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上海医药: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3-28

公司A股代码:601607 公司简称:上海医药公司H股代码:02607 公司简称:上海醫藥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http://www.sse.com.cn香港联合交易所:

http://www.hkexnews.hk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本次公司拟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3,707,971,83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0元(含税),本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075,311,833.31元(含税)。2024年半年度公司已派发现金红利296,335,103.60元(含税),2024年度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371,646,936.91元(含税),占当年合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0.13%。实施分配后,公司结存合并未分配利润为35,471,895,570.40元。本报告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如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准,维持每股分配金额不变,相应调整利润分配总额。以上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本公司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一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医药601607600849
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醫藥02607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钟涛刘咏涛、孙诗旖
联系地址上海市太仓路200号上海医药大厦上海市太仓路200号上海医药大厦
电话+8621-63730908+8621-63730908
传真+8621-63289333+8621-63289333
电子信箱pharm@sphchina.comBoardOffice@sphchina.com

二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业绩概况

2024年,面对医药行业持续深度调整的大环境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上海医药立足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主责主业,聚焦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战略、组织、管理、人才、合规“五大提升行动”,着力筑牢底盘、做强核心、创新突破,奋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2024年,上海医药持续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提升至第411位),并获得“全球制药企业50强”、“全球品牌价值药企25强”、“中国化药企业TOP100”、“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等诸多荣誉。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币种为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75%。其中: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37.31亿元,同比下降9.62%;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长7.47%。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上升20.82%。其中: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1.93亿元,同比增长3.95%;商业板块贡献利润33.85亿元,同比增长1.05%;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4.70亿元,同比下降1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65亿元,同比增长13.04%。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8.18亿元。其中:研发费用23.94亿元,同比增长8.64%。

报告期内,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8.27亿元,同比增长11.39%,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二)经营工作亮点

? 发挥“链主”作用,加快构建开源创新生态圈

1.上海前沿投入运营,创新生态圈建设开局良好。报告期内,上海医药依托上海前沿打造创设“一张桌”机制,加快聚合“产学研医资”等资源,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没有围墙”的创新中心,加快构建开源创新生态圈。上海前沿完成一期建设并顺

利通过了园区综合验收,已于2024年9月举行了开业仪式。目前园区已入驻生态伙伴和创新企业15家,包括国家级生命科学研究院(SRI)、上海生物医药引导基金、拜耳(制药)、拜耳(大健康)、赛多利斯、循曜生物等重点项目和创新企业。同时,在园区内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三届浦江学科交叉论坛、第七届浦江峰会等大型活动,上海前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2.研发组织架构完成调整,产学研体制焕新出发。报告期内,公司组建了科学委员会产业创新理事会,积极发挥聘任专家对发展战略、研发布局和产品规划等方面的指导作用;稳妥推进研发管理组织架构调整,推进专业化分工、扁平化运行,减少中后台重复建设;通过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双聘”方式聘请上海交大药学院院长担任上海医药中央研究院院长,联手共建创新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继续深化与复旦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聚焦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共同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深化产融结合,参与设立上海生物医药转化基金二期,增强产业链协同。

3.达成多方战略合作,细胞治疗产业化布局有序推进。细胞与基因治疗是上海医药在创新发展方面重点布局的新赛道之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上海康健生细胞技术有限公司的组建工作,加快细胞治疗产业化布局,并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国干细胞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细胞治疗产品的创新研发与产业化。2025年2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专业学报(THE ASCO POST)报道了上海医药旗下上药生物治疗(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生物治疗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同研发的针对儿童白血病的细胞疗法研究成果。这是继该研究成果亮相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后再一次被业内权威平台关注。

? 完善产品规划,扎实推进产品开发建设

1.聚焦重点领域,持续优化产品管线布局。公司新设产品规划部,持续完善产品规划,优化研发项目流程,明确在免疫、精神神经、肿瘤、心血管、消化代谢及抗感染等疾病领域的布局策略。在免疫和肿瘤领域,加快产品开发、引进与孵化,持续布局细胞治疗方向;策略性发展精神神经领域的改良型新药及创新药,培养创新发展增长点;在心血管、消化代谢、抗感染领域,做好管线内新品种开发,通过营销改革、技术升级、供应链优化等,持续做优现有产品和潜力产品,打造产品组合竞争力。

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占工业销售比重持续提升。截至报告期末,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已有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含美国临床II期1项),改良型新药14项。在创新药管线中,已有1项提交上市申请,5项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 主要在研新药统计:

分类数量(按适应症计算)备注
创新药401个项目提交上市申请,32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7个项目获批临床
改良型新药141个项目提交上市申请,6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3个项目获批临床,4个项目临床申请已获得受理
合计54/

? 在研创新药管线:

序号治疗领域药品名称/代号适应症截至报告期末在中国及其他国家的研发进展
1心血管I001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NDA
2精神神经SRD4610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III期
3肿瘤BCD-100非小细胞肺癌临床III期
4免疫BCD-085银屑病临床III期
5免疫BCD-085强直性脊柱炎临床III期
6免疫B001-C视神经脊髓炎临床III期
7抗感染I008-A艾滋慢性异常免疫激活临床II期,已完成
8消化代谢I001-A糖尿病肾病临床II期
9免疫I001-B溃疡性结肠炎临床II期
10肿瘤I022联合用药脂肪肉瘤临床II期
11肿瘤I022联合用药乳腺癌后线治疗临床II期
12肿瘤I022联合用药乳腺癌脑转移临床II期
13肿瘤I036尤文氏肉瘤临床IIa期
14精神神经I037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II期
15抗感染百纳培南抗感染临床II期
16肿瘤I025-A结直肠癌临床II期
17肿瘤B013乳腺癌临床II期
18肿瘤B013卵巢癌临床II期
19免疫B007-A膜性肾病临床II期
20免疫B007天疱疮临床II期
21免疫B007重症肌无力临床II期
22肿瘤B015联合用药晚期实体瘤临床II期
23肿瘤B015黑色素瘤临床II期
24消化代谢SI006肠易激综合征加拿大/美国,临床II期
25心血管注射用丹酚酸A冠心病心绞痛临床II期
26肿瘤I022晚期实体瘤临床I期
27肿瘤I025-A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临床I期
28肿瘤I031肿瘤临床I期
29免疫I035炎症性肠病临床I期
30呼吸系统SV001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I期
31肿瘤B019儿童白血病临床I期
32肿瘤WST04实体瘤临床I期
33肿瘤安柯瑞恶性腹腔积液临床I期
34肿瘤B019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获得临床批件
35抗感染WST03细菌性阴道炎获得临床批件
36精神神经I048精神分裂症获得临床批件
37精神神经I040抑郁症获得临床批件
38消化代谢WST01代谢综合征美国,获得临床批件
39免疫I039炎症性肠病获得临床批件
40肿瘤SPH4336联合奥西替尼-KRAS突变型晚期实体瘤晚期实体瘤获得临床批件

? 重点在研新药项目介绍:

I001项目:I001(即SPH3127;化学药品1类)是新一代口服非肽类小分子肾素抑制剂,其目前已有3个适应症处于临床试验中后阶段。其中,针对高血压适应症的NDA上市申请于2024年4月获得CDE受理,有望为广大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提供更丰富的治疗手段。B001项目和B007项目:自主研发的全球创新型抗CD20抗体药物,包括B001(静脉注射液)和B007(皮下注射液),是一款高度人源化的抗体药物,在多个罕见病领域进行积极探索。B001注射液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2024年正式进入关键临床研究,有望为中国罕见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药物。B007注射液解决了传统静脉型CD20单抗给药时间长、患者满意度低、护理难度大等临床痛点。凭借其便利性、潜在更低的免疫原性和更优的安全性,2024年开展了膜性肾病、重症肌无力和天疱疮3个适应症的研究,有望更早为上述患者提供更具临床优势的治疗药物。

关于一致性评价进展情况,在报告期内,公司共计15个品种(16个品规)获批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过评产品累计增加到74个品种(103个品规),位居行业前列。2024年通过的一致性评价过评产品明细表详见后文“主要研发项目基本情况”。

2.通过整合分散资源,构建大BD工作体系。为加快产品线建设,公司整合了业务发展部(BD部),重新明确BD定位,整合分散的BD资源,充分调动研发、生产、营销、商业、基金等资源,加快构建统一、高效、协同的大BD体系,梳理形成了明确的BD项目清单,为后续加快项目引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3.坚持中药守正创新,大品种开发取得重要成果。公司抓住有利的政策机遇,深入实施中药大品种大品牌战略,取得积极成效,中药板块2024年实现工业收入95.71亿元。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大品种的循证医学研究,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养心氏片HEARTRIP研究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植物医学》刊出,瘀血痹胶囊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真实世界研究已完成全部2000例病例入组,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进展顺利。

4.罕见病药物研发加速推进,行业领先优势明显。公司为满足临床需求,致力于提升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截止目前,公司在罕见病治疗领域已有51个在产品种,覆盖67个适应症。其中,上药睿尔重点产品SRD4610(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已完成国内Ⅱ期临床试验,提交III期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ODD)。

? 重塑医药工业营销体系,优化产业布局

1.工业营销体系实现整合,营销模式加快转型。推动营销体系改革是公司适应行业市场变化、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原来五个销售部门的整合,组建新上药销售公司,整合优化中后台职能,有序推进核心业务整合、管理流程优化、营销合规培训等工作,坚持以传递产品临床价值为导向,强化专业、合规要求,加快自营终端能力建设,同时规范营销代理,推动营销模式转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工商联动、产销协同,实现全年工业销售收入过亿产品数量44个,其中过10亿产品数量2个。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37.32亿元,同比增长1.43%,覆盖免疫、精神神经、肿瘤、心血管、消化代谢及抗感染等领域。

2.工业布局形成实施方案,技术升级同步推进。公司成立工业产业布局专班,形成了上药信谊、上药第一生化+上药康丽、上药中西、上药新亚、微生态的产业产品规划(含四个研究所建设)的实施方案,梳理确定了相应任务清单和实施路径。聚焦产品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品技术竞争力。2024年10月,上海医药旗下上药杏灵、上药新亚作为科研项目主要完成单位,

以“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技术创新与支撑体系构建及应用”、“化学药品关键评价技术和标准协同创新与应用”两个项目分别荣获202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

3.工业制造更趋向集约化,降本增效成效明显。公司稳步推进原料、制剂一体化布局,报告期内,上药金山绿色精品制药基地正式投产并实现多个产品转移,信谊万象与信谊延安基地完成整合,新亚张江产线场地完成转移。公司继续落实“六大降本举措”,系统推动工业制造降本增效,全年完成精益项目161项。在精益项目开展过程中,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部分精益项目获得中国质量协会示范级和专业级奖项、《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应用突破项目案例奖等。

? 深化医药商业融合发展,提升价值贡献

1.管理一体化加强,商业融合发展形成新格局。在完成南北整合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拓展医药商业网络布局,推动管理一体化,增强药品应急储备和供应保障能力,完善全国25个省市的纯销网络覆盖,基本形成了医药商业流通业务全国布局、区域领先、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2024年,医药商业完成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长7.47%。

2.商业转型稳步发展,创新业务初显成效。公司旗下上药控股持续打造创新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创新转型战略持续布局。

? 进口及创新药业务优势进一步扩大

公司着力打造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为全球医药企业创新产品提供涵盖上市前合作、进出口服务、全国分销、创新增值四大领域的全供应链一站式管理服务。2024年,公司医药商业创新药板块实现销售305亿元,同比增幅29.7%;新增进口总代品规25个,涵盖20家企业。

? 合约销售(CSO)业务实现战略性突破

公司CSO服务依靠多年积累和大项目历练,专业能力得以大幅提升,业务规模已处于行业前列。2024年公司CSO业务服务规模达80亿元,同比增幅177%。CSO合约产品数量达65个,与诸多跨国药企建立了深厚合作。

? 器械大健康业务规模快速提升

2024年,公司进一步拓展器械SPD战略功能,打造专业标杆新模式,器械大健康业务实现销售442亿元,同比增长10.5%。

? “互联网+”提供新零售价值链方案

公司推动上药云健康作为上海医药旗下处方药新零售“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依托批零一体优势,加快院边药房、专业药房布局,成为创新药首发的重要渠道,打造 “商业保险+专业药房”的创新药新零售模式,提升差异化竞争力。公司依托镁信健康商业保险创新先发优势,发挥商业保险在产品集采、渠道、议价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加快升级推广商业保险多元支付体系。

? 加大投资并购,积极开拓国际业务

1.投资并购加大力度,中药资源协同整合。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工业并购及合资合作,加大项目筛选储备,于2024年12月正式签署了收购和黄药业10%股权的交易协议(详见A股公告临2025-003号)。通过本次收购,公司有望依托业务资源的协同整合,赋能现有中药品种,进一步提升其在循证医学、学术推广及国际化方面的能力。

2.沪港联动谋划新布局,推动中药走向世界。公司融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依托香港总部和上药香港中药发展专班,推动落实一批中成药在港注册和上市的相关工作;同时积极争取香港政府的政策支持,深化与在港科研院校等外部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谋划以香港为桥

头堡,推动中药走向世界。

3.国际业务实现新拓展,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公司坚定国际化发展方向,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完成东南亚与中东地区多国的业务布局,实现多治疗领域的产品注册销售落地。本年度新增海外产品注册申报18个,截至2024年年末,已累计完成项目申报25个,其中获批1个。此外,上药泰国公司完成首年度销售目标;上药菲律宾公司完成公司设立,加快实体化运营;上药阿联酋公司完成注册,启动药品注册工作。本年度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实现39.67亿元,同比增长24.53%。

三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医药具有刚性消费属性,医药行业呈现弱周期性的特点。生物医药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点赛道,是国际前沿科学研究的活跃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体来看,中国医药产业正处于改革深化、分化发展、创新加速的发展阶段。在行业格局、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

1、中国医药行业处于终端格局调整阶段。随着国内医疗改革持续深化推进,行业整体增速下滑,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分化发展。

2、国内医药创新动能强,进一步提质增效。中国的在研管线数量已位列全球第二,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跨境技术合作与授权活跃,已成为全球医药开发体系的重要供给方。

3、医药行业新质生产力逐步展现出生命力。国内新药申报数量保持高位,新药获批数量创新高;药企加速出海,质量、效率和成本优势逐步得到国际市场认可;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经典名方在申报政策明确后迎来首个获批高峰。

(二) 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国家发布多项重磅政策,鼓励生物医药创新,提高医药科技水平,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类别发布时间印发机构文件主要内容
高质量发展2024/1/5国家医保局《关于落实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4年3月底前,基本消除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药品在省际间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推动医药企业价格行为更加公平诚信。
合规监管2024/5/17全国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部际联席工作机制14部委《关于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对2024年的纠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工作原则和具体工作要点。
中药发展2024/6/1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优化中医药标准体系总体布局,加强重点领域中医
药标准供给,推动中医药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深化中医药标准化改革创新,夯实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基础。
鼓励创新2024/7/5国务院常委会《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 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
鼓励创新2024/7/30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研发、临床、审评审批、应用推广、产业化落地、投融资、数据资源、国际化等关键环节,坚持全链条创新、全链条改革、全链条赋能,推出了8方面37条政策举措。
药品集采2024/11/22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4-2)》,正式开启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第十批集采涉及62个品种,共263个品规,中选结果于2025年4月实施。
高质量发展2024/12/3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完善审评审批机制,全力支持重大创新,加大中药研发创新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推广使用,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上市,优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机制,加快罕见病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促进仿制药质量提升,推动医药企业生产检验过程信息化。

公司是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是控股股东上实集团旗下大健康产业板块核心企业,主营业务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医药工业位列全球制药企业50强。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资源,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导向,

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积极配置资源,加快自研和产品引入,逐步由仿制药企迈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研发型医药企业。公司医药商业是国内第二大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和领先的进口药品服务平台。公司纯销网络直接覆盖全国25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创新服务模式,持续为各级医疗机构、零售机构、合作伙伴及患者提供高效、便捷、可靠的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领先的行业地位:

荣誉名称颁发机构
2024《财富》世界500强,411位《财富》杂志
2024全球制药企业50强,第42位美国《制药经理人》(PharmExec)
2024全球品牌价值药企25强,第20位英国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Finance
2024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4中国企业500强,第105位 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43位上海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
2024上海企业100强,第13位; 2024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第3位上海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
2023年度中国化药企业TOP100,位列第三位; “2023年度中国BigPharma”企业创新力TOP10米内MENET

四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2年
总资产221,209,430,148.17211,972,533,766.804.36198,134,901,498.9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675,619,971.9768,524,143,051.354.6067,063,005,889.23
营业收入275,250,934,889.66260,295,088,943.535.75231,981,299,764.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52,528,438.693,767,999,581.1820.825,617,152,003.0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5,066,358.183,596,112,326.2913.044,297,053,703.2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27,257,731.335,231,519,727.1011.394,743,361,181.8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05.56增加0.94个百分点9.11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231.0220.731.6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231.0220.731.61

(二)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70,152,787,484.9869,260,358,039.4570,215,588,223.9265,622,201,141.3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2,277,554.181,399,633,819.511,112,266,758.74498,350,306.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374,629,759.081,330,533,764.09981,169,437.38378,733,397.6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73,599,712.645,988,903,095.672,267,661,073.233,044,293,275.07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 股东情况

(一)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3,164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7,468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HKSCC NOMINEES LIMITED40,625918,224,24924.7640未知境外法人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0716,516,03919.3240国有法人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0665,626,79617.951665,626,796境内
限公司非国有法人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附属子公司、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附属子公司17,322,500647,310,29817.457187,000,000国有法人
新华保险及其附属子公司199,602,877206,159,1785.5600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7,254,24876,777,4762.0710未知境外法人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041,330,5431.1150未知国有法人
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附属子公司-3,870,40040,761,7001.0990国有法人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3,816,41720,551,0540.5540未知未知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0,957,00119,227,4690.5190未知未知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上实集团为上海上实实际控制人,上海上实为上药集团控股股东。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为上海市国资委的全资附属公司。本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涉及

(二)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三)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同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四)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一) 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简称代码到期日债券余额利率(%)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25上海医药SCP0010125801962025-09-263,000,000,0001.75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24上海医药SCP0030124830272025-06-063,000,000,0002.04

(二)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已完成付息兑付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资券已完成付息兑付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已完成付息兑付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已完成付息兑付

(三)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2024年2023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资产负债率(%)62.1462.11上升0.03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4,065,066,358.183,596,112,326.2913.04
EBITDA全部债务比0.090.095.65
利息保障倍数5.324.7412.17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详见上文“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