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国风新材: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3-15

证券代码:000859 证券简称:国风新材 公告编号:2025-006

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国风新材股票代码000859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国风塑业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杨应林胡坚
办公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铭传路1000号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铭传路1000号
传真0551-685608020551-68560802
电话0551-685608600551-68560860
电子信箱ir@guofeng.comir@guofeng.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深度聚焦高分子功能膜材料、光电新材料、聚酰亚胺材料、绿色环保木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五大产业,是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完整体系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十四五”期间,国风新材抢抓发展窗口,乘着我国聚力发展战新产业和合肥市奋力打造“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战新产业链的机遇,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薄膜材料向功能化、高端化、环保化发展,从传统包装膜向高端包装膜和电子信息用膜材料方向发展,公司明确向新材料产业转型的战略发展方向,推动公司未来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薄膜)产品主要分为BOPP亮光系列、BOPP消光系列、BOPP热封系列、BOPP环保预涂膜系列等。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质轻、无毒、无臭、防潮、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印刷性能良好、透明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中高端印刷包装、电子电器离型保护、建筑节能等领域。

公司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产品主要分为BOPET印刷及复合膜、BOPET热封膜、BOPET烫金转移基膜、BOPET电气绝缘薄膜、BOPET热转移色带用基膜、BOPET映射膜、新能源电池集流体复合膜等。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具有无毒、无味、透明度高、耐高温,耐穿刺,耐摩擦,易印刷,耐化学腐蚀,阻隔性、阻湿性良好等特点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印刷、复合、涂布、镀铝、热转移碳带、烫金转移、镭射、电气绝缘、医药包装、建筑等领域。

公司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柔性显示、集成电路、芯片柔性封装、5G通信、新能源汽车、电气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基于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以及下游市场需求的驱动,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新应用不断涌现。公司目前已批量生产的聚酰亚胺薄膜主要产品为FCCL用聚酰亚胺黄色基膜、遮蔽用聚酰亚胺黑膜、聚酰亚胺碳基膜和芯片封装用聚酰亚胺薄膜。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产品、热塑性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膜产品、低价电损耗聚酰亚胺薄膜(MPI)产品、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PI)产品、光敏聚酰亚胺(PSPI)光刻胶产品处于在研阶段,产品种类逐步增多。

报告期内,公司聚酰亚胺薄膜主要产品详见下表:

序号产品名称主要用途产品特点
1GL型聚酰亚胺黄膜主要应用于FCCL基材、高端覆盖膜、电子标签基材等具备耐高温以及优异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2GB型聚酰亚胺黑膜主要应用于FPC的覆盖膜、黑色绝缘胶带等具备低透光、低光泽以及优异的机械、电气、尺寸稳定等性能,是一款理想哑光 FPC 用的覆盖黑膜
3GC型聚酰亚胺碳基膜主要应用于石墨散热片基材具有优异的发泡性能,是一款理想的智能消费电子用高性能散热材料
4芯片封装用聚酰亚胺黄膜主要应用于封装基板领域具有超高的拉伸强度与模量,以及超低的热膨胀系数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新型绿色环保木塑材料,主要应用于园林景观、建筑装饰、户外地板、家居装饰等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木塑新材料主要产品详见下表:

序号产品名称主要用途产品特点
1低膨胀木塑地板主要应用于高寒地区及温差较大地区户外地板,在北美有较大需求产品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较高的耐磨性,适用于高寒地区及温差较大地区,具有高耐磨、防滑、耐低温、耐老化等性能
2阻燃共挤木塑地板、墙板主要应用于具有防火要求的场所产品具有难燃特性,阻燃性能达到国际标准 EN13501-1:2009 B级,已授权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共挤木塑型材
3装配式花园木塑小屋主要用于花园工具房、室外宠物房快速装配安装便捷,造型美观,抗强风

公司全资子公司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满足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要求的配套外饰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主要产品详见下表:

序号产品名称主要用途产品特点
1新能源汽车外饰件 (保险杠)主要应用于国内国际的燃油、混动、纯电汽车零部件造型多变,成型周期短、开发成本低、产品吸能性高。满足高弹性模量、落球冲击、耐腐蚀性、耐光老化等特性。
2新能源汽车外饰件 (轻量化产品)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外饰件以塑代钢产品,使用于汽车主要大型主要零部件产品。以塑代钢轻量化汽车塑料外饰件,对比钣金产品有较高的成本开发优势,在轻量化的基础上,应用高熔指高模量低线性膨胀系数材料,保障产品尺寸稳定性及表面,产品注塑成型,极大的满足了车辆造型的多变及色彩的需求。(产品轻量化、低开发成本、高熔指高模量低线性膨胀系数材料、产品成型特性高)
3新能源汽车外饰件 (新材料免喷产品)主要应用于国内国际的燃油、混动、纯电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低、颜色高亮绚丽、生产周期短。满足耐刮擦、耐光老化、耐高低温等特性
4新能源汽车外饰件 (透光产品)主要应用于国内国际的燃油、混动、纯电汽车零部件产品满足车型各种颜色需求、绚丽多彩、智能化等需求。产品组合性强,镭雕工艺满足任意发光图案需求。满足耐刮擦、耐光老化、耐高低温等特性。

(三)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所有产品均为自主生产,生产模式为订单式生产,即根据产品订单情况制订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2、原材料采购模式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聚酯切片和聚丙烯等都属于石油化工行业下游产品,公司均采用大型化工厂家产品,并选用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功能母料。公司设立有供应链中心,对公司供应链进行全流程统一管理,原材料主要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市场价格和库存情况等多渠道自主采购。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制度及内部控制流程,并根据相关内控制度对各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管控,具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链。

3、销售模式

目前,公司产品的销售模式主要以直销为主。主要产品薄膜材料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内和国际知名公司的包装材料和电子信息用基材制造商,公司与客户群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产品在客户中拥有良好的信誉。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单位:元

2024年末2023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2年末
总资产4,337,700,017.964,070,569,925.216.56%3,680,245,075.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91,394,504.852,861,117,007.71-2.44%2,907,670,694.13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营业收入2,314,295,169.142,235,052,670.093.55%2,460,376,512.9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722,502.86-28,634,161.00-143.49%229,717,911.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8,918,362.65-45,496,835.67-73.46%149,893,086.8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2,455,997.96108,560,519.023.59%112,652,380.0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8-0.03-166.67%0.2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8-0.03-166.67%0.2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7%-0.99%-1.48%8.20%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495,015,341.33557,344,213.63598,418,851.22663,516,762.9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94,790.16-17,082,242.80-34,715,410.346,769,940.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104,412.28-18,521,666.88-35,409,834.562,117,551.0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5,018,195.8278,334,886.943,584,265.38155,555,041.46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57,564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51,262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29.11%260,841,6340不适用0
王子权境内自然人1.92%17,203,495-830,000不适用0
李国风境内自然人1.32%11,867,13679,600不适用0
尚鹏玉境内自然人0.67%6,021,2001,618,200不适用0
宋国强境内自然人0.64%5,743,870787,800不适用0
张宇境内自然人0.54%4,850,477-1,378,323不适用0
张超境内自然人0.46%4,086,7254,086,725不适用0
张伟境内自然人0.39%3,500,000-420,000不适用0
张明敏境内自然人0.36%3,200,0000不适用0
缪荣凯境内自然人0.32%2,844,200-652,500不适用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上述股东中,本公司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也不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和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1、公司股东王子权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7,401,895股,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9,801,600股; 2、公司股东李国风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440,900股,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0,426,236股; 3、公司股东尚鹏玉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0股,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6,021,200股; 4、公司股东宋国强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4,233,800股,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510,070股; 5、公司股东张宇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0股,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4,850,477股; 6、公司股东张伟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0股,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3,500,000股; 7、公司股东张明敏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0股,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3,200,000股;

8、公司股东缪荣凯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006,500股,

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837,700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报告期内,经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份大会、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第八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工作。详见2024年06月27日在《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董事会、监事会完成换届选举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39;

2、报告期内,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拟以现金4亿元全资设立合肥国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进一步整合优化人才、技术、市场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加快建设年产10亿平米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推动项目建设和运营,着力发展公司战略转型期间重点培育的光学膜材料产业。详见2024年06月27日在《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投资设立合肥国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41。

3、报告期内,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施克炜等11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金张科技46,263,796股股份(占金张科技库存股注销后总股本比例为58.33%)并向包括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募集配套资金。2024年12月13日,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及其摘要的议案》等相关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12月14日在《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相关公告。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