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南大环境: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3-28

证券代码:300864 证券简称:南大环境 公告编号:2025-005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2024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为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56,488,669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南大环境股票代码300864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良张旭磊
办公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16号科学楼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16号科学楼
传真025-83682796025-83682796
电话025-83685680025-83685680
电子信箱dmb@njuae.cndmb@njuae.cn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行业情况

近日,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持续的政策支持,充分表明我国生态环保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总体趋势将保持不变。

2025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针,以更高标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演变,我国环保行业已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成为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单一的环境技术服务已难以满足需求,客户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企业,环境技术服务行业将从单一服务向综合解决方案转变。公司经营主业“环境技术服务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

(二)主要业务

公司发源于底蕴深厚的南京大学,秉承“为领先的技术找到最适用的应用场景、为真实的需求提供最经济的解决方案”的价值理念,始终牢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使命,推动科技产业化,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环境健康精准诊疗综合体”。作为深入掌握环境污染物在水、气、土界面迁移转化规律的科技企业,公司瞄准客户的真实需求,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高质量发展,通过技术赋能,积极为客户提供“更科学、更精准、更务实、更经济”的“技术+产品”“装备+服务”的全过程解决方案,为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核心技术引擎。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取得突出成绩,公司及子公司先后荣获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江苏省瞪羚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省第四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典型案例”等荣誉;当选长三角绿色发展专委会主任单位,荣获由第一财经联合开展的首届“未来20”中国A股上市公司成长力评选前20年度企业,为助推长三角绿色转型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环境调查与鉴定,是通过实地考察、取样检测、资料调研等手段,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或检查,或者对环境污染危险特性、环境污染严重程度或修复情况进行判别、鉴定、评估或验收。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与江苏省环境评估中心共建的“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获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批准建设,继续担纲主力技术支撑单位,推动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

深化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研究和转化应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点保护候鸟栖息地智能化监测、评估与优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与南京大学共同开发的“基于环境DNA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生态完整性评估关键技术”荣获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环境能源领域)。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和市场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业务已拓展至广东、西藏等6省,相关成果获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率先开展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风险评估,省级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开展多个退役场地类新污染物调查评估。

不断夯实“技术赋能、系统溯源,精准助力”的理念,发挥江苏省水环境治理与管网检测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和转化优势,积极推进分布式光纤等前沿技术在水污染溯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助力城镇排水提质增效和水环境的持续改善。联合开发机载激光雷达、高清相机等遥感设备、数据库和技术,积极开展低空无人机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与蓝藻预警、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泄露远程监控、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2、环境研究、咨询与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方面的现存问题、演化规律或处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系统性的规划计划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环境研究与规划、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工程设计及其他技术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为生态环境、住建和水利等部门开展了30余项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研究,为各级政府构建绿色发展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保障。制定的国内首个涵盖实验室无机和有机废气污染控制的技术规范《实验室废气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32/T4455-2023),荣获江苏省质量强省优秀标准;制订了我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牧场建设标准;作为核心单位参与国家标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指南 —石油化工》的研究编制。

深耕厚做优势业务,承担20余项国家级、省级重要规划环评和多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环评;承接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项目获得院士领衔专家团队高度认可并顺利获得批复;全方位技术支撑连云港、无锡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连云港、南通、盐城等地海洋类项目环评和达标尾水排海工程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涉海业务拓展取得显著成效。

累计开展40余项无废城市、无废园区和无废工厂创建方案,助力安徽省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获批实施,为江苏省化工行业首个企业 “无废集团”建设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持续保持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为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农业农村及自然资源等管理部门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撑;自主研发的“载体生物耦合池塘养殖尾水高效处理技术”在多个项目应用推广,开展了10余个渔业养殖项目规划,助推水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3、环境系统集成,是指按照客户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为之研发或选择针对性的工艺技术路线,并提供设备和控制系统集成服务,以及设计、建造、安装、调试等一项或多项服务,使该系统功能完整、性能优良、满足客户期望。

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恩洁优环境获批建设 “南京市空气与新污染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参与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典型排放源全过程减排技术集成与示范自主研发》,持续推进VOCs新污染物协同管控材料、工艺和装备的深入研究和应用;VOCs技术成果荣获202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装备制造基地顺利投产,拥有自主品牌的RTO装备已在多个项目应用。

深化与仁烁光能的战略合作,推进钙钛矿光伏产品与零碳污水处理厂的深度融合,已建立多个项目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固危废团队积极拓展危废减量化技术在医药、农化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累积形成多项技术成果,核心装备在珠三角、安徽和河南等地多个项目应用,取得良好的成效。

4、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指排污者或地方政府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或能源环境管理的活动。

报告期内,深度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环保行业的应用,开展了智能韧性低碳污水厂等课题的研发和应用,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环保产业,自主研发的 “光储智柔”技术、智慧加药系统已形成良好的示范应用,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的运维管理水平,大大降低运行费用。环保信息化研究团队持续创新“平台+专家”的服务模式,形成了全环境要素信息管控平台的运维体系建设能力,构建了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动态管理平台、空气质量精准管控平台及环保设施E查软件,依托多源数据融合与AI算法,实现污染源排放清单全流程自动化编制、智能校验与动态更新,同步支撑精准溯源、减排路径仿真推演及环保设施公众参与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环保管家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4年末2023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2年末
总资产2,008,415,979.791,767,223,643.6813.65%1,576,470,665.8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14,622,816.611,244,842,733.715.61%1,171,796,369.64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营业收入833,705,785.12748,658,055.6711.36%664,776,720.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315,079.97154,442,660.918.33%123,464,546.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5,508,216.83136,253,840.566.79%110,126,791.5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6,603,951.44165,736,045.21-5.51%136,701,549.2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081.008.00%0.8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050.978.25%0.7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27%12.84%0.43%10.83%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84,748,979.87201,833,258.09213,586,692.75233,536,854.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90,012.1141,596,278.5637,967,869.1035,860,920.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378,579.5941,102,351.9635,703,212.4728,324,072.8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600,177.4036,036,650.5561,562,875.68120,604,602.61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9,024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9,011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如有)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南京大学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国有法人29.72%46,512,000.000.00不适用0.00
南京国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26.69%41,760,774.000.00不适用0.00
南京南高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境内非国有法人9.11%14,253,677.000.00不适用0.00
南京两江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境内非国有法人8.79%13,753,549.000.00不适用0.00
袁建华境内自然人1.65%2,581,390.000.00不适用0.00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0.33%520,075.000.00不适用0.00
郑新学境内自然人0.17%262,000.000.00不适用0.00
叶刚境内自然人0.16%250,525.000.00不适用0.00
吕华平境内自然人0.15%235,003.000.00不适用0.00
谭坤境内自然人0.14%217,308.000.00不适用0.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公司股东南京大学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南京国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南高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及南京两江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除上述情况外,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公司分别于2024年3月27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2024年5月10日召开了2023年度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的议案》,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2023年度以现有公司总股本155,04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0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24,032,000.00元,剩余未分配利润全部结转以后年度。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5月20日,除权除息日为:

2024年5月21日。公司2023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已于2024年5月21日实施完成。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分别于2024年3月29日、5月10日和5月13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2、2024年8月28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议案》《关于作废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关于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已成就,董事会、监事会同意公司为符合归属条件的206名激励对象办理129.5038万股限制性股票归属手续,归属价格为13.28元/股。上述限制性股票已于2024年9月20日上市流通。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8月30日、2024年9月18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3、2024年10月28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作废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关于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已成就,董事会、监事会同意公司为符合归属条件的74名激励对象办理153,631股限制性股票归属手续,归属价格为13.28元/股。上述限制性股票已于2024年11月14日上市流通。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10月30日、2024年11月12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4、2024年12月9日,公司收到嘉兴联进检测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产业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通知,根据嘉兴市南湖区行政审批局出具的《登记通知书》,产业基金已于2024年12月6日完成注销登记手续。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12月9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