,优化负债结构,提升负债质量管理水平。2024年末,本集团负债总额37.23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07万亿元,增幅5.90%,与资产增长基本匹配。其中,吸收存款余额28.71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06万亿元,增幅3.83%。
2024年末,本集团股东权益3.34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718.91亿元,增幅5.42%,主要是由于未分配利润较上年增加1,073.10亿元。由于股东权益增速低于资产增速,总权益对资产总额的比率较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至8.24%。
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风险仍需警惕。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银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2024年四季度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积极变化,新动能领域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2025年国家将全方位扩大内需,加力实施“两新”政策,投资及消费领域商机较多。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蕴藏巨大发展机遇,为银行业拓展客户和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提供了丰富商机。同时,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本集团将积极作为、有效应对。
2025年,本集团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增强服务国家建设、防范金融风险、参与国际竞争“三个能力”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聚焦主责主业,锚定做优做强,巩固传统特色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金融服务,守牢风险底线,全面提高价值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坚定不移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以下经营管理工作:一是加大力度推进“五篇大文章”。深化科技金融“股贷债保”服务,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做好融资融智综合服务;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响养老金融“健养安”品牌,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服务体系;强化数字化技术对重点领域的赋能,以数智化助力“五篇大文章”融合互促。二是主动作为服务扩大内需。充分发挥个人信贷优势,做强做优金融供给。深挖个人住房贷款市场机遇,提升重点区域市场竞争力;开展消费金融专项行动,巩固消费金融领先地位。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大力支持交通、电力、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建设。加大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等领域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贷款投放。三是更加有力有效支持重大战略实施。聚焦重点区域重大项目,提供“清单式”对接服务,持续做好中西部、东北地区资源保障。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本外币境内外一体化经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四是坚持集约共享、高效融合、安全可控的研发运营。加快建立企业级大运营体系,推动运营能力开放共享复用、节约高效安全、线上线下融合。突出信息科技“企业级”架构,提升科技研发质
效,加快推进集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五是坚持底线思维筑牢风控底板。加强境外机构、子公司风险全面管理,健全集团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聚焦重点机构加强风险穿透管理。加强普惠和零售业务风险协同管控,优化协同制衡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敏捷高效的线上业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智慧集约的业务运营模式。加强信贷业务合规遵循管理,加强信贷合规文化建设。
其他持股与参股情况2024年1月,本集团与中国银行完成原中国建设银行(巴西)股份有限公司(“原建行巴西”)股权转让相关交易的交割。交割完成后,本集团持有原建行巴西31.66%的股权。自2024年2月1日起,原建行巴西运营管理权移交至中国银行。
2024年7月,本行完成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首期认股金
10.75亿元的实际缴付。2024年7月,完成对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期第二次认股金10亿元的实际缴付。重大事件
报告期内重大事件请参见本行在上交所、香港联交所及本行网站披露的公告。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