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1128 公司简称:常熟银行
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股。本方案尚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二、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常熟银行 | 601128 |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唐志锋 | 盛丽娅 |
联系地址 | 江苏省常熟市新世纪大道58号 | 江苏省常熟市新世纪大道58号 |
电话 | 0512-51601128 | 0512-51601128 |
传真 | 0512-52962000 | 0512-52962000 |
电子信箱 | 601128@csrcbank.com | 601128@csrcbank.com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公司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两小”的市场定位,全面深化“一轻三化、三大工程”建设,走“轻资本”道路,推动综合化、数字化、生态化,推进乡村振兴、客户提升、财富管理三大工程,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业务布局方面,公司构建了多元的金融服务体系:公司银行业务主要包括企业金融、三农金融业务、国际金融业务、票据金融业务
和投资银行业务等;零售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储蓄存款、投资理财、代销保险等财富业务,小微贷款、消费金融、房屋按揭等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三代社保卡、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收单结算等电子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主要包括货币市场业务、债券业务、衍生品业务和财富业务等;村镇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国内结算、同业拆借、银行卡业务等。
2.2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商业银行经营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适应性。资产质量总体稳健。净息差惯性下滑,但低位逐步企稳。随着稳增长政策渐次发力,经济逐步企稳,叠加监管引导压降空转套利空间,商业银行规模增长有所放缓,但结构逐步优化。2024年商业银行强化使命担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3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清晰且稳定的发展战略。公司经历首批改制成立、首批设立异地分支行、首批设立村镇银行,形成了“立足常熟、辐射江苏、布局全国”战略发展格局。在常熟,109个服务网点连接出“5分钟”金融便民服务圈;在江苏,7家分行和5家直属支行联结起十个地级市的民营经济产业链;在全国,34家兴福村镇银行编织起覆盖六省、百县、千镇、万村的普惠金融服务网。公司以清晰的战略和稳健的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当前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具有护城河特色的市场定位。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两小”的市场定位,形成了以“IPC技术+信贷工厂+移动平台”为核心的“常银微金模式”,通过标准化的技术流程解决了小微金融效益、规模、风险的“不可能三角”,实现了高效服务与风险可控,累计服务小微信贷客户超150万户,不良贷款率长期低于1%。“常银微金模式”不仅成功复制到兴福村镇银行,而且实现了向同业进行系统化输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惠金融样本。
富有创业激情与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公司拥有稳定的管理团队,公司管理层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董事长、行长等核心高管均从基层成长,深耕小微金融多年,坚持“支农支小”初心,坚持“创新、稳健、合规”的治理文化,确保战略一致性和延续性;公司管理层年轻化,平均年龄47岁,显著低于同业。公司拥有一支年轻且富有活力的员工队伍,员工总数超过7400人,本科学历及以上占比超过89%,30岁以下员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自主可控与深厚的科技实力。公司深入实施“科技强行”战略,已形成微贷集成、风控集成、账务处理、渠道集成和数据分析处理等五大核心技术体系,成功打造营销中台、风控中台、数据中台等业务支撑体系,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完成燕谷数据中心应用迁移,为公司发展提供算力支持。公司已通过CMMI-5级、TMMi3级和DCMM3级认证,标志在软件测试、质量管理、数据管理等领域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具有比较优势的成长属性。公司持续推进村镇银行改革提升,通过吸收合并村镇银行、改设分支机构,快速渗透县域市场,打开发展空间,同时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综合管理成本。公司持续推进综合化、数字化、生态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提升经营效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推进轻资本业务发展,在财富管理、线上运营等领域加快布局,在科技金融、养老金融、绿色金融等新赛道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增减(%) | 2022年 | |
营业收入 | 10,909,242 | 9,870,291 | 10.53 | 8,808,7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813,258 | 3,281,502 | 16.20 | 2,743,7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816,774 | 3,270,949 | 16.69 | 2,735,6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8,158,774 | 16,369,456 | 10.93 | 13,153,584 |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资产总额 | 366,581,851 | 334,456,430 | 287,881,374 |
负债总额 | 335,913,331 | 307,325,494 | 263,765,708 |
股东权益 | 30,668,520 | 27,130,936 | 24,115,666 |
存款总额 | 286,545,820 | 247,938,809 | 213,445,361 |
其中: | |||
企业活期存款 | 28,193,897 | 28,317,480 | 29,386,744 |
企业定期存款 | 26,902,139 | 24,268,307 | 20,927,186 |
储蓄活期存款 | 23,702,977 | 22,439,077 | 25,119,234 |
储蓄定期存款 | 180,276,253 | 150,529,143 | 115,709,569 |
其他存款 | 27,470,554 | 22,384,802 | 22,302,628 |
贷款总额 | 240,862,102 | 222,439,155 | 193,433,049 |
其中: | |||
企业贷款 | 89,850,356 | 77,381,036 | 68,841,847 |
个人贷款 | 134,942,556 | 132,079,567 | 116,007,019 |
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 | 93,426,807 | 89,865,292 | 74,193,900 |
个人消费性贷款 | 25,705,451 | 24,362,237 | 21,506,739 |
住房抵押 | 12,932,445 | 13,055,805 | 13,889,799 |
信用卡 | 2,877,853 | 4,796,233 | 6,416,581 |
票据贴现 | 16,069,190 | 12,978,552 | 8,584,183 |
贷款损失准备 | 9,297,380 | 8,995,224 | 8,420,708 |
资本净额 | 37,633,184 | 35,107,322 | 30,945,138 |
其中: | |||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 29,647,941 | 26,392,626 | 22,786,220 |
其他一级资本净额 | 156,910 | 158,324 | 133,892 |
二级资本净额 | 7,828,333 | 8,556,372 | 8,025,026 |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 265,162,074 | 253,294,281 | 223,079,227 |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增减(%) | 2022年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26 | 1.09 | 15.60 | 0.91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1.03 | 0.89 | 15.73 | 0.8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27 | 1.08 | 17.59 | 0.9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 | 9.50 | 9.25 | 2.70 | 8.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4.15 | 13.69 | 增加0.46个百分点 | 13.0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4.16 | 13.65 | 增加0.51个百分点 | 13.03 |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总资产收益率 | 1.16 | 1.13 | 1.10 |
净利差 | 2.54 | 2.70 | 2.88 |
净息差 | 2.71 | 2.86 | 3.02 |
资本充足率 | 14.19 | 13.86 | 13.87 |
一级资本充足率 | 11.24 | 10.48 | 10.27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 11.18 | 10.42 | 10.21 |
不良贷款率 | 0.77 | 0.75 | 0.81 |
流动性比例 | 73.82 | 60.07 | 49.91 |
存贷比 | 84.06 | 89.72 | 90.62 |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 | 0.84 | 1.20 | 1.65 |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率 | 6.10 | 7.36 | 6.36 |
拨备覆盖率 | 500.51 | 537.88 | 536.77 |
拨贷比 | 3.86 | 4.04 | 4.35 |
成本收入比 | 36.62 | 36.87 | 38.58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2,699,689 | 2,805,999 | 2,864,257 | 2,539,2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52,266 | 782,205 | 1,241,377 | 837,4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951,651 | 786,566 | 1,239,841 | 838,7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6,847,220 | (101,784) | (1,346,698) | 2,760,036 |
4. 普通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36,762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43,790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24,689,669 | 271,586,361 | 9.01 | 0 | 无 | - | 国有法人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37,537,801 | 123,733,651 | 4.10 | 0 | 无 | - | 其他 |
常熟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8,443,189 | 92,875,077 | 3.08 | 0 | 无 | - | 国有法人 |
江苏江南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7,669,584 | 84,365,429 | 2.80 | 0 | 无 | - | 国有法人 |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社保基金16042组合 | 7,468,709 | 82,155,796 | 2.72 | 0 | 无 | -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 | -13,053,714 | 77,753,842 | 2.58 | 0 | 无 | -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 | 4,516,765 | 70,984,418 | 2.35 | 0 | 无 | -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32,251,032 | 42,843,997 | 1.42 | 0 | 无 | -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全国社保基金四零一组合 | 3,489,274 | 37,506,415 | 1.24 | 0 | 无 | -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兴益传统2号 | 29,894,499 | 37,047,199 | 1.23 | 0 | 无 | -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常熟发投与江南商贸仅同为常熟国资办控股的国有企业,在本行股东大会、董事会表决权方面,不存在达成一致行动协议或其他形式的约定或安排,不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和全国社保基金四零一组合同属于全国社保基金。 本行未知其余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战略举措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金融服务生态,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行业挑战和经济周期性变化。
(1)积极在推动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拓展发展空间
当前,村镇银行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本行是全国首家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在推进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方面胸怀政治担当、具有先发优势。2022年至今,共成功吸收兼并体系外村镇银行5家。报告期内,完成江苏镇江丹徒村镇银行“村改支”。通过参与村镇银行吸收兼并,有利于本行深化江苏省内分支机构布局、推动以地级市为单元集约化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空间与后劲。与此同时,本行稳妥推进体系内村镇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期内,完成湖北宜昌地区4家兴福体系村镇银行的“四合一”整合工作。通过整合,发挥综合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未来,本行将继续积极稳妥地参与村镇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工作,并以此为契机,锤炼与打造一支熟稔并购政策与实操经验的并购队伍,将后续外延式并购储能蓄力。
(2)积极探索常银微创投与金融联合招商模式
为积极践行科技金融发展理念,本行基于自身“常银微金”的小微金融经营优势,从中小银行经营实际出发,确立了“常银微创投”科技金融战略。以“首创首贷首投”为鲜明特色,聚焦“技术首创性”初创客群、筑牢“首贷服务行”主要阵地,引入首投资金,重点服务早、小、“三高(高科技、高毛利、高增长)”型初早期科创企业及创新创业人才。为此,本行打造了由“1+3+N”人才队伍和“六个单列”共同构成的组织推动体系,叠加由政府部门+股权投资机构+产业园区+科创服务中介+产业链上下游组成的五位一体科创生态体系、“以首贷为特色、纵贯全周期”的产品服务体系、多项服务动态匹配的客户培育体系、聚焦苏南产业特色的行业研究体系的“常银微创投”五大实施推动体系。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1,920户,贷款余额122亿元,其中271户为具有资本市场高成长潜力的初早期科创企业,这部分企业绝大部分已获市场化创投机构的投资,其中超过50%企业为本行首贷银行。
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而招商引资也是当前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本行积极发挥丰富的同业资源、大量的个人及企业客户资源、专业的科创金融技能等优势,与地方政府紧密联动,共同开展政银联合招商。报告期内,累计向分支机构所在地方政府推荐招
商引资项目超过80个,已落地招商项目超过10个,被常熟市政府命名为“科创企业联合招商基地”。实施常银微创投科技金融战略将有助于优化本行客群结构,也是针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的应对之策,更是新时代小微金融应有的全新内涵。未来,本行将坚持在科技金融“首贷覆盖面、金融普及率”方面持续深耕,积极申请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带动一批复合型人才就业、扶持一批创新型人才创业、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兴业,为科技强国贡献常银力量。
(3)积极构建利润多元化体系和可持续增长新路径
公司在传统性、支撑性业务上做深做透,深化打造零售、小微、普惠、公司、国际、投行、票据、固收、交易、资管等十大营收中心,有效支撑营收增长;公司在增长性、创新性业务上多头并进,重点聚焦细分领域客群,创新设立二十四个增长中心,跨部门跨机构组建协同团队,优化资源配置,探寻新的增长路径。公司将金融服务融入具体的商业化、便民化服务场景中,将客户需求与金融服务紧密结合,创新推出园区好帮手、财资好帮手、商协好帮手等“好帮手”系列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园区管理、财资管理、商协管理等数字化方案;创新推出智慧医疗、智慧学校、智慧物业、智慧食堂等“智慧+”系列场景,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金融解决方案。公司拥抱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新媒体及线上运营模式,建立“手机银行+常银生活+常银生意”线上化渠道,打造企业公众号、视频号等多媒体运营矩阵,打造员工个人IP,全账号全渠道粉丝数超过300万人。组建云销团队,探索企业微信线上运营模式,企业微信用户数超过100万人,认证用户超50万人。
(4)积极布局AI在行业的运用加快向数智化转型
作为普惠金融的践行者,本行积极响应国家"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指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驱动智慧银行体系建设,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新篇章。本行科技秉持"科技让普惠金融更有温度"理念,深耕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智能模型等领域专业能力,构建起涵盖基础研究、场景开发、系统运维等的AI创新体系,组建算法工程师、业务专家组成的跨部门协同团队,推动AI在普惠金融服务领域落地实践,为用户带来便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极致产品体验。
通过私有化部署Qwen、DeepSeek等,本行构建起安全可控的AI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深化行业应用,基于大模型能力,上线知识助手、代码助手、出题助手等,赋能敏捷研发、精准营销、智能培训等智能应用场景;基于图计算能力,深化知识图谱系统服务,深度赋能营销线索挖掘;
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基于语音语义能力,升级智能外呼、智能客服、智能数字人平台,赋能业务运营提质增效;基于图像处理能力,优化OCR识别应用,提高图像比对精准度;同时通过外部引智,与华为、阿里云等头部科技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建金融创新实验室,共推大模型等AI前沿技术落地。站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历史节点,本行将持续深化AI技术应用,重点将在营销、风控及内部流程优化等方向发力,以科技力量践行金融机构的使命担当,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主要经营情况
经营效益持续提升。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9.09亿元,增幅10.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3亿元,增幅16.20%;总资产收益率(ROA)1.16%,同比提升0.03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14.15%,同比提升0.46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36.62%,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净息差2.71%,保持行业较好水平。
规模体量稳步增长。报告期末,集团总资产达3,665.82亿元,增幅9.61%;总存款2,865.46亿元,增幅15.57%;总贷款2,408.62亿元,增幅8.28%,其中,个人贷款占总贷款之比56.03%,个人经营贷款占总贷款之比38.80%。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10.59亿元,增幅8.36%;贷款户数20.76万户,增幅10.28%,普惠小微特色鲜明。
客户基础持续巩固。报告期末,集团贷款户数56.1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92万户,增速
7.52%,其中,100万元以下贷款户数52.77万户,占比94.06%;个人经营性贷款户数31.04万户,占比55.33%。集团户均贷款42.93万元,做小做散坚定不移。
资产质量总体平稳。报告期末,集团贷款不良率0.77%,其中企业贷款不良率0.65%;集团拨备覆盖率500.51%;均保持行业较好水平。
村镇银行稳健发展。报告期末,村镇银行总资产624.28亿元,增幅17.88%;总存款536.12亿元,增幅21.92%;总贷款436.11亿元,增幅4.81%;村镇银行不良贷款率1.05%;拨备覆盖率
3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