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设计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
600720公司简称:中交设计
中交设计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4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9元(含税)。截至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2,294,595,565股,以此计算拟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为人民币525,462,384.39元(含税),占2024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0.01%。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中交设计 | 600720 | 祁连山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曹艳蓉 | 张彦拓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5号恒毅大厦 |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5号恒毅大厦 |
电话 | 010-57507166 | 010-57507166 |
电子信箱 | ccccdc@ccccltd.cn | ccccdc@ccccltd.cn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宏观形势
1.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积极向好2024年以来,虽然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最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0万亿元,同比增长5.0%。各行业生产增长稳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2.政策支持下行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促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将有效推动基建投资回升;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有望加速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和工程项目全面落地;此外,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及各省市密集出台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政策,推动相关需求提升,促使其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
(二)行业态势
1.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设计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向低碳、创新、数智、融合、安全、韧性一体化方向发展,建筑业、交通业、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加速转型,新基建潜力巨大。在此背景下,咨询设计行业已进入结构调整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国内设计行业正在由内生式发展向外延式发展路径转变,重组并购趋势凸显,行业进入加速整合期,市占率提升成为龙头企业的重要成长路径。公司作为设计咨询行业龙头企业,将持续巩固核心竞争力和先发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数字化革命加速推进,催生设计咨询行业发展新模式行业数字化革命不断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报告期内,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三年时间打造一批示范通道及网络。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将数据要素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随着智慧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设计咨询行业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契机,有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3.绿色转型构筑行业发展新导向,市场迎来可持续发展潮流基建行业的传统要素驱动逐渐弱化,以绿色、低碳、智能为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2024年以来,《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一系列顶层方案相继出台,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与坚实的政策支撑。202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出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为设计咨询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稳固坚实。
4.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低空经济提供增长新动能报告期内,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2024年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将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蓬勃发展,设计咨询作为先行环节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和各省市针对低空基础设施、低空产业链发展、核心技术攻克等方面推出各类扶持政策,低空经济带来的工程设计市场增量潜力巨大,有望为设计咨询行业带来全新的增长机遇。
5.产业链前后端融合加速,全过程管理咨询需求提升全过程咨询是国家在深化工程领域咨询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为破解工程咨询市场供需矛盾推行的新的咨询服务组织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是未来工程咨询市场发展的方向。以公司为代表的设计咨询龙头企业,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的前后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致力于在产业链延伸、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创造更大价值,为行业发展树立标杆,引领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6.海外市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基建项目的跨国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东南亚、南美、北非、拉美等地区基建需求相对旺盛,促使中国基建企业市场不断拓展,有望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在此形势下,公司将充分发挥设计咨询领域的专业优势,加强海外升维发展力度,深度精耕东南亚、非洲等传统优势市场。并依托股东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前瞻性、系统性海外布局,深度融入并全力服务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伟大实践,为推动国际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合作贡献力量。
(三)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作为中国工程设计咨询领域的国家队和领军者,旗下子公司深耕行业七十余年,参与设计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世界级基础设施工程,形成了一系列技术突破、标准制定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行业示范案例,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面对行业转型升级,公司积极践行国家战略,构建设计咨询服务为核心主业、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为拓展重点、产业孵化与资本运营为发展重心的三大业务模式,建立了涵盖规划、设计、咨询、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为交通强国建设、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等国家战略提供专业支撑,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设计咨询服务集团。
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核心业务布局,通过强化技术创新、模式优化和市场拓展,实现了行业竞争力的稳步提升。全年新签合同额
172.8亿元,其中境外业务增长迅猛,同比增长
81.6%,进一步强化全球市场竞争优势。
?境内新签合同额
157.3亿元,在新兴领域、数字基建、绿色发展等方向实现突破,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海外新签合同额
2.18亿美元,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业务结构优化:
?大交通业务
85.7亿元,在公路、桥梁、隧道和综合交通体系等领域保持龙头地位;?大城市业务
53.8亿元,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关键增长点;
?江河湖海
8.3
亿元,通过绿色水务、流域治理等项目增强生态环境领域影响力;?其他业务
亿元,涵盖新能源、低空经济、地下空间等未来产业布局。1.规划咨询业务:助力国家战略,驱动产业变革报告期内,公司规划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
7.39亿元。公司凭借
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及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持续在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提供高端咨询服务。
强化交通网络规划,支撑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深度参与《公路“十五五”发展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示范通道优化建设实施方案研究》,推动中国交通网络优化升级。通过《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公路规划研究》,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互联互通,扩大公司在国际规划咨询市场的影响力。赋能城市更新,促进区域经济升级,通过广东百千万工程规划、宝鸡凤翔区城市更新专项等项目,探索“城市更新+商业运营”模式,为城市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路径。公规院在蒙古国新首都哈拉和林规划方案竞赛中摘得桂冠,展现公司在国际城市规划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全过程咨询赋能产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依托国道
线改线、省道
线和省道
线改扩建、陇西液氢生产及碳减排示范基地等项目,强化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提升业绩增长点。
2.勘察设计业务:技术连续突破,市场主导加强公司在公路、市政、建筑、桥隧、地质勘察等多个领域长期保持技术领先,并在复杂地质条件、超长隧道、特大桥梁等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历年来公司主持规划设计的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和全球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勘察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
115.02亿元,其中合同额5000万元以上的
多个。“大交通”领域:打造全球顶级交通枢纽。报告期内,公司牵头设计的深中通道迎来通车,荣获桥梁界“诺贝尔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获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成为全球跨海通道建设的新标杆。黄茅海通道、拉日高速、南中高速等高品质工程相继通车,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广东惠清高速荣获全球道路行业大奖“全球道路成就奖”,沙溪大桥获国际桥梁协会IBC尤金·菲戈奖,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桥梁设计领域的领导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中标独库高速(新疆单体投资规模最大)、G2531杭州至上饶高速、大连长海大桥、芜湖泰山路长江大桥、黄石长江大桥改扩建、象山石浦港海底隧道(全国第二长海底公路盾构隧道)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公司在高难度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持续领先。
“大城市”领域,推动智慧城市和绿色基础设施。公司深度参与城市群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绿色基建等重点方向,打造了从城市规划到市政设施、轨道交通、生态环保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并与AECOM等国际知名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报告期内,公司实施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天竺收费站(中国第一门)、深圳机荷、沿江高速等品牌工程,系统打造在高度城市化地区的高速公路功能转换与复合解决方案的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在传统市政道桥业务外,积极开拓新类型、新模式,相继中标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双智园园区提升改造、马鞍山市博望区城市更新、东莞厚大路通道、西安长安区智能建造产业创新基地、珲春“进境粮”仓储设施提升、甘井子区营城子片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庆石桥铺老街开发、低碳谷工业产业园、雄安新区八于特色小镇供水工程等重点项目,业务类型更加多样,区域覆盖范围更广。
3.低碳环保业务:助力“双碳”目标,引领行业绿色转型
环境生态领域:以碳汇创新撬动产业融合,助力城乡绿色发展。公司深耕园林景观、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通过土地整治、流域治理、碳汇开发等模式,实现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转换,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中标福建龙岩市林业碳汇暨乡村振兴产业融合项目(设计合同额超亿元),创新“碳汇+产业”模式,通过林业资源开发带动乡村产业链升级,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在黑龙江、吉林推进高标准农田及盐碱地治理超
万亩,联合成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划研究中心,以德阳罗江金山镇项目为样板,构建“土地修复+产业导入”的全周
期解决方案,助力农业现代化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在流域治理领域持续发力,中标宁波奉化区县江综合治理、武汉后官湖生态修复等标志性工程,通过水系连通、生态护岸等技术,提升区域水环境承载力。深圳洪湖水质净化厂一期项目获得2024年度全球卓越项目管理大奖(银奖),成为中国水务行业首个IPMA大奖获奖项目,树立行业标杆。此外,海南红旗康养园区、文登区EOD项目、固始县国家储备林基地等多元化实践,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康养文旅、生态开发等新兴市场的竞争力,为后续业务拓展积蓄势能。
绿色交通领域,推动低碳基建,加速交通行业绿色转型。作为全球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的引领者,公司在低碳建造、碳汇提升、固废资源利用、交能融合等方向不断探索,形成了系统化、可复制的绿色基建范式,并通过标准制定、示范项目助推行业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实施打造的“雾灵山零碳服务区”入选交通部首批试点,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等集成技术,实现100%清洁能源自洽,年减碳2463吨,树立高速公路绿色转型典范;其主导的江苏阳溧高速低碳改扩建项目,探索旧路资源循环利用与低碳施工工艺,形成可复制的绿色基建路径;率先发布公路碳排放测算标准,并开发应用碳排放测算软件,全面推行一套造价数据即搭配一套碳排放数据,已在
余个公路项目、
余个水运项目上得到推广应用,为交通运输部匡算行业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总体水平提供数据支撑。聚焦高原生态敏感区技术攻坚,“进藏通道应急抢通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有效平衡交通保障与生态保护,获批西藏首个绿色低碳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彰显技术硬实力。主编湖北省《公路绿色低碳技术规范》,填补区域标准空白,并通过宜昌玛瑙河绿道、济新黄河大桥景观亮化等工程,将生态美学融入基建,提升路域环境品质。
低碳水务领域: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助力双碳目标达成。长期深耕水务行业数字化管理、低碳污水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依托智慧水务技术与高难度污水处理工艺,助力长江大保护、黄河生态治理等国家级水治理工程,推动城市水务系统绿色升级,设计实施日供水规模
万吨的成都自来水六厂(亚洲最大单体地表水厂之一)、日处理
万吨的昆明第九污水处理厂(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以及拉萨市供水系统整体规划(高原地区技术标杆)等代表性工程。报告期内,北京碧水再生水厂、广州沥滘净水厂、成都第九再生水厂获评国家首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通过高效曝气、污泥资源化等技术,取得显著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自主研发污水厂碳排放计算软件,首次建立城镇污水处理碳核算标准体系,为行业碳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东莞东江下游水质提升工程、武汉南太子湖综合整治等项目,集成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等技术,实现水质净化与碳汇增容双重效益。
4.数字及智慧业务:以科技赋能基础设施,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两大领域,通过技术研发、标准引领、生态协同,推动传统基建向数字化、智能化跃升,形成全链条服务能力与行业标杆成果。
智慧交通领域,以设计院为枢纽促进行业联合,贯通“智能感知-设计-建造-管控”全链条,打造智慧交通创新范式。依托国家智慧公路重大专项课题研究,建成国内首条复合式轻型智慧高速——沈海高速泉厦段扩容工程,集成车路协同、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动态车道管控与安全效率双提升。报告期内,自主研发“山区公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时预警地质灾害与结构损伤;
国道金东安里至楼店段数字孪生公路入选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推动《公路工程BIM设计成果交付技术指南》落地,实现三维正向设计规模化应用,缩短设计周期约15%;中标西安智慧交通数字底座方案设计、自贡东部新城智慧交通项目。主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智慧公路时空服务平台构建及大规模应用示范”稳步推进,在首环高速承平段成功开展基于高可信高精度定位的精准时空服务示范区方案设计与应用验证;自主研发交通流视频AI分析技术已获
项发明专利,并成功应用于国内外
余项工程项目,覆盖广东、湖北及孟加拉等地区和国家,显著提升交通流信息检测的效率及准确率。
智慧城市领域,以“平台+场景”模式,构建城市数字化治理新体系。报告期内,参编国际标准GB/T44061—2024《智慧城市城市运行指标体系智能基础设施》正式实施,推动智能基础设施动态感知技术落地,并签约成都第六再生水厂智慧无人化、天津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新基建
等标杆项目,实现全流程智慧管控。牵头编制国内首部《智慧水务技术标准》,填补行业空白,获中国水协科技进步二等奖。自主研发城镇燃气智慧监管与安全运行综合服务平台,已覆盖辽宁省沈阳市
区
县,为近
万燃气用户建立实名制档案,支持政府部门开展安全检查近
万次,发现和消除燃气安全隐患近
5.2
万次。5.监检测与运维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基础设施运营效率公司所属六家专业设计院在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与智慧运维领域形成了差异化技术布局与协同发展格局,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与自主核心技术,服务于交通、市政、能源等重大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
长大桥领域,聚焦特大型桥梁与隧道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依托国家级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发中心,牵头编制国内桥梁健康监测标准体系,其自主研发的智能管养平台集成AI诊断与数字孪生技术,在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中实现跨海通道抗风抗震监测技术突破,并构建了舟山跨海大桥群集约化监测平台,推动跨海桥隧集群化运维管理。
报告期内,成功策划嘉绍大桥三年期监检测、数据分析一体化项目,实施江苏省润扬大桥结构监检测数字化应用平台项目。主编交通部《公路长大桥梁结构监测时空大数据应用指引》正式发布,以福建省监测平台为依托首次编制完成省级监测平台数据分析报告。自主研发的“基于应用场景的公路桥梁(群)轻量化结构监测成套技术与装备应用”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监测预警应用示范揭榜方案,“公路长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代表中交集团成为获评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典型案例的唯一央企,山区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荣获首届茅以升数字交通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大赛银奖。中标舟山六横大桥、云南金沙江大桥、福建闽安特大桥、港珠澳大桥运维等一系列业内代表性工程,为公司转型多元化发展探明了方向。
复杂公路领域,立足高寒、高原极端环境,依托冻土区公路建设与养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克青藏公路冻土路基长期稳定性监测与病害治理难题;应用无人机巡检系统在川藏铁路配套公路等项目中实现高原无人区道路病害AI识别与地质灾害预警,为复杂山区基础设施提供全天候安全运维保障;连续
年承担交通运输部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工作。
特长隧道领域,首创“隧道医生”智能检测车,集成探地雷达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等超长隧道健康监测;其岩溶地质涌水预警技术(CFD-3D地质反演模型)在湖北沪蓉西高速喀斯特地貌区桥梁隧道群监测中成效显著,并搭建公路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化养护决策体系。
城市运维领域,聚焦智慧水务、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数字化产业,构建一站式解决方案,依托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项目、云南宣威经济技术开发区羊场化工园区智慧园区项目,打造系列智慧运营监管平台,提升水厂、园区智慧化运维水平和运维效率。专注能源基础设施安全,掌握燃气检测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城镇燃气智慧监管平台,助力沈阳市
年内燃气事故发生率下降60%,监管效率提升70%,致力构建全面覆盖燃气、供水、排水、道路、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智能化监管平台,贯穿输配、运营、服务全产业链。
6.低空经济、AI+智能基建及未来产业:构建智能生态体系,引领行业变革面对全球数字化转型、低空经济崛起、绿色低碳发展等新趋势,中交设计加速布局AI+智能基建、低空经济、地下空间开发,打造未来产业核心竞争力。公司依托数字孪生、AI计算、低空智能应用、深地勘察技术等创新模式,推动智能化、低碳化基础设施升级,助力城市和交通体系向智能生态化演进。
低空经济领域,聚焦空地一体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牵引带动低空经济相关领域发展。公司成立低空经济创新中心,依托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优势+数字化技术积累,构建低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无人机特色场景应用、产业运营维护体系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咨询方面,推动空域规划标准化,优化低空资源配置。主导多个城市低空经济总体规划及空域管理试点方案设计,协助完成低空空域划设、航路航线规划,推动空域资源高效利用。依托自主研发的城市产
业大数据平台,为区域低空经济提供产业规划、园区策划及精准招商支持。低空基础设施全过程咨询方面,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依托公路、市政领域全流程经验,积极推动地上交通网向空中交通网的立体延伸,重塑低空地面基础设施。同时,与行业主管机构、各地政府、高校共同推动低空综合立体交通相关标准规范,引导低空航空器在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中的应用。AI+智能基建,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提高城市智慧化水平。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倾斜摄影测量、贴面摄影测量等“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大力推动数字设计院建设,提升数字化应用程度。构建“产学研用”联盟,在天津海河柳林“设计之都”项目中探索智慧交通与低空经济融合场景,打造可复制的数字化核心产品。建设高速公路无人机组网巡检体系,提高道路巡检效率,提升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我国智慧交通建设提供示范案例。
地下空间领域,挖掘深层空间资源,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聚焦深部地质勘察、压气储能、城市生命线工程等地下空间未来产业,形成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闭环。在深部地质勘探领域,牵头承担中交集团未来产业深部地下空间领域“深部地下空间水平地质勘察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装备”和“地下大跨度支护结构一体化仓储建造理论与技术”科研攻关;研发“深部地下空间水平地质勘察装备”,攻克抗强磁干扰导向技术,依托新疆天山胜利隧道开展示范应用;推进装配式支护结构一体化仓储技术,完成2000吨存粮示范仓试验。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中标青海省海南贵南县300MW压气储能工程工可研究,与中能数科、中储国能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建深地创新联合体并获中央财政支持,承担开展
余省
余个项目的前期研究和项目开发工作。在城市生命线领域,成功“揭榜挂帅”四川省住建厅科研项目--四川省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政策措施研究,参与成都市城市生命线建设设计方案征集,推进乐山、攀枝花等
余个市县地下管网管廊专项债入库。
新能源领域。多院协同布局光伏、储能、地热等领域,覆盖国内外市场,形成“规划-建设-运维”全链条能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报告期内,陆续中标阿尔及利亚光伏、武汉天河机场交通中心单体光伏项目、连云港新能源示范站、重庆万州综合能源开发等项目,实施云南牟元高速光伏、大冶市乡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新能源项目。云南昆明禄劝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量
吨/天)顺利通过初步设计评审。承接海南金牌港经济开发区综合能源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天津海河柳林设计之都、雄安未来科创城、国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港华燃气调度中心大楼等能源管理项目,并推动雄安中交科创城地源热泵项目,实现100%清洁能源自洽。
7.国际业务:深化“一带一路”布局,推动全球基建合作中交设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海外基础设施市场,推动全球化发展。公司依托“海外优先战略”,在交通、新能源、市政、环保等多领域取得突破,海外业务快速增长,进一步巩固全球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在
个国家跟踪各类业务,
多个国家开展实质性业务。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海外市场增速强劲。报告期内,公司新签海外合同额达
2.1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
81.6%,业务覆盖交通、新能源、市政、环保等多领域,形成多元化业务矩阵。在传统基建领域,成功承揽刚果(金)、塞尔维亚公路项目,巩固市场优势;同时新业务拓展持续发力,创新推出“光储充一体化”模式,成功落地阿尔及利亚220MW光伏项目,并在轨道交通领域取得突破,中标莫桑比克轨道交通项目及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车辆段设计项目,同时以技术协同为莱索托王国提供清洁水厂设计,实现业务附加值提升。
区域布局优化,构建全球业务矩阵。公司深耕亚洲、非洲、美洲核心市场,精准布局,形成多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在东南亚,以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等国为重点,持续拓展公路、铁路等传统基建市场;在中东欧,以塞尔维亚、黑山辐射周边,积极参与公路、环保等项目;在非洲,巩固公路及市政业务优势,在莫桑比克、阿尔及利亚构建轨道交通及新能源服务能力;在美洲,以巴拿马、圭亚那、牙买加等国为桥头堡,辐射周边勘察设计市场;在南太,以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瓦努阿图为中心,开拓新兴市场;同时,以项目为依托,在中东和中亚区域积极推进
技术经营。公司加速拓展新兴市场,成功进入阿联酋、阿曼、蒙古、圭亚那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别,全球化网络持续扩容。
国际标准引领,提升中国基建全球话语权。公司承建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沙溪大桥分获国际桥梁协会乔治理查德森奖和尤金·菲戈奖,汕湛高速项目凭借智慧公路技术斩获全球道路成就奖,深圳洪湖水厂获国际IPMA管理银奖,彰显中国基建技术与管理实力;同时参与编制机场进近灯光桥、ISO智慧社区基础设施两项国际标准,实现中国技术标准国际化新突破,并以蒙古国“新哈拉和林”城市规划国际公开赛一等奖展现综合设计能力。
未来,公司将深度整合中交集团海外资源,聚焦新能源、智慧基建等前沿领域,强化属地化协作与技术标准输出,持续巩固全球基建领军地位,以多元化业务生态和国际化话语权为全球市场提供“中国方案”。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前 | |||
总资产 | 30,742,886,825.01 | 27,522,960,051.02 | 27,492,101,834.30 | 11.70 | 28,353,689,721.05 | 28,124,754,621.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5,024,654,959.11 | 12,492,561,451.24 | 12,462,217,801.12 | 20.27 | 9,818,439,615.70 | 9,589,982,648.58 |
营业收入 | 12,433,828,177.08 | 13,511,492,645.53 | 13,511,483,838.19 | -7.98 | 13,226,011,494.05 | 13,225,957,200.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751,197,854.86 | 1,766,107,573.96 | 1,766,058,967.18 | -0.84 | 1,709,083,291.27 | 1,695,125,604.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634,852,479.56 | 1,783,239,919.37 | 1,783,239,919.37 | -8.32 | 1,559,246,930.27 | 1,559,246,930.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05,965,772.52 | 10,694,057.01 | 10,150,727.90 | -2,961.08 | 2,416,270,368.52 | 2,416,915,519.4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3.11 | 16.76 | 16.76 | 减少3.65个百分点 | 14.20 | 14.35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8261 | 1.3081 | 1.3081 | -36.85 | 1.3296 | 1.3187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8261 | 1.3081 | 1.3081 | -36.85 | 1.3296 | 1.3187 |
说明:
1.2023年和2022年数据与上年年报数据的差异,系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国智宝投资有限公司导致。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部分业主回款放缓,公司收款下降所致。
3.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6.85%,主要系(1)2023年11月29日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发行股份1,285,418,199股;(2)报告期内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232,887,084股,两次发行导致2024年加权平均股本较2023年加权平均股本上涨137.77%所致。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
第一季度(1-3月份) | 第二季度(4-6月份) | 第三季度(7-9月份) | 第四季度(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2,140,357,986.76 | 2,808,328,094.16 | 1,778,456,370.25 | 5,706,685,725.9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2,168,498.04 | 535,227,797.66 | 353,252,462.76 | 770,549,096.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86,906,486.13 | 529,718,004.68 | 272,732,312.02 | 745,495,676.7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996,965,396.23 | -226,318,462.54 | -161,446,278.75 | 1,078,764,365.00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的差异,系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国智宝投资有限公司导致。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54,967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54,607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性质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0 | 1,110,869,947 | 48.41 | 1,110,869,947 | 无 | 国有法人 |
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0 | 174,548,252 | 7.61 | 174,548,252 | 无 | 国有法人 | |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0 | 115,872,822 | 5.05 | 无 | 国有法人 | ||
国调二期协同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 99,857,346 | 99,857,346 | 4.35 | 99,857,346 | 无 | 国有法人 | |
甘肃祁连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 | 0 | 91,617,607 | 3.99 | 无 | 国有法人 | ||
国新投资有限公司 | 0 | 62,054,959 | 2.7 | 无 | 国有法人 | ||
国机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 27,817,403 | 27,817,403 | 1.21 | 27,817,403 | 无 | 国有法人 | |
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22,045,434 | 22,045,434 | 0.96 | 22,045,434 | 无 | 国有法人 | |
王勇 | -330,800 | 18,791,429 | 0.82 | 无 | 境内自然人 | ||
中交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 16,364,095 | 16,364,095 | 0.71 | 无 | 国有法人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前十名股东和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同一控制下的关联人,二者为一致行动人;中交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甘肃祁连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为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其他股东间未知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34亿元,同比下降7.98%,主要受工程总承包业务剥离影响,工程总承包业务(含项目管理)实现营业收入19.61亿元,同比下降24.27%。公司实现净利润17.81亿元,同比下降0.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下降0.84%。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和成本管控强化,报告期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9.3%,同比增加2.25个百分点,其中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提高至32.41%,同比增加0.9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降至50.04%,财务结构更加稳健。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