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0420 公司简称:国药现代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未出席董事情况
未出席董事职务 | 未出席董事姓名 | 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 | 被委托人姓名 |
董事 | 魏树源 | 工作原因 | 许继辉 |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2024年度实现合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3,622,881.88元,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余额2,563,910,240.68元。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00元(含税)。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1,341,172,692股为基础计算,拟分配现金股利268,234,538.40元(含税)。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国药现代 | 600420 | 现代制药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张忠喜 | 景倩吟 |
联系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陆路378号 |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陆路378号 |
电话 | 021-52372865 | 021-52372865 |
传真 | 021-58480136 | 021-58480136 |
电子信箱 | xd_zhengquanban@sinopharm.com | xd_zhengquanban@sinopharm.com |
二、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1、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是以医药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医药制造类企业,拥有包括医药中间体与原料药、化学制剂、动物疫苗、大健康等业务板块,产品涵盖全身用抗感染、心血管、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中枢神经系统、激素、泌尿生殖系统、消化道和新陈代谢、呼吸系统等治疗领域,剂型有片剂、胶囊剂、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颗粒剂、混悬剂、栓剂和软膏剂等30多种。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报告摘要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451个药品批准文号,19个兽用疫苗批准文号。其中:在产药品821个品规,在产兽用疫苗18个品种。公司主要产品有:
产品大类 | 治疗领域 | 主要产品 |
医药中间体 | 抗感染类药用中间体 | 6-APA、7-ACA、D-7ACA、青霉素工业钾盐、头孢曲松钠粗盐、氨苄西林酸 |
原料药 | 抗感染类药用原料药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系列、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 |
泌尿生殖系统药用原料药 | 绒促性素、尿促卵泡素 | |
化学制剂 | 全身用抗感染药物 | 头孢地尼分散片、头孢呋辛系列、头孢克肟系列、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头孢克洛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 |
心血管系统用药 | 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马来酸伊那普利片、普伐他汀钠片、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 | |
泌尿生殖系统用药及激素制剂 | 非那雄胺片、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注射用倍他米松磷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 |
神经系统用药 |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米那普仑片、洛芬待因片、天麻素注射液 | |
骨骼肌肉系统用药 |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 |
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用药 | 维生素C注射液、盐酸雷尼替丁注射液、法莫替丁注射液 | |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 | 注射用甘露聚糖肽、他克莫司胶囊 | |
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 | 氯化钠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 | |
呼吸系统用药 | 复方甘草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片 | |
动物疫苗 | C型肉毒素梭菌苗、II号炭疽芽孢苗、羊梭菌病多联干粉苗、牛出败、羊链球菌 | |
大健康 | 安渼·沁酵母重组胶原蛋白系列医美产品,美益天、浦秀、赫宝仙瑅系列护肤品 |
2、公司的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持续聚焦“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麻醉及精神药物、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物、代谢及内分泌药物”五大治疗领域。通过整合内部研发资源,建立由国药现代统筹管理,以国药现代研究院为战略引领和创新主体,各子公司及合作创新平台为协同,自上而下、上下同频的一体化创新研发体系。
(2)采购模式
公司及各下属企业制定了相对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采用包括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直接采购)、询比价采购、竞价采购等方式。对生产用物资,公司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及合格供应商目录,对供应商实施动态准入及退出管理机制,优胜劣汰,确保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良性运作;对大宗物资采购,实施专业化招标采购管理,严控质量的基础上控制采购成本。构建电子采购管理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采购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及全过程可追溯;结合年度采购计划和实际生产需求合理控制采购库存,降低资金占用。同时,对标中央企业采购管理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采购管理体系、规范指引采购行为,不断推进产业链一体化下的集中采购管理,大力推行网采、集采工作,提升集中采购率的同时控制采购成本。
(3)生产模式
公司拥有剂型类别齐全的生产线,各子公司严格按照GMP要求开展生产活动。全面推动生产自动化及质量控制信息化的提升,启动生产基地MES、LIMS、ERP等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不断提升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优化配置生产资源,加快推进“原料药+制剂”产业链一体化,以总部为纽带进行衔接、协调和督促,加强体系内产业链协同。强化生产条线的专业化管理和各生产基地专业分工,通过实现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以保障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全面推进6S精益管理,持续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确定精益化制造、降本增效、质量至上的精益方针。有条件拓展CMO、CDMO业务,通过生产资源外部延伸和内部协同,提高生产制造效能。
(4)销售模式
公司制剂产品主要采用“经销分销+招商代理+学术推广”的销售模式,已建立起遍布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销售网络。经销分销方面主要同各大有资质的药品经销商合作,覆盖全国的药品配送渠道;招商代理方面通过代理商实现对国内大部分医院和零售终端的覆盖;自建以产品为基础的营销团队,开展专业化的学术推广。同时为顺应终端医院目前逐步推行的集中招标采购模式,公司积极推进营销管理一体化,打造资源整合的营销管理平台、营销信息数据平台,加强对销售渠道、政策事务、品牌和市场终端的管控能力。公司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产品在国内市场直接面向终端客户,国际市场主要面向境外的医药企业和贸易商。
(二)报告期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
2024年医药行业继续在全球经济波动、政策调整和技术创新的多重影响下,展现出其独特的韧性和发展潜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城镇化水平提升以及人民对健康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2024年医药行业整体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的变革阶段,受产品价格下滑、消费增长缓慢等多方面因素扰动,业绩相对低迷。医药制造业总体保持中低速增长,但盈利端相对承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12月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98.5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420.7亿元,同比下降1.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4年,国家持续加大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快药品审评审批流程,推动创新药研发和上市,提升药品质量和安全性;二是加大医保目录调整力度,扩大医保覆盖范围,确保更多创新药和特效药纳入医保支付体系;三是持续推进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及医保控费政策,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同时推动医药企业优化生产结构;四是加强医疗体制改革,推动分级诊疗和互联网医疗发展,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效率。
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促进了医药市场的竞争和创新,也为医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医药工业市场格局继续重构,市场竞争依然激烈,行业集中度逐步提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报告摘要高,行业内部分化程度加深。国家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使仿制药市场进入“微利”时代,行业整合加速,具有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未来,医药行业将继续面临存量竞争和增量博弈的态势,发展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发挥作用。随着技术创新和高端化发展,医药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行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逐步恢复到稳定增长的轨道上。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整合的多重推动下,医药行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医药行业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医药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公司行业地位
根据中国医药健康信息平台——米内网发起主办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公司位列2023年度“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排行榜”第13名。作为品种丰富全面的化学制药企业,公司全面服务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高质量执行以化学制药为主体的战略格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以满足临床需求及提升药物可及性为导向,致力于“成为创新驱动型的,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制药企业,做有活力、有实力、有影响力的行业引领者”,打造涵盖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及化学制剂一体化的产品梯度组合,持续聚焦抗感染、心血管、麻醉及精神、代谢及内分泌、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大健康等六大领域。
公司多项产品荣获国家及省市级重点新产品奖,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在抗生素、心血管、麻醉及精神等细分市场具备一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与产品的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紧密关注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主动应对市场变化,持续推动经营转型升级。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产业链优势,聚焦于经营质量与效益的提升。通过优化运营管控,积极调整业务布局,持续推进提质增效,在行业竞争不利因素下,经营质量稳步攀升,实现了良好发展态势。
1、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板块实现销售收入51.98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8.54%,占本期营业收入的47.53%,比上年增加7.85个百分点。
2024年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优化产品销售结构。一方面,青霉素类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相关主要产品氨苄西林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系列产品、青霉素工业钾盐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05.68%、35.55%、31.43%、31.47%,销量大幅上升带动收入明显增长;另一方面,头孢系列产品本期需求持续低迷,除D-7ACA销量同比增长20.66%外,公司策略性减少7-ACA、头孢曲松钠粗盐、头孢曲松钠等产品产量。辅助生殖类原料药尿源生化制品销量保持稳健增长,同比增长11.65%,但受终端制剂产品集采影响,单价下降使得销售收入同比略有下降。
公司持续深化提质增效,充分挖掘潜力,进一步增强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板块的盈利能力。本期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板块毛利率为33.86%,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0.02个百分点。主要驱动因素如下:一是部分高毛利率产品的销售量显著增长;二是公司加强协同管理,借助战略采购以及优化供应商渠道等方式,使得部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有所降低;三是公司不断推进生产工艺的改进与新技术应用,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益。
2、制剂板块
受集采联动降价、“四同”药品价格联动等医保控费措施的影响,制剂板块业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4.5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24%,占本期营业收入的
49.84%,比上年减少6.78个百分点。
除骨骼肌肉系统用药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销量增长带动的因素下,销售收入同比小幅增长
2.41%以外,2024年公司制剂产品主要涉及的其他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神经系统用药领域,公司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市场开拓,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盐酸米那普仑片销量
同比分别增长22.64%、33.58%,但整体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28%;全身用抗感染药领域,受益于品牌效应,头孢呋辛系列、头孢克肟系列以及头孢地尼分散片等重点产品销售量同比持续增长,而整体收入规模同比下降了17.41%;心血管系统用药、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用药、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三大领域销售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同比分别下降39.47%、38.69%、34.89%。尽管公司近年研发项目获批上市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但因新产品形成销售规模需要一定的市场培育过程,短期内尚无法填补成熟产品因集采等政策实施,价格下降导致销售规模下降的空间。
由于整体销售规模的下降,本期公司制剂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4.61个百分点。在行业政策、招标采购等市场环境影响下,公司不断推进营销模式的升级转型,积极开展营销管理优化工作,使得公司整体销售费用率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3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的降幅超过了制剂板块毛利率的降幅,保障了制剂板块整体盈利贡献的稳定提升。顺应医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公司将加强战略研究,推动中长期规划的落地实施,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力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产业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巩固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力求在经营规模与质量上实现良性平衡。
三、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 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19,955,597,470.69 | 19,352,282,460.60 | 3.12 | 19,630,346,096.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3,203,924,172.51 | 12,388,360,990.17 | 6.58 | 10,305,444,774.83 |
营业收入 | 10,937,525,114.43 | 12,069,930,213.38 | -9.38 | 12,959,320,533.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083,622,881.88 | 691,880,495.68 | 56.62 | 627,794,828.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043,284,677.64 | 683,151,372.17 | 52.72 | 552,660,279.7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255,980,695.78 | 1,720,373,788.04 | 31.13 | 2,855,633,105.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8.45 | 6.02 | 增加2.43个百分点 | 7.09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8080 | 0.5433 | 48.72 | 0.6113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8080 | 0.5433 | 48.72 | 0.5429 |
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3,123,407,807.27 | 2,836,686,115.59 | 2,633,228,427.73 | 2,344,202,763.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31,257,150.18 | 387,220,113.27 | 236,049,123.73 | 129,096,494.70 |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325,926,581.84 | 357,482,488.19 | 243,599,631.42 | 116,275,976.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11,404,907.55 | 1,105,602,491.67 | 209,452,545.41 | 229,520,751.15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股东情况
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38,105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37,938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239,512,622 | 17.86 | 无 | 0 | 国有法人 | ||
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 | 174,005,559 | 12.97 | 无 | 0 | 国有法人 | ||
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167,142,202 | 12.46 | 无 | 0 | 国有法人 | ||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 153,091,612 | 11.41 | 无 | 0 | 国有法人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17,033,459 | 30,140,771 | 2.25 | 无 | 0 | 其他 |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三组合 | 15,037,138 | 23,558,232 | 1.76 | 无 | 0 | 其他 | |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19,068,440 | 1.42 | 无 | 0 | 国有法人 |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 | 15,242,705 | 17,542,670 | 1.31 | 无 | 0 | 其他 | |
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15,834,626 | 1.18 | 无 | 0 | 国有法人 | ||
上海广慈医学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12,520,000 | 0.93 | 无 | 0 | 国有法人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均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除此之外,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的情况。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 简称 | 代码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 利率(%) |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21国药现代MTN001 | 102103367 | 2025-01-05 | 10.00 | 3.13 |
2、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 | 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2024年1月5日,公司如期完成本次中期票据2023年度付息,付息金额为人民币3,130.00万元。 |
3、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资产负债率(%) | 23.22 | 25.91 | 下降了2.69个百分点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 1,043,284,677.64 | 683,151,372.17 | 52.72 |
EBITDA全部债务比 | 1.46 | 1.11 | 31.53 |
利息保障倍数 | 46.36 | 19.94 | 132.50 |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格局,公司积极发挥产业链优势,精准把握市场机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系统推进提质增效工作,实现经营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38亿元,同比降低9.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4亿元,同比增长56.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43亿元,同比增长52.72%;全年综合毛利率39.24%,较上年同期提高0.91个百分点。同时公司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研发成果转化,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6.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7%,比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
2025年公司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十五五”规划为契机,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改革创新,锻造产业链竞争力,筑牢风控屏障,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