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053 证券简称:云南能投 公告编号:2025-039
云南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920,729,464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0元(含税),送红股0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云南能投 | 股票代码 | 002053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李政良 | 刘益汉 | |
办公地址 | 昆明市官渡区春城路276号 | 昆明市官渡区春城路276号 | |
传真 | 0871-63126346 | 0871-63126346 | |
电话 | 0871-63127429 63126346 | 0871-63151962 63126346 | |
电子信箱 | 310944181@qq.com | 597541817@qq.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盐、天然气三大业务板块,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食盐、工业盐、芒硝等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天然气管网建设、运营、天然气销售、入户安装服务等。
新能源是公司的战略核心与发展重点。随着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30万千瓦风机于2024年6月30日全部实现并网发电、金钟风电场二期项目5.04万千瓦风机于2024年
9月12日实现并网发电以及葫芦地光伏电站一、二期项目合计2万千瓦容量于2024年12月30日实现并网发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投产发电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94.64万千瓦,其中风电182.04万千瓦,光伏12.6万千瓦。盐业板块,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是省政府授权云南省唯一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省政府食盐储备承储企业。截至报告期末,云南盐业制盐装置实际产能可达180万吨/年。公司盐业“稳中求进”,有效支撑公司战略发展。天然气板块,控股子公司云南省天然气有限公司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天然气产业平台,是我省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已建成通气及具备通气条件支线管道合计900KM,建成曲靖、玉溪2个应急气源储备中心,形成3600万方天然气储气能力。
为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核心主业发展,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正在筹划与云南能投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以所持有的天然气公司100%的股权对云南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公司于2024年11月8日披露了《关于筹划与云南能投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对云南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4-126)。2025年3月21日,公司董事会2025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控股子公司云南省天然气有限公司股权向云南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页岩气公司33.00%股权,页岩气公司成为公司的参股公司,天然气公司成为页岩气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不再持有天然气公司股权,天然气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
1.电力
1.1风力发电
利用风力发电,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蕴量巨大。风力发电具有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的特点。
1.2光伏发电
利用太阳光热发电,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光伏电站根据其规模、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包含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等。集中式光伏是指装机规模较大、场址集中的光伏电站,主要建设于沙漠、戈壁、荒漠等重点地区,通过大量的光伏板或者太阳能跟踪系统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输送至远离发电地的用户。分布式光伏是指安装在用户现场或与电网连接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光伏电站,通常安装在屋顶、墙面或地面,可以直接为附近用户供电。
2.盐业
食盐,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素有“百味盐为首”美誉,也用于各类食品加工。 工业盐,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工业用途广泛,被称为“化工之母”,主要用于基础化学工业,包括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此外,工业盐还可用于有机合成工业、建筑业、日用化工、石油石化、无机化工以及硬水处理、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方面。芒硝,化学名称工业无水硫酸钠,可以用来制取硫酸铵、硫酸及硫化钠等化工原料,还是制造洗衣粉的重要原料。
3.天然气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主要用于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工艺生产、天然气化工工业、城市燃气事业、压缩天然气汽车等。
(二)行业基本情况
1.新能源行业
装机规模持续增长,风机大型化与智能化运维技术应用广泛。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21亿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陆上风电
4.8亿千瓦,海上风电0.41亿千瓦。2024年全国风电发电量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9%。技术创新推动大型化与智能化发展。陆上风电12MW风机进入市场,风机大型化与智能化运维技术应用广泛,如AI驱动的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监测系统,有利推动运维成本大幅降低。
光伏成第二大电源,“光伏+”多场景应用正成为重要趋势。光伏新增装机量再创新高,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86亿千瓦,同比增长45%,光伏已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在光伏用地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光伏+”多场景应用正成为重要趋势,鼓励农、林、渔、牧等“光伏+农业”新模式,工业、交通、建筑等应用场景被视为光伏行业新增长点。
储能等新赛道加速培育,发展潜力巨大。多能互补、高效协同已成为新能源行业必然趋势,储能、氢能等新赛道加速培育。国家能源局规范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工信部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130%,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多方聚力深化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构网型储能获市场广泛关注,压缩空气、钠离子电池等非锂储能应用增多。
政策支持与市场化机制深化。《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政策明确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提出坚持市场化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分类施策,有利于推动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盐行业
市场供需逐渐平衡是未来行业的主要趋势。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也是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纺织印染、冶金、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国是全球原盐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盐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末全行业原盐产能控制在12500万吨以下,市场供需逐渐平衡是未来行业的主要趋势。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产销一体化集团优势显现。《盐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一批行业引领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盐业体制改革后行业进入整合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头部企业纷纷加快内部改革,积极开展并购重组,重构企业管理模式、运行模式和商业模式,竞争优势越发明显。参考美国、日本等国盐行业发展历程,中国盐行业也将朝几大优势盐业综合性集团并存的格局发展。
食盐产品高端化、功能化趋势明显。随着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健康化趋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食盐品种日益丰富,食盐品牌逐步确立。据统计,食盐品种较“盐改”前增加了40%以上,中高端盐及健康盐衍生品逐渐受到市场欢迎,低钠盐、功能盐品类逐渐成为主流,高端化在食盐行业正形成共识。与海外发达国家中高端食盐市场占比约8%-10%相比,中国中高端食盐消费刚刚起步,品牌溢价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3.天然气行业
产供双增,消费结构优化,市场持续复苏向好。天然气是向低碳、零碳能源转型最重要和最现实的过渡能源,拥有高效、清洁等特性,在新型能源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数据,2024年国内天然气产量达24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其中非常规气(页岩气、煤层气)及海上气田贡献突出。202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42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城市燃气(占比33%)和工业燃料(占比
42%)为主要驱动力,“煤改气”政策及低碳园区建设推动工业用气需求。进口多元化,全年进口天然气18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对外依存度约44%,管道气与LNG进口占比分别为46%和54%。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储运能力进一步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长输管网总里程突破12.8万公里,LNG接收站新增接卸能力超1000万吨/年,储气库调峰能力提升至消费量的6%。云南区域,全面建成玉溪市、曲靖市应急气源储备中心,天然气大规模应急储备能力实现“零突破”。
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了《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以加强天然气高效利用,统筹市场发展和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机制,加强跨省天然气管道定价成本监审,管输费简化为“一区一价”,有利于实现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平开放,打破了以前的定价模式,加快形成“全国一张网”,促进天然气资源自由流动和市场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所处的行业地位
新能源:云南风光资源优异,且与水电有着良好的协同互补优势。公司是省属国企投资开发、建设运营风力发电的主力军,是能投集团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的承接平台,将长期秉持新能源发展核心战略,以发电端为基础,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提升绿色能源安全供给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投产发电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
194.64万千瓦,其中风电总装机容量处于全省前列。
盐业:云南盐业是省级盐行业发展平台,是云南省唯一原盐生产商和供应商,是云南省唯一食盐生产商和省级食盐批发企业,产销协调运转,分销机构覆盖全省,长期深度耕耘食盐市场,消费者忠诚度高,在省内品牌优势突出并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并获得“生态井矿盐”产品认证,食盐省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80%左右。
天然气:天然气公司是云南省级天然气发展平台,承担着全省天然气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市场推广、产业培育等工作,是云南省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已建成通气及具备通气条件支线管道合计900KM,玉溪市、曲靖市应急气源储备中心全面建成,实现云南省天然气大规模应急储备能力“零突破”。天然气公司全力拓展下游终端市场开发,报告期售气量3.86亿方,同比增长52%。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单位:元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2年末 | |
总资产 | 18,747,882,626.39 | 17,583,529,184.02 | 6.62% | 13,984,670,660.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7,419,979,520.19 | 6,879,441,261.95 | 7.86% | 6,555,104,433.65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营业收入 | 3,453,046,026.59 | 2,904,104,874.75 | 18.90% | 2,677,285,801.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675,036,703.83 | 482,256,947.72 | 39.97% | 273,915,858.8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660,125,661.66 | 444,500,246.92 | 48.51% | 260,168,055.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44,285,058.22 | 929,105,233.08 | 33.92% | 841,779,794.74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7332 | 0.5238 | 39.98% | 0.3420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7332 | 0.5238 | 39.98% | 0.34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9.45% | 7.17% | 上升2.28个百分点 | 5.45%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974,669,481.64 | 878,140,886.55 | 729,486,092.90 | 870,749,565.50注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56,687,076.07 | 211,570,628.84 | 673,488.66 | 106,105,510.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45,312,371.40 | 207,958,701.37 | -2,627,914.99 | 109,482,503.8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08,757,529.46 | 443,523,747.12 | 129,892,055.91 | 362,111,725.73 |
注:第四季度通常是云南的大风季,但风资源在不同年份和季度间存在波动。本报告期内,第四季度风资源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导致发电量下降。此外,永宁风电场和金钟风电场分别在5月和11月转固,新增的折旧费用和财务费用也对利润产生了影响。因此,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低于一二季度。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23,07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22,992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32.65% | 300,572,379.00 | 0.00 | 不适用 | 0 | ||
云南能投新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22.01% | 202,649,230.00 | 0.00 | 质押 | 94,480,000.00 | ||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有法人 | 18.73% | 172,484,085.00 | 0.00 | 不适用 | 0 |
孙慧明 | 境内自然人 | 3.59% | 33,017,175.00 | 0.00 | 不适用 | 0 |
杨燕灵 | 境内自然人 | 1.09% | 9,999,660.00 | 0.00 | 不适用 | 0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国有法人 | 0.57% | 5,275,200.00 | 0.00 | 不适用 | 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0.53% | 4,889,709.00 | 0.00 | 不适用 | 0 |
云南交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0.52% | 4,752,315.00 | 0.00 | 不适用 | 0 |
陈世辉 | 境内自然人 | 0.36% | 3,348,395.00 | 0.00 | 不适用 | 0 |
黄奇俊 | 境内自然人 | 0.33% | 3,047,700.00 | 0.00 | 不适用 | 0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上述股东中,云南能投新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孙公司,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交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也不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 |||||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 上述股东中,孙慧明通过普通账户持有公司1,286,000股,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31,731,175股,合计持有公司33,017,175股,持股比例3.59%;杨燕灵通过普通账户持有公司0股,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9,999,660股,合计持有公司9,999,660股,持股比例1.09%;黄奇俊通过普通账户持有公司2,047,700股,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1,000,000股,合计持有公司3,047,700股,持股比例0.33%。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解码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实干担当、砥砺奋进,主动应变求变。以资源获取为牵引,持续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以营销为龙头、提质降本为支撑,持续稳固盐业发展;产业联动,产学研结合,持续深入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公司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
(一)扛牢保供重责,国企担当与价值创造持续向“新”攀升
公司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坚决扛牢压实政治责任,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抓牢抓实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食盐燃气民生保供,在服务大局中坚守政治方向,在聚焦主业中把握职责定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304.60万元,较上年增长18.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503.67万元,较上年增长39.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428.51万元,较上年增长33.9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874,788.26万元,较上年末增长
6.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41,997.9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7.86%。2024年公司资产、收入、利润、经营净现流等主要指标实现全面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经营目标,高质量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二)深入践行“三精管理”,运营管理与增创效益持续向“优”提升
报告期公司深入践行“三精管理”,以“全员参与,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极致”的核心理念推进46个三精管理项目,通过“咨询+诊断+培训+实操”,推进运营管理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公司“月月比”“红黑榜”机制持续优化,抓实“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进一步树立和营造“用业绩说话、用数字说话”的价值创造导向和比学赶超氛围。
公司年内获得主体信用AAA评级,综合融资成本较年初下降26个BP,产融协同更加紧密,有力支持产业发展。
新能源存量向好、增量发力、绿证交易实现新突破。金钟风电场一、二期工程项目及葫芦地光伏电站一、二期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增至194.64万千瓦,2个风电场获评“5A级风电场”,绿证交易208万张。
传统盐板块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昆明盐矿、普洱制盐分公司积极推进MVR制盐节能环保技改,降低能耗及碳排放;积极推进碳足迹核查与低碳产品认证,提升绿色竞争力。生产装置运行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调销协同发力,盐硝产销量创历史最好水平达178万吨。区域化、标准化、网格化精准营销模式初见成效,省外市场稳固拓展。“白象牌”获得“中华老字号”和“生态井矿盐”产品认证,云南盐业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
天然气板块运营能力持续提升。开远-蒙自支线和文山-砚山支线投产试运行,玉溪储气库进液试生产。液化天然气销量超年度目标值50%,售气量突破3.8亿方,达历史最好水平,“产供销联动、厂网库一体”发展新格局初步构建。
(三)加压奋进,重点项目与重大专项推进持续向“质”聚焦
扛牢使命加压奋进,统筹优存量、拓增量、育新量,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项目、重大专项有力推进,持续推动产业布局优化、经济运行提质、板块融合发展。
一是集中力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30万千瓦风机于2024年6月30日全部实现并网发电、金钟风电场二期项目5.04万千瓦风机于2024年9月12日实现并网发电,葫芦地光伏电站一、二期合计2万千瓦容量于2024年12月30 日实现并网发电;67万千瓦风电扩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马龙竹园光伏项目12月正式开工建设;“新能源电站远程集中控制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二是加快培育拓展新能源新赛道。聚焦压缩空气储能、用户侧储能等方向,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加强技术方案论证,全力推进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普洱制盐MVR技改项目和风储一体机研发等工作,努力提升公司“风、光、储、盐”耦合、协同发展能力,努力成为新产业新领域的先锋队和探索者。三是全力抢抓新能源项目资源获取。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以及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拟与华宁、沧源等开展新能源项目合作,持续对接富源、峨山等资源,积极上报省能源局2025-2027年后续新能源风电项目规划。四是统筹推进混合制企业整治及瘦身健体。“一企一策”制定方案,完成盐业东川、景东、孟连、洱源、开远公司5户企业注销。
(四)深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活力动力持续向“强”升化
深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暨实施 “8个专项行动”,细致梳理出23个方面改革要求、60项重点任务工作清单与分工明细,协同发力,全年完成任务清单80%以上主体任务。盐板块生产端 “大部制、大车间、大班组”改革成效显著,昆明盐矿、一平浪盐矿、乔后盐矿原有23个部室精简为“5中心、4部室”,正式在岗员工缩编减幅
11.44%;普洱制盐分公司9个部室也整合为“2中心、1部室”,员工人数降幅5.58%,为后续高效生产筑牢根基。以“三项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压缩管理层级,优化组织架构,精简人员编制,提升人均效能,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20%以上。
动真碰硬推动“能上能下”。落实管理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明晰薪酬刚性兑现、末位调整与不胜任退出规则,229名管理人员签订“两书”;强化薪酬拉差、末等调整等落实,打磨市场化经营机制;在干部管理上动真格,干部队伍结构与活力得以重塑。
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提出破解措施,形成年度《产改任务清单》37条,推动产业工人队伍“荣誉亮起来、腰包鼓起来、腰杆硬起来”,员工幸
福感、归属感不断增强,充分激发出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公司发展凝聚正能量。
(五)筑牢合规防线,公司治理再上新台阶
扎实推进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着重针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合规风险防控,推动各条线科学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涵盖法务、合规、内控、风险、审计的五位一体合规闭环管理模式,有力赋能公司经营业务,积极构建具有公司特色的“大风控”体系,全方位纵深推进合规管理工作。
发挥监督效能,查违规、促合规。通过扎实开展审计工作,有效发挥了监督效能,不仅能及时察觉问题及管理缺陷,还能精准提示风险,有力推动整改落实,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管理秩序。
严格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持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成功入选云南省国资委“省属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名单”,公司董事会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2024年公司荣获责任云研究院“ESG双碳先锋”奖。
(六)从严管控,生产经营安全平稳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加强本质安全建设,未发生交通、火灾、电力、设备、人身伤亡事故,未发生环境污染、职业健康及公共卫生事件,所属公司主要生产装置、城市配套管网、支线管道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各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平稳有序。
云南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满富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