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
601800公司简称:中国交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未出席董事情况
未出席董事职务 | 未出席董事姓名 | 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 | 被委托人姓名 |
董事 | 刘翔 | 公务原因 | 王海怀 |
4、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公司2024年度分红派息预案:公司按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33.84亿元的21%向全体股东分配股息,每股股息0.30166元,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合计约为49.11亿元(含税),现金分红比率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公司已于2024年半年度实施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约22.80亿元。扣除上述中期已派发现金红利,本次利润分配拟以2025年3月27日总股本16,278,611,42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派发每股0.16161元的股息(含税),总计约26.31亿元。本次利润分配将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中国交建 | 601800 |
H股 | 香港联合交易所 | 中国交通建设 | 01800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刘正昶 | 俞京京 |
电话 | 8610-82016562 | 8610-82016562 |
传真 | 8610-82016524 | 8610-82016524 |
电子信箱 | ir@ccccltd.cn | ir@ccccltd.cn |
联系地址 |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85号 |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85号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公司为中国领先的交通基建企业,围绕“大交通”“大城市”,核心业务领域分别为基建建设、基建设计和疏浚业务,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国内及全球港口、航道、道路与桥梁、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吹填造地、流域治理、水利、建筑及环保等相关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公司凭借数十年来在多个领域的各类项目中积累的丰富营运经验、专业知识及技能,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为客户提供涵盖基建项目各阶段的综合解决方案。
二、经营模式公司业务在运营过程中,主要包括搜集项目信息、资格预审、投标、执行项目,以及在完工后向客户交付项目。本公司制订了一套全面的项目管理系统,涵盖整个合同程序,包括编制标书、投标报价、工程组织策划、预算管理、合同管理、合同履行、项目监控、合同变更及项目完工与交接。其中,公司的基建建设、基建设计、疏浚业务均属于建筑行业,主要项目运作过程与上述描述基本一致。公司在编制项目报价时,会对拟投标项目进行详细研究,包括在实地视察后进行投标的技术条件、商业条件及规定等,公司也会邀请供货商及分包商就有关投标的各项项目或活动报价,通过分析搜集上述信息,计算出工程量列表内的项目成本,然后按照一定百分比加上拟获得的项目毛利,得出提供给客户的投标报价。公司在项目中标、签订合同后,在项目开始前通常按照合同总金额的10%-30%收取预付款,然后按照月或定期根据进度结算款项。客户付款一般须于1-3个月之内支付结算款项。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客户支付进度有不同程度滞后,项目周期及账期相应有所拉长。在上述业务开展的同时,公司于2007年开始发展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以获得包括合理设计、施工利润之外的投资利润。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根据市场环境、政策形势、行业需求的变化,始终严把投资环节关键关口,不断推动“价值投资”理念走深走实。具体情况请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
(一)做强做专主责主业,锻造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本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公路与桥梁的设计与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运营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船船队。本公司拥有
家主要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足迹遍及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及港澳特区和世界
个国家和地区。持续做大现汇工程,提高经营创现能力。高端商务活动高频效显,坚持做强做实三级公司市场主体,打造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三级工程公司,强化重点企业专业化发展。报告期,公司港航疏浚业务继续领跑行业,沿海市场占有率超六成。公路业务逆势发力,守住“公路王”地位。房建业务现汇同比增长36%,成为第一大专业板块。重大项目持续落地,践行国家战略。公司通过高端对接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太湖等系列湖库清淤项目连续中标,“湖库生态清淤”品牌逐步彰显;小洋山北、唐山煤炭储运基地、京杭运河湖西航道等沿海港口和内河高等级航道大标连中;芜湖泰山路长江大桥、象山石浦港海底隧道、长乐机场城际铁路隧道等长大桥隧项目持续领先;青浦老城厢改造、滨海城郊大仓、运城人民医院等三大工程及大单体公建项目捷报频传;向阳水库水源工程、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引嫩入白扩建一期等国家水网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持续做强投资项目,强化盈利能力。紧扣“控总量、优增量、提质量”要求,一是强化投资预算刚性约束。全年项目投资境内新签合同额1,290亿元,同比减少34%,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高质量遴选重点项目。二是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中短线、轻资产项目比重增加,长周期项目占比下降,重点区域项目投资占比持续提升。推动海上浮式风电、冷链、港口运营、智算中心等专项研究,通过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智利鲁凯威水电站项目、博茨瓦纳集中式光伏项目、丹东海洋牧场一期项目,投资引领进入水利、清洁能源领域。三是投资质效不断改善。项目投资现金流得到控制,年内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四是坚持“价值投资”。进一步强化投资与工程分离,提升单纯投资业务盈利能力。五是积极推进PPP业务化债。持续关注并研究地方化解隐性债务的落地举措,一地一策、一项目一策,加快推动债务化解、存量盘活工作。全面落实高质量项目管理体系,“三链”融合管理持续深化。项目管理系统全面铺开。一是以ESG管理为引领,将ESG理念贯穿到高质量项目管理实践中,加强项目管理与央企品牌、社会责任、合作相关方、员工、生态环境等多维度的“利益协同”,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二是夯实“法人管项目”主体责任,发挥好资源配置体系支撑作用,重点抓好依法履约、策划管理、项目班子配备、运营监控、绩效考核等工作。三是推动项企协同“数字化”,实现与生产经营数据、财务云等
个统建系统的无缝集成。搭建智慧工地平台,实现项目监管、资源调度、应急安全管理“在线化”。四是实现管理资源统筹配置,一级集采合作方交易集中度达
82.91%,综合采购成本降低约
2.3%,有效支撑降本增效。
(二)“公司国际化
2.0
”全面落地,持续升维海外业务公司锚定一个总体目标。确保中国和亚洲国际承包商第一的绝对领先优势,至2025年公司海外综合贡献度继续提升,净资产收益水平高于公司平均水平。积极践行国家战略。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系列标志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见证秘鲁钱凯港开港,李强总理出席马东铁鹅唛车站动工仪式,中央纪委李希书记考察蒙内铁路,给予公司海外项目高度认可,肯定公司在中外合作起到的积极作用。协调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个国家标委会,助力我国成功获得“港口码头标准技术委员会”牵头国资格。高端引领市场开拓。策划公司领导拜会外方国家领导人
次,开展双边部长级以上会见
余场。积极服务国家经济外交大局,全面参与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中哈第七次企业家委员会、全球工商法治大会等
场重大外事活动。其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达成各类合作成果
项,涉及合同总额
亿美元。持续升级“公司国际化”战略。推进实施《“公司国际化”深化改革实施方案(2023-2025年)》,优化调整“1+4+N”海外经营主体结构和“1+4+O+P”海外四级管理结构,推进国别组织“O”建设,提升境外组织管理集约化水平,海外市场主体形成“四轮驱动”格局,推优扶强海外“头部”三级公司,推动组建
个国别组织全面投入运行。深入研判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加大公司全球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布局,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推动公路、桥梁、铁路、港口等优势领域中国标准、中国技术“走出去”,为提升公司海外竞争力提供坚实基础。积极应对海外风险。强化经营风险防范意识,对非市场性风险与市场性风险通盘考虑、一体管理。严防政治风险、严控安全风险、严控廉洁风险、严控经营风险。报告期,公司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3,597.26亿元,同比增长
12.50%。按照项目类型划分,道路与桥梁、港口建设、铁路建设、房屋建筑、城市轨交、市政工程、疏浚、水利、城市综合开发、基建设计及其他分别占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的22%、15%、14%、13%、9%、8%、3%、2%、2%、1%、11%。按照项目地域划分,非洲、亚洲(除港澳台)、大洋洲、欧洲、拉丁美洲、港澳台及其他分别占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的39%、27%、13%、6%、6%、9%。
报告期,公司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新签合同额
384.6亿美元,占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的75%。其中,中东地区实现新签合同额
亿美元。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累计新签合同额2,732.18亿美元。在“大交通”方面,中标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南二环路、澳大利亚墨尔本雅拉有轨电车等大型项目。在“大城市”方面,中标香港T4号主干路及相关工程、新加坡媒体圈公寓住宅等系列项目。在“江河湖海”方面,签署塞内加尔恩达亚新港、沙特未来城奥克赛根港、阿尔及利亚安纳巴港扩建矿业码头等大型项目。在战新业务方面,博茨瓦纳、尼加拉瓜光伏等“小而美”民生工程实现新突破,签署香港地铁项目。
(三)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报告期,公司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国家推进“两新”、实施“两重”的有利契机,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领域拓展延伸,在“智慧+”领域展现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持续优化中交城市产业大数据平台在全公司内推广应用,用好用足产业资源,为政策解读、城市研判、产业导入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考核中位居央企首位。报告期,智慧公路实施高速公路视频监测优化、数字化机电运维平台建设等项目。智慧公路试点项目的实施,提升了高速公路监测与应急处置能力,优化了机电设备运维管理,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公路管理效率。智慧港口实施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天津港南疆港区国能(天津)港务二期工程等项目,基于AI技术实现有限元建模自动化、BIM构件自动配筋与出图,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提升港口装卸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推动港口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能源实施辽宁、湖北等地智慧燃气监管与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基于BIM、GIS、AI等技术,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的三维模型与可视化监管平台,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开发智慧燃气监管系统,实现燃气运行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与风险预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优化了城市资源配置,增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智慧城市+水务新签抚仙湖流域地表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广东肇庆区域智慧水务等项目,基于AI大模型构建水质预测与污染源溯源系统,提升水环境监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水质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优化水环境治理策略。智慧水务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水环境监管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优化了资源配置,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四)培育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以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期,公司在新兴业务领域实现新签合同额7,053亿元,同比增长46%。本公司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期,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指引目录,明确战新产业发展
个重点领域和
个细分赛道,选定现阶段重点发力的海上风电、北斗技术应用等细分赛道,形成重大投资、产业并购、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和具体举措。公司“三新”业务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相关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新业态、新模式业务。绿色能源板块围绕“大交通、大城市”应用场景,全力打造“交能融合”发展新模式。建筑科技板块深入推进砂石骨料、固废处理、装配式建筑等多领域业务,构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模式。冷链物流板块策划与冷链运营头部企业合作。数字智慧板块以传统主业产业链“强链”为目标,优先布局城市智慧停车运营、车路协同、智慧港航物流三个细分领域。助力公司“三新”业务融合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发展,发起设立专精特新科创基金、交通强国基金、pre-REITs基金,通过基金外延式的投资推动公司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公司产业转型升级。报告期,公司打造世界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太湖之星”投入使用,开辟江河湖库清淤新赛道,扩大“江河湖海”主业优势。自主研制全球最大国内首艘LNG双燃料动力系统耙吸船“新海鲟”等一批高端装备,在深地深海领域开展前瞻性布局,“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农林牧渔和陆上新能源合同额大幅增长,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成为“战新”产业主力。获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深远海工程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建设运行,打造中交特色新质生产力。
(五)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向“科技型”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公司聚焦主责主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领域,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牵引,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核心科技攻关和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激励力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持续推动公司向“科技型”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公司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认定。长大桥工程研究中心和疏浚技术装备研究中心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唯一一家拥有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筑央企,引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组建战略与创新研究总院,承担
项未来产业重点技术任务。此外,公司依托创新平台以及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创建人才、团队、平台“三位一体”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模式,系统地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张喜刚院士荣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获评“中国公路学会百优工程师”等荣誉称号,林鸣院士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
项,鲁班奖
项,国家优质工程奖
(含金奖
项),詹天佑奖
项,中国专利金奖
项,中国专利优秀奖
项;公司作为主参编累计参与颁布国家标准
项、行业标准
项;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7,175项。[按照中国交建及其附属公司获奖情况进行统计。]报告期,公司研发开支为
263.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42%,多项“卡脖子”技术攻关方面取得实效。牵头建设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和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原创技术策源地,5000t打桩船液压油缸、疏浚控制软件基础平台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实现关键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牵引,持续开展港口、桥梁、隧道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钢壳混凝土沉管预制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沉管浮运安装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深水深槽硬岩精准破岩开挖施工关键技术”“混凝土索塔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及装备”“20公里级公路山岭隧道设计建造运维成套关键技术及装备”“强涌浪极密地层及地震频发条件下港口建设关键技术和装备”“三塔斜拉桥静动力综合减振耗能体系”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果,有力地支撑了深中通道、秘鲁钱凯港、天山胜利隧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公司系统谋划“十五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重大技术产品、重大科技工程、重大创新平台等标志性成果。加大在深地深海、波浪能利用、漂浮式风电、BIM产业链、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领域研发投入,全力突破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创性、前沿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技创新体系,增加战新产业研发投入占比,有效提升研发投入产出效能。国家级创新平台主动担当国家战略任务和深地深海等未来产业以及青藏高速、三峡新通道等战略性工程技术创新。围绕数字底座、AI赋能、BIM中心,加大共性技术研发,支撑和赋能设计院、工程局、重大项目。加快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聚焦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和长大桥隧、道路工程、疏浚、自动化码头等策源地,实施技术研发、人才培育、平台建设、研发投入、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六大能力提升行动;布局海洋岛礁、海上风电、水处理、未来交通等战新产业领域策源地,协同外部资源培育深地深海、海洋能等引领未来发展的原创能力。
(六)业务资质不断取得突破,加快积累水利业务资质。公司主营业务拥有多项特级、甲级、综合甲级资质。公司共拥有
项特级资质,其中包括:
项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
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司现有各类主要工程承包资质1,800余项、工程咨询勘察设计资质近
项。报告期,公司共取得各类甲级及以上资质
项。其中,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
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项。三级公司获取
项,三级公司市场主体竞争力显著增强。公司成功落地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项,已形成
项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项工程设计水利行业甲级资质、
家综合甲级资质的新格局,实现水利行业,从前端规划设计到后端建设运营全链条、全周期的服务能力。
(七)持续强化市值管理举措,不断提升自身投资价值报告期,公司坚持做优资本,科学拓展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打通资本、资源、产业的循环路径,健全产融结合、以融促产的服务体系。综合运用现金分红、并购重组等多种手段,整合公司内外优质产业,加强产融联动,积极并购代表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优质资产,以资本运作驱动上市公司估值提升,从而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完善市值管理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根据《国资委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号——市值管理》要求,公司规范市值管理行为,推动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维护投资者权益。制定《中国交建市值管理办法》《中国交建估值提升计划及市值管理方案》,于2025年
月
日经第五届董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二是扎实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公司编制并发布《2024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在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显著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多措并举做实资产,全面推进提质增效;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积极探讨通过多次现金分红、控股股东增持等措施提升市值管理能力等方面产生实效。加紧研究现金分红与股价的内在联系,评估现金分红比例、股息率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影响。三是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增加分红可预期性。发布《关于收到控股股东提议实施中期分红暨落实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下制定并实施2024年度中期分红预案。公司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的最新工作精神,综合考虑公司所在行业特性、竞争格局、经营模式、所处发展阶段、盈利水平、资金需求及考核等因素,克服宏观环境与行业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压力,考虑通过中期分红提振市场对公司股价信心及投资者获得感,并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具体议案,于
月
日经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派发实施。四是有效落实“做实资产”,腾挪主业发展空间。公司制定《2024年资产资金优化提升专项工作方案》,持续推进优化资产结构、债务结构,加大非经营性资产、生产经营性资产中的沉没资产和低效无效资产,“两非”清理与“两金”压减,抢抓地方化债窗口期,加大沟通协调和催收力度,改善现金流。全面梳理资本结构,推进重组并购,加大资本运作和市值管理。开展金融板块业务风险专项整治,通过强化存量类金融资产管控,推动基金、债转股业务的整改压降。五是金融创新盘活存量资产,初步完成多层次REITs体系搭建。报告期,成功挂牌安江高速不动产ABS,发行规模
49.56亿元,是目前市场发行规模最大、首单高速公路类持有型不动产ABS,是继嘉通高速--央企首单高速公路公募REITs、清远大桥--市场首单持有型不动产ABS后通过金融创新盘活存量资产的最新成果。成功挂牌九永高速不动产ABS,发行规模
亿元,是市场首单以簿记方式发行、市场首单附有明确扩募机制的持有型不动产ABS。成功挂牌武深高速嘉鱼北类REITs,发行规模
41.88亿元。公司先后发起设立公募REITs、类REITs、Pre-REITs基金等多种产品,已初步完成多层次REITs体系搭建,在资产盘活领域储备丰富经验,未来将持续通过金融创新打通存量资产盘活通道,为央企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范例。六是积极拓展多元化基金业务,推动战新产业升级。公司积极拓展多元化基金业务,与银行、险资等机构合作设立基金,加快推进基金业务布局,存量基金业务主要投向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公司正在推进各类战略型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基金筹建,助力基建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报告期,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因素较多,但我国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0%,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及时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公司深入实施“三重两大两优”经营策略,服务国家战略,狠抓现汇市场,“大交通”筑牢领先地位,“大城市”能力显著增强,“江河湖海”持续巩固提升,海外市场营销成绩突出,战新及新兴业务布局全面推进。报告期,公司新签合同额为18,811.85亿元,同比增长7.30%。新签合同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境外工程、城市建设、水利项目、能源工程等建设需求增加。业务结构不断改善,现汇规模稳步扩张,投资结构持续向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34,867.73亿元。公司各业务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3,597.26亿元(约折合510.33亿美元),同比增长
12.50%,约占本公司新签合同额19%。其中,新签合同额在3亿美元以上项目总合同额257.67亿美元,占全部境外新签合同额的50%。经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共在13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公司加快构建新兴业务格局,加大新兴业务市场开拓,积极打造中交特色新质生产力,各业务来自于新兴业务领域的新签合同额为7,053.47亿元,同比增长46.43%。公司加快工程项目新业务领域转型升级,其中:来自水利项目的新签合同额为764.09亿元,同比增长109.75%;能源工程类项目的新签合同额为813.84亿元,同比增长146.41%;农林牧渔工程类项目的新签合同额为85.05亿元,同比增长248.26%。
各业务按照公司股比确认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合同额为1,293.83亿元(境内为1,290.47亿元,境外为3.36亿元),预计在设计与施工环节公司可承接的建安合同额为1,100.84亿元。
四、业务回顾与市场策略
(一)国内市场报告期,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4%。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1.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3.5%。报告期,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风险隐患较多。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础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发挥财政赤字额外空间,置换地方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对“两重”“两新”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加速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和工程项目全面落地,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报告期,公司发挥“大城市”“大交通”“江河湖海”产业联动优势,加大内外部资源整合力度,为市场提供一揽子、高品质“中交方案”。一是扛起“大国重器”使命担当,坚定践行交通强国战略,有序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标志性工程平陆运河,提供一体化设计建设方案。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建成开通,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二是聚焦“三大工程”,全面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市政管网建设、老城区改造、人居环境及生态提升等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民生福祉领域积极作为。三是聚焦“3060”双碳目标,依托数字化、智慧化管理赋能,持续打造中国海上风电第一品牌,报告期实现新签合同额204.69亿元,获山东、海南、上海、浙江等多地新签项目。承平高速成功入选首批交通部零碳试点项目。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先进技术研究,深度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二)海外市场报告期,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升级,“脱钩断链”愈演愈烈,全球南方加快崛起,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巴以局势依然充满变数,“洛比托走廊”计划出台等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大国博弈,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持续影响区域市场。基于科技变革、产业变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催生诸多新业态、新模式,基建行业发展面临新一轮整合,各国政府对于通过基础设施拉动经济的意愿进一步增强,跨区域间交通互联互通需求增加,重大项目、优质项目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聚。“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中非“十大伙伴行动”以及若干多双边合作机制项下的系列部署安排,都为海外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根据2024年ENR统计,全球250强国际承包商的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5.1%,未来国际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坚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以打造“连心桥”“致富路”“发展港”和“幸福城”为抓手,高水平策划实施“一带一路”沿线惠及两国政府和当地社会民生工程,坚定不移地推动海外业务向“高质量、惠民生、可持续”方向发展。
(三)分业务情况(
)基建建设业务基建建设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在国内及全球兴建港口、道路与桥梁、铁路、水利、城市轨道交通、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市政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及环保等相关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按照项目类型划分,具体包括港口建设、道路与桥梁、铁路建设、城市建设、海外工程等。报告期,本公司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7,005.82亿元,同比增长9.12%。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3,446.44亿元(约折合488.94亿美元)。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1,268.39亿元,本公司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1,095.04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29,473.41亿元。按照项目类型及地域划分,港口建设、道路与桥梁、铁路建设、城市建设等、境外工程的新签合同额分别为876.34亿元、2,751.88亿元、162.60亿元、9,768.56亿元、3,446.44亿元,分别占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的5%、16%、1%、58%、20%。
①港口建设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建设企业,承建了建国以来绝大多数沿海大中型港口码头,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本公司形成实质竞争的对手相对有限。报告期,本公司于中国境内港口建设新签合同额为876.34亿元,同比增长3.68%,占基建建设业务的5%。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17.88亿元,本公司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11.82亿元。2024年1-11月,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沿海与内河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为1,979.66亿元,同比增长8.3%。沿海港口投资热点在国际枢纽海港和南北海上运输通道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等领域,内河区域重点攻坚“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十四五”期间新增2,500公里通航目标。本公司以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和成立智慧港航产业联盟为依托,紧跟战略区域经营布局,深度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要区域,紧盯重大项目,成功落地海南省澄迈县马村港三期项目、黄骅港散货港区原油码头一期施工总承包、重庆港主城港区洛碛作业区一期等重点项目。
②道路与桥梁建设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道路及桥梁建设企业之一,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以及跨江、跨海桥梁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在全国同行业市场处于领军地位。公司公路业务实现了从单一产业链到全产业链(规划策划、可行性研究、投融资、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资产处置)的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全过程一体化咨询服务产业格局。在公路行业具有领先的技术力量、充足的资金能力、突出的项目业绩、丰富的资源储备、良好的信誉等优势,能够提供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咨询服务。在特大跨径悬索桥建造等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在高寒冻土技术研究方面,在桥岛隧工程等全产业链和综合一体化服务方面,形成超越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与本公司形成竞争的主要是一些大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基建建设企业。报告期,本公司于中国境内道路与桥梁建设新签合同额为2,751.88亿元,同比减少21.15%,占基建建设业务的16%。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789.94亿元,本公司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778.10亿元。2024年1-11月,按照交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公路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为23,627.02亿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元,同比减少10.8%。“十四五”期间,国家高速公路建设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目标,以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导向,缓解区域间路网发展需求不平衡,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据统计,全国公路“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项目建设规模约42,000公里,总投资额约31,00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约10,500公里,投资额约19,000亿元;普通公路建设规模约31,800公里,投资额约12,000亿元。“十四五”中期规划调整后,更加强化前端引领和绿色低碳转型,分区域梳理穿城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繁忙路段提级扩容、干线通道、过江跨海等关键性工程。市场布局来看,粤港澳、长三角、华中、东北、西北以及京津冀等区域,市场空间较为广阔。报告期,公司紧跟交通强国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发力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市政化改造、智慧交通、“交通+新能源”等增量市场,参与建设G76厦蓉国家高速公路都匀至贵阳段扩容工程与榕江至融安(黔桂界)高速公路项目、云南省G5615天猴高速公路天麻段EPC项目、青藏公路G109线格尔木至那曲提质改造工程(青海段)等多个优质公路项目。
③铁路建设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建设企业之一,锚定全面建成科技领先、管理先进、品质卓越的世界一流轨道交通综合服务商战略目标不动摇。国内市场,公司凭借自身出色的建设水平和优异的管理能力,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主力军,但与中国境内两家传统铁路基建企业在中国区域的市场份额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随着国铁集团关于进一步统一开放铁路建设市场政策机遇,进一步优化轨交经营布局,公司将在通道性、有价值的货运铁力项目中寻找机会。境外市场,公司成功进入非洲、东南亚等铁路建设市场,建成运营蒙内铁路、肯尼亚铁路等及在建马来西亚东部沿海铁路等多个重大铁路项目,“中交铁道”品牌名片在国际市场影响力举足轻重。报告期,国家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2%。据统计,从发包量来看,公司市场份额2.6%,为行业第三名,路外第一名。本公司于中国境内铁路建设新签合同额为162.60亿元,占基建建设业务的1%。报告期,铁路围绕完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建设,大力推进城际铁路,加快发展市域铁路,完善路网布局,全国最长铁路隧道易贡隧道进入正洞掘进。公司已围绕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维护,形成轨道交通业务全产业链布局。依托公司在公路、机场等产业优势,创新打造“轨道+”城市综合运营解决方案。公司坚定践行交通强国战略,成功新签江苏省宿迁市潍宿高铁江苏段站前3标项目、深圳至南宁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至省界段施工总价承包(SNSG-2标)项目等建设工程,擦亮“中交铁道”品牌名片。
④城市建设等本公司广泛参与房屋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综合开发等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同时,公司加快水利、能源业务、生态环保、城市水环境治理等新兴产业布局,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报告期,本公司于中国境内城市建设等项目新签合同额为9,768.56亿元,同比增长23.20%,占基建建设业务的58%。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460.58亿元,本公司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305.12亿元。按照项目类型划分,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水利、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综合开发、海上风电、环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境治理及其他分别占城市建设新签合同额的42%、17%、6%、4%、2%、2%、2%和25%。2024年,国家将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形成更高发展需求。多项国家政策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助力优势城市群、都市圈房地产和城市更新市场总体企稳向好。民生工程释放行业发展新动能,老旧小区改造、集体租赁住房、政策性安居房、医院学校、公共服务等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双碳目标战略下,房屋建造方式加快转变,数字建造、绿色建造、建筑工业化进入发展快车道。城市人口聚集对公共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更新、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智慧停车、管网改造等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报告期,公司房建业务积极投身“三大工程”建设,中标郑州金水东关虎屯城中村及片区改造续建项目、天津武清南陈庄田辛庄宋台南商村北商村城中村改造等多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在徐州铜山、河南信阳、云南楚雄等多地实施保障房项目建设。践行特色冷链物流资源整合者定位,中标湛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中标呼和浩特阿特斯产业园项目、佛山新材料制造产业园等产业园区项目。市政业务持续发力新基建、城市综合交通、管线改造等财政支持领域,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及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建设,成功中标多个县域项目。发力城市复杂交通、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细分领域,在辽宁、湖北等地,重点推进智慧燃气监管与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落地城镇燃气智慧监管与安全运行综合服务平台、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5G+智慧城市新基建铁塔全国建设等项目,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合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综业务公司全面对接新型城镇化战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和城市更新行动带来的新一轮片区开发建设需求,签约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城市更新项目、江西省赣州市三江口片区水西组团南部板块综合开发项目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片区开发模式不断成熟,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致力建设美丽中国,在山东、四川等多地参与流域治理、污水处理项目。报告期,公司持续拓展水利、能源、农林牧渔等业务领域,“第二增长曲线”业务规模效应初步显现。水利业务,成功中标重庆市向阳水库工程水源工程、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第三批施工标、官厅水库清淤试点工程、延安市王瑶水库扩容工程施工Ⅰ标、Ⅱ标、于桥水库清淤试点工程等项目。能源业务打造海上风电专业平台,实现新签合同额155.33亿元,获华能山东分公司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大唐海南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等多个新签项目,公司拥有多项全国领先的海上施工及运维技术。中标广东省廉江1200MW户用光伏、合创(东明)黄河滩区黄沙治理生态旅游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基地EPC项目、涉县千乡万村驭风行动405兆瓦风电EPC+采购项目、大同市云冈区150MW/15MWh独立储能调频EPC项目等项目。农林牧渔业务中标日照现代农业土地质量与产量提升产业化推广示范EPC项目、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EPC项目、云南省盐津县国家储备林EPC项目等项目。
⑤海外工程本公司基建建设业务海外工程范围包括道路与桥梁、港口、铁路、机场、环保、地铁、建筑、水利水电、清洁能源等各类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报告期,本公司基建建设业务中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3,446.44亿元(约折合488.94亿美元),同比增长16.78%,占基建建设业务的20%。公司立足全球视角,发挥主业优势,积极配合和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在“大城市”“大交通”“江河湖海”领域优势,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沿线民生改善,主动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报告期,公司新签肯尼亚加里萨-伊西奥洛标轨铁路项目、澳大利亚墨尔本雅拉有轨电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车第五期运维项目、莫桑比克马普托EN1轻轨项目、沙特未来城OXAGON港项目、香港T4号主干路及相关工程、新加坡媒体圈公寓住宅等系列项目等。(
)基建设计业务基建设计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咨询及规划服务、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程顾问、工程测量及技术性研究、项目管理、项目监理、工程总承包以及行业标准规范编制等。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港口设计企业,同时也是世界领先的公路、桥梁及隧道设计企业,在相关业务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与本公司相比,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竞争力相对较弱。公司全资子公司中交设计(600720.SH)于2023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资产交割完成后,中交集团设计板块专业化整合初步完成,中交设计成为国内最大的设计类上市公司,充分发挥产业链的龙头引领作用,大力拓展高端市场,助力集团业务发展与升级。中国智宝注入中交设计,主要打造海外设计品牌,坚持向业务前端、高端迈进,引领设计标准走出去,加快设计能力提升以及设计资格资质的落地。在铁路基建设计业务方面,本公司在“十一五”期间进入该市场领域,目前主要业务分布于海外铁路项目以及国内轨道交通项目。报告期,本公司基建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为526.46亿元,同比下降5.94%。其中,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28.41亿元(约折合4.03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1,792.20亿元。(
)疏浚业务疏浚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基建疏浚、维护疏浚、环保疏浚、吹填工程、流域治理以及与疏浚和吹填造地相关的支持性项目等。报告期,本公司疏浚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160.17亿元,同比减少2.67%。其中,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111.75亿元(约折合15.84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3,286.26亿元。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疏浚企业,在中国沿海疏浚市场有绝对影响力。业务覆盖港口疏浚、航道疏浚、吹填造地、流域治理、浚前浚后、环境工程等领域。拥有目前中国最大、最先进的疏浚工程船舶团队,耙吸挖泥船及绞吸船的规模居全球首位。报告期,本公司持续优化资产结构,稳步推进投资建造和购置重大疏浚船舶装备,淘汰部分老旧低效的落后船舶,优化绞吸船等装备调度机制,提高施工利用率。全国沿海疏浚投资市场相对稳定,为疏浚行业提供稳定的市场份额,起到压舱石作用;随着“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规划的铺开,内河航道市场投资逐年提升,京杭大运河、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赣粤、湘桂运河等重大内河项目受到国家和社会更多的关注;依据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水库库容管理的指导意见》,水库清淤工程在未来十年有较大释放空间。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水运建设总投资保持稳中略升的趋势,其中内河投资为主要增长点,为公司未来疏浚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报告期,公司集中优势力量,推动重大项目经营,中标大小嶝、梅山港、小洋山、黄骅港等一批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重点项目,在湖库清淤、内河航道、水利工程等转型领域取得突破。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在大生态环保、水资源增量市场发声发力,推进水源地保护、流域水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一批具有全局带动性、目标导向性的重点项目落地。(
)其他业务其他业务主要包括公司全产业链盾构机的装备制造、物资集中采购、金融产业支撑等业务。公司盾构装备成套技术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制造、维修直径3.64米至16.07米盾构机百余台,在南京纬三路/和燕路、上海机场联络线、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孟加拉国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等大盾构项目与国际一流盾构厂商竞技创新,在跨越江河湖泊及超大、特大城市集约化发展领域建立核心优势。在福州地铁运用双模盾构,通过模式转换适应多种水文地质条件,较传统方法大幅提高施工功效,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公司物资集采模式持续优化,建立内贸企业管控方案,强化源头集采落到实处;动态调整集采目录,探索不同品类区域集采,落实地材集采工作,扩大集采效益;与境外国别区域开展区域集采工作,完善公司海外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升国际化采购管理水平。报告期,本公司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19.40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315.86亿元。
(四)报告期内签订的部分主要经营合同(单位:人民币亿元)(
)基建建设业务
港口建设 | ||
序号 | 合同名称 | 金额 |
1 | 河北省黄骅港散货港区原油码头一期工程项目 | 23.79 |
2 | 海南省澄迈县马村港三期项目 | 20.06 |
3 | 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防波堤一期工程项目 | 19.53 |
4 | 重庆港主城港区洛碛作业区一期项目 | 19.51 |
5 | 河北省黄骅港商业煤炭储运基地一标段EPC项目 | 19.23 |
道路与桥梁建设
道路与桥梁建设 | ||
序号 | 合同名称 | 金额 |
1 | 云南省G5615天猴高速公路天麻段EPC项目 | 89.97 |
2 | 广西省南宁二环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 | 47.85 |
3 | 秦皇岛至沈阳高速公路(松岭门至沈阳段)项目 | 37.00 |
4 | G346霍山至英山绿色公路工程(一期)EPC项目 | 33.77 |
5 | G4京港澳高速株洲王十万(朱亭)至耒阳大市段扩容工程项目 | 32.19 |
铁路建设 | ||
序号 | 合同名称 | 金额 |
1 | 江苏省宿迁市潍宿高铁江苏段站前3标项目 | 30.11 |
2 | 新建深圳至南宁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至省界段施工总价承包(SNSG-2标)项目 | 25.99 |
3 | 福建省F2线、F3线站前施工总承包JCZQ-2标项目 | 21.30 |
4 | 新建济南至枣庄铁路土建工程JZTJ-5标项目 | 19.82 |
5 | 广东省佛山市广湛铁路站前十一标项目 | 14.94 |
城市建设等
城市建设等 | ||
序号 | 合同名称 | 金额 |
1 | 四川省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 | 97.55 |
2 | 上海市青浦新城老城厢旧区改造项目 | 84.64 |
3 | 江西省南昌环球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 | 80.00 |
4 |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省级物流枢纽综合开发项目 | 77.72 |
5 | 浙江省瑞安市塘河新城共同富裕示范项目 | 62.29 |
海外工程
海外工程 | ||
序号 | 合同名称 | 金额 |
1 | 澳大利亚墨尔本雅拉有轨电车第五期运维项目 | 164.42 |
2 | 塞内加尔Ndayane新港项目 | 81.26 |
3 | 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米轨改造项目 | 68.86 |
4 | 沙特未来城OXAGON港T1码头堆场包项目 | 67.58 |
5 | 马达加斯加东海岸太阳路养护及沥青罩面工程项目 | 64.83 |
(
)基建设计业务
序号 | 合同名称 | 金额 |
1 | 新疆准东将军庙至哈密淖毛湖(白石湖南)铁路增建二线项目 | 81.38 |
2 | 山东省济宁市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上级湖段)改造工程项目 | 26.63 |
3 | 新疆昌吉州北大路139号住宅项目 | 17.66 |
4 | 江苏省华电赣榆LNG接收站码头项目LNGMT-EPC标段 | 12.10 |
5 | 福建省福州市江阴港城经济区(蓝园片区)项目 | 11.79 |
(3)疏浚业务
(3)疏浚业务 | ||
序号 | 合同名称 | 金额 |
1 | 重庆市经开区江南春城综合开发项目 | 30.67 |
2 | 山东省日照市现代农业土地质量与产量提升产业化推广示范项目 | 25.00 |
3 | 天津市南港工业区生态环境导向综合开发项目 | 25.00 |
4 | 广西省北海港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项目 | 23.91 |
5 | 柬埔寨油气配套设施海岛综合开发一期工程项目 | 23.18 |
(五)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情况2024年,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央企之间的“跨界”现象日益普遍,传统基建领域竞争格局“内卷”严重。国家部委出台多项政策文件、组织开展多个专项行动,逐步细化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非主业投资、海外投资、PPP存量项目处理等监管要求,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突出做好稳投资工作。同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深入推进,存量PPP项目在政府审计整改、财政监督整改等方面监管日趋严格。报告期,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从严管控、高效优质,以价值投资助力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投资规模合理压缩,2024年按照公司股比确认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合同额为1,293.83亿元,同比下降38%,理性投资回归。二是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中短线、轻资产和重点区域项目比重增加,坚持高质量遴选重点项目,海上浮式风电、冷链、港口运营、智算中心等专项研究持续推进,水利水电、清洁能源等新业务领域的投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三是投资风险有效化解,持续关注并研究地方化解隐性债务的落地举措,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地方财政情况以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优先级排序,一地一策、一项目一策,加快推动债务化解、存量盘活的工作,加快资金回款进程,改善现金流水平和各项财务指标。下一步,公司将紧扣“高质量发展突破年”总体要求,控总量、优增量、调结构,提升投资质效,推动投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坚持总量控制,高质量夯实发展根基,按照“量入为出、以收定支,逐步实现投资现金流平衡”的原则,持续控制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统筹考虑长、中、短期项目布局,强化资金周转、快进快出,鼓励投资小而美、短周期、见效快的项目。二是坚持价值投资,高质量遴选投资标的,严格投前评审论证,坚持事先算赢,以现金流和利润贡献为核心高质量遴选投资标的,确保良好的投资收益。进一步提升战新产业投资占比,加快境外投资布局,聚焦基础设施需求潜力大、投资环境良好的国别(地区)。三是坚持强化监管,高质量抓好项目执行,全面落实全生命周期监管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抓好工作落实,强化数智化监管手段,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技术赋能投资业务管理。四是坚持投资底线,高质量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密切关注政策走向,严格落实国家各项监管要求,避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持续完善系统性应对方案和整体性防控机制,确保各类风险总体可控。(
)新签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情况报告期,公司各业务按照公司股比确认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合同额为1,293.83亿元(境内为1,290.47亿元,境外为
3.36亿元),其中:
BOT及BOO类项目、政府付费(非经营)类项目、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的确认的合同额分别是
746.95亿元、
183.46亿元和
363.42亿元,分别占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合同额的58%、14%和28%,预计在设计与施工环节本公司可承接的建安合同额为1,100.84亿元。(
)政府付费项目以及城市综合开发项目情况本公司政府付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4,393.84亿元,累计收回资金为
968.74亿元。本公司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1,792.04亿元,实现回款为1,661.74亿元。(
)特许经营权类项目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截至2024年
月
日,经统计本公司对外签约并负责融资的并表项目(如有变化以最新统计数据为准),特许经营权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1,950.07亿元,进入运营期项目
个(另有
个参股项目),报告期运营收入为
83.29亿元,净亏损为
23.40亿元。经审计,截至2024年
月
日尚未完成投资额为1,118.27亿元。1新签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人民币亿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总投资概算 | 按公司股比确认合同额 | 预计建安合同额 | 是否经营性项目 | 是否并表 | 建设期(年) | 收费期/运营期(年) |
1 | G76厦蓉国家高速公路都匀至贵阳段扩容工程与榕江至融安(黔桂界)高速公路项目 | BOT | 288.62 | 288.62 | 220.12 | 是 | 是 | 3 | 37 |
2 | 秦皇岛至沈阳高速公路(松岭门至沈阳段)项目 | BOT | 282.20 | 143.92 | 164.95 | 是 | 是 | 4 | 25 |
3 | 山西省祁县至离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 BOT | 135.87 | 135.87 | 90.08 | 是 | 是 | 3 | 30 |
4 | 安徽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和县至无为段工程项目 | BOT | 82.99 | 91.29 | 59.76 | 是 | 是 | 3 | 29.67 |
5 | 上海市青浦新城老城厢旧区改造项目 | 城综 | 89.09 | 84.64 | 26.55 | 是 | 是 | 4 | 0.25 |
6 | 杭州市良渚新城“元城智谷”综合开发项目 | 城综 | 67.02 | 63.67 | 34.88 | 是 | 是 | 4 | 6 |
7 | G4京港澳高速株洲王拾万(朱亭)至耒阳大市段扩容工程捆绑桂东至新田(宁远)高速公路桂东至郴州段项目包 | BOT | 382.06 | 47.76 | 62.74 | 是 | 否 | 4 | 30 |
8 | 重庆沙坪坝区井双片区城市更新项目 | 城综 | 82.10 | 38.31 | 22.25 | 是 | 是 | 6 | 34 |
9 | 广州市黄埔区将军山产城融合综合开发启动区项目 | 城综 | 54.34 | 38.04 | 14.21 | 是 | 是 | 2 | 20 |
10 | 杭州市临平新城融沪现代社区综合开发项目 | 城综 | 41.21 | 37.09 | 28.71 | 是 | 是 | 5 | 5 |
11 | 重庆中交洛碛港港口项目 | BOT | 32.05 | 31.89 | 11.82 | 是 | 是 | 2 | 33 |
12 | 其他 | - | 1,393.41 | 292.73 | 364.77 | - | - | - | - |
合计 | 2,930.96 | 1,293.83 | 1,100.84 | - | - | - | - |
特许经营权类在建项目
(人民币亿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按股比确认合同额 | 本期投入金额 | 累计投入金额 |
1 | G76厦蓉国家高速公路都匀至贵阳段扩容工程与榕江至融安(黔桂界)高速公路项目 | 288.62 | 0.55 | 0.55 |
2 | 河北省太行山等高速公路项目 | 145.70 | 参股 | 参股 |
3 | 秦皇岛至沈阳高速公路(松岭门至沈阳段)项目 | 143.92 | 3.01 | 3.01 |
4 | 山西省祁县至离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 135.87 | 9.29 | 9.29 |
5 | 广西省全州至容县公路(平南至容县段)PPP项目 | 127.55 | 22.30 | 28.12 |
6 |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G95)承德(李家营)至平谷(冀京界)段项目 | 114.53 | 18.70 | 75.38 |
7 | 新疆乌鲁木齐至尉犁等公路项目 | 106.16 | 参股 | 参股 |
8 | 贵州省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项目 | 99.99 | 参股 | 参股 |
9 | 重庆渝湘复线(主城至酉阳段)、武隆至道真(重庆段)高速公路项目 | 96.87 | 参股 | 参股 |
10 | 贵州省德江至余庆高速公路项目 | 93.88 | 参股 | 参股 |
11 | 广西省全州—容县公路(平乐至昭平段)项目 | 91.92 | 16.44 | 34.84 |
12 | 甘肃省G1816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合作至赛尔龙(甘青界)段PPP项目 | 85.81 | 6.91 | 12.83 |
13 | 重庆江泸北线高速公路 | 84.98 | 参股 | 参股 |
14 | 新疆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项目 | 82.87 | 参股 | 参股 |
15 |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医疗园PPP项目健康生产园区 | 65.58 | 0.46 | 1.79 |
16 | 宣汉至开州至云阳至巫溪至巫山高速公路巫山至官渡段项目 | 62.25 | 0.33 | 0.38 |
17 | 重庆铜安高速公路 | 60.47 | 参股 | 参股 |
18 | 山西省国道208线晋中长治界至屯留小河北段改扩建工程项目 | 49.40 | 5.70 | 8.52 |
19 | 甘肃省S28线灵台至华亭高速公路一期项目 | 40.50 | 参股 | 参股 |
20 | 山西省国道108线襄汾-曲沃-侯马过境改线工程 | 35.11 | -0.95 | 1.79 |
21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蒙西工业园区至三北羊场铁路项目 | 33.83 | 参股 | 参股 |
22 | 新疆淖毛湖至将军庙铁路项目 | 33.13 | 参股 | 参股 |
23 | 重庆中交洛碛港港口项目 | 31.89 | 3.95 | 3.95 |
24 | 其他 | 234.62 | 4.45 | 19.72 |
合计 | 2,345.45 | 91.14 | 200.17 |
③特许经营权类进入运营期项目(人民币亿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累计投资金额 | 本期运营收入 | 收费期限(年) | 已收费期限(年) |
1 | 云南省新嵩昆、宣曲、蒙文砚高速公路 | 276.47 | 12.62 | 30 | 7.0 |
2 | 贵州省道瓮高速公路 | 265.07 | 6.43 | 30 | 9.0 |
3 | 柬埔寨金边-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项目 | 132.57 | 3.03 | 50 | 1.5 |
4 | 贵州省贵黔高速公路 | 92.47 | 3.76 | 30 | 8.0 |
5 | 贵州省贵瓮高速公路 | 85.70 | 4.78 | 30 | 9.0 |
6 | 贵州省沿德高速公路 | 75.37 | 1.46 | 30 | 9.0 |
1特许经营在建项目明细未包含境外收购的特许经营项目
7 | 贵州省贵都高速公路 | 74.44 | 5.68 | 30 | 13.8 |
8 | 尼日利亚莱基港特许经营权 | 65.24 | 2.85 | 45 | 1.7 |
9 | 陕西省榆佳高速公路 | 61.38 | 2.78 | 30 | 11.0 |
10 | 重庆永江高速公路 | 60.23 | 1.09 | 30 | 10.0 |
11 | 重庆丰涪高速公路 | 59.82 | 3.03 | 30 | 11.0 |
13 | 重庆丰石高速公路 | 55.77 | 1.67 | 30 | 11.0 |
12 | 福建省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项目 | 52.93 | 1.26 | 24 | 4.0 |
13 | 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 | 52.14 | 4.27 | 50 | 9.0 |
14 | 广东省佛山广明高速公路 | 51.40 | 6.08 | 25 | 15.5 |
15 | 湖北省武汉沌口长江大桥项目 | 48.60 | 1.82 | 30 | 7.0 |
16 | 肯尼亚内罗毕快速路BOT项目 | 47.87 | 3.23 | 27 | 1.5 |
17 | 湖北省咸通高速公路 | 31.21 | 1.19 | 30 | 11.0 |
18 | 其他 | 161.24 | 7.99 | - | - |
合计 | 1,749.90 | 75.02 | - | - |
五、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适用□不适用从境内看,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虽然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犹存,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础趋势没有变。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发挥财政赤字额外空间,置换地方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对“两重”“两新”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加速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和工程项目全面落地,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特别是沿海、沿边等重要区域及重大项目,按照交通强国战略建设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在断点堵点、沿边沿海、老少边穷地区,还是有很多机会。从行业形势看,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向低碳、创新、数智、融合、安全、韧性一体化方向发展,建筑业、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加速转型,新基建潜力巨大。港航疏浚“蕴含新机遇”。港口码头等级提升、智能化改造成为需求重点,内河水运成为投资主力方向,大型运河项目纷纷启动论证,多省份合计总投资或接近万亿元。公路行业“加速融合”。多式联运、车路协同、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农村客运网络优化等一体化融合领域成为建设重点,“公转铁”“公转水”成为大宗货物运输绿色低碳转型重要方向。轨道交通“保持平稳”。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成为重点方向,以主要港口、重点园区和铁路货站等为重点的铁水联运建设有望提速。水利市场“前景广阔”。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加速推进,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成为重点,预计2025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将继续保持水利建设规模。机场产业“迎来新增长”。低空经济成为增长新引擎,到2030年通用航空产业预计将达到万亿级市场规模。从境外看,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大国博弈导致国际关系加速演变,政治和经济风险不断加大。全球基建市场竞争白热化,产品竞争逐渐升级为产业链条与产业生态竞争,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发达国家转型升级、发展中国家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加速迈向工业化,为基建企业提供机遇。新兴经济体及部分国家(地区)基于民众对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刚性需求,基建投资将随着经济复苏逐步释放,对外承包业务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饮水安全、水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减贫、粮食安全、固废处置等“小而美、美而惠”民生工程领域互利合作机遇增多。深海管道铺设、拆除,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运营、维护等业务前景广阔,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业务需求持续增长,数字化、去碳化等新技术新模式快速迭代,科技创新和自我进化成为企业制胜关键。
(二)公司发展战略
√适用□不适用2025年,公司将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机遇和挑战,既要善于抓住产业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又要增强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努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扛稳“大交通”传统优势主业的“红旗”,顶起“大城市”新军的“风标”,坐稳国际化发展的“龙头”,进一步拓展境内外市场,调整业务结构布局,扩大国际影响力,全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一是紧跟国家战略优势布局,发挥重大工程示范效应。“大交通”业务将抓住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提质升级的发展机遇,强化设计咨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整合新工艺新技术的牵引作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高度关注重大交通枢纽等未来增长极,积极进军智慧公路、“公路+”等新业态、新模式,切实把握发展先机。主动向创新要增量,推进模式创新,针对PPP新机制带来的挑战机遇,不断强化商业模式创新;推进技术创新,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对市场经营的支撑带动作用,依靠科技创新来降低技术成本、提高投标效益,依托核心装备、核心技术提升市场开发的核心竞争力。公路桥梁领域紧抓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提质升级的发展机遇,强化前端引领和绿色低碳转型,分区域梳理穿城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繁忙路段提级扩容、干线通道、过江跨海等关键性工程,在重大交通战略工程承揽、高端项目经营、现汇市场份额上保持绝对领先。铁路领域抢抓国铁集团关于进一步统一开放铁路建设市场政策机遇,进一步优化轨交经营布局,在通道性、有价值的货运铁力项目中寻找机会。发挥重大工程示范效应实现新突破。二是“大城市”业务提升能级,深入服务城市更新行动。“大城市”业务将把握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市场机遇,重点拓展国家重点城市群和都市圈,建立以高端设计为导向的更新机制,打破资质、业绩、人才制约,为城乡居民创造高品质生活。市政公用工程领域聚焦超大特大城市在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充分发挥设计前端引领作用,大力开拓厂房、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工程。高度关注量大面广的老旧小区改造领域,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紧盯地下管网管廊、城市生命线工程等纳入“两重”国家资金支持领域。房屋建筑领域高度关注
个城区常住人口超
万城市的保障房建设需求,加强优质客户拓展,重点跟踪、策划参与超大特大城市校区、院区建设及加大超高层、大型公建项目。城市综合开发领域聚焦超大特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项目,以城市合伙人视角更新迭代项目策划、产业导入和商业运营能力,结合“新城建”要求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为城市发展提供中交方案。三是“江河湖海”结构提级优化,水域业务彰显优势。推动传统港航转型升级,构筑海洋、环保增量发展新优势。加快在深远海工程、深远海装备、深远海技术等领域整合资源,提高“深远海”领域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淡化、海工装备等细分领域正迎来增量发展空间。港航疏浚领域持续巩固主业领先地位,充分发挥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建造施工、智慧港航全产业链优势,延伸拓展机电安装、管廊运输等衍生市场。聚焦内河领域,积极参与电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子航道“一张图”建设,紧跟水运通道补短板和多式联运发展方向,结合内河
个省市特点创新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做好三峡水运新通道、赣粤运河、东江航道等重大项目经营策略工作。生态环保领域抢抓城乡供排水厂网设施新一轮发展机遇,深化“环保综合体”发展理念,探索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固废处置与新能源等一体化策划方案,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持续打造湖泊生态治理品牌,提升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性装备技术。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细分领域,加快矿山资质获取和专用许可证完善,积极布局服务绿色矿山建设业务发展。海洋业务领域全面参与海上风电咨询设计与建设运维,加强漂浮式风电技术装备研发和试验示范项目落地应用,锻强综合竞争力。大力拓展海缆敷设、海上光伏、海水淡化等新兴海工市场。四是新业务全面布局,加快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水利领域积极融入国家水网建设,加大国家骨干网和省市县三级水网攻坚力度,综合涉水技术优势,加大水利水电工程参与力度。聚焦大坝枢纽、重大引调水、大型灌区改造、防洪减灾、水库清淤等细分领域精准发力,抢抓新一轮抽水蓄能建设机遇,强化资源配置与经营要素积累,加快水利业务发展步伐。陆上新能源领域聚焦八大沙漠、四大采煤沉陷区以及青海、新疆戈壁等风光基地建设加大布局力度,发挥既有合作优势,协同产业链优质资源推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通过点状突破向相关新型储能、沙漠综合治理等产业延伸。农林牧渔领域紧跟国家政策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治理,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加强前期经营和策划包装,创新“土地综合治理+”商业模式和盈利路径,在重点区域探索“德阳模式”的可复制性,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协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在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治理、海洋牧场等细分领域实现新突破,不断做大新兴业务规模。新基建业务领域融合发展。积极策划和响应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需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大东数西算数据中心与新能源建设融合发展,依托土建、机电、系统集成等传统优势,抢抓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产业机遇;进一步梳理5G基站项目拓展实施经验,加快相关信息基础设施业务开发。新质生产力围绕数据中台、智慧交通、物联网等新基建,以及工业软件、低空经济、地下空间、AI+建筑等新领域,加快推进战新产业细分赛道,构建起产业链战略同盟。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公司主业的延链补链强链,充分发挥投资高端进入、侧翼发力的优势,在助力打造核心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提升和价值链升维、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更突出作用。五是深入研究“公司国际化
3.0
”,持续扩大海外优势。坚定海外优先战略不动摇,深刻把握海外发展新形势和国际化经营新要求,谋划“公司国际化
3.0
”迭代升级。全面释放“1+4+N”海外经营主体动能,协同带动所属企业在成套技术、业务模式、管理体系方面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和“引进来”的水平,构建全球立体产业生态。全力以赴拓展海外市场。要夯实重要区域基本盘,深化拓展港澳、东南亚、中东、中西非等核心市场,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紧盯重点国别、重点区域,前瞻性、系统性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布局关键通道、关键港口、关键机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高质量推进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巴西萨尔瓦多大桥、巴基斯坦KKH二期塔科特-雷科特段改线项目等重点项目。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中非合作十大伙伴行动,瞄准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高起点策划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等重大项目,巩固海外“大交通”“大城市”领域领头羊地位,锤炼新能源、流域治理、垃圾处理、海水淡化等新兴业务领域的“硬实力”,不断提升全球行业竞争力和话语权。
(三)经营计划
√适用□不适用2024年,经统计公司新签合同额为18,811.8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5%,符合预期;营业收入为7,719.4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4%,符合预期。
2025年公司新签合同额目标计划为同比增速不低于
7.1%,收入目标计划为同比增速不低于5%。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调整后 | 调整前 | ||||
总资产 | 1,858,272,592,553 | 1,684,412,378,006 | 1,684,262,786,164 | 10.32 | 1,516,712,598,0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313,425,326,301 | 301,766,898,646 | 301,734,470,210 | 3.86 | 282,499,173,538 |
营业收入 | 771,944,258,710 | 758,718,749,687 | 758,676,426,548 | 1.74 | 721,887,459,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3,384,093,178 | 23,816,263,046 | 23,811,610,826 | -1.81 | 19,263,300,6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9,811,727,009 | 21,638,639,780 | 21,654,907,945 | -8.44 | 13,690,345,8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506,416,778 | 12,061,083,182 | 12,074,258,093 | 3.69 | 1,138,539,98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8.03 | 8.87 | 8.87 | 减少0.84个百分点 | 7.57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37 | 1.39 | 1.39 | -1.44 | 1.10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1.37 | 1.39 | 1.39 | -1.44 | 1.10 |
注:计算本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时,已扣除永续债的利息
12.31亿元和限制性股票股利
0.47亿元。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176,904,193,700 | 180,543,456,973 | 179,188,764,114 | 235,307,843,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6,140,683,103 | 5,258,092,004 | 4,875,694,876 | 7,109,623,1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6,101,693,860 | 4,521,311,248 | 2,896,999,016 | 6,291,722,8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9,634,707,471 | -34,526,047,565 | -2,867,589,529 | 89,534,761,343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53,544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55,260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0 | 9,374,616,604 | 57.59 | 无 | 0 | 国家 | |
HKSCCNOMINEESLIMITED | 1,969,844 | 4,379,704,806 | 26.90 | 未知 | 境外法人 |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0 | 483,846,064 | 2.97 | 未知 | 国有法人 |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0 | 95,990,100 | 0.59 | 未知 | 国有法人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48,625,977 | 75,642,003 | 0.46 | 未知 | 境外法人 |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35,112,000 | 61,472,300 | 0.38 | 未知 | 未知 |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 32,458,900 | 42,378,011 | 0.26 | 未知 | 未知 | ||
阿布达比投资局 | 31,362,089 | 35,277,389 | 0.22 | 未知 | 未知 |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20,901,900 | 28,170,364 | 0.17 | 未知 | 未知 |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18,264,800 | 26,686,123 | 0.16 | 未知 | 未知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前十名股东中,中交集团与上述9名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也不属于一致行动人。除此之外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存在任何关联关系或属于一致行动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注:
1.截至2024年
月
日,A股户数141,928户,H股户数11,616户,合计153,544户。2.截至2025年
月
日,A股户数143,715户,H股户数11,545户,合计155,260户。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5.1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亿元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 简称 | 代码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 利率(%) |
2012年公司债券(15年期) | 12中交03 | 122175 | 2027-08-09 | 40 | 5.15 |
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二) | 19中交G4 | 155606 | 2029-08-14 | 20 | 4.35 |
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 | 21交建Y2 | 188423 | 基础期限为5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8 | 3.60 |
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二) | 21交建Y4 | 185156 | 基础期限为5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5 | 3.53 |
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 | 22交建Y1 | 185363 | 2025-02-18 | 11 | 2.99 |
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 | 22交建Y2 | 185397 | 基础期限为5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9 | 3.45 |
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 | 22交建Y3 | 185793 | 基础期限为3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20 | 2.98 |
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一) | 22交建Y5 | 185904 | 基础期限为3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30 | 3.07 |
2022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四期)(品种二) | 22交建Y8 | 137609 | 基础期限为3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20 | 2.78 |
2022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五期)(品种二) | 22交Y10 | 137866 | 基础期限为3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15 | 2.69 |
2022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 | 22交YK02 | 137975 | 基础期限为3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15 | 2.70 |
2022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六期)(品种二) | 22交Y12 | 138641 | 基础期限为3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20 | 3.20 |
2023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 | 23交YK01 | 240156 | 基础期限为2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10 | 3.10 |
2023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 | 23交YK02 | 240377 | 基础期限为2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5 | 3.03 |
2023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二) | 23交YK03 | 240378 | 基础期限为3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15 | 3.13 |
2024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 | 24交建K1 | 241473 | 2026-08-19 | 5 | 1.98 |
2024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 | 24交建K2 | 241474 | 2027-08-19 | 15 | 2.05 |
2024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 | 24交YK01 | 242063 | 基础期限为2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15 | 2.13 |
2024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 | 24交YK02 | 242064 | 基础期限为3年,发行人拥有续期选择权 | 15 | 2.17 |
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22中交建MTN001 | 102281291 | 2025-06-16 | 20 | 2.70 |
2022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品种二) | 22中交建MTN003B | 102200277 | 于发行人依照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之前长期存续,并在发行人依据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时到期。 | 8 | 3.88 |
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23中交建MTN001 | 102381750 | 2026-07-21 | 20 | 2.68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 | 25中交建SCP001 | 012580006 | 2025-07-02 | 30 | 1.60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 | 25中交建SCP002 | 012580096 | 2025-07-08 | 30 | 1.61 |
5.2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 | 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
2012年公司债券(15年期) | 于2024年8月9日支付第12年利息 |
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二) | 于2024年8月15日支付第5年利息 |
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 | 于2024年7月21日支付第3年利息 |
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二) | 于2024年12月20日支付第3年利息 |
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 | 于2024年2月18日支付第2年利息 |
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 | 于2024年2月18日支付第2年利息 |
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 | 于2024年5月20日支付第2年利息 |
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一) | 于2024年6月20日支付第2年利息 |
2022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四期)(品种二) | 于2024年8月4日支付第2年利息 |
2022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五期)(品种二) | 于2024年9月22日支付第2年利息 |
2022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 | 于2024年10月21日支付第2年利息 |
2022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六期)(品种二) | 于2024年11月29日支付第2年利息 |
2023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 | 于2024年10月27日支付第1年利息 |
2023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 | 于2024年12月8日支付第1年利息 |
2023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二) | 于2024年12月8日支付第1年利息 |
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三期) | 于2024年12月28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 | 于2024年12月20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2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六期)(品种一) | 于2024年11月29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2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 | 于2024年10月21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2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五期)(品种一) | 于2024年9月22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 | 于2024年8月15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 | 于2024年7月26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 | 于2024年7月21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4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 | 于2024年7月10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4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 | 于2024年7月16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4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 | 于2024年7月22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4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 | 于2024年8月6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4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资券 | 于2024年12月20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4年度第六期超短期融资券 | 于2024年12月20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4年度第七期超短期融资券 | 于2024年12月24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4年度第八期超短期融资券 | 于2024年12月25日支付到期本息 |
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于2024年6月16日支付第2年利息 |
2022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品种二) | 于2024年12月23日支付第2年利息 |
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于2024年7月21日支付第1年利息 |
5.3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不适用
5.4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资产负债率(%) | 74.83 | 72.74 | 2.0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 19,811,727,009 | 21,638,639,780 | -8.44 |
EBITDA全部债务比 | 0.12 | 0.14 | -0.02 |
利息保障倍数 | 2.65 | 2.67 | -0.02 |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报告期,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营业收入再创新高,发展态势保持稳健。营业收入7,719.44亿元,增长
1.74%。其中,各业务来自境外地区的收入为1,352.61亿元(约折合
188.17亿美元),增长
16.39%,约占本公司收入的18%。毛利润
948.42亿元,下降
0.74%。毛利率
12.29%,较上年同期减少
0.3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
364.29亿元,增长
0.09%。营业利润率
4.72%,较上年同期减少
0.0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为
363.81亿元,增长
0.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33.84亿元,下降
1.81%。每股收益为
1.37元。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