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0237 公司简称:铜峰电子
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2024年度合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95,735,341.38元,加上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159,656,440.98元,截止2024年末合并归属于上市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63,921,099.6元。2024年度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90,198,026.29元,加上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145,852,333.7元,截止2024年末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55,654,307.41元。鉴于2024年度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负,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以上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铜峰电子 | 600237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姓名 | 李骏 |
联系地址 | 安徽省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翠湖三路399号铜峰工业园 |
电话 | 0562-2819178 |
传真 | 0562-5881888 |
电子信箱 | 600237@tong-feng.com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在行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行业代码:C398)公司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见本报告“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部分。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公司所处行业为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主营业务为薄膜电容器及其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包括进口材料采购及国内材料采购。对进口材料采购,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及材料消耗制定所需原材料清单,结合原材料安全库存量,制定采购计划并下发至全资子公司世贸进出口组织采购;对国内材料采购,公司在选定合格供应商后,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依据销售计划下达原材料采购计划。
2、生产模式。对于薄膜电容器,公司主要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销售需求量来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和排产计划。对于电容器薄膜,公司结合生产线运行平衡及节能的需要,采用“安全库存”及“以销定产”并行的生产组织模式。
3、销售模式。公司产品销售分为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在国内销售方面,公司主要采用直接销售模式,通过公司营销人员销售至终端客户群,可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国外销售方面,由全资子公司世贸进出口负责海外市场的商务洽谈和销售业务。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 增减(%) | 2022年 | |
总资产 | 2,418,302,789.42 | 2,401,741,021.73 | 0.69 | 1,922,070,045.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822,601,629.73 | 1,708,380,933.38 | 6.69 | 1,224,186,336.82 |
营业收入 | 1,288,046,786.62 | 1,083,207,912.29 | 18.91 | 1,040,482,674.9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5,735,341.38 | 86,745,811.91 | 10.36 | 73,952,742.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85,790,726.34 | 82,083,961.85 | 4.52 | 65,328,277.9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92,031,928.59 | 215,575,370.16 | -10.92 | 82,413,684.3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5.24 | 5.93 | 减少0.69个百分点 | 5.98 |
基本每股收益 | 0.15 | 0.15 | 0 | 0.13 |
(元/股) |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15 | 0.15 | 0 | 0.13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312,490,219.24 | 326,563,499.87 | 323,435,143.35 | 325,557,924.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4,182,234.82 | 22,381,852.39 | 15,438,222.74 | 33,733,031.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23,618,087.68 | 18,938,639.94 | 13,389,038.02 | 29,844,960.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1,360,913.41 | 22,327,356.44 | 89,013,840.63 | 102,051,644.93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
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52,076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52,268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铜陵中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128,897,956 | 128,897,956 | 20.44 | 17,191,977 | 质押 | 30,000,000 | 其他 |
中信建投证券-中国 | 6,180,423 | 6,384,623 | 1.01 | 0 | 无 | 0 | 未知 |
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先锋单一资产管理计划 | |||||||
谢仁国 | 4,668,400 | 4,668,400 | 0.74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谷保华 | 59,300 | 2,884,100 | 0.46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黄锦平 | 92,600 | 2,480,600 | 0.39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赵文虎 | 2,100,093 | 2,100,093 | 0.33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赵禹菘 | 92,600 | 2,034,300 | 0.32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王礼永 | 2,017,700 | 2,017,700 | 0.32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曾献强 | 342,500 | 1,932,500 | 0.31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魏娜 | 1,850,900 | 1,850,900 | 0.29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前十名股东中,控股股东中旭产投与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其他前十名股东之间,本公司未知其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 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公司报告期共实现营业收入128,804.6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91%,其中:薄膜材料实现营业收入52,323.3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44%;电容器实现营业收入60,983.0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0.51%。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