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报告信息01
董事会声明02关于我们03
ESG管理
未来展望附录
规范公司治理,助力长远发展
响应双碳目标,守护碧海蓝天26
深化质量管理,筑牢安全基石42
营造和谐氛围,促进人才发展58
共建温馨社区,展现责任担当66
公司简介年度荣誉业务发展
ESG管理架构重要性议题分析利益相关方沟通
指标索引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与公司行动绩效读者反馈
73党建引领公司治理风险与内控管理商业道德与合规管理负责任供应链
安全与健康质量管理客户服务科技创新
员工权益保护人才全面成长和谐员工关系
乡村振兴海上救助社会公益全球化履责
CONTENTS
报告信息
汇报范围
汇报原则
信息来源与说明
语言版本
报告获取
参考标准
本报告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COSL”“公司”或“我们”)发布的第3份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同时也是第19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本报告覆盖中海油服及所属单位在经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绩效。报告时间范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部分内容数据超出上述范围。
本报告编制过程中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确保报告信息客观、规范、诚信、透明。通过实质性议题分析矩阵回应“重要性”原则,通过量化数据列表回应“量化”原则,通过准确、客观描述每项议题回应“平衡”原则,通过统一的数据披露口径及统计方法回应“一致性”原则,确保读者能够合理评估公司的整体绩效。
本报告所使用数据均来自公司的正式文件和统计报告。报告中的财务数据以人民币为单位,特别说明除外。本报告关键财务绩效来自公司年报,其他数据来自公司内部管理体系。本报告相对公司往年ESG报告披露范围并无重大调整,且使用一致的披露统计方法。
本报告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发布,如有歧义以中文版为准。
本报告可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香港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和公司官网(http://www.cosl.com.cn)查阅和下载。
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及相关《上市规则》条文咨询文件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
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Standards)
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石油与天然气服务行业标准》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S2)
环保管理水资源利用能源管理废弃物管理与循环经济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
董事会声明关于我们
公司董事会按照香港联合交易所(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要求,作出如下声明。公司及董事会遵循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企业管治守则》《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的各项要求,持续推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治理体系建设,加强董事会在公司ESG与可持续发展事务中的参与力度,主动将ESG融入公司发展战略、重大决策与生产经营。
中海油服是全球最具规模的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之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在沪港两地上市,拥有50多年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经验,业务包括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一体化和新能源服务,拥有较强大的石油服务装备群,既可以为客户提供单一业务的作业服务,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整装、总包作业服务。公司注册地在中国天津,服务区域涵盖中国海域及陆地,拓展至亚太、中东、美洲、欧洲、非洲等区域。
中海油服将企业文化融入公司发展战略,坚持文化和品牌双向互动,加快构建媒体融合、广泛互联的品牌传播体系。从重点项目中树立典型人物,推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标志性劳模代表,“璇玑”技术团队被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评为“央企楷模”,“璇玑”示范展览馆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命名发布的第二批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海弘”完井系统团队获评“海油楷模”荣誉。公司编制《高质量发展我在行》《品牌塑造在基层2.0》企业文化刊物,以文化建设引领全体员工形成具有新时期企业文化特征的认识和行动。
?董事会ESG治理角色
?ESG管理战略及方针
?ESG目标、
指标与检讨
董事会作为公司ESG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公司ESG战略、目标及风险情况,监督和审批ESG规划的实施和进展;监督公司合规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等关键议题的承诺、行动与表现;关注与公司业务相关的ESG事项,审议公司ESG报告;协同专门委员会和管理部门将ESG纳入生产经营,贯彻落实公司ESG管理。
公司确立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服务公司”战略目标顺应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减排降碳、新能源发展的共识,将ESG确立为公司战略基石之一。按照“对接战略、全面融合、驱动发展、持续改进”的方针将ESG目标与公司战略目标有机结合,积极推动ESG与公司管理运营全面融合,以良好的ESG实践发掘新市场开辟新赛道,通过支持客户低碳转型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结合ESG风险识别、宏观政策、利益相关方沟通结果等持续改进ESG管理工作。
公司结合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动态、公司战略规划和生产经营情况,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资源节约利用和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定期开展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安全生产管理、职业健康安全、资源利用、反腐合规等方面分析和评估。
2025年3月25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与客户、员工、伙伴、股东共赢
核心价值观
进取、家国、人本、
团结奋斗文化特征
精心做好
每件事行为准则
诚信、敬业、协作、
自律员工操守
我们必须做得更好企业理念
企业战略品牌建设
组织架构
公司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升品牌管理水平,策动公司大型品牌建设事件量质齐增。以“至臻技术,至善服务”(AMAZINGTECHNOLOGY,EXCELLENTSERVICE)为品牌口号,成功打造“璇玑”“璇玥”“海经”“海脉”“海弘”五大技术品牌矩阵,举办COSLToday高端油气技术全球发布会,召开技术品牌发布会,受到国内外客户广泛认可。发出争做公司形象代言人的倡议书,开展“有限岗位无限价值”好故事大赛,激发员工品牌意识,引导全体员工做公司品牌形象的塑造者、传播者、维护者。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始终以行业的视角、发展的眼光专注基础性科研探索、应用型科研验证、产业化应用引导,促进研发系统体系化、规范化,以更大的决心、更务实的作风,持续增强技术核心竞争力,使得技术发展成为驱动中海油服发展的核心引擎。
技术驱动战略
重塑成本优势,增强成本控制能力,形成竞争实力。深植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善于将中海油服业务融入客户价值链之中,依靠努力为客户创造附加价值,提高客户投资效率和回报。
成本领先战略
从单纯的市场国际化扩展为中海油服综合管治国际化,以打造世界一流的管治能力,进一步拓展生存和承载世界一流能源服务公司的空间。使得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有机互补,促进中海油服更好发展。国际化战略
充分发掘利用国内石油公司扎实的储量管理、精细的油藏工程研究、实用的工艺技术等形成的比较优势,辅以勘探、开发、工程、生产等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局部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产品销售、装备租赁等盈利模式推动全系列业务在地区内均衡发展,以较低的成本、承受较低的风险推进国际化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利用公司专业链条齐全、产品门类不断丰富、业务链条完整齐备的比较优势,重新理解、定义并拓展一体化的含义,建立新型一体化模式,实现效益效能的充分释放。加速推动中海油服一体化业务发展,不断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使得一体化服务成为中海油服各项传统业务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增值利器,为主营板块拓展业务、为公司扩大市场。一体化战略
“海弘”系统智慧工厂启动仪式“璇玥”高端油气技术装备发布会
COSLTODAY高端油气技术全球发布会
事业部:物探、钻井、油田技术、油田化学、油田生产、船舶、一体化和新能源分公司:天津、湛江、深圳、上海、新疆、海南境外机构:印尼、沙特、乌干达、加拿大、伊拉克等
共享/支持业务:
人力共享采办共享财税管控等共享支持机构
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0706/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年度荣誉业务发展
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
在第三届国际绿色零碳节暨2024ESG领袖峰会荣获“2024ESG特别推动力奖”
荣获第15届“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天马奖”
在2024香港国际ESG榜单年度评选荣获“最佳ESG实践奖”
在2024年第十三届中国上市公司峰会荣获“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奖
“二氧化碳回注井固井技术在南海的研究与应用”荣获2024年国际海洋石油技术会议技术大奖
在第七届ESG中国·北京责任展荣获“责任鲸牛奖”、“ESG治理先锋奖”
公司年报业绩说明会被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评选为“优秀实践案例”
“套后密度测井技术”荣获2024年国际海洋石油技术会议技术大奖
业务布局
业务领域
?海上地震数据采集?海洋工程勘察?地震数据处理和
解释?基础工程
?测井?钻完井液?定向井?固井?完井?修井?油田增产?油田废弃物处理
?起抛锚作业?拖航?海上运输?油/气田守护?提油?消防?救助?海上污染处理
?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服务?油田综合治理一体化服务?钻完修井一体化服务?弃置一体化服务
?海上钻井平台?支持平台?陆地钻机?钻井平台管理?油套管
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
油田技术服务
船舶服务
一体化和新能源服务钻井服务
亚太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
中东区:伊拉克、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
欧洲区:挪威、英国
中国:山西、新疆、渤海、东海、南海等
美洲区:加拿大、巴西等非洲区:乌干达
ESG管理
ESG管理架构
重要性议题分析
利益相关方沟通
公司将“我们必须做得更好”的企业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和日常运营中,持续完善ESG顶层设计,设立ESG决策层和执行层,不断强化ESG治理和实践,助力实现“经济价值创造、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和谐进步”的综合价值。
2024年,中海油服系统梳理宏观政策导向,紧密结合自身发展战略、行业特性以及利益相关方的期望,综合运用问卷调查、重要性议题分析调研等手段,开展重要性识别与评估工作。公司从“对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与“对中海油服的重要性”两个维度出发,构建重要性议题矩阵,矩阵中涵盖18个关键议题。
公司重视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工作,积极畅通日常沟通和专项沟通的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和期望,将相关诉求、建议转化为公司ESG行动目标和方案;同时向利益相关方传播公司可持续发展理念及ESG履责动态,推动ESG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公司坚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信息披露原则,持续完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加大自愿信息披露力度,针对客户、供应商、投资者重点关切的问题积极回应。
决策层:
董事会
执行层:
业务部门
?关注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重要信息?判断有关ESG事宜对各利益相关方产生的重要影响?识别内外部环境变化和评估公司风险?从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企业声誉等
方面评估每个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
?评估和确定公司有关ESG的风险?监督管理ESG相关目标与工作进展?审议公司年度ESG报告
?跟踪并定期回顾已识别风险的应对方案实施情况,确保公司各级风险能够得到足够的监控和应对
对中海油服的重要性
环保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废弃物与循环利用安全与健康质量管理与客户服务员工权益保护科技创新公司治理ESG管理党建引领一般议题
重要议题核心议题环境
社会
治理
利益相关方
重点沟通
议题
沟通渠道监管机构及政府
?商业道德与合规管理?风险与内控管理?环保管理
?公司治理?应对气候变化
?法律法规跟进?依法纳税
?接受监督和考核?拜访、汇报、报表员工?员工权益保护?安全与健康?平等用工政策
?优化薪酬福利?四级人才培训?尊重员工多元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员工代表会议?开展员工文体活动?员工关爱股东/投资者
?公司治理?ESG管理?定期汇报
?股东大会?日常沟通
?反向路演活动?发布年报和ESG报告客户?质量管理与客户服务
?科技创新
?应对气候变化?制定质量管理体系
?持续创新技术?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拜访、沟通?保护客户信息?全面提高工作标准供应商及承包商
?负责任供应链?业务洽谈与技术交流
?合同谈判与日常交流
?电子管理平台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专题会议?信息披露媒体?ESG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多渠道传播公益机构及非政府组织
?环保管理?乡村振兴与社会公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信息披露社区与公众
?乡村振兴与社会公益
?海上救助
?全球化履责?乡村振兴
?海上救助?带动就业
?支持教育?社区关怀?志愿服务环境?环保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
?废弃物与循环经济
?资源使用与排放管理?应对气候变化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开展环保培训与宣传?清洁生产
?保护生物多样性?践行环保公益活动
1316
0610
1417
0711
1518
0812
资源使用与排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与社会公益海上救助全球化履责
风险与内控管理商业道德与合规管理负责任供应链
党建引领公司治理风险与内控管理商业道德与合规管理负责任供应链
规范公司治理
助力长远发展
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1110/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
党建引领
凝心铸魂,提升引领力
融合赋能,提升战斗力
Ⅰ在追求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道路上,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核心要求,扎实推进党建融合深化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建设。
公司党委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基层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联建共建等形式实现学习全覆盖。抓实党纪学习教育,构建“四级联动”督导机制,实现所属单位督导全覆盖,有效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效。推动学习成果转化,建立定期跟踪闭环管理机制,切实把“第一议题”转化为“第一行动”。
公司党委注重制度赋能,规范审批程序及权限。完成《海上党支部工作手册》等制度编写,提升基层党建标准化水平。注重组织赋能,将基层党建管理考核权限下放至区域党委,形成协同互动机制。精准划分近2,000个党员网格,构建联动共治格局。注重队伍赋能,开展书记项目、党员立功立项活动,实施党建工作队伍履职能力再提升工程,员工责任感与使命感大幅提升。
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有力推动了企业主责主业的健康发展。未来,公司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公司治理Ⅱ
公司治理架构公司以“三会一层”为核心,构建了“股东大会总体管控、董事会经营决策、监事会依法监督、高管层执行落实”的公司治理体系,形成了“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运转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提升了“三会一层”履职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全面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股东大会
治理结构
董事会
监事会
高级管理层
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权力机构,依法行使职权,确保所有股东充分行使合法权利。于本报告期内召开股东大会5次。
工作职责及2024年工作情况
公司治理架构
董事会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设立3个专门委员会为董事会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以确保运营高效、合规。报告期内,现场召开董事会会议6次。
监事会负责监督公司财务、董事及高管行为、重大决策执行,以及维护股东利益,确保公司合法合规运营。报告期内,召开监事会会议7次。
高级管理层执行董事会决议,组织生产经营,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董事会建设
董事会有效性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设置及职责
董事会独立性
董事会多元化
中海油服董事会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范行使职权,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积极维护公司及股东等利益相关方的权益。董事经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其中独立董事候选人可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提出。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召开现场会议6次,现场会议与传签审议通过54项议案。
公司董事会共有8名董事,下设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3个专门委员会,为公司高效决策、管理层依法行权履职提供专业支持和监督保障。
公司不断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等制度,促进独立非执行董事规范履责,董事会独立性得到有效保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董事会中非执行董事共5名,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满足《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中对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要求。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财务、法律与能源领域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人士,熟悉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运作及独立董事的职责,独立董事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报告期内,独立董事有效履行了作为董事的勤勉和注意责任,并在财务报告审阅、关联交易审查、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向公司提供了专业意见。
中海油服董事会充分认可并执行董事多元化政策,在选聘董事时从专业经验、教育背景、性别、年龄、文化、地区等多方面考虑,确保公司决策具有持续性和多元化视角。公司现任董事会成员来自境内外不同行业,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既包括油田服务企业管理,也包括经济学、会计、法律等,并具有风险管理从业经历,有利于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
主要职责工作制度与机制委员会组成2024年工作情况
审计委员会
?监督及评估外部审计机构工作;监督及
评估内部审计工作等。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
由3名董事组成,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共召开4次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制定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考核的标准,并进行考核;?制定、审查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与方案。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
由4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共召开2次会议
提名委员会?在适当的时机评估政策执行的情况并向董事会提供建议;?确保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经验、教育背景
等要求符合,达到及维持董事多元化。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细则》
由3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共召开3次会议
女性董事占比
行业专家占比
男性董事占比
财务专家占比
法律专家占比
12.5%
62.5%
87.5%
25%
12.5%
性别多元化
专业多元化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监事会建设
董事和高管薪酬
投资者关系
公司依法设立监事会,行使监督权,保障股东权益、公司利益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公司采取措施保障监事的知情权,及时向监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以便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包括1名股东代表、1名公司职工代表及1名独立监事。报告期内,监事会召开监事会议7次,有效行使监督权。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制定、审查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与方案,并制定董事、高管层人员的考核标准。公司董事和高管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和福利性补贴等组成。公司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对董事和高管薪酬与考核管理实施了与ESG相关的约束性指标,相关指标涵盖了重大环境事件、作业质量、节能降碳、安全生产、客户满意度等多项ESG要点。
另外,公司建立经理层人员薪酬管理办法,若发现相关管理人员任期内存在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情形,以及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企业资产损失的情况,则按有关规定对该人员任期内的考核结果进行追溯调整、扣减当年绩效年薪或追索扣回部分或全部已发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
公司持续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建立良性沟通与互动机制。公司将践行ESG理念的观点积极向资本市场传递。报告期内,公司与投资者、分析师等就减碳降碳技术、LNG双燃料动力船运营、CCUS项目等重点事项进行多次交流沟通,深化投资者对公司的认识。
风险与内控管理
III
风险管理中海油服认为良好的风险管理是应对各种经营风险和市场挑战、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公司深入落实《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致力于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实施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风险控制。
中海油服持续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并执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和《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和应对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公司以年度、季度评估为频次,并结合专项风险评估,建立从公司本部到所属单位的两级风险评估机制。所属单位负责本单位的风险评估工作,按照季度、年度向公司报送风险管理报告及相关信息;公司风险管理办公室负责汇总相关信息,编制汇总报告报送公司管理层,并负责跟踪督促相关落实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风险管理办公室组织了四次分季度的全面风险评估会议,评估结果发现十项重大重要风险,其中包括税务风险、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与ESG相关的重大重要风险,公司根据评估结果开展动态跟踪管控。公司总部部门加强与所属单位的整体协同联动,从职能角度为各所属单位提出风险管控指导意见,不断提升整体风险防范化解能力。针对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公司聚焦境外公共健康、政治、公共安全等重点风险事件进行系统性评估,将评估结果及时传递给境外机构,有效提升各境外机构的全面风险意识。
董事会
各业务部门和各业务单元风险管理机构公司监督机构
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
负责业务范围内的风险排查和应对,统筹本业务领域内涉及全系统的重大风险管理工作。
负责牵头组织风险评估,组织持续深化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控制度建设。
负责独立地监察、审计并报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审计委员会
中海油服风险管理三道防线
管理层
2024年2024年1162,3682023年2023年1122,2132022年2022年1182,456内控管理培训次数内控管理培训人次单位:次单位:人次
内控管理
中海油服全面优化制度层级和类别,聚焦公司治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等14大职能,建立了“基本制度-管理办法-操作细则”三级制度体系。报告期内,针对供应链管理、产权管理、海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四大领域,公司加大攻坚力度,精准识别业务在运转过程中的异常节点,诊断问题并进行优化,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公司共对35家所属单位进行了内部控制审计评价,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通过修订相关制度、组织培训、追回损失、问责等方式完成整改。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建设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强化内控管理顶层设计工作。结合近三年公司内控管理工作,对公司内控管理条文、业务领域框架图、线上内控平台等相关管理工具进行优化。其中,重点针对供应链、项目、产权以及科研领域开展系统性优化,共梳理识别制度建设相关问题30余项,相关部门均已在报告期内完成整改。在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制定《作业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等8项固化措施。
在内控宣传上,公司持续推进“制度宣传周”活动,利用“一图读懂”等举措对制度进行解读和答疑,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报告期内共围绕行政综合、内控、财务、供应链等8个制度体系33项新制修订的重要制度文件开展宣贯。此外,公司创新开展“‘制’同道合”竞答活动,开展线上制度文件知识竞答。通过“边学边做”的方式,帮助员工发现以往制度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盲区。公司创新开通制度内容意见通道,面向全体员工征集现行制度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行性改善建议,作为下一步优化工作的重要参考。
2024年2024年491,8112023年2023年501,8522022年2022年461,762风险管理培训次数风险管理培训人次单位:次单位:人次
商业道德与合规管理IV
合规管理
中海油服深入贯彻依法治企理念,持续加强守法合规制度建设。公司制定并执行《法律合规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2024年,公司为衔接中央企业管理办法要求,修订《合规管理办法》;为强化贸易合规管理,制定《贸易合规风险初步评估指引》《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基本制度介绍》等业务指引文件。2024年,公司通过反商业贿赂和商业伙伴管理合规管理体系的认证。公司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合规管理,针对财税资金、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物资装备、劳动用工等方面,制定了合规管理清单,为相关单位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在海外合规管理方面,公司发布高风险国家和地区业务指引,为业务单位提供了实操工作指引;针对伊拉克、沙特、乌干达等业务开展国家,编制法律政策研究报告,分析其油气领域法律法规和合规管理要点,为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提供知识与工具支持。在员工意识培养方面,公司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法律合规培训,内容涵盖进出口管制、新公司法解读、商务合同等专项领域。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合规宣贯活动,将合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树立正确法治合规观念。
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2120/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反不正当竞争
反贪污舞弊
举报人保护
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坚决反对以商业贿赂行为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公司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职责》,构建大监督协同工作格局,围绕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强化日常监督、职能监督、基层监督,持续完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惩治防”体系,制定年度重点监督事项,完善“业务单元抓源头、职能部门抓条线、合规机构再监督”的层层监督机制。
为动态找准各业务领域廉洁风险的薄弱环节,强化事前防控、做好精准监督,公司建立常态化廉洁风险点排查防控机制,保障廉洁风险防控常态化,最大程度降低廉洁风险。公司动态更新覆盖14个流程、56个业务环节、96个风险点的廉洁风险库,针对性制定118项防控措施,形成廉洁风险防控库,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廉洁动力。
公司积极开展反腐培训,报告期内,累计开展培训664次,同比增长16%,覆盖16,621人次,同比增长5%。
公司高度重视举报管理工作,公开信访举报受理方式和范围信息,并不断完善举报人保护制度建设。公司内部监督机构严格执行《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和《问题线索全周期管理办法》,建立包括来访、来电、来信、网络等多项举报渠道,支持员工、客户、供应商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方检举不合法、不合规行为。公司不断健全完善举报人保护机制,制定并执行《实名检举控告办理工作指引》,加强对举报人保护,对检举控告人的身份、工作单位等有关信息严格保密。公司《处理检举控告工作办法》规定保护举报人,对有打击报复举报行为者严肃处分。
负责任供应链
V
供应链管理体系
公司建立全面供应链管理架构。采办管理委员会和物资装备部负责制定与监管采购管理战略,全方位监控公司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建、资源配置的优化调整以及执行效能的合规性;公司采办共享中心作为采购实施的专业机构负责战略落实、采购业务办理、实施与跟踪,把控采购过程合规;各所属单位作为供应链建设的主责单位,负责需求提报、合同执行、供应商日常管理。公司坚持“保供、降本、合规、高效”的原则开展供应链管理工作,制定《供应链需求管理办法》《供应链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采购活动全周期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共修订22项制度,进一步深化管办分离,优化业务流程;新制定《境外机构供应链安全管理办法》,完善海外供应链安全管理与合规性。
中海油服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从战略高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决策部署,致力于构建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公司开展供应链风险管控与安全能力建设工作,并持续推进阳光采购、绿色采购实施,以增强供应链韧性,保障供应链畅通、稳定,打造负责任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次16,621人次
16%5%
累计开展培训覆盖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供应商总数家7,5288,7828,895供应商签订阳光协议比率%100100100境外供应商数家4,7345,3985,977境内供应商数家2,7943,3842,918
其中:天津家690904706北京家431489392广东家385433372上海家164192151其他家1,1241,3661,297
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2322/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供应链风险管理
公司对原材料、设备配件、作业服务、技术服务等主要采购领域开展风险管控,通过信息收集、风险识别、可能性与影响程度评估、优先级排序等流程,确定供应链风险清单。公司根据识别出的风险,施行针对性应对措施,同时建立持续监控机制,以保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为保障供应链稳定性,公司积极推动供应商分级管理、重点供应商战略性合作模式,持续强化供应商资源管理与共享。此外,公司开展供应商履约评价与绩效考核,形成供应商能力画像,提升管理效率。
公司根据供应商产品与服务的急迫性和价值,开
展分级分类管理,优化供应商资源结构,持续提
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积极巩固并扩大了合作伙伴网络,从而增强产业
链和供应链的高效协作与资源整合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与37家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积极推进供应商绩效考核,并建立详细的供应商能力画像,以持续促进供应链优化和改进。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了2,616家供应商的履约评价。
供应链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示例
供应商管理措施
因不了解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或未能完全外规内化,或心存侥幸:招标方员工或其他关系密切的亲友参与投标。
因不了解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或未能完全外规内化,或心存侥幸: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或评标标准。
因不了解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或未能完全外规内化,或心存侥幸: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
因不了解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或未能完全外规内化,或心存侥幸:
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不招标。
?投标人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上述投标均无效。
?资格审查时,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并客观、公正地对投标文件提出评审意见。招标文件没有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
?招标人不得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
供应商或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的除外)。
?在境内的工程建设项目采购,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及以上的,属于依法必须招标项目,除依法可以邀请招标和不招标的情形外,必须公开招标。
风险描述应对措施
供应商分类分级
资源跨区域共享
战略合作伙伴建设
供应商能力画像
阳光采购
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阳光采购,建立了覆盖所有供应商的反腐败管理体系,制定《员工与供应商交往行为正负面清单(试行)》,规范采购工作。公司将廉洁备忘录纳入标准合同内容,要求工作人员遵守有关廉洁规定,坚守职业道德与廉洁底线;同时,公司发布《关于合作过程中遵守廉洁规定的倡议函》,并明确供应商处罚标准,规范供应商行为。公司要求供应商签署合同时同步签署《廉洁备忘录》,进一步规范供应商廉洁行为。公司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合作环境,共建干净、廉洁、诚信的合作关系,携手营造风清气正的合作氛围。
?采购人员严禁索取或接受合作伙伴提供的任何个人利益。
?合作伙伴在与中海油服的交往中应自律,不得向员工主动或被动提供任何形式的个人利益,包括礼物、娱乐、款待等。
?合作伙伴需加强对自身及中海油服员工在业务交往中的行为监督,对任何违规行为应立即制止,并向公司相关部门报告。
?一旦发现合作伙伴或其工作人员有违规行为,公司将立即终止合作关系,以维护公正、透明的业务环境。
阳光采购倡议
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2524/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绿色供应链公司推行绿色供应链理念,积极开展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仓储、资源共享和回收利用工作,促进供应链绿色发展。
绿色采购?公司积极倡导供应商提供绿色低碳产品,并携手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
?积极寻求与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安全及环保认证标准、提供绿色低碳产品的供
应商的合作机会。绿色物流?公司致力于优化物流环节的绿色化,通过需求集中管理、优先采用节能运输工具
和减少碳排放的物流方案,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碳足迹。
绿色仓储?公司持续推动仓库分类分级提质及资源集约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减少物资出入
库和存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与运输成本。报告期内,惠州中心库应用电子墨水屏、
叉车导航、电子货架等技术实现仓储数字孪生;油田化学事业部惠州库实现全天
候无人操作;油田生产事业部临港库实现智能搬运等智能化提升。
资源共享?公司持续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打造绿色一体化供应链数字化平台。报告期内,
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境外模块已在7家境外机构全面推广使用,实现全球供应链数字化网络“0”到“1”的突破。?智慧油服库存资源池系统贯通供应商的库存资源池,可实时查询库存信息,实现
供应商库存资源共享。回收利用?鼓励支持资源再利用,强化大型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设备设施的自动化
升级等更新改造。
绿色供应链行动绿色供应链行动
环保管理水资源利用能源管理废弃物管理与循环经济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
响应双碳目标
守护碧海蓝天
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2726/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
环保管理
环保管理体系
环保风险管控
Ⅰ
中海油服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致力于将环保理念融入企业日常运营的各环节。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和高效资源利用,持续推动绿色转型,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贡献力量。
中海油服建立包含管理层和执行层的环保管理架构。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环保工作的最高决策管理机构,负责从全局层面把控公司的环保工作,制定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并保障整体环保工作的资源协调和政策落实;安委会办公室设在质量安全部,负责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维护,开展环保风险识别,进行监督和指导。在执行层,公司各事业部均设环保管理机构,围绕主营业务开展环保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制度要求;各分公司作为总部的区域职能延伸机构,对区域内相关工作进行统筹管理、监督,并提供必要支持;作业公司与项目层面均设有环保专、兼职管理人员,从基层保障环保工作开展。公司严格执行《环境因素评价》管理制度,对产品、服务和活动流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关键风险因素进行系统辨识
与评估。公司质量安全部协同各事业部、分公司针对各项环境风险制定管控措施,并监督基层环保管理人员落实相关工作,以预防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环境风险事件。
公司坚持“提供绿色服务,绿色富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生产经营”的环保理念,致力于构建油田服务全专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并将打造绿色低碳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环保发展战略。公司遵循“爱护环境、节能增效、绿色发展”的管理方针,不断完善环保管理体系,精准识别并有效管控环境风险。
事业部境外机构
中海油服环保管理架构
环保风险识别、分析与应对措施
安全生产委员会
安委会办公室(质量安全部)
各单位环保管理人员
现场环保管理人员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与管理条例,制定并执行《环境因素评价》《环境保护》《危
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质》等生态环保制度,以保障公司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监督与管控,防止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损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11家所属单位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报告期内,11家所属单位均通过ISO14001年度审核。
报告期内,公司修订《环境保护》《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质》等5项制度,与最新环境监管要求保持一致。此外,公司通过开展环保设备效能评价,确保环保设备设施有效运行;强化环境风险、排污许可、环保投入等方面的规定,使环保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谨,有效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落实国家法规标准和环保主管部门要求,严格按
照操作规程开展作业活动。?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巡检和维护,保障环保设施的高效运作。?加强对员工的作业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作业合规与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优先采用环保型生产材料,
从源头上减少风险。?在作业期间持续开展海面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置
异常情况。
?确保危化品存放设施完备,配备齐全的警示标识,
并严格设置与危险区及生活区的安全距离。?危化品从业人员严格持证上岗,熟练掌握危化品的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置措施,并规范佩戴劳保防护装备。?定期对危化品及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对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溢油、漏油、钻井液泄露可能引发海洋环境污染
危化品使用和运输不当可能造成土壤环境污染海洋污染风险土壤污染风险
应对措施应对措施分公司
环保投入公司持续提升环保水平,从设备技改投入和人员环保培训两个方向入手,以实现从内在意识到执行流程的全方位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柴油驱动钻机电气化改造、平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改造等多项设备设施环保提升项目,总计环保投入达6,031万元。
公司开展多元化环保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内部培训及组织外部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公司环保政策、日常环保操作规范等,培训充分结合线上线下培训方式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员工覆盖。同时,针对不同项目和岗位的差异化需求,公司组织开展对应的专项环保培训,主题包括危险化学品管理、废弃物分类回收等内容,充分提升员工在相关领域的专业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环保培训总投入达44.93万元,参与线下培训2,083人次,线上培训1.79万人次。
中海油服年度环保目标及进展2024年度目标目标完成情况
不发生一般事故C级及以上环境污染责任事故。2024年未发生环境污染责任事故。
案例
报告期内,新疆分公司对钻机进行电气化改造,以取代传统的柴油驱动方式,此举显著降低废气排放。该改造投用后,每日减少碳排放量6吨。
新疆分公司钻机油改电实现碳减排
水资源利用Ⅱ
中海油服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制定并执行《水管理》等管理制度与程序文件,保障水资源取用合规。公司主要用水来源为市政供水,报告期内,公司未遭遇水资源短缺及其他用水相关问题。为持续优化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公司每年设置年度用水目标,积极开展节水管理。此外,公司积极推进水循环设备改造等节水项目,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中海油服年度用水目标及进展
2024年度目标目标完成情况
用水量1,711,510吨实际用水量:1,356,119吨
环保目标
中海油服制定明确的环保目标并定期对环保目标进行监察与审视,以确保这些目标的实施与进展符合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环保投入万元5,1859,7806,031重大污染物排放违规事件数件--0
案例
报告期内,油田化学事业部成功安装并投入运行一套高效的水循环利用装置。该装置通过污水沉淀和过滤处理,实现含油污水多次利用,最高循环利用次数可达8次,单套设备年节水量达32.5吨。
油田化学事业部水循环利用项目
水循环利用装置
2024年
2024年
2024年
1,356,119
1,356,119
0.3944
2023年
2023年
2023年
1,311,321
1,311,321
0.4447
2022年
2022年
2022年
1,151,844
1,151,844
0.4993
取水量
耗水量
单位产值耗水量
单位:吨
单位:吨
单位:吨/万元
能源管理
III
中海油服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不断优化和完善《节能管理》《低碳管理》《节水节电》等管理制度与程序文件。在完备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公司明确各级节能管理职责,持续推动公司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公司的能源消耗主要来源于柴油、汽油等传统化石燃料使用。同时,公司积极推广液化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并大力推进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实施并推进各项节能措施,持续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光伏发电储能研究
?油田化学事业部蓝海博达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
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85.4万度,预计实现年均减排
717.3吨二氧化碳。
?天津产业园引进2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并成功并网,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54.8万度,预计实现年均减排1,726.5吨二氧化碳。
?公司积极推进电池储能技术在油田支持船上的应用。
2024年11月,公司对“海洋石油545”船开始改建,通过对LNG和燃油双燃料动力船增配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方式,为船舶提供混合动力,以多种充电方式利用电池对动力需求“削峰填谷”,有效提高燃料利用率。经改造后,该船平均碳排放量及燃料消耗预计减少10%。?为优化柴油机负荷,减少柴油机油耗和排放,海洋石油
948平台引入飞轮储能装置,该装置可以平抑柴油机冲击功率,减少平台电网波动,有效改善了平台柴油发电机组的功率响应特性。部署飞轮储能装置的单钻井平台每年可节约柴油约50吨,实现碳减排约157吨,由柴油燃烧导致的其他大气污染排放也有效降低。
蓝海博达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凭证
新能源电池储能技术在OSV船舶开展科研试点
安装飞轮储能装置蓝海博达光伏发电项目
促进能源结构转型
余热发电减少化石燃料消耗?海洋石油937平台自主研发并成功安装首套自升式钻井平台柴油机烟气余热应用系统。该系统通过回收烟气中的废热来替代电加热,解决钻井平台的实际生产和生活用热需求,有效降低平台一次性能源消耗,经测算单平台可每年节约燃油160吨,实现碳减排503吨。
?海洋石油901平台在矿区作业期间,通过平台接入岸电,以岸电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机发电。报告期内使用岸电减少柴油消耗622.5吨,减少化石燃料碳排放1,957吨。?海洋石油982平台在建造时设计安装闭环电站管理系统,使电站各组配电盘连接成环形、在同一个供电系统中运行,实现供电高效、稳定和节能运行。截至报告期末,闭环电站管理系统已在该平台稳定运行超2,200天,每年可节约燃油约830吨。
公司持续更新和优化节能规划,每年设定年度节能目标,并将其分解为细项指标至各用能单位,确保目标的落实。此外,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重点用能单位,公司定期开展节能审查和监测工作,以确保能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报告期内,公司可再生能源使用量89万千瓦时。
中海油服年度节能目标及进展
废弃物管理2024年度目标目标完成情况
总节能量10,600吨标煤万元产值能耗≤0.1983吨标煤/万元
实际节能量12,775吨标煤万元产值能耗0.1524吨标煤/万元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柴油吨356,752369,309346,897汽油吨207304532天然气立方米338,012392,106426,913LNG吨2,3007,2486,379外购电力万千瓦时2,9693,7304,704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
千克标准煤529,574,487556,110,440523,806,130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万元206.5188.6152.4节能减排专项费用万元1239780节能量吨标准煤17,76425,14312,775
能源消耗数据核算使用的转换系数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注:有关制成品所用包装材料的总量及每生产单位占量的指标,由于本公司业务领域为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物探采集和工
程勘察服务,不涉及包装材料,因此不适用该指标。
废弃物管理与循环经济IV
中海油服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确保合规处置各类废弃物,并积极推动运营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循环利用,助力绿色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废弃物合规处置
公司产生的无害废弃物主要包括生产作业和设备维保过程中产生的废纸、废木料、废胶皮、废塑料等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产生的有害废弃物主要包括设备维保和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染物、废矿物油和废金属屑。
公司持续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体系,明确规定废弃物按类别设置临时存放点,并确保每个存放场所设有明显标识。针对有害废弃物,公司根据废弃物的特性进行分类,严格禁止混合收集、贮存或运输未经安全处置的有害废弃物。
公司始终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废弃物管理原则,最大限度地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确保所有废弃物均按照法规要求合规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无害废弃物
有害废弃物
?配备专用回收箱,确保回收处理全流程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海上平台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全部运回陆地处理。?各作业片区与处置单位签订合同,并在合同签订前对处置单位进行严格审查,合同执行期间定期审核,确保其具备处理能力,且处理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按照相关标准与规范要求,对有害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置,设立有害废弃物贮存
设施,对有害废物贮存设施设置标识,并建立有害废弃物台账。?海上平台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全部进行合规处置。?各作业片区与处置单位签订合同,并在合同签订前进行现场调研和审查,确保其资质和处理能力符合要求,且处理过程符合法律法规。?有害废弃物的处置过程严格按照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管理要求进行,以联单形式进行申报处置,确保台账记录准确无误。
废弃物类型管理措施
促进能源结构转型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废弃物排放总量吨84,93288,17489,900单位产值废弃物排放量吨/万元0.030.030.03有害废弃物排放总量吨19,04319,12217,926单位产值有害废弃物排放量吨/万元0.010.010.01无害废弃物排放总量吨65,88969,05271,974单位产值无害废弃物排放量吨/万元0.030.020.02
资源循环利用
公司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将循环再利用的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力求实现废弃物的最大减量化、最大利用化和最大资源化。公司制定《循环再利用管理》制度,鼓励各所属单位积极实施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并定期跟踪评估各单位执行情况。公司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处置单位进行废弃物再利用与合规处置,无害废弃物中的废金属、废塑料等可再利用成分,将被进行分类回收与回用;有害废弃物中的废矿物油将作为基础油或燃料油的原料,废金属屑经无害化处理后将作为再生金属材料进行使用。
案例
公司通过运营EPS工作船、岸基泥浆站、多套水基减量设备和油基减量设备等一批性能先进的环保设备设施,积极为行业
贡献钻屑资源化利用、海上钻屑回注和随钻处理岩屑的可循环、海陆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废弃钻完井液、
钻屑经处理形成新的油基泥浆,被运往海上平台循环利用,有效减少废弃物产生,实现海上作业的资源循环利用。
海陆一体化钻屑回收利用解决方案
海陆一体化钻屑回收利用解决方案
污染物排放V
大气污染物管理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制定并执行《废气、噪声排放管理》制度文件,规范生产经营中的废气排放管理。公司运营过程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来自平台和船舶柴油机尾气中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以及生产、维修及实验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颗粒物等。
中海油服致力于通过先进的减排技术、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创新的运营模式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降低生产经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多年来,公司重视对污染控制和环保技术的投入,积极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有机融合与双赢。
废气类型管理措施
海上运营场所产生的废气
柴油机尾气,含氮氧化物、硫氧化物
?采购满足最新环保排放认证要求的柴油机,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柴油燃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并依据设备保养
规程定期开展维护保养工作,以保障柴油机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转状况。陆地运营场所产生的废气
生产维修和实验过程产生的废气:VOCs、非甲烷总烃
?通过集气罩、通风橱收集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塔
处理后合规排放。?通过碱洗塔和水洗塔处理后合规排放。生产、维保过程产生废气:
颗粒物
?经布袋除尘器等环保设备处理后排放
废气管理
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3938/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废水管理
危险化学品管理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制定并遵守《水管理》制度体系与相关程序文件,明确对废水排放的管理要求。公司的主要废水包括生活污水、清洗设备零件和甲板等环节产生的含油污水。
公司在危险化学品使用中秉持“低毒代替高毒,低危害代替高危害”的原则,推动工艺流程设计与实际生产中应用绿色化学理念,尽可能选用无害替代品。对于难以避免的危险化学品使用,要求各相关所属单位开展化学品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估,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
海上平台和陆地运营场所均配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处理后达标排放。
禁止排放区域产生的含油污水均运回陆地处置,其余区域的平台和船舶配备油水分离器,处理后依法合规排放。
生活污水
含油污水
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
案例
公司联合污水处理设备厂商研发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处理能力强、可小空间分布式安装适应平台空间等特点。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平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更新改造工作,报告期内完成10座钻井平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更换,有效降低生活污水COD排放浓度。
平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改造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废水排放达标率%100100100废水循环利用量吨2,0402,9983,917含油污水达标排放量立方米261288379
生态环境保护
VI
中海油服遵守《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和倡议的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确保日常作业不对海洋生态造成损害。公司通过积极开展海洋生物救助和保护工作,保护和修复作业所在地及周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公司致力于构建全面的环境保护体系,并已形成一套清晰明确的环境保护制度,涵盖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要求。公司对潜在风险点进行系统评估,开展日常巡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同时,公司定期开展溢油风险的专项排查,全面落实防溢油责任,持续加强设备维护、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关键环节的管理能力,完善溢油风险的管理体系。
在生产经营中,公司积极倡导生物多样性保护,鼓励员工参与海洋生物救助和保护活动,并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意识培训,提升员工动物保护意识。
公司制定《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质》管理程序,对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使用和废弃处置全过程的开展严格管理。在危险化学品贮存方面,所有危险化学品包装或容器必须标注相应的安全标签和明显标识;在危险化学品使用方面,要求从业人员持有相关资格认证,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场所须配备操作说明书,并确保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严格分离;在危险化学品处置方面,危险化学品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废弃处置。
案例
公司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物探作业中根据作业所在地的管理要求配备专门的海洋哺乳动物观察员,以观察、记录海洋哺乳动物活动,监测海洋生物状况,并判断是否终止作业或及时救助,以将作业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降至最低。2024年7月,海洋石油617船在国内某海域成功救助2只被废弃渔网束缚的海龟。2024年10月,海洋石油688船成功解救一对被困渔网的海豚。2024年5月至7月、10月至12月,多艘公司所属船只在作业期间观察到海豚、鲸鱼、海狮等生物。为避免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总计暂停作业近80次。
运营生产中的海洋动物保护
救助海龟救助海豚
应对气候变化VII公司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工作策略,持续加强气候内部治理,定期审视并监督相关目标进展和计划执行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公司和行业发展实际情况,明确节能减碳目标与战略路径,持续推动各项任务举措落实落地。
公司参考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S2)的建议,识别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气候风险与机遇。
公司积极开展碳排放管理工作,每年设定年度碳减排目标,并将其分解为细项指标至各所属单位,确保目标的落实。
风险与机遇风险描述影响时期应对措施
物理风险急性风险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及极
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公司资产损坏和生产中断。
短期?密切关注气候变化趋势,开展气象监测,建立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储备关键物资,依据气候变化开展风险评估,
合理调配物资,减少损失。慢性风险海平面上升、持续高温及热浪等可
能影响海上设施运行、员工生产,并增加作业成本。
短期、中期、长期
?长期购买财产损失等相关责任保险,持续提升
风险应对能力。?充分考虑海上运营特性与气候变化趋势,优化
基础设施设备的设计与建造。
转型风险法律风险碳排放限制等环保政策趋严,可能
导致运营成本上升。
中期、长期
?紧跟环境法律法规变化,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
展路径,启动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编制。声誉风险未能及时与外部利益相关方沟通,
或未公开信息,可能引发负面舆论。
短期、中期、长期
?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通过年度ESG报告、
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披露公司应对气候
变化的举措和进展。技术风险向低碳技术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
技术人才需求增加及研发成本上升的问题。
中期、长期
?加强新兴技术和设备研发,持续探索CCUS等
减排技术的应用。
中海油服年度减碳目标及进展
气候变化风险管理
目标完成情况减碳量1.728万吨二氧化碳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0.4345吨二氧化碳/万元
实际减碳量2.737万吨二氧化碳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0.3322吨二氧化碳/万元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吨二氧化碳1,129,7161,182,6091,110,250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吨二氧化碳22,06435,91831,874温室气体排放量
2
吨二氧化碳1,151,7801,218,5271,142,124温室气体减排量吨二氧化碳35,37746,31127,373万元产值温室气体排放量吨二氧化碳/万元0.44710.41320.3322
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方法参考《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相关系数取自《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相关系数取自《关于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
2024年度目标
安全与健康质量管理客户服务科技创新
深化质量管理
筑牢安全基石
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4342/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
安全与健康
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Ⅰ
中海油服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与管理条例,持续完善公司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公司积极推进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持续提升员工健康水平,落实各项公共安全措施,为员工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中海油服建立全面安全与健康管理架构。在管理层,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安全与健康工作的最高决策管理机构,负责从全局层面把控公司的安全与健康工作,进行战略制定,做好顶层设计,并保障整体安全与健康工作的资源协调和政策落实;委员会下设质量安全部作为执行办公室,负责公司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维护,开展安全与健康风险识别,对各所属单位安全与健康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在执行层,公司各事业部均设有安全与健康管理机构,围绕主营业务开展安全与健康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制度要求;各分公司作为总部的区域职能延伸机构,对区域内相关工作进行统筹管理、监督,并提供充分支持;作业公司与项目层面均设有安全与健康专兼职管理人员,从基层保障安全与健康相关工作开展。
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管理方针,制定“人员零伤害、环境零损害、财产零损失、品牌零影响”的战略目标,持续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公司聚焦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应急响应与管理、安全文化建设等重点,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效能,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平稳进行。
公司严格遵守对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的总体要求,制定并执行《安全环保责任事故责任追究暂行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促进完善全面、系统、高效的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11家所属单位通过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报告期内,11家所属单位均通过ISO45001年度审核。此外,公司所属船舶事业部通过了SMS安全管理体系
认证。
中海油服安全与健康管理架构
风险管控
安全管理体系(SafetyManagementSystem,SMS),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nternationalSafetyManagementCode)规范的确保船舶安全运行的管理体系。
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目标
公司不断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持续推动安全指标前置风险管理工作,根据专业、区域、季节等特性,搭建涵盖17项指标的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并将安全风险管控从“总部整体设计-层级单位定期分析-现场作业单元日常执行”三个层面定点落实到年、月、日频次开展,对风险实行动态管控和全员参与。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为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公司每年设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将其分解为细项指标至各所属单位,确保目标的落实。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与质量安全部定期对所属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进展开展审查。
年度管控
?公司总部每年末组织开展次年度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确定公司“年度安全生产不可接受风险”,并从人防、技防、物防、事防层面制定具体管控措施和控制关键点,明确责任主体并分解至一线作业单元,确保措施的有效落实。
日常管控
?现场作业单元通过应用作业安全分析(JSA)、工作许可(PTW),辨识作业任务中存在的风险并确定管控措施。?开展作业过程实时监控,安全监督运用积分制干预不安全行为。?鼓励员工运用安全、培训、观察程序(STOP卡)进行不安全行为干预,通过全员参与强化风险管控效能。
月度管控
?各层级单位定期开展月度安全风险分析会议,结合生产作业计划,研判月度重点风险事项,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事业部境外机构
安全生产委员会
安委会办公室(质量安全部)
各单位安全与健康管理人员
现场安全与健康管理人员
分公司
46/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47
中海油服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及进展
目标完成情况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安全文化建设不发生一般事故A级及以上财产损失责任事故
不发生人员死亡责任事故不发生一般事故C级及以上环境污染责任事故
OSHA可记录事件率低于0.35
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合理、精炼高效,员工安全意识持续增强未发生一般事故A级及以上财产损失责任事故
未发生人员死亡责任事故未发生一般事故C级及以上环境污染责任事故
OSHA可记录事件率0.026
2024年度目标
安全生产绩效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安全生产事故数起19813可记录人身伤害事件数起15612OSHA可记录事件率
/0.040.0140.026累计损失工作天率
/1.960.740.45员工死亡人数人100百万人工时死亡率
/0.012800承包商死亡人数人000安全生产责任险员工覆盖率%--100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安全应急演练人次人次489,984503,483551,390安全应急演练次数次24,42023,20825,526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安全培训人次人次333,504372,198403,696安全培训次数次27,79230,17433,679
隐患排查
安全文化建设
健康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
公司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隐患排查管理体系,在一线班组、作业公司、事业部、分公司及公司总部等不同层级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机制。公司每月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运行分析会议,全面研判隐患治理成效,并制定详细治理方案与提升措施。同时,各级单位不定期开展交叉监督检查,针对重复发生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此外,针对隐患治理难题,公司依托QHSE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隐患信息的实时录入与专人跟踪,确保隐患整改过程及进度的实时可视化与可追溯。报告期内,公司隐患整改完成率达99.8%。
公司以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为导向,多措并举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文化氛围,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安全管理的参与者和守护者。在安全技能培训方面,公司通过专题活动、安全培训、应急演练、技能培训、安全月等多元化的培训形式,提升员工的安全业务能力。在安全意识培养方面,公司发布了《家庭与公司共护员工安全的指导意见》,通过员工家庭寄语、角色转换“大干预”提醒、员工安全意识精准提升等活动,加强公司与员工家庭的联系与互动,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理念的广泛传播。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健康风险识别与应对机制,全面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通过定期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健康危害,公司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和健康管理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职业病相关健康风险事件。
公司持续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资产安全。公司建立了“一级公司总部应急中心”“二级各分公司、直管境外机构组织的应急中心”“三级各事业部应急中心”为主体的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分别建立了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应急预案。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事业部作为第一道防线处理,二级应急中心视情况调动区域内资源进行协助,对于重要程度较高的突发事件,报送一级公司总部应急中心处理。报告期内,公司共对11个所属单位开展了应急预案修订、审核与备案,保障应急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公司组织各类演习共25,526次,参演551,390人次;组织专项应急培训19,904次,参加257,097人次。
职业健康公司秉持“以人为本、关爱健康、珍惜生命”的方针,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公司成立了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并执行《职业卫生》等管理制度,全面维护员工健康权益。
风险应对措施
作业场所机器运行产生的噪声影响
?为相关作业人员配发降噪耳罩和耳塞,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开展定期检测,最大限度控制噪声影响。泥料加料等作业环节产生的粉尘影响
?要求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等劳保用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启用风机除尘,并定期检修设备。
4OSHA可记录事件率=可记录事件数×200,000/总人工时
累计损失工作天率=损失工作天数×200,000/总人工时
百万人工时死亡率=死亡人数/总工时数x100万工时
健康风险分析与应对
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4948/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职业健康目标
健康保护
为将“以人为本、关爱健康、珍惜生命”的健康管理方针落到实处,公司制定职业健康目标,以定期审视职业健康管理情况。
公司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每年识别和分析作业设施及作业活动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关注接触高危因素的员工,形成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针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公司配备防护措施并制定应急方案,确保有效防护。此外,公司定期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定量分析危害程度及接触风险,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向员工公布,保障其知情权。
同时,公司每年组织员工在具有国家认可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体检,保证员工定期了解身体健康状态,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对员工开展系统性、连续性的职业健康监护。报告期内,全年员工体检率为99.65%,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率为100%。
中海油服年度职业健康目标及进展
目标完成情况
公司海上及野外作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到100%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完成率100%
公司海上及野外作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100%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完成率100%
2024年度目标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全员体检及健康档案覆盖率%99.6899.5699.65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人3,7543,4073,417职业健康检查完成率%100100100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完成率
%100100100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人次人次237184210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完成率%100100100在岗职业健康检查人次人次3,2693,0843,046在岗职业健康检查完成率%100100100离岗职业健康检查人次人次248157161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完成率%100100100
公司在海上平台和陆地人员密集办公场所配备AED除颤仪
公司在各事业部设立健康小屋,配置各项健康指标测量设备
健康培训
心理健康关怀
公司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实施全覆盖的职业健康培训,使员工充分了解职业病危害,掌握本岗位可能面临的职业病风险及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不断增强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技能。同时,公司积极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活动,包括组织职业病宣传周等,广泛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引导员工更加关注和重视自身的职业健康。
公司高度重视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开通7*24小时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及时为员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公司积极开展线上压力管理、家庭关系管理、负性情绪管理等培训课程,鼓励员工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并引导其科学、合理地应对压力。报告期内,公司与专业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合作,在对员工个人信息严格保密的基础上由第三方机构完成心理测评,通过大数据深入分析员工的心理健康现状,为改进方向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幸福船员小屋”的心理健康科普室
公共安全
公司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持续推进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能力提升行动。公司建立了覆盖公司总部及各境外机构的公共安全体系,包括1个手册、9个程序文件和3个指南,从工作流程层面完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海外项目,在投标前根据当地公共安全风险开展评估,若判定公共安全风险极高,则不考虑投标;已开展的海外项目,公司会根据公共安全情况聘请当地安保团队,全面保障境外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建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架构。在管理层,质量安全部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最高责任机构,按照安全生产委员会部署,负责制定公司质量管理顶层设计工作,并监督、指导所属单位落实质量管理。在执行层,公司各事业部均设质量管理机构,围绕主营业务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制度要求;各分公司作为总部的区域职能延伸机构,对区域内相关工作进行统筹管理、监督,并提供必要支持;作业公司与项目层面均设有质量专兼职管理人员,从基层保障质量管理工作开展。
质量管理
Ⅱ
中海油服坚持“信誉至上、设备完好、质量保证”的管理方针,秉承“服务质量是公司生命线”理念,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低耗、高效”的产品和服务,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中海油服质量管理架构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开展境外机构的公共安全风险辨识工作,共识别出11项高风险、12项中风险和12项低风险。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公司组织境外机构在人防、技防、物防和事防四个方面部署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形成了切实有效的风险应对方案。
公司积极关注外部安全预警信息、深化与国际SOS救援中心等机构的合作,并根据相关信息开展针对性的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公司将及时发布安全提示,确保境外员工能及时了解当地安全风险信息。
在公共安全培训方面,公司于报告期内安排外派员工参与由专业机构组织的多项公共安全风险防范与应对培训。为强化境外机构的应急能力,公司组织了25次公共安全应急演习演练,进一步加强了实战演练和应急响应能力。
事业部境外机构
安全生产委员会
安委会办公室(质量安全部)
各单位质量管理人员
现场质量管理人员
分公司
本地杰出贡献奖奖状
伊拉克石油部的书面表扬
质量管理目标
质量专项行动
质量培训
为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公司制定以非有效生产时间(NPT)
为核心考察指标的质量管理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NPT与总人工时的比值同比降低29.6%,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公司积极推进各项质量提升行动。公司持续深化“客户体验改进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客户需求、行业领先标准和管理要求,建立完善质量指标监控与评价体系,加强对相关指标的动态监控、分析和应用。不断提高作业质量提升客户体验,树立起公司的质量品牌。此外,为响应“客户体验改进三年行动计划”及“提高井筒交付效率与质量”等质量管理关键项目,我们开展了全员参与的“质量月”活动,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和技能水平。
为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增强质量管理能力,公司开展了多元化的质量培训。在意识方面,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外部专业机构组织的培训班,为员工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与理念。在能力方面,公司利用专业培训资源,积极组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持续强化公司各级质量管理人员体系化思维和体系建设与审核能力。报告期内,共计17名员工参与中国质量协会举办的“全面质量管理实务”培训班;38名员工参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中海油服年度质量管理目标及进展
目标完成情况
精益NPT管理,NPT/总人工时同比降低3.3%,
以持续提升客户体验
NPT/总人工时同比降低29.6%2024年度目标
客户服务III
中海油服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油田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公司不断增进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积极维护客户利益,持续聚焦客户需求、深入了解客户问题,加速各业务线服务质量完善,持续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客户服务成果
公司以高效优质的服务,获得了客户的充分认可,报告期内,公司整体客户满意度为98.55%。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与管理条例要求,构建中海油服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并执行《作业管理》《拖航管理》等制度,细化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11家所属单位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报告期内,11家所属单位均通过ISO9001年度审核。此外,所属单位沙特公司、伊拉克分公司和乌干达公司等通过了ISO29001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特定行业管理体系认证,多个作业公司通过了APIQ1(石油天然气行业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和APIQ2(石油天然气行业服务提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认证,确保为客户提供可靠产品与服务、具备满足客户和法律要求的服务与制造流程的专业能力。
同时,结合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市场准入要求,公司持续强化实验室体系认证建设。截至报告期末,油田生产实验中心、完井实验与检测中心、油田技术实验中心和油田化学研究院实验中心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油田生产实验中心通过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MA认证,油田生产事业部伊拉克项目组实验室通过了ISO/IEC17025:2017检验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非有效生产时间(Non-ProductiveTime,NPT),即中断或延迟作业计划的时间,从作业事件发生直至处理结束的总时间。
2024年11月,中海油服乌干达公司在当地就业、采购、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等方面的成果被业主授予本地化杰出贡献奖。
伊拉克分公司圆满完成伊拉克首口多分支水平井钻探作业;多井应用“璇玑”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系统工具,实现新技术应用突破。该项目获得伊拉克石油部的书面表扬。
客户服务
客户沟通与隐私保护公司积极关注客户需求,持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以满足客户诉求。公司建立了与客户高层的定期沟通机制,高层间保持及时沟通互动,确保高效获取客户需求。同时,公司不断完善客户档案建立工作,积极搜集和满足各项客户诉求,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报告期内,中海油服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道达尔能源公司等重要客户开展了多层次沟通,实现深入交流、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
拜访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
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到访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到访
拜访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
走出去
引进来
拜访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等客户。
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到访,与公司就未来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到访,与公司开展深度技术交流。
公司积极借助行业展会、国际高端论坛等机会,与客户实现面对面交流,加深客户沟通,大幅提升客户对公司品牌的认知。
公司高度重视客户隐私保护,建立严格的客户隐私保护管理机制,采用合规方式收集、使用和储存客户信息,严格执行客户隐私保护相关政策要求。同时,公司对相关员工开展隐私保护意识培训,从源头降低隐私泄露风险,筑牢客户信息安全防线。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客户隐私泄露事件。
COSLToday全球技术产品发布会
参加道达尔能源供应商大会
56/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57
科技创新IV
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创新管理
科技创新成果
中海油服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持续加强对专利权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保障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合法权益。公司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并针对研发、创新和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设置专项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明确各部门及员工的职责与义务,确保知识产权从产生、运用到维护的全过程都有章可循。在内部督导方面,公司定期审查和更新机制,保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合规性与适应性,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强化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中海油服践行“技术驱动”战略,持续健全“I
R研产用改一体”科技攻关模式,始终以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导向,围绕技术价值和客户资产价值,持续构建、完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及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服务公司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公司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流程的管理体系,其中包括科技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科技考核管理、科技奖励管理等方面的多种管理制度、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报告期内,公司对《科技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将“I
R研产用改一体”科技攻关模式纳入制度要求,进一步优化了相关制度建设。
公司聚焦建强科研人才队伍,不断优化科研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固定培训”与“弹性培训”相结合的科研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领军人才超50人,研发人员1,757人。
公司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研发与规模化、产业化应用,成功培育并打造了一系列以璇玑、璇玥、海经、海脉、海弘为代表的高端技术品牌,这些品牌已成为公司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的象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研发网络,与超过40家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新增专利数量件226155131新增发明专利数量件14012598
中海油服与伊拉克巴格达大学、米桑大学开展校企合作,探索海外“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新路径,推进本地化人才队伍建设。来自两所高校的30余名优秀毕业生参与公司首届“创·未来”主题培训,并顺利入职公司。
印尼公司与印尼国家石油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达120次配方实验/年的实验量,推动中国技术向海外市场拓展,促进双方技术交流与进步。同时,印尼公司为印尼国家石油大学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有效提升当地青年学子的就业竞争力。
公司分别与南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院校合作成立了学科建设暨联合创新中心/新质生产力研究发展中心,建立学科委员会,深化交流合作,稳步推进学科共建、基础研究和人员互派等工作,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了中关村论坛、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印尼石油展(IPA)、挪威北海石油大会(ONS)、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年会(IMAGE)等十余场重要展会,并高质量完成了在泰国曼谷举办的“COSL全球技术产品发布会”,充分展现了公司的科研实力与影响力。
公司2项新技术获OTCAsia聚焦新技术国际大奖
员工权益保护人才全面成长和谐员工关系
营造和谐氛围
促进人才发展
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5958/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
60/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61
员工权益保护
雇佣管理
Ⅰ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针对平等雇佣、劳动合同、薪酬管理、员工福利等方面建立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报告期内,中海油服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修订,涉及21个管理办法及细则,进一步完善制度要求与管理流程。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平等选人用人方面,推行平等用工原则,确保所有员工在招聘、晋升和考核过程中都享受同等待遇,不因性别、年龄、民族、肤色、国籍、语言、种族、信仰和身体残疾等因素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公司坚决反对童工与强制劳工等非法用工形式,严格避免非法用工现象发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员工15,509人,其中女性员工占比为8%,外籍员工占比为14%,公司持续推进海外的用工本地化政策,在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员工多元化,保障以更多元化、全面的视角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宽招聘渠道,全面启动了一系列招聘活动,有效增强了人才储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众多优秀人才加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智慧。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员工总数人15,15115,47215,509其中:全职员工数人15,15115,47215,509
兼职员工数人000其中:中国籍员工数人13,19713,21413,350
外籍员工数人1,9542,2582,159其中:男性员工人数人13,93514,24414,273
女性员工人数人1,2161,2281,236男性员工比例%92.092.192.0女性员工比例%8.07.98.0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报告期内新增员工人数人458421484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技能序列人3,9423,8763,645技术序列人808890934业务序列人9,2209,4549,636管理序列人1,1811,2521,294博士人466779硕士人1,1231,2501,388学士人7,2807,6477,884学士以下人6,7026,5086,158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经营管理岗位中女性员工占比
%7.06.96.7中国籍员工少数民族职工占比%3.03.13.1劳动合同签订率%100100100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30岁及以下人1,8162,0272,22531-40岁人7,3227,0256,28341-50岁人3,8784,2824,79151岁及以上人2,1352,1382,210
员工流失率=员工流失人数/员工总数*100%
指标单位2024年
员工流失人数人447其中:男性员工流失人数人396
女性员工流失人数人5130岁及以下员工流失人数人13631-40岁员工流失人数人17541-50岁员工流失人数人10351岁及以上员工流失人数人33
指标单位2024年
员工流失率
%2.9其中:男性员工流失率%2.6
女性员工流失率%0.330岁及以下员工流失率%0.931-40岁员工流失率%1.141-50岁员工流失率%0.751岁及以上员工流失率%0.2
62/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63劳工权益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成立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平等协商,推动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确保职工劳动权益得到保障。
在休假制度方面,公司积极保障员工的法定节假日、婚丧假、产假、哺乳假和带薪休假等权利,确保员工得到充分的休息。在女性员工权益保护方面,公司严格落实国家《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保障女性员工拥有平等的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机会;公司依照国家要求,执行孕产期、哺乳期休假等制度,为女性员工提供基础合规休假保障。
人才全面成长
员工培训
人才发展
II
中海油服持续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完善员工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员工晋升等配套机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公司制定《能力保证管理》《培训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员工培训,为员工成长发展储备知识和经验,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进步。公司根据员工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培训类型,包含经营管理类、专业技术技能类、专业管理类、国际化人才、新员工培训等。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开展了多项特色培训课程,例如针对主营事业部和境外机构的技术营销人员和涉外工作人员开展商务英语培训;针对事业部科技人员开展油田行业新技术发展培训;开展国际井控培训、一级评估员和验证员培训,多名技术员工通过培训顺利取证。报告期内,公司员工培训覆盖比例达92.1%,员工平均培训时长达236小时。
中海油服高度重视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制定《员工晋升管理办法》,持续拓展员工发展空间,完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建设,积极激发员工发展动力与活力,实现员工自身成长和公司发展的和谐共赢。公司设置管理序列、业务序列、技术序列和技能序列四条晋升通道,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有助于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员工培训总时长小时1,953,2152,824,3843,138,470其中:员工培训中男性员工占比%93.892.192.0员工培训中女性员工占比%6.27.98.0员工培训中技能序列员工占比%23.721.320.4员工培训中技术序列员工占比%4.77.18.6员工培训中管理序列员工占比%7.69.710.1员工培训中业务序列员工占比%64.061.860.9其中:男性员工培训平均时长小时157.4261.2262.7女性员工培训平均时长小时205.3150.1179.5技能序列员工培训平均时长小时102.5323.2243.6技术序列员工培训平均时长小时140.8238.7215.5管理序列员工培训平均时长小时208.7200.4292.5业务序列员工培训平均时长小时178.6230.2259.9
01020304
高级主管→岗位经理→部门经理→公司领导层业务岗(主办级)/业务助理工程师
实习
业务岗(资深级)/业务工程师
管理序列(M)
技术序例(T)技能序列(W)
资深级业务岗→首席级业务岗
资深工程师→首席工程师→技术专家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技能专家
业务序列(B)
薪酬福利体系
额外福利
为员工提供健康体检、困难帮扶、重大疾病救助等多项福利。
非法定重要保险为员工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安全责任险,以及员工及其子女的补充医疗保险。
国家规定福利
为员工缴纳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内的各项基本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合法合规的薪酬福利体系
遵守本国及业务经营所在国劳动用工、薪酬福利、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和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
和谐员工关系
员工沟通
关爱员工
III中海油服致力于与员工建立良性沟通互动机制,提升员工知情权与参与权,积极保障员工民主权利。同时,公司关注员工各方面的需求,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人文关怀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友爱的企业氛围。
公司持续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员工提出的改进建议,积极满足员工诉求。报告期内,公司共在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3项提案,并征集2025年需办理的5项提案,持续推动公司民生改善。公司设立了完善的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妥善处理各项员工的劳动争议事项。员工可通过电话、邮件、现场反馈等渠道提出诉求,相关部门保持动态跟进事件,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形成处置方案。
公司积极为困难员工提供帮扶,各级工会通过入户走访、致慰问电、寄慰问信等方式,实施精准帮扶工作。公司进一步修订完善《中海油服困难帮扶工作实施细则》,扩大帮扶范围、提高帮扶标准,增强帮扶的及时性、便捷性和精准性;报告期内,公司共计慰问帮扶员工501人,发放慰问金266万元。
同时,公司关注全体员工的生活幸福感与身心健康,持续为员工提供人文关怀,积极开展多元化的人文关怀活动,丰富员工工作和生活。
女性员工工会活动
“我为职工送清凉”活动
家属开放日
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
青年之家
?公司组织女性员工参与插花、烘焙等工会活动。?开展针对女性员工的专题健康讲座,并增设“两癌”筛查等女职工体检项目。
?在办公楼宇以及车间、厂房、平台、船舶配备冰箱、微波炉、咖啡机,改善员工办公体验。?优化海上卫星网络,为平台配备4G基站,实现平台接打电话及收发短信,满足移动办公需求。?开展“我为职工送清凉”活动,通过派发消暑食品,发放防暑降温物品,配备防暑降温设备等方式,切实保障高温天气下员工身体健康。
?开展家属开放日活动14期,组织员工家属上平台、进船舶、观园区,覆盖超350组员工家庭,进一步提升员工家庭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
?开展青年联谊交友活动11场,促进员工的情感交流与人生发展。?在天津和燕郊基地设置职工子女暑假托管班,为职工家庭提供了便利与支持。
?积极建设“职工之家”,为一线生产单位配备健身
器材和读书角,强健职工体魄、丰富文化娱乐生活。?持续推进“青年之家”建设,优化完善各功能区,
全面满足青年员工在理论学习、身心健康、休闲娱
乐等各方面的需求。
女性员工关爱
优化办公生活条件专项活动开展
文化娱乐建设
乡村振兴海上救助社会公益全球化履责
共建温馨社区
展现责任担当
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6766/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
乡村振兴Ⅰ
中海油服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工作,包括定点帮扶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地方帮扶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覃斗镇、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阳霞镇乌尊布拉克村等;此外,公司在教育帮扶、消费帮扶、就业帮扶等方面多方面发力,助推当地乡村全面建设与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乡村振兴投入总计达3,163.16万元,惠及人口达
18.25万人。
?在定点帮扶的合作市积极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生态产业园区供暖技术验证研究项目和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全面提升合作市乡村风貌、旅游产业发展、生态振兴和人才进步,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计捐赠帮扶资金2,000万元。
?开展“央企消费帮扶迎春行动”采购帮扶地区农牧产品价值共计27.66万元。?开展节日慰问采购,消费帮扶产品价值共计879.81万元;购买帮扶地区的饮用水、茶叶等
产品价值共计72.92万元。
?推进专项招聘工作,录用来自脱贫地区和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的大学生8人。
?为覃斗镇捐赠25万元用于迈克村生活污水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和“乡村绿化行动”植树项目,有效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当地乡村的环境风貌。?向秀英区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大的部分人员及学校捐赠共计价值3万元的帮扶救灾物资,助力当地灾后重建工作。
?公司持续开展希望小学援建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共建设13所“中国海油COSL希望小学”。?向10所希望小学捐赠共计133万元,用于支持校园建设和教育物资购买。?在11所希望小学开展“六一”节日慰问,捐赠价值22万元的校服、文具、儿童书籍等学习用品与物资。?设立“中国海油COSL希望小学奖励基金”,向2024年度优秀教师及优秀学生发放奖励基金
6.8万元。
?投入20万元用于组织云南省5所中国海油COSL希望小学优秀学生代表参加夏令营,参观
科教基地、城市文化、海洋人文等,拓展孩子们的视野。
定点帮扶
消费帮扶
就业帮扶
地方帮扶
教育帮扶
?与乌尊布拉克村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活动,积极参与乌尊布拉克村的乡村建设,支持当地小白杏采摘、文化进村、农产品销售帮扶和道路交通建设等。
乌尊布拉克村慰问
组织中国海油COSL希望小学学生参与研学活动
海上救助社会公益IIIII中海油服大量作业场所位于海上,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结合工作场所及装备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海上救援。公司响应《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遵守《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要求,积极参与海上对外搜救、消防等应急救援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海上抢险救助24次,参与救助出动船舶38船次;救助遇险船舶14艘,人员27人,收到感谢信4封。
中海油服始终将回馈社会视为己任,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公司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捐赠项目,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资金与物质支持;组织员工投身于志愿活动,成立中海油服“蔚蓝力量”志愿服务队,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正能量。公司在慈善公益方面建立全面管理体系,成立慈善公益工作委员会,并制定《慈善公益管理办法》规范公司慈善公益项目管理流程。公司积极开展公益捐赠活动,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报告期内,公司公益捐赠及困难员工帮扶总投入达293.16万元。
国家海上搜救奖励证书
海洋石油623船队救援失火渔船船员
滨海254船扑灭失火遇难渔船火灾
海洋石油718船在印尼海域实施海上救援
案例
公司设立“中海油服‘璇玑’奖学金”,以奖励热爱
和支持石油工业发展的优秀大学生。报告期内,公司
总计投入20万元用于奖学金发放。
设立“中海油服‘璇玑’奖学金”
奖学金颁发
公司秉承“‘志’在心中,‘愿’在行动”的志愿服务理念,在燕郊、天津、湛江、深圳、上海、海南、惠州、新疆8个地区建立员工属地志愿服务站。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学雷锋纪念日”“六一国际儿童节”“世界海洋日”“世界献血日”等节点,持续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工作,全年参与志愿服务达3,523人次。
蔚蓝力量希望小学支教项目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教育类公益捐赠环境类公益捐赠医疗类公益捐赠
21.18
万元
0.75
万元
5.23
万元
公益捐赠
27.16
万元
案例
案例
案例“六一”期间,公司组织前往多所希望小学,以“爱心课包”下乡进校形式开展爱心支教,组织职工志愿者利用自身所学、所长、所专,为山区孩子普及乐理、绘画、科普等知识。
2024年3月,深圳分公司携手惠州市共青团大亚湾开发区委员会等单位开展“海上青年林”主题种植活动,40余名志愿者种植200余株红树秋茄小苗,并开展为红树除藤壶,清理被潮汐冲上滩涂的塑料垃圾等环保活动。
2024年6月,深圳分公司“蔚蓝力量”志愿服务团队在惠州基地组织“海油青年热血践初心蔚蓝力量大爱显担当”无偿献血活动,此次献血量达到10,000毫升,获颁发“无偿献血,大爱无疆”牌匾。
“爱心课包”下乡进校
践行绿色低碳,争做“碳”路先锋
无偿献血传爱心
“爱心课包”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
马来西亚公司开展公益活动
志愿者种植红树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青年志愿者活动人次人次2,9533,1253,523
全球化履责
IV
中海油服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海外发展和全球业务布局中充分践行海外社会责任。公司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致力于海外本地化、积极融入当地社区和投身公益事业,为海外经营所在地周边带来切实贡献,持续传播和提升公司的海外形象和品牌美誉度。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社区沟通机制,以有效收集并反馈当地社区意见与建议,确保跨文化沟通的高效、顺畅。公司在海外经营中,安排行政综合部门人员负责开展社区沟通工作,以准确反馈当地社区需求与关切。公司积极开展社区沟通,促进经营顺利进行,同时有效保障当地社区权益。
?所属单位加拿大公司向当地捐赠1万加币,用于社区的公益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发展
支持
?所属单位马来西亚公司组织员工赴雪兰莪州开展“与爱同行,关爱脑瘫儿童”公益活动,为
当地残疾儿童带去爱心与关怀。
?所属单位乌干达公司开展社区体育文化共建、贫困小学学习用品资助等社会责任活动3期。?所属单位乌干达公司在乌干达布利萨区举办道路安全意识公益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当地道路安全水平。
全球化履责行动
与Kyambogo大学开展合作
在乌干达开展“油藏建模2024挑战赛”
?所属单位乌干达公司与当地大学合作开展培训计划,并为10名大学讲师提供油田学习机会,
全年累计完成550学时专家培训。
人才培养与
技术交流
?2024年3月,所属单位乌干达公司助力当地20名大学生开展“油藏建模2024挑战赛”,
并为参赛选手提供讲座和辅导,有效助力当地技术能力进步。
?公司积极践行本地化用工政策,所属单位乌干达公司开展社区招聘累计达77人,为当地提
供更多就业机会。本地雇佣
未来展望
2024年,我们践行使命、奋楫笃行,以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担当起了国家能源安全的坚实保障;我们向新而动、向绿而行,以数智化、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走出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新路径;我们知难而进、砥砺攻坚,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突破;我们共创价值、共享成果,以“1+2+N”布局构建了国内市场与“一带一路”的新空间。2024年,我们扎实推进“技术驱动、成本领先、一体化、国际化、区域发展”五大发展战略,加快落实“四个中心”职能定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系统提升组织效率,呈现出客户多元化、市场高端化、技术无形化、装备智能化、治理现代化、能力系统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经营规模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快速提高,经营管理质量迎来新的提升。
展望未来,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公司“五大发展战略”安排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公司将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服务公司。未来,我们将立足自身发展定位,加速培育能源服务新质生产力,全面形成世界一流核心竞争力,打造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聚合体,持续发挥技术驱动业务战略价值和全产业链的行业独有优势,努力实现公司经营良性循环,不断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指标单位2022年2023年2024年
海外经营中,公司使用当地员工人1,9542,2582,159海外经营中,员工本地化比例%717377
附录
指标索引
主要范畴层面一般披露及关键绩效指标披露页码A.环境
A1排放物
一般披露
有关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向水及土地的排污、有害及无害废弃物的产生等的政策及遵守对发行人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及规例的资料。
P35-41
关键绩效
A1.1排放物种类及相关排放数据。P36、P38、P41A1.2直接(范围1)及能源间接(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吨计算)及(如适用)密度(如以每产量单位、每项设施计算)。
P41A1.3所产生有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及(如适用)密度(如以每产量单位、每项设施计算)。
P36A1.4所产生无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及(如适用)密度(如以每产量单位、每项设施计算)。
P36A1.5描述所订立的排放量目标及为达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步骤。P35-39A1.6描述处理有害及无害废弃物的方法,及描述所订立的减废目标及为达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步骤。
P35
A2资源使用
一般披露有效使用资源(包括能源、水及其他原材料)的政策。P31-34
关键绩效
A2.1按类型划分的直接及/或间接能源(如电、气或油)总耗量(以千个千瓦时计算)及密度(如以每产量单位、每项设施计算)。
P34A2.2总耗水量及密度(如以每产量单位、每项设施计算)。P32A2.3描述所订立的能源使用效益目标及为达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步骤。P33-34A2.4描述求取适用水源上可有任何问题,以及所订立的用水效益目标及为达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步骤。
P31-32A2.5制成品所用包装材料的总量(以吨计算)及(如适用)每生产单位占量。
中海油服业务领域为物探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和船舶服务,不涉及包装材料,故该指标不适用本企业。A3环境及天然资源
一般披露
减低发行人对环境及天然资源造成重大影响的政策。P39
主要范畴层面一般披露及关键绩效指标披露页码
关键绩效
A3.1描述业务活动对环境及天然资源的重大影响及已采取管理有关影响的行动。
P39
A4气候变化
一般披露
识别及应对已经及可能会对发行人产生影响的重大气候相关事宜的政策。
P40-41关键绩效
A4.1描述已经及可能会对发行人产生影响的重大气候相关事宜,及应对行动。
P40-41B.社会雇佣及劳工常规
B1雇佣
一般披露
有关薪酬及解雇、招聘及晋升、工作时数、假期、平等机会、多元化、反歧视以及其他待遇及福利的政策,及遵守对发行人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及规例的资料。
P60-63
关键绩效
B1.1按性别、雇佣类型(如全职或兼职)、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总数。
P60-61B1.2按性别、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流失比率。P60-61
B2健康与安全
一般披露
有关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及保障雇员避免职业性危害的政策及遵守对发行人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及规例的资料。
P44-51
关键绩效
B2.1过去三年(包括汇报年度)每年因工亡故的人数及比率。P46B2.2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P46B2.3描述所采纳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措施,以及相关执行及监察方法。P44-51B3发展及培训
一般披露有关提升雇员履行工作职责的知识及技能的政策。描述培训活动。P62-63关键绩效
B3.1按性别及雇员类别(如高级管理者、中层管理者等)划分的受训雇员百分比。
P63B3.2按性别及雇员类别划分,每名雇员完成受训的平均时数。P63B4劳工准则
一般披露
有关防止童工或强制劳工的政策及遵守对发行人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及规例的资料。
P60关键绩效B4.1描述检讨招聘惯例的措施以避免童工及强制劳动。P60
B4.2描述在发现违规情况时消除有关情况所采取的步骤。P60
主要范畴层面一般披露及关键绩效指标披露页码
营运惯例
B5供应链管理
一般披露管理供应链的环境及社会风险政策。P21-25
关键绩效
B5.1按地区划分的供应商数目。P21B5.2描述有关聘用供应商的惯例,向其执行有关惯例的供应商数目,以及相关执行及监察方法。
P21-23B5.3描述有关识别供应链每个环节的环境及社会风险的惯例,以及相关执行及监察方法。
P21-25B5.4描述在拣选供应商时促使多用环保产品及服务的惯例,以及相关执行及监察方法。
P24-25
B6产品责任
一般披露
有关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健康与安全、广告、标签及私隐事宜以及补救方法的政策及遵守对发行人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及规例的资料。
P53-55
关键绩效
B6.1已售或已运送产品总数因安全与健康理由而需回收的百分比。中海油服业务领域
为物探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和船舶服务,故该指标不适用本企业。B6.2接受关于产品及服务的投诉数目以及应对方法。P53B6.3描述与维护及保障知识产权有关的惯例。P56B6.4描述质量检定过程及产品回收程序。P51-52B6.5描述消费者资料保障及私隐政策,以及相关执行及监察方法。P54-55
B7反贪污
一般披露
有关防止贿赂、勒索、欺诈及洗黑钱的政策及遵守对发行人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及规例的资料。
P19-20
关键绩效
B7.1于汇报期内对发行人或其雇员提出并已审结的贪污诉讼案件的数目及诉讼结果。
P20B7.2描述防范措施及举报程序,以及相关执行及监察方法。P19-20B7.3描述向董事及员工提供的反贪污培训。P20社区投资B8.社区投资
一般披露
有关以社区参与来了解营运所在社区需要和确保其业务活动会考虑社区利益的政策。
P68-74关键绩效
B8.1专注贡献范畴(如教育、环境适宜、劳工需求、健康、文化、体育)。P68-74B8.2在专注范围所动用资源(如金钱或时间)。P68-69、P71-74
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与公司行动绩效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油”)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成员,中海油服作为中国海油集团的成员,全面遵守全球契约组织倡导的十项原则,努力在人权、劳工权益、环境保护和反舞弊四个领域做好履责工作。未来,公司将继续在ESG报告中披露公司在实践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十项原则方面的履责举措及行动绩效。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中海油服履责举措披露页码
人权
1.企业应该尊重和维护
国际公认的各项人权
安全与健康—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建设、职业健康;维护员工权益—践行平等雇佣、完善薪酬福利、开展员工培训、员工本地化和多元化;社会贡献—海上救助、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与社会公益、全球化履责。
P44-50、P60-65、P68-74
2.绝不参与任何漠视与
践踏人权的行为
保护员工权益—推行平等用工原则,确保所有员工不因性别、年龄、民族、肤色、国籍、语言、种族、信仰和身体残疾等因素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保障员工的法定节假日、婚丧假、产假、哺乳假和带薪休假等权利。
P60-62
劳工标准
3.企业应该维护结社自
由、承认劳资集体谈判的权利
保护员工权益—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员工建议,积极满足员工诉求。
P62-65
4.彻底消除各种形式的
强制性劳动
保护员工权益—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坚决反对童工与强制劳工等非法用工形式,严格避免非法用工现象发生。
P60
5.消除童工
保护员工权益—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坚决反对童工与强制劳工等非法用工形式,严格避免非法用工现象发生。
P60
6.杜绝任何在用工与职
业方面的歧视行为
保护员工权益—推行平等用工原则,确保所有员工在招聘、晋升和考核过程中都享受同等待遇,不因性别、年龄、民族、肤色、国籍、语言、种族、信仰和身体残疾等因素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
P60
环境
7.企业应对环境挑战未
雨绸缪
环保管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不断对制度进行修订与更新,建立健全企业环保制度,推动环保工作规范化管理;系统辨识与评估环境风险,预防环境风险事件发生。
P28-29
8.主动增加对环保所承
担的责任
水资源利用—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保障水资源取用合规;节能减排—定期开展节能审查和监测工作,以确保能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废弃物管理—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废弃物管理原则,最大限度地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应对气候变化—持续加强气候内部治理,定期审视并监督相关目标进展和计划执行情况。
P31、P34、P35、P40
9.鼓励无害环境技术的
发展与推广
水资源利用—持续优化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推进水循环设备改造等节水项目;节能减排—推广液化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并大力推进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循环经济—实施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并为行业贡献资源化利用解决方案。
P31、P33、P36
反腐败
10.企业应反对各种形
式的贪污,包括敲诈、勒索和行贿受贿
反贪污舞弊—预防商业贪污和商业贿赂、防控境外贪腐舞弊、开展反舞弊教育。
P20
80/中海油服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
读者反馈
?您的信息
?意见反馈
本报告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布的第3份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同时为第19份可持续发展报告。为持续改进我们的工作,不断提高公司ESG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我们非常希望倾听您的意见和建议。恳请您协助完成反馈意见表中提出的相关问题,并选择以下方式反馈给我们。
邮寄:中国河北省三河市燕郊海油大街201号中海油服行政管理部
姓名:
1.您对公司ESG报告的总体评价是
2.您认为本报告是否能反映公司对经济、社会、环境和公司治理的重大影响
3.您认为本报告所披露信息、数据、指标的清晰、准确、完整度如何
4.您最满意本报告哪一方面?
5.您希望进一步了解哪些信息?
6.您对我们今后发布报告还有哪些建议?
□好□较好□一般
□高□较高□一般□较低□低
□好□较好□一般□差□不了解
职务: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