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865 证券简称:钧达股份 公告编号:2024-129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3.第三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元) | 1,827,939,292.33 | -63.14% | 8,201,899,511.06 | -42.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250,517,391.35 | -136.69% | -416,853,306.70 | -125.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344,772,897.64 | -153.91% | -735,066,815.43 | -146.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 | — | 698,963,551.74 | 47.24%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10 | -136.67% | -1.84 | -123.38%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1.10 | -137.29% | -1.82 | -123.7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6.03% | -19.33% | -9.55% | -68.22%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 ||
总资产(元) | 16,677,088,555.69 | 18,384,945,305.99 | -9.29%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元) | 4,034,154,647.76 | 4,709,239,865.97 | -14.34% |
(二)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 本报告期金额 | 年初至报告期期末金额 | 说明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 -39,601.67 | 711,090.82 | /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 | 116,206,055.42 | 379,189,830.88 | /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 | 1,967,473.81 | 7,083,205.23 | /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 -306,785.03 | -575.04 |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 172,500.00 | 517,500.00 | /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23,744,136.24 | 69,287,543.16 | / |
合计 | 94,255,506.29 | 318,213,508.73 |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三)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项目名称 | 变动比例(%) | 主要原因 |
营业收入_本报告期 | -63.14% | 主要系产业链价格下行所致 |
营业收入_年初至本报告期末 | -42.96% | 主要系产业链价格下行所致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_本报告期 | -136.69% | 同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_年初至本报告期末 | -125.45% | 同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_本报告期 | -153.91% | 同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_年初至本报告期末 | -146.74% | 同上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_年初至本报告期末 | 47.24% | 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
基本每股收益_本报告期 | -136.67% | 主要系产业链价格下行所致 |
基本每股收益_年初至本报告期末 | -123.38% | 同上 |
稀释每股收益_本报告期 | -137.29% | 同上 |
稀释每股收益_年初至本报告期末 | -123.70% | 同上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_本报告期 | -19.33% | 同上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_年初至本报告期末 | -68.22% | 同上 |
二、股东信息
(一) 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49,628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海南锦迪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20.35% | 46,517,062.00 | 0 | 质押 | 15,834,325.00 | ||||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9.73% | 22,244,267.00 | 0 | 质押 | 11,122,000.00 | ||||
苏显泽 | 境内自然人 | 7.19% | 16,433,711.00 | 0 | 不适用 | 0 | ||||
海南展宏新能源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2.39% | 5,465,625.00 | 0 | 不适用 | 0 | ||||
陆小红 | 境内自然人 | 2.31% | 5,286,803.00 | 3,965,102.00 | 不适用 | 0 | ||||
中国人寿资管-兴业银行-国寿资产-滁城优势甄选2330资产管理产品 | 其他 | 2.19% | 5,000,000.00 | 0 | 不适用 | 0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1.89% | 4,318,737.00 | 0 | 不适用 | 0 |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1.38% | 3,163,441.00 | 0 | 不适用 | 0 | ||||
淮安市金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淮安润涟产业基金(有限合伙) | 其他 | 1.05% | 2,400,000.00 | 0 | 不适用 | 0 |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65% | 1,476,936.00 | 0 | 不适用 | 0 |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高管锁定股) | ||||||||||
股东名称 | 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 | 股份种类及数量 | ||||||||
股份种类 | 数量 | |||||||||
海南锦迪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46,517,062.00 | 人民币普通股 | 46,517,062.00 | |||||||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22,244,267.00 | 人民币普通股 | 22,244,267.00 | |||||||
苏显泽 | 16,433,711.00 | 人民币普通股 | 16,433,711.00 | |||||||
海南展宏新能源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 5,465,625.00 | 人民币普通股 | 5,465,625.00 | |||||||
中国人寿资管-兴业银行-国寿资产-滁城优势甄选2330资产管理产品 | 5,000,000.00 | 人民币普通股 | 5,000,000.00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4,318,737.00 | 人民币普通股 | 4,318,737.00 |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3,163,441.00 | 人民币普通股 | 3,163,441.00 | |||||||
淮安市金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淮安润涟产业基金(有限合伙) | 2,400,000.00 | 人民币普通股 | 2,400,000.00 |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1,476,936.00 | 人民币普通股 | 1,476,936.00 |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 1,354,209.00 | 人民币普通股 | 1,354,209.00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锦迪科技、陆小红同受公司实际控制人杨氏家族控制。 | |||||||||
前10名股东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情况说明(如有) | 不适用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三、其他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一、行业变化情况
(一)全球光伏需求持续高增,行业保持长期向好趋势
2024年前三季度,光伏行业保持长期向好发展趋势。随着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升,光伏发电对比传统化石能源具备显著经济性,全球光伏需求持续保持高增长。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2024年1-9月全国累计光伏新增装机160.9GW,同比增长24.8%。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1-9月中国光伏组件累计出口188.92GW,同比增长30.2%;光伏电池累计出口44.1GW,同比增长53.6%。
(二)去产能周期进入后程,光伏产业有望盈利恢复
在全球光伏需求高增长背景下,过去几年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大幅增加。2023年底,产业链各环节出现阶段性供给大于需求局面,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2024年前三季度,行业去产能周期过程中,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光伏行业各环节公司盈利持续下降,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产业政策引导,银行及资本市场融资政策持续收紧,行业内新增产能扩张速度大幅减缓,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出清,中小规模及竞争力较弱的光伏企业陆续关停、倒闭退出市场。进入2024年三季度末,行业内去产能周期进入后程,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逐步企稳,供给端环境显著改善,叠加行业协会及有关主管部门鼓励企业兼并收购、防止低价竞争等引导措施,预计未来随着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光伏行业供求关系有望改善,回归良性发展轨道,光伏行业主流公司有望实现盈利恢复。
(三)海外光伏电池产能短缺,中国电池企业迎出海发展新机遇
光伏发电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重要能源生产方式之一,海外各国出于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当地就业等因素考虑,正逐步构建本土光伏产业链。国际光伏贸易呈现分散化趋势,具备独立价值体系的区域市场正逐步兴起,海外光伏新增装机增速已超国内。受制于光伏电池高技术壁垒及对人才、研发要求较高等因素,海外光伏电池产能较为短缺。据中信建投证券数据统计,除去东南亚四国及中国产能以外,预计到2024年底海外光伏组件产能将达200.8GW,而同期海外电池产能仅61.6GW,缺口明显。中国光伏电池企业凭借领先核心技术,电池产品出口持续增长,迎来较大出海发展新机遇。
二、公司经营情况
公司作为光伏行业专业化电池厂商,2022年底率先行业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及产能扩张,截止2024年9月底,公司拥有N型电池产能规模达40GW/年,电池技术水平保持行业领先。据InfoLink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池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其中N型电池出货量排名保持全球第一。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展TOPCon电池技术优化升级。积极加强国内客户稳定合作,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02亿元,同比下降42.96%;净利润-4.17亿元;同比下降125.45%;电池产品出货26.45GW,同比增长35.29%;其中N型电池出货23.70GW,占比达89.60%;海外销售占比在公司产能规模增长背景下,从2023年4.69%大幅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8.46%。受制于行业去产能周期,产业链价格下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具体而言:
(一)海外市场积极开拓,海外产能率先布局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积极践行全球化发展战略,持续开拓海外市场。通过亚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客户的持续开拓及认证,不断构建海销售网络,强化全球客户服务能力。最终实现海外销售占比从2023年
4.69%大幅增长至2024年前三季度18.46%。随着公司海外市场持续开拓,公司海外销售占比持续保持增长,其中印度、土耳其、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
2024年前三季度,为深化全球客户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海外光伏市场需求,公司拟于阿曼投资建设年产5GW高效N型电池产能,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产。该项目作为海外稀缺光伏电池资产,建成后将有利于公司充分利用阿曼区位、资源优势以及发挥公司光伏电池核心技术优势,推动公司海外先进电池产能有效布局,以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促进公司海外市场业务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阿曼项目建设落地,构建海外稀缺电池产能,满足中东欧美等高价值市场需求。同时,公司持续推动香港H股发行准备工作,积极构建海外资本市场平台,整合各类股东资源,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提供保障。
(二)研发降本保持领先,N型电池持续升级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深耕光伏核心技术,对N型电池工艺技术持续优化升级。通过金属复合降低、钝化性能提升、光学性能优化、栅线细线化、0BB技术等多项提效降本措施的探索及导入,持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降低非硅成本。公司发布全新一代N型电池“MoNo 2”系列产品。该产品创新性叠加J-HEP半片边缘钝化及J-WBSF 波浪背场技术,实现电池片钝化性能及双面率等多项指标的全方位升级,双面率达到90%,电池产品转换效率突破26.3%。
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开展N型电池工艺升级技术储备,同时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机构开展研发合作,就下一代钙钛矿叠层、TBC等行业前沿技术开展技术研发储备,以保持公司在光伏电池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截止报告期末,公司中试TBC 电池转换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持续推动TBC电池量产准备。公司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
29.03%,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三)积极践行ESG理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积极践行ESG理念发布首份《ESG社会责任报告》。公司在董事会层面下设ESG管理委员会,并成立ESG 专项工作小组,不断推动ESG相关事项执行落地。公司提出“2030年单GW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少40%,2030年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使用40%”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持续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根据国际评级机构标普 ESG评级结果显示,公司收入、运营和CAPEX等指标荣获最高等级评级,公司治理获良好评级。根据Wind ESG评级结果显示,公司ESG评级为A,排名行业前10%。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积极开展提质增效行动,持续关注中小股东利益诉求,积极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权益。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股份回购计划,累计使用自有资金1.0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1,736,176股。通过2023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以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46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7亿元。现金分红规模同比上年度增长100.22%。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顺利完成2023年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的授予工作,进一步将108名核心管理、技术、业务人才纳入激励对象,共计授予期权83.04万份。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推出四期期权激励计划,使得约1000名核心人才成为激励对象,共享企业发展红利。公司通过长效激励机制,与员工利益深度绑定,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持续提供动力。
四、季度财务报表
(一) 财务报表
1、合并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09月30日
单位:元
项目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流动资产: | ||
货币资金 | 3,220,448,380.52 | 3,607,929,870.91 |
结算备付金 |
拆出资金 |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92,800.00 | |
衍生金融资产 | ||
应收票据 | 481,302,199.73 | 146,238,392.22 |
应收账款 | 61,090,137.79 | 10,024,484.30 |
应收款项融资 | 321,666,576.05 | 1,739,082,681.52 |
预付款项 | 210,123,646.05 | 175,570,794.73 |
应收保费 | ||
应收分保账款 | ||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 ||
其他应收款 | 8,375,999.21 | 7,546,004.22 |
其中:应收利息 | ||
应收股利 |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存货 | 618,309,560.41 | 727,285,165.93 |
其中:数据资源 | ||
合同资产 | ||
持有待售资产 |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35,820,100.00 | 81,949,522.08 |
其他流动资产 | 787,159,988.45 | 504,743,065.89 |
流动资产合计 | 5,744,389,388.21 | 7,000,369,981.80 |
非流动资产: | ||
发放贷款和垫款 | ||
债权投资 | ||
其他债权投资 | ||
长期应收款 | 6,500,000.00 | |
长期股权投资 |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 ||
投资性房地产 | ||
固定资产 | 8,207,693,116.48 | 8,074,808,615.79 |
在建工程 | 555,342,370.37 | 1,276,378,446.59 |
生产性生物资产 | ||
油气资产 | ||
使用权资产 | 7,302,589.62 | 4,524,492.99 |
无形资产 | 330,928,071.77 | 239,072,056.27 |
其中:数据资源 | ||
开发支出 | ||
其中:数据资源 | ||
商誉 | 855,300,910.22 | 856,678,960.88 |
长期待摊费用 | 587,202.71 | 1,074,037.82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864,016,871.15 | 734,029,395.62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111,528,035.16 | 191,509,318.23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10,932,699,167.48 | 11,384,575,324.19 |
资产总计 | 16,677,088,555.69 | 18,384,945,305.99 |
流动负债: | ||
短期借款 | 1,050,490,000.00 | 450,084,773.91 |
向中央银行借款 | ||
拆入资金 | ||
交易性金融负债 | ||
衍生金融负债 | ||
应付票据 | 760,374,070.89 | 743,785,075.48 |
应付账款 | 2,825,333,362.83 | 3,138,887,137.90 |
预收款项 | ||
合同负债 | 113,969,331.41 | 474,621,712.90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 ||
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 | ||
代理买卖证券款 | ||
代理承销证券款 | ||
应付职工薪酬 | 47,185,197.53 | 193,880,585.84 |
应交税费 | 14,552,668.89 | 14,653,361.28 |
其他应付款 | 246,094,410.71 | 519,890,941.75 |
其中:应付利息 | ||
应付股利 | ||
应付手续费及佣金 | ||
应付分保账款 | ||
持有待售负债 |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887,685,561.86 | 864,064,357.38 |
其他流动负债 | 33,758,687.94 | 60,777,261.71 |
流动负债合计 | 5,979,443,292.06 | 6,460,645,208.15 |
非流动负债: | ||
保险合同准备金 | ||
长期借款 | 1,858,037,994.31 | 2,010,401,946.51 |
应付债券 | ||
其中:优先股 | ||
永续债 | ||
租赁负债 | 5,082,796.35 | 665,573.11 |
长期应付款 | 4,151,439,803.37 | 4,297,772,301.20 |
长期应付职工薪酬 | ||
预计负债 | ||
递延收益 | 35,322,914.17 | 270,150,711.35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613,607,107.67 | 636,069,699.70 |
其他非流动负债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6,663,490,615.87 | 7,215,060,231.87 |
负债合计 | 12,642,933,907.93 | 13,675,705,440.02 |
所有者权益: | ||
股本 | 228,556,116.00 | 227,394,526.00 |
其他权益工具 | ||
其中:优先股 | ||
永续债 | ||
资本公积 | 3,006,406,165.27 | 2,994,737,285.46 |
减:库存股 | 100,955,892.85 | |
其他综合收益 | -91,825.41 | |
专项储备 | ||
盈余公积 | 12,324,130.59 | 12,324,130.59 |
一般风险准备 | ||
未分配利润 | 887,915,954.16 | 1,474,783,923.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 4,034,154,647.76 | 4,709,239,865.97 |
少数股东权益 |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4,034,154,647.76 | 4,709,239,865.97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 16,677,088,555.69 | 18,384,945,305.99 |
法定代表人:陆小红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黄发连 会计机构负责人:黄发连
2、合并年初到报告期末利润表
单位:元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一、营业总收入 | 8,201,899,511.06 | 14,380,103,531.22 |
其中:营业收入 | 8,201,899,511.06 | 14,380,103,531.22 |
利息收入 | ||
已赚保费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
二、营业总成本 | 8,768,213,883.61 | 12,532,600,838.34 |
其中:营业成本 | 8,177,947,469.20 | 11,826,544,208.61 |
利息支出 | ||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 ||
退保金 | ||
赔付支出净额 | ||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净额 | ||
保单红利支出 | ||
分保费用 | ||
税金及附加 | 34,084,946.59 | 43,530,418.58 |
销售费用 | 41,806,163.29 | 51,113,869.08 |
管理费用 | 194,415,129.19 | 227,369,382.74 |
研发费用 | 168,960,817.34 | 233,027,702.49 |
财务费用 | 150,999,358.00 | 151,015,256.84 |
其中:利息费用 | 175,592,922.27 | 188,469,576.27 |
利息收入 | 21,181,429.74 | 33,013,009.36 |
加:其他收益 | 105,383,514.29 | 5,572,000.00 |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 6,990,405.23 | 713,184.66 |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 | ||
汇兑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 ||
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 92,800.00 | |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4,528,722.83 | -591,072.41 |
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97,991,922.78 | -33,174,285.88 |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 719,138.72 | -330,753.13 |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 -555,649,159.92 | 1,819,691,766.12 |
加:营业外收入 | 1,538,594.55 | 1,135,812.35 |
减:营业外支出 | 1,547,217.49 | 52,625.13 |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 -555,657,782.86 | 1,820,774,953.34 |
减:所得税费用 | -138,804,476.16 | 182,538,990.84 |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416,853,306.70 | 1,638,235,962.50 |
(一)按经营持续性分类 | ||
1.持续经营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416,853,306.70 | 1,638,235,962.50 |
2.终止经营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
(二)按所有权归属分类 | ||
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416,853,306.70 | 1,638,235,962.50 |
2.少数股东损益(净亏损以“-”号填列) | ||
六、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 -91,825.41 |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 -91,825.41 | |
(一)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变动额 | ||
2.权益法下不能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 ||
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 ||
4.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公允价值变动 | ||
5.其他 | ||
(二)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 -91,825.41 | |
1.权益法下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 ||
2.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 ||
3.金融资产重分类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 ||
4.其他债权投资信用减值准备 | ||
5.现金流量套期储备 | ||
6.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 -91,825.41 | |
7.其他 | ||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 ||
七、综合收益总额 | -416,945,132.11 | 1,638,235,962.50 |
(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 | -416,945,132.11 | 1,638,235,962.50 |
(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 ||
八、每股收益: | ||
(一)基本每股收益 | -1.84 | 7.87 |
(二)稀释每股收益 | -1.82 | 7.68 |
法定代表人:陆小红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黄发连 会计机构负责人:黄发连
3、合并年初到报告期末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2,518,058,615.87 | 2,161,264,605.61 |
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 | ||
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 | ||
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增加额 | ||
收到原保险合同保费取得的现金 | ||
收到再保业务现金净额 | ||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净增加额 | ||
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 ||
拆入资金净增加额 | ||
回购业务资金净增加额 | ||
代理买卖证券收到的现金净额 | ||
收到的税费返还 | 167,198,648.67 | 89,490,873.47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863,127,339.49 | 1,067,370,771.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3,548,384,604.03 | 3,318,126,250.4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1,625,175,913.29 | 1,866,122,696.59 |
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 | ||
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 | ||
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的现金 | ||
拆出资金净增加额 | ||
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 ||
支付保单红利的现金 |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832,511,327.35 | 609,649,365.84 |
支付的各项税费 | 60,445,760.62 | 180,167,846.27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331,288,051.03 | 187,466,637.6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2,849,421,052.29 | 2,843,406,546.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98,963,551.74 | 474,719,704.12 |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 4,098,000,000.00 | 900,000,000.00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6,990,405.23 | 713,184.66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 10,000.00 | |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4,105,000,405.23 | 900,713,184.66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280,590,620.24 | 2,587,934,337.50 |
投资支付的现金 | 4,148,000,000.00 | 1,100,000,000.00 |
质押贷款净增加额 | ||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4,428,590,620.24 | 3,687,934,337.5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23,590,215.01 | -2,787,221,152.84 |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36,409,607.59 | 2,807,495,544.13 |
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 |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1,788,219,920.00 | 2,316,179,770.90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480,000,000.00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1,824,629,527.59 | 5,603,675,315.03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1,435,420,598.83 | 1,665,551,722.73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 309,555,519.38 | 248,323,696.85 |
其中: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 |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610,566,806.36 | 1,274,425,822.7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2,355,542,924.57 | 3,188,301,242.3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30,913,396.98 | 2,415,374,072.69 |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 5,604,364.49 | 1,154,338.76 |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49,935,695.76 | 104,026,962.73 |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2,649,851,724.93 | 1,243,952,130.99 |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2,499,916,029.17 | 1,347,979,093.72 |
(二) 2024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审计报告
第三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 ?否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陆小红2024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