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达股份

sh600577
2025-04-01 14:51:52
7.430
+0.23 (+3.19%)
昨收盘:7.200今开盘:7.230最高价:7.640最低价:7.180
成交额:817579428.000成交量:1105092买入价:7.420卖出价:7.430
买一量:5336买一价:7.420卖一量:2105卖一价:7.430
精达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3-25

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0577 公司简称:精达股份

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部2024年1-12月实现净利润 259,624,643.10元,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

1、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25,962,464.31元;

2、扣除1项后本期未分配利润为 233,662,178.79 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 624,805,478.27 元,扣除2024年4月现金分红 270,355,400.64元、2024年9月现金分红 84,347,146.96元,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实际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 503,765,109.46元。

3、公司拟以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股权登记日的公司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进行现金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精达股份600577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周江张倩
联系地址安徽省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山大道北段988号安徽省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山大道北段988号
电话0562-28090860562-2809086
传真0562-28090860562-2809086
电子信箱zqb@jingda.cnzqb@jingda.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024年,全球电磁线行业在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的双重推动下,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及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加速扩张,电磁线作为核心基础材料,需求结构持续优化,技术门槛显著提升,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重塑。技术升级成为行业主旋律,产品加速向高耐温、高强度、超薄绝缘涂层方向迭代。扁线凭借空间利用率高、散热性能优的特点,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快速普及,推动生产工艺从传统圆线向精密扁线制造转型。行业内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纳米复合涂层、新型导体材料等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并降低能耗,逐步拉开与中小厂商的技术差距,市场竞争呈现分化态势。国内电磁线行业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与规模优势,进一步巩固全球产能主导地位,龙头企业通过产能扩张与并购整合提升集中度;欧美企业则聚焦高端特种电磁线领域,凭借材料研发与工艺积累构建技术壁垒。与此同时,新兴制造基地凭借成本优势,吸引中低端产能转移,区域分工格局逐渐清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压力凸显。全球碳减排政策趋严,推动行业向绿色制造转型,无溶剂漆包技术、废铜循环工艺加速普及,生产流程的能耗与排放标准持续升级。尽管地缘政治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短期挑战,但长期来看,新能源革命与工业智能化浪潮为电磁线行业创造了较大的增长空间,具备技术储备与低碳能力的企业将占据竞争高地。特种导体行业表现出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或新设计,具有技术含量高、适用条件严格、附加值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军工、航空航天、通信、数据中心、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和电子消费品等场景及领域。随着下游产业的不断升级迭代,终端应用产品向集成化、功能化、微型化等方向发展,特种导体应用市场发展提速。军工、航空航天领域,未来无人化、智能化作战发展潮流,高速传输互连、射频微波互连、一体化系统互连等技术有望提升公司产品需求。AI服务器及数据中心领域,大规模数据中心迅速增长,对数据中心网络提出了高可用性、弹性扩展、低延迟和低成本等核心要求。目前高速无源铜缆、有源铜缆、AEC、AOC等物理互联技术为数据中心网络提供了多样的解决方案。

公司作为电磁线生产制造的领军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认证实验室及行业首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20多个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形成了覆盖基础研究、工艺开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电磁线、特种导体及精密模具的制造、维修、生产、研发与销售,产品涵盖铜扁线、铜圆线、铝扁线、铝圆线及合金导体线等,其广泛应用于汽车驱动电机、工业精密电机、机器人伺服电机、光伏逆变器、电动工具、人工智能及家用电器等多个领域。公司通过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三大制造基地的协同布局,构建事业部管理体系,实现了跨区域供应链敏捷响应与资源动态的优化配置。

公司控股子公司恒丰特导作为国内特种导体领域技术标杆,突破了高性能铜基丝线材制备加工核心技术瓶颈,其主要产品包括镀银导体、镀锡导体、镀镍导体等,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服务器、数据中心、军工、航空航天、消费电子以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恒丰特导凭借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在高速通信领域与安费诺时代微波、泰科电子、乐庭智联、立讯精密等众多行业巨头建立了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经营模式如下:

公司召开年度销售大会确立目标,依据历史销售数据及市场发展动向,构建“战略规划-执行优化”的策略体系。通过采用数字化分析工具,对产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进而调整年度生产与销售计划,以实现公司资源的精准配置及持续增长。

1、采购模式

公司已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并实施了“集中+信息化”的采购模式。一方面通过设立集中采购中心,对主要原材料进行统一采购,以增加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

通过自主研发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SCM)实现上下游企业的数据互联,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供应链体系,同时通过联合研发、现场评审等方法筛选合作伙伴,在确保供应的基础上实现成本最优化,从而形成“质量可控、响应敏捷、成本均衡”的供应保障能力。

2、生产模式

公司依托自主开发的MES系统,应用6S精益生产管理工具,开展了基于数据驱动的人、机、料等精确管控和精益生产。公司采用“订单驱动+柔性制造”双轨机制,融合以销定产的计划性与按单生产的灵活性。通过智能排产系统动态匹配库存周转率、交付周期与市场需求,实现产能弹性伸缩,在保障订单交付效率的同时,降低库存积压及管理损耗。

3、销售模式

公司以“主攻高端市场,辐射中端市场”市场策略,打造“深度绑定大客户+广泛渗透市场”的全方位销售网络。主渠道聚焦客户直销,确保通过个性化服务和大量订单保障核心业务稳定性;同步拓展线上电商平台,以精达电商为载体承接国内外小微客户需求,实现全渠道资源协同与销售边际成本递减。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2年
总资产12,626,655,985.4811,312,730,730.7911.6110,858,534,242.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759,381,112.355,270,540,279.889.275,061,686,116.15
营业收入22,322,579,930.9817,905,865,235.9424.6717,542,404,430.2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1,708,879.75426,452,861.8731.72381,306,086.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11,634,012.50398,281,657.0028.46338,549,200.9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9,153,155.66438,962,688.40-234.211,315,722,006.5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418.32增加2.09个百分点8.1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70.2128.570.1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60.1936.840.17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4,530,499,857.495,843,804,857.715,712,221,139.496,236,054,076.2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110,954.36179,810,940.85126,930,258.68145,856,725.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0,598,506.82171,582,267.78114,215,452.52125,237,785.3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8,761,949.45-579,046,063.92396,043,857.37102,611,000.34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21,974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148,416,416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0195,395,7299.090-其他
乔晓辉170,000,000170,000,0007.910质押114,000,000境内自然
李光荣083,333,3333.880质押13,000,000境内自然人
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70,000,00080,258,3833.740质押28,000,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冻结9,516,329
广州市特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035,741,6741.660质押35,000,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4,513,02932,869,5891.530-其他
深圳镕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镕盛9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5,000,00025,000,0001.160-其他
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024,550,0001.140-其他
深圳镕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镕盛7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0,000,00020,000,0000.930-其他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宏利转型机遇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19,609,80019,609,8000.910-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前十名股东中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市特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李光荣是一致行动人,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及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2024年,在董事会积极领导下,公司持续推动数字化技术创新,精准把握产业变革脉络,不断提升运营质量,坚定执行“两极拉伸”的战略布局,细分市场空间。在业务纵深拓展过程中,重点强化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技术攻关,着力构筑核心竞争优势,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可持续动能,夯实创造长期价值的战略基础。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如下:

1、战略升级,双轮驱动构筑产业新高地

公司始终坚持以“两极拉伸”战略为核心,不断推进传统主业与新兴产业双轨并进,一方面瞄准高精尖领域发力,通过布局高端产品技术研发提升行业市占率;另一方面依托公司研发技术优势,推进多元化产品矩阵构建,向新材料、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延伸。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工艺升级与产能优化,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新材料研发,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并延伸至高纯合金母材、贵金属丝线材等精深加工领域,完善高附加值产业链,形成“研发突破-产能迭代-产业协同”的发展模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产能跃迁,智能工厂激活规模效应

全面推动公司经营体系的转型升级。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工厂新系统,以微服务架构与前后端分离技术为基座,构建网页端、MES客户端及移动APP三端联动的敏捷化平台,通过深度整合客户管理、智能供应链、全流程智造执行、研发创新及智慧仓储等核心模块,依托定制化数据看板,实现了市场动态、生产进度与物料流通全链路的实时贯通,有效消除了跨部门数据孤岛现象,确保了数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有效性。该系统通过生产计划中枢与供应链、财务模块的联动,形成了动态响应网络,显著提升了公司业务决策的效率。随着子公司铜陵精达15万吨电磁线新工厂完成智能化搬迁并全面投产,成功激活了“端到端”数字化规模效应,助力公司实现了快速反应、紧密协作的良好运营。

3、资本赋能,可转债发行撬动战略布局

在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市场融资政策动向,积极把握政策机遇,稳步推进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开发行计划。公司建立了跨部门的协作机制,系统化地明确了职责分工与流程标准,高效协同保荐机构准备发行材料的筹备工作,确保底稿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本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五大战略领域的投资:包括年产4万吨新能源产业铜基电磁线及年产4万吨高效环保耐冷媒铝基电磁线生产线、8万吨新能源铜基材料产能扩建、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产业化项目,以及流动资金的补充,全面构建公司在绿色能源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4、合规筑基,全链风控护航可持续发展

公司以信息披露合规为核心抓手,贯通战略决策、生产经营到投资关系的全链条风控体系。通过建立符合《证券法》及交易所规则的披露标准化框架,将关键指标、重大合同履行、关联方资金往来等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同时通过跨部门协同机制,打通“董事会决策-业务执行-投资者沟通”的信息闭环,强化信息披露合规,严控内幕交易与舆情偏差,构建规范、透明、高效的公司治理体系,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激励创新,协同攻坚锻造行业技术新标杆

在科技持续进步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已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系统性创新全面发展。公司以知识产权为战略支点,通过多维布局激活创新动能:一方面搭建全员参与的创新保护体系,开展知识产权专项培训强化员工意识,设立创新激励机制对技术突破团队进行表彰,激发内生创造力;另一方面构建数字化专利管理平台,对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实施标准化审核与动态追踪,确保技术成果与战略方向精准匹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专利356项(含发明专利144项、实用新型205项、外观专利设计7项),主导或参与制定标准82项(已发布72项),其中国家标准占比超40%,形成覆盖关键领域的技术壁垒。同时,公司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依托,以电磁线研究院为主要培育阵地,聚焦电磁线领域深耕细作,加大研发投入强度。通过自主研发的ERP-MES集成系统与激光视觉检测技术,实现了产品质量的自动判定及生产线的随时数字化,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公司也充分发挥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优势,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共建技术研究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恒丰特导与高校合作研发的“高性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经过多年协同攻关,突破了高性能铜基丝线材制备加工核心技术瓶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制备加工技术,成功应用于铜及贵金属丝线材等系列产品,项目推动了我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制造水平迈向“超微细”先进水平。

6、专才分级,梯队培育夯实创新根基

公司致力于加强人才战略的顶层设计,将“优才培养计划”升级为系统性工程,通过定制化技能培训、跨部门交流学习及数字化学习平台,开辟多元化学习途径,为员工们提供更多种类的专业技能提升课程,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为人才的职业成长铺平道路,同时,注重加强销售团队的销售技巧培训,提高销售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学习环境,通过学习和交流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以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公司建立“绩效-成长”双维度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构建企业人才资源的竞争优势,确保公司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