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南京熊猫: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3-28

公司代码:600775 公司简称:南京熊猫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hkex.com.hk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审计,公司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88,854,556.25元。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公司章程》《股东回报规划(2025-2027)》的相关规定,为保障公司持续稳定经营和全体股东长远利益,综合考虑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和资金需求,拟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分配。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南京熊猫600775不适用
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南京熊猫00553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栋栋王栋栋
联系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市经天路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市经天路7号
电话(86 25)84801144(86 25)84801144
传真(86 25)84820729(86 25)84820729
电子信箱dms@panda.cndms@panda.cn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所处行业的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规模总量大、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2024年,国家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效力逐渐显现,各地因地制宜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半导体、能源电子、高端元器件等成为各省市攻关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领域和支撑赋能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在全球市场回暖与政策红利的带动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恢复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出口持续回升,效益稳定向好,投资增势明显,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2024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高6个和2.9个百分点。2024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2%,较1-11月提高0.9个百分点。2024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6.19万亿元,同比增长7.3%;营业成本14.11万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利润总额6408亿元,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0%,较1-11月提高0.04个百分点。202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较1-11月回落0.6个百分点,比同期工业投资增速低0.1个百分点,但比同期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5个百分点。

在智慧城轨领域,截至到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已有50多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运营里程超过了1.2万公里。其中2024年度累计新增运营线路53条/段,车站595座,里程达963.22公里。新增开工线路15条,车站187座,里程达337.86公里,投资额2,820.59亿元。在一些新增开通城市中,一些中小城市如洛阳、绍兴等首次开通地铁或轻轨系统,这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向二三线城市延申,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此外,根据中国轨道交通网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了发展新阶段,维保市场包括日常维保和既有线整体更新改造升级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前景,未来十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在数字经济领域,作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备。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到2024年底,已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达425万个,千兆用户突破2亿,实现了“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通过5G技术的不断积累,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发明全球占比达到42%,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智能制造应用规模方面,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累计培育建成42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形成超10,000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集群,完成了近万家中小型企业数字化升级,构建了340余个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中国制造业已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生态,在高端

装备领域实现了研发生产效能的系统性提升。

2.2 新政策制度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1、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未来制造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等发展。未来信息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量子、光子等计算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类脑智能、群体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赋能,加速培育智能产业。人形机器人突破机器人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仿生感知与认知、智能灵巧手、电子皮肤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产品的研制及应用。

2、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国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8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低空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低空制造产业高地、积极拓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等重点任务。

3、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4、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型储能制造业广泛应用。加快智能工厂建设,鼓励新型储能产品生产制造以及系统集成关键工序数字化改造,应用机器视觉、超声、红外热成像等在线检测技术优化质量管控系统。提升各类新型储能产品原材料生产、包装等环节的自动化水平。支持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5、2024年工信部等十二部门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5G赋能生产经营提质升级,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推进“5G+工业互联网”

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面向大中小企业深化重点行业领域5G工厂建设,推广一体化、集约化解决方案,打造5G工厂建设标杆。加速5G+工业互联网重点产品研发推广,加快新型工业网络建设。推进5G专用网络建设,探索5G毫米波在制造、采矿、铁路、国防工业等领域创新应用。

6、2024年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将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有机结合,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抓手,“点线面”结合推进数字化改造,加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和深度赋能,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着力提升供给质效和服务保障水平,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取得扎实成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形成一批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四级的转型标杆;试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中小企业上云率超过40%。

7、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

2.3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以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为三大主营业务。

在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领域,公司以建设现代数字城市为主导方向,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重点发展智慧交通、平安城市业务集群,进一步拓展智慧城轨、平安城市通信、数字园区、高新电子、储能电源等业务。

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入融合,依托智能工控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物流装备及其他新型智能制造专用和通用装备等产品门类,集成应用自主开发的工业软件平台,专注于制造业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和升级,提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

在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领域,通过智能化、柔性化和精益化管理,为国内外品牌厂商提

供3C、新型显示模组组件、白色家电核心部件、汽车电子、通信设备及其它电子产品的研发、工艺设计、采购管理、生产制造及仓储物流等完整的制造服务。

2、经营模式

(1)管理模式

公司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市场化转型,全力锻造核心竞争力。从科技创新、市场开拓、队伍建设、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和风险防控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围绕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主线,依托中国电子计算体系的优势,统筹整合内外部智能制造资源,全面推进数智装备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产业生态链布局。通过提供行业领先的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重大系统工程,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家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支撑力量,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秉承“响应+引领”的双向驱动研发模式,深入解读国家战略方向,充分研判市场和客户需求,实行“三紧”研发策略:紧系国家战略方向,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紧贴市场需求导向。通过这一策略,公司确保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注重产学研合作,整合内外部资源,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客户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助力行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3)生产及服务提供模式

公司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研发和生产活动,致力于提供产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系统工程项目的交付。同时,公司积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推动技术更新与迭代,通过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深化和拓展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最终实现公司与客户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4)营销模式

公司推行全员营销模式,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培训和激励机制,鼓励全体员工突破岗位限制,积极参与公司营销活动,大力扩展新领域,吸引新客户,扩大新门类,同时最大化挖掘员工潜力,整合内部资源,有效推动公司品牌影响力和业绩的双重提升。

3、主营业务发展概况

在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数字园区等领域,公司集中资源重点聚焦,致力于打造成城市轨道交通、专用应急通信、数字园区等业务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慧轨道交通业务板块,力争成为城市智慧交通行业领导者,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业规模。经过了多年的深耕细作,以创新的技术体系和设计理念不断打磨淬炼自身水平,取得了客户的信

任和行业的信赖,现已逐步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能够同时提供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指挥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票务清分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相关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和核心设备的供应商,并形成品牌效应,售检票系统和设备在国内同行中位于第一梯队,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总承包业务也走在了行业前列。在数字园区板块,融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感知等技术,提供一体化数字园区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遍布江苏、上海、安徽、山东、河南、新疆、辽宁等10多个省市区域。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立足优势行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制造工业软件业务,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服务能力,不断拓展延伸业务集群,为客户提供强有的全套智能制造方案。作为本地首批“智改数转”服务商,公司在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制造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持续深耕液晶玻璃智能化工厂市场,同时在新能源、智能仓储、仪表装配线等领域实现突破,着力培育关键软件技术自主研发和安全可控能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提升集成应用、智能制造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水平。

在绿色制造服务领域,加速对接国家“碳”发展政策。投建具有一流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现代化产业链基础设施,能够提供智能化、柔性化、精益化生产制造的绿色电子制造服务。发展规模、生产能力、技术响应水平等在电子产品制造服务领域中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在华东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在南京、成都、深圳建有多个电子产品制造工厂,SMT贴装能力达到每月10亿个器件,年产量超过1,000万台套,年生产组装超过100亿部品。能够提供高效、优质、绿色的电子产品生产制造服务,实现MES与SAP-ERP系统深度融合,生产线采用全自动跟踪、全流程闭环的生产管理和工艺控制,可以满足航空、航天、通信等高新电子业务需求。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提升产品检测中心产品质控能力,产品检测中心顺利通过CNAS认可,形成整套电子制造服务产业链,在电子产品制造服务领域中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公司目前在液晶显示面板、汽车电子、白色家电等领域已逐步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总资产5,320,807,895.665,540,955,892.33-3.975,865,289,811.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14,294,647.63,303,235,992.24-5.723,553,958,826.75
营业收入2,645,884,960.862,912,311,480.01-9.154,154,295,003.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854,556.25-237,862,230.10不适用39,873,197.7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269,390.80-257,009,511.61不适用10,520,082.2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5,274,734.11-65,851,054.62不适用150,320,717.6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89-6.92增加1.03个百分点1.1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067-0.2603不适用0.043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067-0.2603不适用0.0436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484,002,973.06766,343,539.03577,952,040.59817,586,408.1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922,679.29-22,275,431.22-30,729,551.66-89,926,894.0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0,083,775.74-26,465,511.03-35,310,494.85-90,409,609.1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987,313.49-110,275,390.84-124,750,689.95-7,261,339.83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

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4,662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68,001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185,963243,109,71226.600未知境外法人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熊猫集团公司”)0210,661,44423.050质押105,091,430国有法人
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电熊猫”)035,888,6113.930未知国有法人
吕平663,0009,809,0101.070未知境内自然人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3,340,2003,896,2000.430未知其他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国军工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3,181,5003,181,5000.350未知其他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556,5002,081,8550.230未知其他
陈建华1,940,4001,940,4000.210未知境内自然人
杜永康1,684,0001,684,0000.180未知境内自然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038,6001,623,9000.180未知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中电熊猫持有公司控股股东熊猫集团公司100%股份,中电熊猫直接和通过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22,120,611股A股和13,768,000股H股,占股份总数的3.93%,通过熊猫集团公司间接持有公司210,661,444股A股,占股份总数的23.05%,合计持有公司26.98%股份。中国电子全资子公司华电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7,414,000股H股,占股份总数的3%,该股份由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代其持有。综上,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通过子公司持有公司29.98%股份。除上述之外,公司不知晓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一致行动
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附注:

1、截止报告期末,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243,109,712股(其中:

H股241,683,340股,A股1,426,372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26.60%,乃分别代表其多个客户所持有,其中包括中电熊猫所持公司13,768,000股H股,及中国电子全资子公司华电有限公司所持公司27,414,000股H股。除上述披露外,本公司并不知悉其中任何个别客户持有本公司已发行股本5%以上的权益。

2、公司于2024年4月19日接到控股股东熊猫集团公司的通知,其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被质押,熊猫集团公司本次质押公司股份105,091,430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

49.89%,占公司总股本的11.50%。详情请见公司于2024年4月20日刊载于《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上海证交所网站的相关公告。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部分业务现有市场竞争激烈,业务结构转型升级过渡期较长,新客户拓展未达预期,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为应对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公司保持较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有所增加,对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另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也对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1.1 主营业务分析

1.1.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2,645,884,960.862,912,311,480.01-9.15
营业成本2,220,744,587.452,398,000,168.52-7.39
销售费用45,292,628.3240,939,857.7910.63
管理费用283,038,723.68263,667,430.757.35
财务费用-12,076,236.50-11,884,592.85不适用
研发费用262,177,873.98211,187,548.9324.1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5,274,734.11-65,851,054.62不适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2,912,989.98-119,323,705.49不适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274,303.4326,690,509.1513.43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投资收益96,152,132.6961,249,200.9256.99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914,915.97-1,624,939.93-402.47
信用减值损失-27,310,416.22-7,702,894.86不适用
资产减值损失-46,693,274.64-236,789,856.24不适用
资产处置收益8,373.69468,739.44-98.21
营业外收入987,777.946,525,564.98-84.86
营业外支出1,389,551.262,018,586.92-31.16

注:

(1)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智能制造业务、电源及通信业务现有市场竞争激烈,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智能制造业务、电源及通信业务现有市场竞争激烈,营业收入下降导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

(3)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职工薪酬及广告展览费增加;

(4)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辞退费用及折旧摊销增加;

(5)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职工薪酬及材料费增加;

(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

(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收回大额存单本金增加;

(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本期收到已贴现但尚未终止确认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款较上期增加;

(9)投资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

(10)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理财产品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增加;

(11)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较上期增加;

(12)资产减值损失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上期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3)资产处置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上期提前终止确认使用权资产产生损益;

(14)营业外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无需支付的款项减少;

(15)营业外支出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诉讼赔偿款减少。

1.1.2 收入和成本分析

(1)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156,530,506.63182,879,860.12-16.83-17.93-9.03下降11.43个百分点
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1,223,501,051.93913,920,514.4425.3-7.59-4.77下降2.22个百分点
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1,232,518,135.031,117,059,819.859.37-9.92-8.62下降1.28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智能工厂及系统工程111,501,438.01121,662,969.45-9.11-17.20-2.95下降16.01个百分点
智能制造核心部件45,029,068.6261,216,890.67-35.95-19.69-19.09下降1.01个百分点
智慧交通575,160,951.13431,393,931.49257.9010.12下降1.51个百分点
数字园区404,488,505.77276,170,546.5531.72-6.75-9.78上升2.29个百分点
平安城市243,851,595.03206,356,036.4015.38-31.74-21.20下降11.31个百分点
电子制造服务1,232,518,135.031,117,059,819.859.37-9.92-8.62下降1.28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分地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南京地区1,810,043,563.591,563,644,662.9713.61-7.27-3.84下降3.08个百分点
成都地区80,700,326.2795,194,428.83-17.96-65.75-57.13下降23.72个百分点
深圳地区721,805,803.73555,021,102.6123.113.793.75上升0.03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销售模式情况
销售模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直销2,612,549,693.592,213,860,194.4115.26-9.38-7.11下降2.08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的说明: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7.93%,主要系产品转型升级过渡期较长,新客户拓展未达预期;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7.59%,主要系

平安城市板块部分业务现有市场竞争加剧;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9.92%,主要系液晶显示板块业务量减少。

(2)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向前5名客户销售金额为人民币69,193.76万元,占2024年度销售总额

26.15%,其中前5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为人民币15,594.89万元,占2024年度销售总额5.89%。

报告期内,公司向前5名供应商采购金额为人民币26,890.6万元,占2024年度采购总额12.48%,公司前5名供应商中无关联方。

(3)费用

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增加了10.63%,主要系职工薪酬及广告展览费增加;管理费用增加了7.35%,主要系辞退费用及折旧摊销增加。

(4)研发投入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262,177,873.98
本期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262,177,873.98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9.91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710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27.16%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类别学历结构人数
博士研究生6
硕士研究生195
本科432
专科77
高中及以下0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类别年龄结构人数
30岁以下(不含30岁)217
30-40岁(含30岁,不含40岁)314
40-50岁(含40岁,不含50岁)115
50-60岁(含50岁,不含60岁)64
60岁及以上0

情况说明: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自强,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主体地位,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强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技术和产品升级,持续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依托关键技术攻关、核心产品研发、解决方案推广、产业生态共建的发展路径,建设以数智产业研究院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了数智产业研究院、各产业公司研发中心统分结合的协同模式,打造科研体系数字化决策牵引能力、数字化研发资源支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运营管控能力、科研项目攻关管理能力、数智产业业务协同赋能能力。公司2024年度研发经费达2.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9.9%。2024年度累计推进66项研发项目,其中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专项《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点行业生产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动态重构的装备制造企业智能运营决策关键技术》顺利通过中期检查;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面向光缆精准监测的数字孪生应急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发》按计划节点有序实施。

(5)现金流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主要系本期收回大额存单本金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主要系公司本期收到已贴现但尚未终止确认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款较上期增加。

1.2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末数占总资产的比例(%)上期期末数上期期末数占总资产的比例(%)本期期末金额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情况说明
合同资产144,611,505.522.72232,413,650.794.19-37.78由于结算进度变化,期初合同资产转入应收账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730,582.810.0126,864,239.670.48-97.28主要系质保到期转入应收账款
在建工程1,506,311.960.03991,937.240.0251.86主要系本期未完工在建项目增加
使用权资产8,464,815.420.1612,873,600.150.23-34.25主要系计提折旧摊销
其他非流动资产5,329,316.340.101,469,073.940.03262.77主要系预付长期资产购置款增加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末数占总资产的比例(%)上期期末数上期期末数占总资产的比例(%)本期期末金额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情况说明
短期借款42,326,327.880.8070,113,510.721.27不适用主要系本期办理保理业务,转让部分应收账款收到的款项以及收到未终止确认的票据贴现款较上期减少
应付票据110,289,431.122.0779,035,160.291.4339.54主要系期末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增加
预收款项468,971.750.01201,635.720.00132.58系预收的房租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5,848,681.830.114,088,888.950.0743.04主要系一年内到期的产品质量保证增加
其他流动负债84,356,494.831.5936,882,036.510.67128.72主要系已背书未到期的票据和供应链金融账单增加
租赁负债4,628,222.000.099,101,840.090.16-49.15主要系本年支付租赁款
预计负债1,800,000.000.03512,434.500.01251.26主要系产品质量保证增加

1.3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1.3.1 主要子公司分析

2024年,公司专注三大主业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产业资源。重要子公司净利润指标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子公司净利润变动比例 (%)
2024年度2023年度
电子装备公司-12,305.20-5,643.30不适用
信息产业公司3,685.975,753.61-35.94%
电子制造公司2,083.181,648.4226.37%
通信科技公司-6,892.62854.34不适用
深圳京华7,551.956,994.247.97%
南京熊猫新兴实业有限公司1.3017.5-92.57%
成都熊猫电子科技-2,002.99627.05不适用

变动情况说明:

电子装备公司因部分项目尚未形成收入导致同比增亏;信息产业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

35.94%,主要系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电子制造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6.37%,主要系加工业务毛利提升;通信科技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较多,主要系部分客户需求放缓导致收入下降;南京熊猫新兴实业有限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92.57%,主要系物业项目收入减少;成都熊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较多,主要系液晶显示板块业务量减少导致收入下降。

1.3.2 主要参股公司分析

(1)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

ENC成立于1992年9月15日,经营期限30年,投资总额4,088万美元,注册资本2,090万美元,本公司持股27%、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持股51%、中电科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20%、香港永兴企业公司持股2%。ENC主要从事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公网通信系统设备等产品的生产,主要负责爱立信开发产品的工业化和量产工作,面向全球的客户进行交付和发货。2022年8月,各股东方决定将ENC的经营期限延长3年,到2025年9月14日终止。2022年9月1日,ENC申领了新的营业执照。

公司于2024年1月31日、3月1日、3月29日、4月27日、6月4日、8月28日、10月30日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的相关公告(临2024-003、2024-004、2024-024)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中,对公司之参股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特别纳税调整事项及相关情况(以下简称“特别纳税调整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在各定期报告中做了阶段性进展情况披露。

ENC中方股东与ENC股东爱立信为商定ENC的发展方向并鉴于特别纳税调整事项进行了持续沟通协商。就此,包括公司在内的ENC中方股东近日收到了爱立信发来的书面信息(以下简称“爱立信信息”),除其他事项外,确认:爱立信拟以特定现金购买对价购买公司和其他ENC中方股东持有的ENC49%的股权。该交易尚需获得必要的批准并受制于各方就本次交易详细条款的讨论结果。

根据爱立信信息,公司预计将可收回不少于约人民币2.50亿元的金额,实际金额以国有产权专项审计评估及挂牌交易后确定的金额为准。公司于2023年度财务报表中对ENC长期股权投资全额计提减值,金额为人民币2.30亿元。如果完成此次ENC股权处置,预计将会对公司交易完成当年产生正面影响。

上述目标的达成还需各方能够就详细条款达成一致并于2025年9月之前完成交易。公司以及ENC其他中方股东拟以符合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价格,通过国有产权挂牌程序或其它合法可行的方式处置ENC股权。股权处置的后续实施,尚需ENC中方股东和爱立信继续

磋商有关细节和相关事项等,并需各方履行各自的决策流程以及正在协商中的其他条件。如上所述,公司尚需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程序,以及其他必要的流程和程序等,上述事项都有可能对股权处置的落实和执行产生影响,因此,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将积极推进股权处置的落地、执行,全力维护自身、其他股东及ENC的合法权益。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公司将持续披露该事项的重大进展情况及对公司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做好阶段性信息披露。请投资者关注公司后续公告,注意投资风险。

(2)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被投资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本公司持股比例本公司投资收益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710,162.6732,329.3330%8,312.26

乐金熊猫成立于1995年12月21日,注册资本3,570万美元,本公司持股30%,乐金电子株式会社持股50%,乐金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持股20%。乐金熊猫主要从事开发、生产全自动洗衣机和有关零部件。

2024年度,乐金熊猫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10,162.67万元,同比上升18%;净利润为人民币32,329.33万元,同比上升91.96%。主要指标变动的原因是:公司产品销量增长,且因汇兑损益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减少。

(3)其他

兹述及公司于2024年1月9日刊载于上海证交所网站的《南京熊猫关于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完成登记手续的公告》(临2024-001),公司已完成涉及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相关登记手续。本次吸收合并不影响公司合并报表净资产和当期利润。本次吸收合并不涉及公司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等基本情况变更,亦不涉及变更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组成。

2023年12月,公司与全资子公司佳恒兴业有限公司签订股权划转协议,佳恒兴业有限公司无偿划转信息产业公司18%股权给公司,转让后信息产业公司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股权变更事宜于2024年4月2日完成工商备案登记。

1.4 2025年度经营计划

2025年度公司的经营目标是:营业收入人民币280,000万元,利润总额人民币11,500万元。董事会根据宏观经济整体发展形势,充分考虑了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上经营目标。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公司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公司将秉承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实现经营目标。

1.5 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情况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担任公司2022年度国际核数师、国内核数师和内控审计师;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担任公司2023年度国际核数师、国内核数师和内控审计师。2024年,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202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建议续聘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2024年度国际核数师、国内核数师和内控审计师,在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48万元限额内确定其薪酬,并同意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公司董事会审核委员会考虑了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的经验、可提供充足时间进行审计相关工作、人员配置、专业知识及可用资源等因素,认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是独立、胜任及有能力开展高质素审计工作的。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续聘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2024年度国际核数师、国内核数师和内控审计师,在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48万元限额内确定其薪酬。详见于2024年3月29日、6月22日刊登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上海证交所网站及于2024年3月28日、6月21日刊登于香港联交所网站的相关公告。

1.6 关于税收政策

于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及子公司关于税收优惠的详情列载于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之财务报表附注。注册于香港地区的子公司相关税收优惠以当地法律法规为准。

1.7 关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本公司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并依次规定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23年度,公司根据宁医发〔2023〕40号“关于降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率的通知”,2023年1月1日起,职工医保的单位缴费率由8.8%(含生育保险缴费率0.8%)下调至7.8%。个人缴费率维持不变。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