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关于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
件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8号卓越时代广场(二期)北座 |
二零二五年二月
8-1-1
上海证券交易所:
贵所于2025年2月11日出具的《关于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上证科审〔2025〕18号)的要求,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邦科技”或“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已会同发行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申报会计师”)、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发行人律师”),本着勤勉尽责、诚实守信的原则,按照贵所的要求对意见落实函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核查,现逐条进行回复说明,请予审核。
除另有说明外,本反馈意见回复所用简称与招股说明书所用简称一致。
审核问询函意见所列问题 | 黑体(不加粗) |
对问题的回答 | 宋体(不加粗) |
对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的修改 | 楷体(加粗) |
对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的引用 | 楷体(不加粗) |
8-1-2
目录
问题一 ...... 3
问题二 ...... 18
8-1-3
问题一截至目前公司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的回款情况,最近一期末应收账款尚未回款的主要客户构成以及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相关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回复:
一、截至目前公司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的回款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的期后回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4年 6月30日 | 2023年 12月31日 | 2022年 12月31日 | 2021年 12月31日 |
应收账款余额(含合同资产)(A) | 18,081.63 | 17,339.25 | 16,957.96 | 11,088.60 |
期后回款(B) | 6,726.27 | 11,531.00 | 15,824.29 | 10,230.35 |
期后回款比例(B/A) | 37.20% | 66.50% | 93.31% | 92.26% |
注:表中回款统计截至2025年2月11日。
截至2025年2月11日,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的期后回款比例分别为92.26%、93.31%、66.50%和37.20%,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的期后回款比例较高。截至目前,公司2024年6月末的应收账款回款比例较低,主要系统计时间较短所致,对其具体分析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金额 | 占比 |
尚未回款的金额 | 11,355.36 | 100.00% |
(A)2024年6月末至今有回款的客户 | 6,240.85 | 54.96% |
(B)2024年6月末至今有新订单业务预收款的客户 | 2,061.55 | 18.15% |
(C)2024年6月至今无回款的客户 | 3,052.95 | 26.89% |
包含:a.未回款的合同资产 | 735.94 | 6.48% |
b.未回款的应收账款 | 2,317.01 | 20.40% |
从上表可以看出,截至2025年2月11日,公司2024年6月末的未回款应收账款金额为11,355.36万元,主要为期后有部分回款或有新业务预收款的客户,占比为73.11%,该类客户与公司具有长期合作的业务往来,双方合作较为顺畅,回款较慢主要系客户内部资金安排或付款审批流程较长所致。2024年6月末至今无回款的客户对应金额为3,052.95万元,其中合同资产金额为735.94万元,
8-1-4
主要为未到期的质保金,通常质保金在一年之内,账龄较短,预计无法回收的风险较低。此外,2024年6月末应收账款对应客户中,截至目前尚未有回款的部分客户对应的应收账款金额为2,317.01万元,占未回款金额比例为20.40%,占整体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比例为12.81%。对应主要客户(合计占比超过80%)情况如下:
8-1-5
单位:万元
序号 | 名称 | 未收回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余额 | 坏账计提金额 | 公司经营情况 | 可收回性分析 |
类别一:客户经营正常、双方沟通良好,预期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的客户 | |||||
1 | 辽宁茂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392.00 | 116.60 | 系中逸安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实缴资本1.2亿元 | 客户正常经营,且公司与其沟通情况良好,客户表示会优先解决回款事项,预计能够收回 |
2 |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195.00 | 9.75 | 系上市公司智飞生物(300122)及其实际控制人共同投资的公司,是一家制药企业,专注于糖尿病治疗性药物研发和生产,开发出了新型酵母及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加速推进糖尿病生物制品研发方向的科技创新,经营情况良好 | 项目金额较大且产线安装验收项目较多,整体统筹安排项目陆续回款,回款时间受其资金安排、内部流程审批时间的影响,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3 | 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57.35 | 47.21 | 是一家CDMO,以核酸技术为核心,主要为基因功能、细胞生物学及药物研究提供CDMO服务的企业 | 客户正常经营,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4 |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 | 104.00 | 10.40 | 是浙江大学与嘉善县共建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重大原始创新和前沿技术研究成果,加强成果转化、产业化 | 客户为大学和政府的共建机构,资信能力好,付款内部流程审批较长,公司与其进行良好沟通进行催款,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5 | 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75.00 | 3.75 | 系上市公司常山药业(300255),是国内生产肝素钠原料药和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等肝素类系列产品的企业,拥有完整的肝素产业链,核心产品低分子量肝素注射液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 项目金额较大且产线安装验收项目较多,整体统筹安排项目陆续回款,回款时间受其资金安排、内部流程审批时间的影响,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6 | 瀚晖制药有限公司 | 74.00 | 7.40 | 为上市公司海正药业(600267)的子公司,以从事医药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实缴资本接近20亿元 | 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8-1-6
7 | 深圳市乐土生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66.48 | 6.65 | 主营业务为创新药物研发、原料药生产和药物制剂,产品覆盖基因检测、癌症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领域 | 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客户表示近期将推动付款流程,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8 | 云南翰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57.00 | 12.69 | 工业大麻的科学研究,工业大麻的种植、加工及其产品的销售 | 客户正常经营,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客户表示近期将推动付款流程,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9 | 岳阳同联药业有限公司 | 45.30 | 22.65 | 原料药、硬胶囊剂、片剂及颗粒剂的制造、销售,实缴资本5000万元 | 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0 | 广东省卓肽医药有限公司 | 35.88 | 1.79 | 从事蛋白质多肽类生物药的研发 | 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1 | 玉星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0.00 | 9.00 | 从事医药制造业,实缴资本近2亿元 | 客户正常经营,2024年向公司回款402万元,剩余款项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2 | 云南古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8.90 | 1.45 | 专注于工业大麻科学研究、种植、加工及其产品销售 | 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3 |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27.00 | 15.37 | 系上市公司双鹭药业(002038),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心脑血管治疗领域、肝病治疗领域、糖尿病治疗领域、肾病治疗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储备 | 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4 | 宁波鲲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6.83 | 1.34 | 主营糖尿病治疗药业领域,开发了包括重组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利拉鲁肽等药品在内的产品链 | 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5 |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生物药厂 | 22.61 | 1.13 | 系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600195)体系内公司,主营业务为动物疫苗的研发及生产 | 客户正常经营,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6 | 曲靖云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1.25 | 2.13 | 系上市公司永吉股份(603058)子公司,专注于工业大麻科学研究、种植、蔬菜花卉种植培育 | 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小计 | 1,358.60 | 269.31 |
8-1-7
类别二:客户经营不善,公司已经与其进行协商,已经计提减值坏账金额占未回款金额比例超过95% | 128.83 | |||
类别三:客户经营异常或沟通后无法催收,截至2024年末公司全额计提减值 | 460.75 | |||
三类小计 | 1,948.18 | |||
占截至目前无回款的客户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比例 | 84.08% |
8-1-8
综上所述,截至2025年2月11日,公司2024年6月末的未回款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金额为11,355.36万元,主要来自有持续回款或有新业务预收款的客户或合同资产,占比约80%,整体应收账款质量较好。剩余部分未回款的客户的应收账款集中度较高,且主要为经营正常、沟通良好的客户,对于个别客户经营不善或者回款难度较大的情形,公司已经根据账龄组合或单项计提的原则,充分计提了跌价准备。
二、最近一期末应收账款尚未回款的主要客户构成以及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相关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一)最近一期末应收账款尚未回款的主要客户构成以及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分析
截至2025年2月11日,2023年末应收账款中尚未回款的主要客户(金额超过100万元)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8-1-9
序号 | 名称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含合同资产) | 未收回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余额 | 坏账计提金额 | 公司经营情况 | 可收回性分析 |
1 | 华宇生物科技(腾冲)有限公司 | 612.70 | 562.70 | 30.64 | 是一家制药企业,为华派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主要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 | 该客户目前尚处于研发投入及产品上市前期,目前资金较为紧张,经过前期沟通,客户已经回款50万元,后续随着客户经营情况逐渐好转,资金逐渐充盈,预计能够收回 |
2 | 辽宁茂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392.00 | 392.00 | 88.40 | 系中逸安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投入资本实力充足 | 客户正常经营,且公司与其沟通情况良好,预计能够收回 |
3 |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1,690.48 | 339.05 | 84.52 | 是一家科研院所,为国家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血液制品的主要研究机构,集生物制品产、学、研、销一体 | 客户的生产线整体投资额通常较大,客户通常在验收完成后整体统筹安排项目陆续回款,回款时间受其资金安排、内部流程审批时间的影响,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4 | 浙江台州海神制药有限公司 | 323.23 | 318.22 | 16.16 | 是一家制药企业,为上市公司司太立(603520.SH)子公司,主要从事研发、制造和销售碘造影剂系列原料药及中间体 | 系客户付款流程较长所致,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5 | 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494.90 | 283.10 | 24.75 | 是一家CRO/CDMO公司,主要从事多肽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为药企提供多肽CDMO/CRO服务 | 客户经营情况良好,资金实力较强,客户已经提交付款流程,预计近期可收到部分回款 |
6 | 烟台派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43.35 | 193.35 | 12.86 | 为绿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聚焦于重组蛋白疫苗研发、制造和商业化的生物医药企业 | 客户正常经营,且公司与其沟通情况良好,预计能够收回 |
8-1-10
序号 | 名称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含合同资产) | 未收回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余额 | 坏账计提金额 | 公司经营情况 | 可收回性分析 |
7 |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440.00 | 190.53 | 22.00 | 是一家大健康企业,为联交所上市公司(2367.HK),主要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研发和生产多种重组胶原蛋白和稀有人参皂苷,聚焦功效性护肤品、医疗器械、功能性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三大产业方向 | 客户经营情况良好,未回款系客户付款流程较长,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8 | 浙江司太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203.03 | 184.93 | 40.91 | 主要从事X-CT非离子型造影剂系列和喹诺酮类系列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上市公司司太立(603520.SH) | 客户产线建设项目较多,一般在验收完成后客户整体统筹安排项目付款,且付款流程审批时间耗时较长,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9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昌海生物分公司 | 213.05 | 181.06 | 10.65 | 是一家制药企业,为上市公司浙江医药(600216.SH)体系内,主要从事药品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 | 经营情况良好,系客户付款流程较长,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0 | 浙江海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220.70 | 160.70 | 11.03 | 从事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生产 | 系客户付款流程较长,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1 | 上海蓝鹊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166.68 | 165.68 | 8.33 | 是一家创新药公司,专注于mRNA疫苗和基于mRNA药物的开发 | 客户正常经营,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2 | 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57.35 | 157.35 | 47.16 | 是一家CDMO,以核酸技术为核心,主要为基因功能、细胞生物学及药物研究提供CDMO服务的企业 | 客户正常经营,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8-1-11
序号 | 名称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含合同资产) | 未收回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余额 | 坏账计提金额 | 公司经营情况 | 可收回性分析 |
13 | 浙江昌海制药有限公司 | 505.94 | 157.31 | 25.30 | 是一家制药企业,为上市公司浙江医药(600216.SH)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 | 系客户付款流程较长,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4 | 山东泰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19.62 | 119.62 | 11.88 | 从事医药制造业为主,是一家致力于生物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 | 公司已进行起诉,该公司于2024年底被列入被执行人,公司预计收回存在困难,已在2024年末全额计提减值 |
15 | 石家庄鹏泰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 345.20 | 107.60 | 17.26 | 是河北昌泰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孙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产业园区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本次采购设备系当地政府招商引资为促进制药制造企业发展的设备投资建设 | 客户经营情况正常,但由于内部付款流程和审批较长,尚未付款,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催促客户回款,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6 | 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323.77 | 106.05 | 18.55 | 是一家CRO/CDMO,为上市公司药明康德(603259.SH)孙公司,主要从事新药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领域(CRDMO) | 客户经营情况良好,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7 |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 | 104.00 | 104.00 | 5.20 | 是浙江大学与嘉善县共建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重大原始创新和前沿技术研究成果,加强成果转化、产业化 | 客户为大学和政府的共建机构,资信能力好,付款内部流程审批较长,公司与其进行良好沟通进行催款,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小计 | 6,556.00 | 3,723.25 | 475.60 |
截至2025年2月11日,2024年6月末应收账款中尚未回款的主要客户(金额超过200万元)如下:
8-1-12
单位:万元
序号 | 名称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含合同资产) | 未收回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余额 | 坏账计提金额 | 公司经营情况 | 可收回性分析 |
1 |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1,918.80 | 596.40 | 154.54 | 是一家科研院所,为国家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血液制品的主要研究机构,集生物制品产、学、研、销一体 | 客户的生产线整体投资额通常较大,客户通常在验收完成后整体统筹安排项目陆续回款,回款时间受其资金安排、内部流程审批时间的影响,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2 | 华宇生物科技(腾冲)有限公司 | 612.70 | 562.70 | 56.83 | 是一家制药企业,为华派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主要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 | 该客户目前尚处于研发投入及产品上市前期,目前资金较为紧张,经过前期沟通,客户已经回款50万元,后续随着客户经营情况逐渐好转,资金逐渐充盈,预计能够收回 |
3 | 上海联合赛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523.84 | 523.81 | 26.19 | 致力于基因工程技术新型疫苗和治疗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 | 客户经营情况良好,回款时间受到内部流程审批时间的影响。公司后续亦在积极与客户协商回款计划和时间,督促客户尽快回款,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4 | INTECH ANALYTICAL INSTRUMENTS | 520.60 | 520.60 | 26.03 | 是一家CRO/设备生产商,主要从事工艺开发及其配套的制备色谱装备销售,并销售实验室多肽产品 | 客户正常经营,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5 | 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472.11 | 472.11 | 32.81 | 从事多肽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是一家具备先进、高效的多肽合成、纯化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 | 客户经营情况良好,资金实力较强,客户已经提交付款流程,预计近期可收到部分回款 |
6 | 辽宁茂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392.00 | 392.00 | 116.60 | 系中逸安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投入资本实力充足 | 客户正常经营,且公司与其沟通情况良好,预计能够收回 |
7 | 浙江台州海神制药有限公司 | 324.97 | 322.24 | 32.22 | 是一家制药企业,为上市公司司太立(603520.SH)子公司,主要从事研发、制造和销售碘造影剂系列原料药及中间体 | 客户付款流程较长,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8-1-13
序号 | 名称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含合同资产) | 未收回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余额 | 坏账计提金额 | 公司经营情况 | 可收回性分析 |
8 | REETEC AS | 308.92 | 308.92 | 15.45 | 主要从事稀土生产及供应 | 均为未到期的质保金,尚未达到付款节点,客户经营情况良好,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9 |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440.00 | 290.00 | 22.00 | 是一家大健康企业,为联交所上市公司(2367.HK),主要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研发和生产多种重组胶原蛋白和稀有人参皂苷,聚焦功效性护肤品、医疗器械、功能性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三大产业方向 | 客户经营情况良好,未回款系客户付款流程较长,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0 | 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292.09 | 268.74 | 14.60 | 是一家CRO/CDMO,为上市公司药明康德(603259.SH)孙公司,主要从事新药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领域(CRDMO) | 客户经营情况良好,公司已经与其进行良好协商,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1 | 湖北健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260.00 | 260.00 | 13.00 | 是一家集多肽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医药企业,专注于多肽药物研发生产,开展开放性研发CRO服务 | 客户经营情况良好,回款时间受到内部流程审批时间的影响,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12 | 杭州博之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541.50 | 212.50 | 27.08 | 是一家制药企业,为上市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267.SH)子公司,具备全方位研发、生产及商业化能力,聚焦于免疫领域,自身免疫以协同科室全覆盖为布局主线,肿瘤免疫以细胞类型覆盖为靶点布局主线 | 未回款部分均为未到期的质保金,尚未达到付款节点,客户经营情况良好,预计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 |
小计 | 6,607.53 | 4,730.02 | 537.34 |
注:因2024年6月末至统计截止日(2025年2月11日)的时间较短,未回款客户数量较多,选取200万元作为列示标准
8-1-14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2023年末、2024年6月末应收账款中尚未回款的主要客户未回款主要原因为:1)客户出于资金周转筹划、内部审批流程等原因回款较慢;2)部分未到期的质保金未达到支付时点。公司持续跟踪客户经营情况和应收账款回款情况,对于个别客户(如:山东泰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信情况出现变化,公司及时提请诉讼,并且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整体来说,公司应收账款的主要客户多为行业内的优质药企,发行人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与合作,并不定期催收款项,预计未来实际无法收回的风险较小。
2、公司实际计提坏账准备高于按迁徙率计算的坏账准备,坏账计提比例较为充分
报告期各年末,公司根据账龄组合实际计提坏账准备与按迁徙率计算坏账准备情况对比如下:
单位:万元
2023年12月31日 | ||||||
组合计提 | 迁徙率计提 | 差额(组合-迁徙率) | ||||
账龄 | 账面余额 | 比例 | 信用损失计提比例 | 迁徙率 | 按迁徙率计算坏账准备 | |
1年以内 | 9,934.33 | 5.00% | 496.72 | 4.47% | 444.41 | 52.31 |
1-2年 | 1,868.93 | 10.00% | 186.89 | 11.27% | 210.67 | -23.78 |
2-3年 | 1,000.26 | 30.00% | 300.08 | 29.30% | 293.06 | 7.02 |
3-4年 | 134.92 | 50.00% | 67.46 | 54.19% | 73.11 | -5.65 |
4-5年 | 71.02 | 80.00% | 56.81 | 99.29% | 70.52 | -13.71 |
5年以上 | 152.65 | 100.00% | 152.65 | 99.57% | 152.00 | 0.65 |
合计 | 13,162.11 | - | 1,260.61 | 1,243.77 | 16.84 | |
2022年12月31日 | ||||||
组合计提 | 迁徙率计提 | 差额(组合-迁徙率) | ||||
账龄 | 账面余额 | 比例 | 信用损失计提比例 | 迁徙率 | 按迁徙率计算坏账准备 | |
1年以内 | 10,976.87 | 5.00% | 548.84 | 2.63% | 289.04 | 259.80 |
1-2年 | 2,472.63 | 10.00% | 247.26 | 11.44% | 282.84 | -35.58 |
2-3年 | 508.43 | 30.00% | 152.53 | 21.30% | 108.29 | 44.24 |
3-4年 | 167.32 | 50.00% | 83.66 | 72.76% | 121.74 | -38.08 |
8-1-15
4-5年 | 14.51 | 80.00% | 11.61 | 88.41% | 12.83 | -1.22 |
5年以上 | 200.7 | 100.00% | 200.70 | 94.80% | 190.27 | 10.43 |
合计 | 14,340.46 | - | 1,244.60 | 1,005.00 | 239.60 | |
2021年12月31日 | ||||||
组合计提 | 迁徙率计提 | 差额(组合-迁徙率) | ||||
账龄 | 账面余额 | 比例 | 信用损失计提比例 | 迁徙率 | 按迁徙率计算坏账准备 | |
1年以内 | 7,511.78 | 5.00% | 375.59 | 4.38% | 329.15 | 46.44 |
1-2年 | 1,071.81 | 10.00% | 107.18 | 17.19% | 184.21 | -77.03 |
2-3年 | 271.6 | 30.00% | 81.48 | 27.72% | 75.29 | 6.19 |
3-4年 | 29.93 | 50.00% | 14.97 | 40.97% | 12.26 | 2.71 |
4-5年 | 232.48 | 80.00% | 185.98 | 79.00% | 183.66 | 2.32 |
5年以上 | 90.11 | 100.00% | 90.11 | 93.72% | 84.45 | 5.66 |
合计 | 9,207.72 | - | 855.31 | 869.02 | -13.71 |
由上表可知,公司已计提的坏账准备相较于按迁徙率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相当或更高,计提比例较为谨慎、充分。
3、公司合同签订的信用期较短,逾期应收账款比例较高,符合行业惯例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逾期应收账款的金额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4年 6月30日 | 2023年 12月31日 | 2022年 12月31日 | 2021年 12月31日 |
应收账款余额(含合同资产) | 18,081.63 | 17,339.25 | 16,957.96 | 11,088.60 |
其中逾期应收账款金额 | 12,453.19 | 11,476.91 | 10,216.56 | 6,971.64 |
逾期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占比 | 68.87% | 66.19% | 60.25% | 62.87% |
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 | 37.20% | 66.50% | 93.31% | 92.26% |
注:表中回款截至2025年2月11日。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逾期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6,971.64万元、10,216.56万元、11,476.91万元和12,453.19万元,逾期率分别为62.87%、60.25%、66.19%和68.87%,公司逾期应收账款比例比较高,主要原因系:
1)公司与客户约定的信用期限较短。公司产品具有定制化的特点,为了降低回款风险,公司分阶段收款。根据合同约定,通常在各阶段(签订合同、发货、验收、质保期结束等)完成后数个工作日内,客户需要支付阶段性款项。因公司
8-1-16
产品主要是各类设备,客户采购频率较低,所以采用较短的信用期政策。2)合同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与客户未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付款。公司应收账款主要是未收到的安装验收阶段完成后应收取的款项和质保金。公司设备在完成安装验收或质保期届满后,客户发起付款的内部审批程序。部分客户回款较慢,原因主要有:客户生产线的投资额较大,在生产线全部验收完成后,统筹安排项目付款;客户付款审批流程较为复杂,耗时较长;受资金安排影响,回款较慢。设备类上市公司中,存在较多的应收账款逾期的情形,举例如下:
公司 | 应收账款逾期情形 |
科捷智能 (688455.SH) | 在招股书中披露: “由于发行人从事智能物流系统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的销售,合同的履行通常包含了较多的付款节点,发行人将已确认收入但超过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90天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界定为逾期款项。选择以90天作为信用期的主要原因为发行人与客户签订的系统销售合同中一般约定有预付、到货、初验、终验、质保等付款节点、付款条件及相应比例,不存在单一的信用期安排,且发行人的下游客户主要为顺丰、京东等大型快递物流、电商新零售企业以及赛轮轮胎等大型制造业企业,客户付款审批流程较为复杂,周期较长,实际执行中发行人一般在超过付款节点90天以后对客户进行催收。” 2019年末应收款项中逾期应收账款的占比为56.30%。 |
东杰智能 (300486.SH) | 在申请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审核问询函回复中披露: “报告期内,公司的下游终端客户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内部付款审批流程相对较长,公司和同行业可比公司在业务构成、客户结构中存在差异,回款进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了公司与同行业公司应收账款规模的差异。公司销售合同一般约定终验收合格后1个月内收取合同总金额的30%、终验收后1年收取合同总金额的10%。” 2019年末逾期应收账款金额占各期末比值为56.22%。 |
从上表可以看出,上述设备类公司存在合同约定的信用期较短,逾期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情形,因此公司签订的信用期较短,逾期应收账款比例较高,符合行业惯例。
综上所述,公司2023年末、2024年6月末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中尚未回款的主要客户经营情况良好,未回款主要原因为:1)客户资金周转筹划、内部审批流程等导致回款较慢;2)质保金未达到偿付的时点。发行人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与合作,并不定期催收款项,预计未来实际无法收回的风险较小。公司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8-1-17
三、核查意见
(一)核查过程
保荐人、申报会计师执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获取发行人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明细表、期后回款明细表,计算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的期后回款比率;
2、了解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的形成原因、主要客户分布情况,分析客户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
3、对比分析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情况,分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4、分析公司逾期账款产生的原因,并查询行业内公司是否存在类似情形,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二)核查结论
经核查,保荐人、申报会计师认为:
1、截至2025年2月11日,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回款比例超过90%,公司2023年末、2024年6月末应收账款中尚未回款的主要客户未回款主要原因为:(1)客户资金周转筹划、内部审批流程等原因导致回款较慢;(2)质保金未达到偿付的时点。公司合同签订的信用期较短,逾期应收账款比例较高,符合行业惯例;
2、公司应收账款的主要客户多为行业内的优质药企,发行人亦与相关客户保持良好沟通与合作,并不定期催收款项,预计未来实际无法收回的风险较小。公司的坏账计提政策较为严谨,实际计提的坏账比例相较于按迁徙率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相当或更高,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8-1-18
问题二公司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可消化长库龄在产品和原材料的依据及合理性,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回复:
一、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跌价计提的会计政策及在产品、原材料的跌价计提情况
(一)公司存货跌价计提的会计政策
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如下:
存货跌价计提的会计政策 | |
公司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预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 | |
存货各项目跌价计提的会计政策 | |
存货项目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会计政策 |
原材料(含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 | 对库龄在一年以内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及半年以内的半成品,系入库时间较短流动性良好的存货,结合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率确定可变现净值; 对库龄在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及库龄在半年以上、三年以下的半成品,结合材料的用途、流动性以及相应产品未来生产情况预计其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库龄在三年以上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半成品,结合公司对其后续使用情况的判断来预计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发往客户处试用存货:结合原材料的用途、库龄、损耗情况及未来回收的可能性预计其可变现净值,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库存商品 | 若存在对应销售订单/合同或根据近期售价可估计售价的,以该存货的销售订单/合同约定的价格或估计售价减去预计可能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若不存在对应销售订单/合同,且近期无售价的,主要按照库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正常库存:对库龄在半年以内的库存商品,系入库时间较短流动性良好的存货,结合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率确定可变现净值;对于库龄在半年以上、三年以下的库存商品,结合产品生命周期、流动性以及市场销售情况预计可变现净值,计提跌价准备;对库龄在三年以上的库存商品,结合公司对其后续销售情况的判断来预计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发往客户处试用存货:结合库存商品的用途、库龄、损耗情况及未来回收的可能性预计其可变现净值,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在产品 | 若存在对应销售订单/合同或根据近期售价可估计售价的,以该存货的销售订单/合同约定的价格或估计售价减去预计可能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8-1-19
若不存在对应销售订单/合同、且近期无售价的,主要按照库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正常库存:对库龄在半年以内的在产品,系投产时间较短流动性良好的存货,结合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率确定可变现净值;对于库龄在半年以上、三年以下的在产品,结合产品生命周期、完工率以及市场销售情况预计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库龄在三年以上的在产品,结合公司对其后续销售情况的判断来预计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
发出商品 | 发出商品均对应销售订单/合同,以该存货的销售订单/合同约定的价格减去预计可能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合同履约成本 | 合同对价减去为转让该相关商品或服务估计将要发生的产品成本后的金额与合同履约成本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合同履约成本账面价值高于上述差额的,对超出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对于各类存货,公司按库龄计提跌价准备,具体计提比例如下:
存货项目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 | ||
正常库存 | 发往客户处试用存货 | ||
原材料(含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 | 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 | 1年以内:结合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率确定可变现净值; 1-2年:15%; 2-3年:30%; 3年以上:50%、80%或100%(结合公司后续使用情况判断) | 半年以内:20%; 0.5-1年:50%; 1-2年:70%; 2年以上:100% |
半成品 | 半年以内:结合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率确定可变现净值; 0.5-1年:5%; 1-2年:15%; 2-3年:30%; 3年以上:50%、80%或100%(结合公司后续使用情况判断) | ||
库存商品 | 半年以内:结合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率确定可变现净值; 0.5-1年:5%; 1-2年:15%; 2-3年:30%; 3年以上:50%、80%或100%(结合公司后续使用情况判断) | 半年以内:20%; 0.5-1年:50%; 1-2年:70%; 2年以上:100% | |
在产品 | 半年以内:结合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率确定可变现净值; 0.5-1年:5%; 1-2年:15%; 2-3年:30%; 3年以上:50%、80%或100%(结合公司后续使用情况判断) | / |
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存货的用途、库龄、损耗情况及未来回收的可能性确认计提比例,公司的存货主要存放在厂区,存在少部分发往客户处试用的存货。
对于存放在厂区3年以上的存货,基于其预期耗用情况进行判断:预期存货
8-1-20
后续可正常使用或销售,且近期存在使用或销售的情况,则按原值的50%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预期存货后续可正常使用或销售,但近期未见使用或销售的情况,则按原值的80%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预期存货后续不能使用或销售,则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发往客户处试用的存货,考虑其在试用过程中产生损耗,该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较正常存货偏低,对试用存货进行特殊考虑,建立更为谨慎的存货跌价计提政策。
公司根据行业特点并结合公司经营模式、产品性质,制定了谨慎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存货跌价的计提政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二)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
1、各类别存货及存货跌价准备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各类存货及存货跌价准备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存货种类 | 2024年6月30日 | 2023年12月31日 | ||||
账面余额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比例 | 账面余额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比例 | |
在途物资 | 16.96 | 6.68 | ||||
原材料 | 18,190.84 | 3,056.00 | 16.80% | 18,976.50 | 2,419.97 | 12.75% |
在产品 | 12,299.89 | 376.65 | 3.06% | 9,909.70 | 319.72 | 3.23% |
库存商品 | 6,523.83 | 1,129.75 | 17.32% | 5,944.16 | 1,193.27 | 20.07% |
发出商品 | 9,076.39 | 422.48 | 4.65% | 11,514.98 | 109.51 | 0.95% |
委托加工物资 | 247.96 | 440.53 | ||||
合同履约成本 | 262.61 | 342.14 | ||||
合计 | 46,618.47 | 4,984.88 | 10.69% | 47,134.68 | 4,042.48 | 8.58% |
(续上表)
存货种类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
账面余额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比例 | 账面余额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比例 | |
在途物资 | 478.94 | 76.30 | ||||
原材料 | 18,013.74 | 1,398.89 | 7.77% | 14,635.47 | 766.01 | 5.23% |
在产品 | 9,206.02 | 311.62 | 3.38% | 5,354.93 | 119.92 | 2.24% |
库存商品 | 9,789.08 | 1,372.11 | 14.02% | 6,207.61 | 888.46 | 14.31% |
8-1-21
存货种类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
账面余额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比例 | 账面余额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比例 | |
发出商品 | 16,126.51 | 226.85 | 1.41% | 13,615.31 | 477.40 | 3.51% |
委托加工物资 | 175.76 | 493.86 | ||||
合同履约成本 | 339.03 | 536.42 | ||||
合计 | 54,129.07 | 3,309.46 | 6.11% | 40,919.88 | 2,251.79 | 5.50%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在途物资、委托加工物资、合同履约成本的余额较小,发出商品和库存商品余额呈波动下降趋势。报告期各期末,原材料余额分别为14,635.47万元、18,013.74万元、18,976.50万元和18,190.84万元,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766.01万元、1,398.89万元、2,419.97万元和3,056.00万元。2022年末至报告期末,原材料余额相对稳定,但存货跌价准备余额逐年增长。
报告期各期末,在产品余额分别为5,354.93万元、9,206.02万元、9,909.70万元和12,299.89万元,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119.92万元、311.62万元、319.72万元和376.65万元,在产品余额呈上升趋势。
以下重点分析公司原材料和在产品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2、原材料跌价准备计提情况
(1)原材料的库龄分布及跌价准备计提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原材料的库龄分布和对应的跌价准备计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库龄 | 2024年6月末 | 2023年末 | ||||||
账面余额 | 占比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准备计提比例 | 账面余额 | 占比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准备计提比例 | |
1年以内 | 8,228.03 | 45.23% | 215.05 | 2.61% | 10,301.83 | 54.29% | 147.37 | 1.43% |
1-2年 | 5,026.16 | 27.63% | 778.22 | 15.48% | 5,492.15 | 28.94% | 854.08 | 15.55% |
2-3年 | 3,645.16 | 20.04% | 1095.71 | 30.06% | 2,178.24 | 11.48% | 656.96 | 30.16% |
3年以上 | 1,291.48 | 7.10% | 967.02 | 74.88% | 1,004.29 | 5.29% | 761.56 | 75.83% |
合计 | 18,190.84 | 100.00% | 3,056.00 | 16.80% | 18,976.50 | 100.00% | 2,419.97 | 12.75% |
8-1-22
库龄 | 2022年末 | 2021年末 | ||||||
账面余额 | 占比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准备计提比例 | 账面余额 | 占比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准备计提比例 | |
1年以内 | 13,241.68 | 73.51% | 70.68 | 0.53% | 11,867.09 | 81.08% | 25.50 | 0.21% |
1-2年 | 3,070.29 | 17.04% | 464.74 | 15.14% | 1,729.12 | 11.81% | 261.16 | 15.10% |
2-3年 | 917.48 | 5.09% | 276.48 | 30.14% | 486.45 | 3.32% | 149.55 | 30.74% |
3年以上 | 784.29 | 4.35% | 586.99 | 74.84% | 552.80 | 3.78% | 329.80 | 59.66% |
合计 | 18,013.74 | 100.00% | 1,398.89 | 7.77% | 14,635.47 | 100.00% | 766.01 | 5.23% |
公司库龄1年以内的原材料余额波动下降。以下重点说明1年以上原材料的构成及减值情况。
(2)库龄1年以上的原材料的分类构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龄1年以上的原材料分产品类别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期间 | 存货类别 | 1-2年 | 2-3年 | 3年以上 | 1年以上金额合计 |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
2024年 6月30日 | 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3,554.68 | 52.51% | 2,739.96 | 40.47% | 475.02 | 7.02% | 6,769.66 |
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737.31 | 38.47% | 643.65 | 33.59% | 535.45 | 27.94% | 1,916.42 | |
其他 | 734.16 | 57.50% | 261.55 | 20.49% | 281.01 | 22.01% | 1,276.73 | |
合计 | 5,026.16 | 50.45% | 3,645.16 | 36.59% | 1,291.48 | 12.96% | 9,962.81 | |
2023年 12月31日 | 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3,899.58 | 69.55% | 1,370.19 | 24.44% | 336.95 | 6.01% | 5,606.72 |
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877.84 | 46.55% | 536.14 | 28.43% | 471.75 | 25.02% | 1,885.73 | |
其他 | 714.73 | 60.46% | 271.90 | 23.00% | 195.59 | 16.54% | 1,182.22 | |
合计 | 5,492.15 | 63.31% | 2,178.24 | 25.11% | 1,004.29 | 11.58% | 8,674.67 | |
2022年 12月31日 | 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1,810.17 | 79.86% | 294.98 | 13.01% | 161.56 | 7.13% | 2,266.70 |
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854.91 | 46.32% | 496.57 | 26.91% | 494.04 | 26.77% | 1,845.52 | |
其他 | 405.21 | 61.41% | 125.93 | 19.09% | 128.69 | 19.50% | 659.84 | |
合计 | 3,070.29 | 64.34% | 917.48 | 19.23% | 784.29 | 16.44% | 4,772.06 | |
2021年 12月31日 | 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541.98 | 70.60% | 88.54 | 11.53% | 137.19 | 17.87% | 767.70 |
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922.29 | 58.53% | 325.70 | 20.67% | 327.65 | 20.79% | 1,575.64 |
8-1-23
期间 | 存货类别 | 1-2年 | 2-3年 | 3年以上 | 1年以上金额合计 |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
其他 | 264.85 | 62.31% | 72.22 | 16.99% | 87.96 | 20.70% | 425.03 | |
合计 | 1,729.12 | 62.46% | 486.46 | 17.57% | 552.80 | 19.97% | 2,768.37 |
2023年末和2024年6月末,公司1年以上的原材料金额为8,674.67万元和9,962.81万元,占原材料总金额比例约50%,占比较高。2023年末及2024年6月末,公司1年以上原材料余额明显高于2022年末和2021年末余额,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生产周期及采购备货周期较久,公司在进行生产排产时,对于未来市场预期较好的产品对应的材料会提前生产进行备货,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步增长,公司相应提高采购备货规模,储备了较多的原材料。
2)2022年,大分子药物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公司预判对大分子分离纯化设备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叠加当期国际物流不畅与国内生产运输受到一定影响的因素,部分大分子类的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波动较大,为了降低供应链风险和锁定价格,公司提前超额储备了大分子类原材料。但因后续大分子药物市场投融资环境受到冲击,公司订单的交付情况不及预期,导致2023年末公司长库龄原材料余额明显增长。
3、在产品跌价准备计提情况
(1)在产品的库龄分布及跌价准备计提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在产品的库龄分布和对应的跌价准备计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库龄 | 2024年6月末 | 2023年末 | ||||||
账面余额 | 占比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准备计提比例 | 账面余额 | 占比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准备计提比例 | |
1年以内 | 10,356.01 | 84.20% | 90.61 | 0.87% | 7,822.49 | 78.94% | 132.64 | 1.70% |
1-2年 | 1,635.20 | 13.29% | 189.83 | 11.61% | 2,005.34 | 20.24% | 162.52 | 8.10% |
2-3年 | 236.65 | 1.92% | 60.19 | 25.43% | 81.87 | 0.83% | 24.56 | 30.00% |
3年以上 | 72.03 | 0.59% | 36.02 | 50.01% | ||||
合计 | 12,299.89 | 100.00% | 376.65 | 3.06% | 9,909.70 | 100.00% | 319.72 | 3.23% |
8-1-24
库龄 | 2022年末 | 2021年末 | ||||||
账面余额 | 占比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准备计提比例 | 账面余额 | 占比 | 跌价准备金额 | 跌价准备计提比例 | |
1年以内 | 8,958.05 | 97.31% | 296.49 | 3.31% | 4,621.60 | 86.31% | 86.70 | 1.88% |
1-2年 | 144.90 | 1.57% | 14.54 | 10.04% | 733.33 | 13.69% | 33.22 | 4.53% |
2-3年 | 103.07 | 1.12% | 0.59 | 0.57% | ||||
3年以上 | ||||||||
合计 | 9,206.02 | 100.00% | 311.62 | 3.38% | 5,354.93 | 100.00% | 119.92 | 2.24% |
公司在产品大部分库龄在1年以内,在正常的生产周期内。以下重点说明1年以上在产品的构成及减值情况。
(2)1年以上在产品的分类构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1年以上在产品的分类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期间 | 存货类别 | 1-2年 | 2-3年 | 3年以上 | 金额合计 | |||
金额 | 占一年以上库龄比例 | 金额 | 占一年以上库龄比例 | 金额 | 占一年以上库龄比例 | |||
2024年6月末 | 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1,405.50 | 81.99% | 236.65 | 13.81% | 72.03 | 4.20% | 1,714.18 |
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71.74 | 100.00% | - | - | - | 71.74 | ||
其他 | 157.95 | 100.00% | - | - | - | - | 157.95 | |
合计 | 1,635.20 | 84.12% | 236.65 | 12.17% | 72.03 | 3.71% | 1,943.88 | |
2023年末 | 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1,718.13 | 95.45% | 81.87 | 4.55% | - | - | 1,800.00 |
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287.21 | 100.00% | - | - | - | 287.21 | ||
合计 | 2,005.34 | 96.08% | 81.87 | 3.92% | - | - | 2,087.21 | |
2022年末 | 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135.54 | 99.60% | 0.55 | 0.40% | - | - | 136.08 |
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9.07 | 8.17% | 101.97 | 91.83% | - | 111.04 | ||
其他 | 0.29 | 34.80% | 0.55 | 65.20% | - | - | 0.85 | |
合计 | 144.90 | 58.44% | 103.07 | 41.56% | - | 247.97 | ||
2021年末 | 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106.58 | 100.00% | - | - | - | - | 106.58 |
8-1-25
期间 | 存货类别 | 1-2年 | 2-3年 | 3年以上 | 金额合计 | |||
金额 | 占一年以上库龄比例 | 金额 | 占一年以上库龄比例 | 金额 | 占一年以上库龄比例 | |||
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 | 624.50 | 100.00% | - | - | - | - | 624.50 | |
其他 | 2.25 | 100.00% | - | - | - | - | 2.25 | |
合计 | 733.33 | 100.00% | - | - | - | - | 733.33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1年以上的在产品金额为733.33万元、247.97万元、2,087.21万元和1,943.88万元,其中1-2年的在产品金额为733.33万元、144.90万元、2,005.34万元和1,635.20万元,占比较高,为1年以上在产品的库龄主要分布构成。2021年-2022年末1年以上在产品余额较小,2023年末增长较快,1年以上的在产品中主要为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相对应的在产品,与库龄在1年以上的原材料构成结构相似。
二、预计库龄1年以上的原材料及在产品未来能够消耗
(一)原材料的可消耗性分析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库龄1年以上的原材料是公司日常生产中使用的各类原材料,包括:结构件(含柱筒、筛板、钢材、机加工件、油缸、塑料及橡胶、钣金等)4,191.78万元,标准件(管路接头类、罐类、标准件、密封件、实验室色谱柱及配件等)2,815.84万元,泵阀类(含泵、阀及相关配件)1,643.26万元,电气元件(含电气类部件、仪表、仪器、传感器等)939.76万元,装配件
283.37万元,其他88.81万元,合计9,962.81万元。
预计大部分公司库龄1年以上的原材料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耗,主要理由如下:
1、公司1年以上的原材料普遍无有效期,可长期使用,且大部分材料为通用类材料,可用于不同型号的设备生产
公司原材料普遍无有效期,可长期使用。有明确使用期限的原材料有电导率电极(期末余额4.13万元)、pH电极(期末余额0.55万元),期末余额较小。公司大部分原材料为通用类原材料,可用于不同型号的设备生产,部分定制类原材料通过加工改造可转化为通用类材料。2024年6月末1年以上的原材料中,按
8-1-26
原材料类别分类,通用类占比97.67%,定制类(可转化为通用类)占比1.53%,定制类占比0.80%。公司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较多型号的产品在报告期前已实现量产销售。例如,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中的Bio-Pro系列全自动层析系统、ACC系列自动层析柱、MCC系列手动层析柱2018年已经量产,虽然公司生产中根据客户的定制要求调整部分配置,但设备的基本技术方案、主要原材料配置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库存原材料与当前销售的主要产品具有适配性。库龄较长的原材料能够用于后续的产品生产,可以随生产不断耗用。
2、公司1年以上原材料的历史期后去化情况较好
截至2024年11月末,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龄1年以上原材料的期后去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4年6月末库龄1年以上原材料去化情况 | |||
库龄 | 账面余额 | 期后去化金额 | 期后去化率 |
1-2年 | 5,026.16 | 809.06 | 16.10% |
2-3年 | 3,645.16 | 601.00 | 16.49% |
3年以上 | 1,291.48 | 102.62 | 7.95% |
合计 | 9,962.81 | 1,512.69 | 15.18% |
2023年末库龄1年以上原材料去化情况 | |||
库龄 | 账面余额 | 期后去化金额 | 期后去化率 |
1-2年 | 5,492.15 | 1,633.85 | 29.75% |
2-3年 | 2,178.24 | 514.49 | 23.62% |
3年以上 | 1,004.29 | 206.00 | 20.51% |
合计 | 8,674.67 | 2,354.33 | 27.14% |
2022年末库龄1年以上原材料去化情况 | |||
库龄 | 账面余额 | 期后去化金额 | 期后去化率 |
1-2年 | 3,070.29 | 1,443.41 | 47.01% |
2-3年 | 917.48 | 577.47 | 62.94% |
3年以上 | 784.29 | 332.38 | 42.38% |
合计 | 4,772.06 | 2,353.26 | 49.31% |
2021年末库龄1年以上原材料去化情况 | |||
库龄 | 账面余额 | 期后去化金额 | 期后去化率 |
1-2年 | 1,729.12 | 1,390.40 | 80.41% |
8-1-27
2-3年 | 486.45 | 324.20 | 66.65% |
3年以上 | 552.80 | 275.87 | 49.90% |
合计 | 2,768.37 | 1,990.47 | 71.90% |
注:期后结转率统计截止日为2024年11月30日
从统计情况来看,公司各库龄的原材料均有一定程度的去化。报告期各期末的3年以上原材料,去化率分别为49.90%、42.38%、20.51%和7.95%,2021年末和2022年末的去化率较高。从同期比较情况来看,2023年末的3年以上原材料去化率为20.51%,同期2-3年的原材料去化率为23.62%;2022年末的3年以上原材料去化率为42.38%,同期的1-2年原材料去化率为47.01%,差异均较小。可见公司长库龄原材料能够继续投入使用,且库龄并不是影响公司原材料耗用的主要因素,其能否耗用主要取决于有无与之匹配的订单。
3、公司已经结合1年以上原材料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原材料去化措施
公司针对长库龄原材料,制定了如下去化措施:(1)积极开拓市场,发掘客户项目需求,提高相关材料订单需求量;(2)加强生产和库存管理,在满足要求情况下优先使用长库龄材料;(3)扩大进口品牌或高端品牌原材料的使用范围,替代部分国产或低端品牌材料,加快去化;(4)对部分材料进行加工改制,增加可应用的产品范围,加快消耗速度,例如将大分子分离纯化设备使用的管路接头加工改制后,可应用于多种小分子分离纯化设备。
4、1年以上原材料的预计消耗情况
从原材料对应的产品类别来看,2024年6月末库龄在1年以上的原材料中,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原材料的订单覆盖率较高,原材料余额较小,报告期各期末相对稳定。从市场情况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的收入持续增加,产品对应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能够逐步消耗,去化风险较低。
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原材料的订单覆盖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前期储备的原材料余额较大,公司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原材料去化措施,并已适当降低了采购额,库存原材料将随着订单的交付而逐步消耗。
8-1-28
对于2024年6月末的1年以上的原材料中尚未消耗的部分,公司结合在手订单及预测2025年新签订单情况,考虑相关订单的产品需求及预计配置,优先消耗长库龄原材料,对原材料的可消耗情况进行了预测。公司大分子类原材料余额较大,对大分子类原材料的可消耗情况进行单独列示。2024年6月末的1年以上的原材料预计消耗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1年以上原材料余额 | 其中:大分子类原材料余额 |
2024年6月末1年以上原材料余额(A) | 9,962.81 | 6,769.66 |
2024年7-12月实际已消耗金额(B) | 2,024.16 | 1,402.23 |
已签订的订单预计可耗用部分: | ||
截至2024年12月末在手订单可覆盖金额(C) | 1,354.22 | 781.63 |
2025年1月实际新增订单覆盖金额(D) | 665.26 | 479.93 |
已签订的订单预计可耗用金额小计(C+D) | 2,019.48 | 1,261.56 |
预计订单可耗用部分: | ||
2025年预测新增订单覆盖金额(E) | 3,189.39 | 2,291.05 |
预测剩余未消耗金额(F=A-B-C-D-E) | 2,729.78 | 1,814.82 |
2024年6月末1年以上原材料计提的跌价准备余额(G) | 2,840.95 | 1,734.34 |
从预测消耗情况来看,预测剩余未消耗金额(F)与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G)差异较小,说明公司1年以上原材料的跌价准备计提充分、谨慎。
(关于该表中内容的预测方法,详见本题回复“三、公司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可消化长库龄在产品和原材料的依据及合理性”。)
(二)在产品的可消耗性分析
1、公司1年以上的在产品订单覆盖率较高
报告期各期末库龄在一年以上的在产品的订单覆盖率和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期后生产领用及结转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存货类别 | 2024年6月30日 | 2023年12月31日 | ||||||
账面金额 | 占比 | 订单 覆盖率 | 期后 结转率 | 账面金额 | 占比 | 订单 覆盖率 | 期后 结转率 | |
大分子类 | 1,714.18 | 88.18% | 66.52% | 18.70% | 1,800.00 | 86.24% | 88.64% | 65.73% |
小分子类 | 71.74 | 3.69% | 87.48% | - | 287.21 | 13.76% | 65.62% | 100.00% |
8-1-29
其他 | 157.95 | 8.13% | 81.90% | - | - | - | - | - |
合 计 | 1,943.88 | 100.00% | 68.57% | 16.49% | 2,087.21 | 100.00% | 85.47% | 70.44% |
存货类别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
账面金额 | 占比 | 订单 覆盖率 | 期后 结转率 | 账面金额 | 占比 | 订单 覆盖率 | 期后 结转率 | |
大分子类 | 136.08 | 54.88% | 65.05% | 22.47% | 106.58 | 14.53% | 50.49% | 100.00% |
小分子类 | 111.04 | 44.78% | 78.27% | 100.00% | 624.50 | 85.16% | 79.46% | 100.00% |
其他 | 0.85 | 0.34% | 100.00% | 100.00% | 2.25 | 0.31% | 100.00% | 100.00% |
合 计 | 247.97 | 100.00% | 71.09% | 57.45% | 733.33 | 100.00% | 75.32% | 100.00% |
注:此处订单覆盖率系将在产品拆解至原材料层面,进而匹配对应销售订单所需的原材料报告期各期末库龄在1年以上的在产品期后综合订单覆盖率为75.32%、
71.09%、85.47%和68.57%,订单覆盖率整体较高;其中,2021-2023年各期末,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库龄在1年以上的在产品期后结转率为100%,期后结转情况良好,该部分金额较小。2021年末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库龄在1年以上的在产品期后已结转完毕,2022年至2024年6月末,各期末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库龄在1年以上的在产品期后结转率分别为22.47%、65.73%和
18.70%,但订单覆盖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部分产品生产周期较长,或因客户投资计划变更或延迟,为防止客户需求变更暂未完工并结转。
2、1年以上在产品的预计消耗情况
公司1年以上的在产品主要为1-2年的在产品,公司综合考虑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持有存货的目的、使用情况等因素计提了跌价准备。
对于2024年6月末的1年以上的在产品中尚未消耗的部分,公司结合在手订单及预测2025年新签订单情况,考虑相关订单的产品需求及预计配置,优先消耗长库龄在产品,对在产品的可消耗情况进行了预测。因大分子类在产品余额较大,对大分子类在产品的可消耗情况进行单独列示。2024年6月末的1年以上的在产品预计消耗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1年以上在产品余额 | 其中:大分子类在产品余额 |
2024年6月末1年以上在产品余额(A) | 1,943.87 | 1,714.18 |
2024年7-12月实际已消耗金额(B) | 365.88 | 365.51 |
已签订的订单预计可耗用部分: |
8-1-30
项目 | 1年以上在产品余额 | 其中:大分子类在产品余额 |
截至2024年12月末在手订单可覆盖金额(C) | 351.00 | 251.97 |
2025年1月实际新增订单覆盖金额(D) | 369.49 | 336.24 |
已签订的订单预计可耗用金额小计(C+D) | 720.49 | 588.21 |
预计订单可耗用部分: | ||
2025年预测新增订单覆盖金额(E) | 504.21 | 467.55 |
预测剩余未消耗金额(F=A-B-C-D-E) | 353.29 | 292.91 |
2024年6月末1年以上在产品计提的跌价准备余额(G) | 286.04 | 262.19 |
从预测消耗情况来看,预测剩余未消耗金额(F)与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G)差异较小,说明公司1年以上在产品的跌价准备计提充分、谨慎。
三、公司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可消化长库龄在产品和原材料的依据及合理性
(一)根据订单情况推算可消化长库龄在产品和原材料的测算方法
基于订单情况预计可消化原材料金额的测算方法如下:
1、基于销售订单情况(包括在手订单和预计2025年内取得的订单),确定订单对应的产品型号及数量;
2、根据订单情况,测算能够消化的原材料金额:(1)基于特定产品型号的BOM清单(BOM清单中含需要的原材料编码及数量),根据订单确定的拟生产该型号产品的数量,匹配所需要的原材料数量;(2)优先匹配长库龄原材料中结存的数量;(3)以匹配的长库龄原材料数量乘以该原材料的期末单价,确定能够耗用的长库龄原材料金额;(4)将预计耗用的各类长库龄原材料金额加总,得到预计可耗用的原材料总金额。
基于订单情况预计可消化在产品的测算方法与预计可消化原材料的方法基本一致。原则上优先使用长库龄在产品(考虑在产品改制或拆解后能够使用的情况),无相关在产品时,继续使用长库龄原材料。
根据订单情况推算可消化的长库龄在产品和原材料的测算方法具有合理性。
(二)2025年预计新增订单的可实现性
8-1-31
基于前述测算方法,预计可消化长库龄在产品及原材料的订单包括:(1)2024年末在手订单;(2)2025年1月新签订单;(3)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即2025年2月初至2025年末预计新签订单。因2024年末在手订单和2025年1月新签订单均为已经签署的订单,以下重点分析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的可实现性。
1、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金额与报告期的收入金额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
公司基于当前销售人员市场调研、订单接洽情况,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金额及包含的产品内容。该部分订单不表示公司全年可承接的订单,仅为基于当前已掌握的潜在客户信息进行的预测。除该部分订单外,随着时间推移,公司可能掌握更多的客户需求信息,并获取更多的市场订单。
公司用于预测可消耗原材料和在产品的订单包括:(1)2025年1月,公司新签订单9,076.05万元(含大分子类订单4,748.94万元),(2)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2-12月)48,945.75万元(含大分子类订单14,722.75万元)。合计2025年全年订单金额为58,021.80万元(以上均为含税金额)。
2025年全年预计订单金额与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比较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预计2025年全年订单金额(含税)注 | 实现的营业收入 | |||
2024年1-6月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
全口径 | 58,021.80 | 32,903.30 | 61,901.12 | 48,179.49 | 32,051.30 |
其中:大分子类 | 19,471.69 | 10,023.78 | 24,228.52 | 21,397.33 | 10,026.73 |
注:该部分订单不表示公司全年可承接的订单,仅为基于当前已掌握的潜在客户信息进行的预测。除该部分订单外,随着时间推移,公司可能掌握更多的客户需求信息,并获取更多的市场订单。
从比较情况来看,2025年全年预计订单金额低于2023年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从金额来看,该预测具有可实现性。
2、公司争取预测订单的进展情况符合预期
公司与客户从前期沟通至签署正式合同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初步洽谈:该阶段公司与客户建立联系,了解客户需求,获得客户的技术要求;
8-1-32
(2)技术方案论证:公司已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与方案修改,响应客户需求,直至技术方案通过客户的技术评估;
(3)商务洽谈:公司与客户已经完成了技术方案论证,公司的技术方案已获得客户认可,基本确定了销售的产品内容,正在与客户进行价格、交货期等核心条款的商务谈判;
(4)确定中标:指已获得中标通知书,或已完成商务谈判获得未签署的合同样本。
上述阶段是合同签署的一般流程,对于招标类项目,公司按客户招标要求进行响应,响应流程与上述流程可能存在差异。
确定中标的合同,公司已取得了中标通知书,或已完成商务谈判获得了未签署的合同样本,与客户签署合同的确定性较高。已经进入商务洽谈阶段的合同,因公司的技术方案已经获得客户认可,正在进行合同条款的商谈,确定性也较高。故将确定中标和进入商务洽谈阶段的合同归类为确定性较高的合同。
截至本回复出具日,公司上述两类确定性较高的预计合同金额如下:
单位:万元
谈判阶段 | 预计合同金额(含税) | 预计合同金额(不含税) | 对应客户数量 |
确定中标 | 10,068.69 | 8,910.35 | 10 |
商务洽谈 | 13,783.00 | 12,197.35 | 34 |
合计 | 23,851.69 | 21,107.69 | 44 |
注:预计合同金额(不含税)系在合同含税总价基础上,按13%增值税税率估算,下同
其中,上述两类确定性较高的预计合同中,大分子类预计合同金额如下:
单位:万元
谈判阶段 | 预计合同金额(含税) | 预计合同金额(不含税) | 对应客户数量 |
确定中标 | 294.77 | 260.86 | 2 |
商务洽谈 | 7,699.00 | 6,813.27 | 15 |
合计 | 7,993.77 | 7,074.13 | 17 |
大分子类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2025年2-12月签署)金额为14,722.75万元,目前确定性较高的预估合同金额为7,993.77万元,占比54.3%。该部分确定性较高的预计合同,基本确定了产品内容,基于该部分合同的产品,按前文所述的方法进行测算,预计能够消耗1年以上大分子类原材料和在产品1,274.76万元
8-1-33
(此处为简化计算,均假设仅消耗原材料)。与前文测算的预计消耗大分子类原材料和在产品的情况比较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1年以上大分子类原材料 | 1年以上大分子类在产品 | 合计 |
2025年预测新增订单覆盖金额(A) | 2,291.05 | 467.55 | 2,758.60 |
现有的确定性较大的合同预计能够消耗的金额(B) | 1,274.76 | - | 1,274.76 |
尚处于初步接洽及技术方案论证阶段的订单可覆盖金额(C=A-B) | 1,016.29 | 467.55 | 1,483.84 |
确定性较大的合同覆盖比例(B/A) | 46.21% | ||
尚待确认的合同覆盖比例(C/A) | 53.79% |
目前公司已有的确定性较高的预估合同,预计能够消耗的2024年6月末1年以上原材料和在产品金额为1,274.76万元,占2025年预测新增订单覆盖的原材料和在产品金额的比例为46.21%,即确定性较高的合同的覆盖比例已经接近一半。当前距离2025年末还有较长时间,基于当前订单实现进展,全年预计订单能够消耗1年以上在产品和原材料的可实现性较高。
(三)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
综合上述分析,公司2025年预计新增订单能够实现的可能性较大,公司基于预计订单预测可消耗在产品和原材料的方法合理。
对于2024年末1年以上的原材料,(1)公司1年以上的原材料普遍无有效期,可长期使用,且大部分材料为通用类材料,可用于不同型号的设备生产;(2)公司1年以上原材料的历史期后去化情况较好;(3)公司已经结合1年以上原材料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原材料去化措施;(4)基于现有订单和预测订单情况,1年以上原材料中,预计订单无法覆盖的原材料金额与该部分原材料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相近。基于上述原因,公司原材料的跌价准备计提充分。
对于2024年末1年以上的在产品,其订单覆盖率较高,且基于现有订单和预测订单情况,预计订单无法覆盖的1年以上在产品金额与该部分在产品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相近,公司在产品的跌价准备计提充分。
8-1-34
四、核查意见
(一)核查过程
保荐人和申报会计师执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访谈,了解公司存货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及规定,了解各类存货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了解公司的原材料通用属性、是否存在有效期等;了解公司对于一年以上原材料和在产品的去化方案,取得其去化方案对应的2025年度预测订单,了解了相关订单截至目前的进展情况;
2、对于公司目前推进订单的落地进展情况进行梳理,结合目前与客户的谈判阶段、客户所属细分领域分析公司相关订单落地的可实现性;
3、结合2025年度预测订单对应的可去化金额与报告期末一年以上原材料和在产品的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较大的风险敞口。
(二)核查结论
经核查,保荐人和申报会计师认为:
1、发行人根据行业特点并结合公司经营模式、产品性质,制定了谨慎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
2、公司2025年预计新增订单能够实现的可能性较大。公司基于预计订单预测可消耗在产品和原材料的方法合理,相关的原材料和在产品的跌价准备计提充分。
8-1-35
(此页无正文,为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关于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之盖章页)
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8-1-36
发行人董事长声明
本人已认真阅读《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关于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的全部内容,确认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 ||
张大兵 |
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8-1-37
(本页无正文,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关于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之签字盖章页)
保荐代表人(签名):
王天祺 | 周游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8-1-38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董事长声明
本人已认真阅读《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关于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的全部内容,了解报告涉及问题的核查过程、本公司的内核和风险控制流程,确认本公司按照勤勉尽责原则履行核查程序,问询函回复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上述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保荐机构董事长:
张佑君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8-1-39
本页无正文,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关于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之会计师签章页)
中国注册会计师:
吴慧 | 朱俊峰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年 月 日
8-1-40
(本页无正文,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关于《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关于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之律师签章页)
负责人:
王丽 |
承办律师:
王雨微 | 王浚哲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