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0100 证券简称:TCL科技 公告编号:2024-017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TCL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二零二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中流击楫 行稳致远2023年年报董事长致辞
2023年,金融环境收紧,地缘冲突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挑战中孕育着机遇,经济结构的调整为科技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动能,全球能源格局演变愈加凸显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战略地位。
公司以全球领先的科技产业集团为战略目标,聚焦高科技、长周期、重资产业务发展,增强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核心主业的领先优势。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公司固本强基,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坚持极致成本效率,技术驱动发展。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743.67亿元,同比增长4.69%;净利润47.81亿元,同比增长16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2.15亿元,同比增长747.60%,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253.15亿元。
报告期内,显示终端销量依旧低迷,但电视大尺寸化趋势延续,拉动显示面积需求稳步增长;供给端,产业格局继续优化,竞争趋于良性,主要产品价格企稳回升。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坚持优化商业策略,继续推进产品高端化战略,主要产品市场份额稳中有升。TCL华星的TV产品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二,电竞显示器及LTPS平板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定位于中尺寸IT、车载显示产品的t9产线实现量产出货,OLED高端产品出货占比快速提升。报告期内,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收836.55亿元,同比增长27.26%;实现净利润-0.07亿元,同比改善76.18亿元,其中2023年下半年实现净利润34.41亿元,盈利能力逐步企稳回升。
2023年,全球新能源光伏产业环境与企业发展方式进入新局面,受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影响,供需关系失衡,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部分低效产能面临出清压力,行业格局有望优化。报告期内,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591.46亿元,同比下降11.74% ,受产品价格下降及对参股公司投资亏损、计提减值等因素影响,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4.88%至38.99亿元。面对挑战,TCL中环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相对竞争力,一方面发挥G12、N型硅片、叠瓦组件及智能制造的差异化优势,以技术创新加速行业整合,穿越周期,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积极评估、探索全球重点国家或区域的在地化制造布局(如美国、欧洲、中东等),并将推动Maxeon的组织变革和运营改善,以有效发挥其专利技术及在海外壁垒市场的独特优势,继续推进光伏业务国际化和制造本土化,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全球机遇,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业务经营稳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公司历来重视对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商业应用,以技术创新驱动业务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03.0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91%;2023年新增PCT专利申请590件,累计申请15,331件;在量子点显示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球第二;TCL中环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及工艺进步、工业4.0制造转型,在大尺寸、薄片化、N 型硅片等领域均形成了独特的领先优势。为落实技术生态策略,公司积极整合资源,推动行业重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完善技术生态体系,为公司技术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展望未来,随着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新型显示应用及场景不断涌现,拉动显示行业需求增长。LCD领域的产业链国别转移已近尾声,竞争格局趋于稳定,企业增长由追求规模转向由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生态布局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以“成为全球领先的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夯实经营基础,强化运营能力,构筑差异化价值,提升经营效益。
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成为全球性挑战,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共识。光伏行业中短期仍将处于市场周期底部,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产品技术转型加速,产能优胜劣汰将推动落后产能出清。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以“硅片全球市占率NO.1,综合实力全球NO.1”为发展战略,坚持技术创新,扩大先进产能的领先优势,加强光伏产业链布局和全球化能力建设,以企业相对竞争力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科技制造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公司聚焦半导体显示和新能源光伏主业,坚持全球领先的战略目标,以中流击楫、敢战能赢的勇气,以“扎硬营、打死仗”的精神,牵引各业务夯实相对竞争力,实现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股东投资回报,坚持稳健分红原则,董事会提议2023年度每10股分红0.8元,与全体股东共享企业价值成长。
感谢各位股东的信任!感谢所有合作伙伴和用户的支持!感谢全体员工的努力!
2024年4月28日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8,779,080,767股为基数(如权益分派时公司存在回购库存股,则该部分股份不参与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0.8 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TCL科技 | 股票代码 | 000100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
姓名 | 廖骞 | ||
办公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1001号TCL科学园国际E城G1栋10楼 | ||
电话 | 0755-3331 1666 | ||
电子信箱 | ir@tcl.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聚焦半导体显示业务、新能源光伏及其他硅材料业务的核心主业发展,致力实现全球领先的战略目标。关于本公司业务的详尽讨论,请参见本报告第四节“董事会报告”。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是 □否
单位:元
2023年末 | 2022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1年末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总资产 | 382,859,086,727 | 359,996,232,668 | 359,996,232,668 | 6.35% | 308,733,133,305 | 308,749,696,06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52,921,867,086 | 50,678,520,477 | 50,678,520,477 | 4.43% | 43,034,234,611 | 43,041,044,200 |
2023年 | 2022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1年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营业收入 | 174,366,657,015 | 166,552,785,829 | 166,552,785,829 | 4.69% | 163,540,559,623 | 163,657,700,47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214,935,302 | 261,319,451 | 261,319,451 | 747.60% | 10,057,443,528 | 10,064,253,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021,080,065 | -2,698,210,800 | -2,698,210,800 | 137.84% | 9,437,240,976 | 9,444,050,56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5,314,756,105 | 18,426,376,609 | 18,426,376,609 | 37.38% | 32,878,450,437 | 32,878,450,437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1195 | 0.0191 | 0.0174 | 586.78% | 0.7463 | 0.6789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1179 | 0.0185 | 0.0168 | 601.79% | 0.7354 | 0.669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4.27 | 0.52 | 0.52 | 同比上升3.76个百分点 | 26.46 | 26.48 |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1、报告期内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公司根据会计准则等规定对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重新计算。
2、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5 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6 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 年修订)》的要求执行相关规定,上述调整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 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39,443,242,439 | 45,705,483,167 | 47,960,309,079 | 41,257,622,3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48,999,154 | 889,492,743 | 1,270,918,405 | 603,523,3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729,931,586 | 129,864,746 | 1,107,560,913 | 513,585,99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495,356,538 | 5,920,811,609 | 5,727,844,866 | 9,170,743,092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600,087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578,652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李东生 | 境内自然人/一般法人 | 6.73% | 1,264,053,189 | 672,868,839 | ||||
宁波九天联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质押 | 293,668,015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5.53% | 1,037,612,543 | |||||
惠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4.35% | 817,453,824 | |||||
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2.83% | 532,003,016 | 质押 | 249,000,000 |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境内一般法人 | 2.19% | 410,554,710 | |||||
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 | 基金、理财产品等 | 1.21% | 226,736,512 |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1.20% | 225,726,798 |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基金、理财产品等 | 1.09% | 204,079,760 | |||||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外贸信托-高毅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 基金、理财产品等 | 0.90% | 168,599,830 | |||||
战略投资者或一般法人因配售新股成为前10名股东的情况 | 不适用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前10名股东中李东生先生与宁波九天联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因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成为一致行动人,其中李东生持股897,158,453股、宁波九天联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持股366,894,736股 ,合计持股1,264,053,189股,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 |
上述股东涉及委托/受托表决权、放弃表决权情况的说明 | 不适用 |
前10名股东中存在回购专户的特别说明 | 不适用 |
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出借股份情况 | ||||||||
股东名称(全称) | 期初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 | 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 | 期末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 | 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 |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
惠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722,139,840 | 4.23% | 21,000,000 | 0.12% | 817,453,824 | 4.35% | 0 | 0% |
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128,312,396 | 0.75% | 430,240,000 | 2.52% | 532,003,016 | 2.83% | 0 | 0%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未知(注) | 未知(注) | 0 | 0% | 204,079,760 | 1.09% | 1,602,800 | 0.01% |
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发送的定期股东数据无该内容。前十名股东较上期发生变化?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末发生变化情况 | |||||
股东名称(全称) | 本报告期新增/退出 | 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数量 | 期末股东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及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的股份数量 |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
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新增 | 0 | 0% | 532,003,016 | 2.83% |
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 | 新增 | 0 | 0% | 226,736,512 | 1.21%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新增 | 1,602,800 | 0.01% | 205,682,560 | 1.09% |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外贸信托-高毅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 新增 | 0 | 0% | 168,599,830 | 0.90% |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退出 | 0 | 0% | 8,794,061 | 0.05%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退出 | 0 | 0% | 10,414,915 | 0.06% |
UBS AG | 退出 | 0 | 0% | 62,073,717 | 0.33%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退出 | 0 | 0% | 53,191,566 | 0.28%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退出 | 未知(注) | 未知(注) | 未知(注) | 未知(注) |
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发送的定期股东数据无该内容。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适用 ?不适用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债券基本信息
债券名称 | 债券简称 | 债券代码 | 发行日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万元) | 利率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 | 19TCL03 | 112983.SZ | 2019-10-17 | 2024-10-21 | 44,000 | 2.95%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 | 19TCL02 | 112938.SZ | 2019-07-19 | 2024-07-23 | 100,000 | 3.05%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 | 19TCL01 | 112905.SZ | 2019-05-17 | 2024-05-20 | 100,000 | 3.15% |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按期兑付利息 |
(2) 公司债券最新跟踪评级及评级变化情况
无变化
(3)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项目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末增减 |
资产负债率 | 62.1% | 63.3% | -1.23%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万元) | 220,705 | -171,729 | 228.52% |
EBITDA全部债务比 | 15.0% | 12.1% | 2.9% |
利息保障倍数 | 1.80 | 0.92 | 95.65% |
三、重要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情况未出现重大变化,亦未发生对公司经营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四、董事会报告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地缘冲突不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面临重构,经济碎片化加剧。同时,部分经济体实施紧缩性政策,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继续聚焦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的核心主业发展,强化经营韧性,提升相对竞争力,追求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743.67亿元,同比增长4.69%,净利润47.81亿元,同比增长16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2.15亿元,同比增长747.60%,经营现金流净额253.15亿元。
公司业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半导体显示行业供需关系好转,主流产品价格稳步提高,公司积极优化商业策略,改善业务结构,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报告期内,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36.55亿元,同比增长27.26%,净利润-0.07亿元,同比减亏76.1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扭亏为盈,第四季度继续达成较好盈利,2023年下半年共实现盈利34.41亿元。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新能源光伏行业的需求保持增长,但受行业供需失衡影响,产品价格下跌,加之对与参股公司Maxeon相关的投资亏损、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分别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等影响;报告期内,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591.46亿元,同比减少11.74%,净利润38.99亿元,同比减少44.88%。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加大原创性、引领性技术储备,实现企业持续领先和产业升级。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03.09亿元,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590件,累计申请15,331件。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围绕超大尺寸、超高清、高刷新率以及柔性显示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以新型显示技术和应用创新为核心竞争力,迈向价值链高端。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专注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前瞻性技术创新,以长期技术积累引领行业向更高能源转化效率升级,保障高质量发展。
固本强基,完善产能与产品结构布局,市场地位稳步提升。随着半导体显示行业的竞争格局趋向稳定,头部厂商已具备显著的规模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增量市场优化产能布局和产品结构,市场份额继续提升,TV面板稳居全球前二,MNT面板出货提升至全球第三,柔性OLED出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光伏材料业务的晶体产能提高至183GW,硅片整体市占率23.4%,其中大尺寸(210系列)外销市场占比60%,海外硅片外销市场占比65%,N型市占率36.4%,保持外销市占第一,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以锻长板补短板为经营策略,提高核心产业相对竞争优势,提升效率效益。公司显示业
务充分发挥高世代产线的技术优势,推动产品大尺寸化和规格升级;把握信息技术革命驱动的IT产品迭代需求,补齐以t9产线为代表的中尺寸产能和产品布局;小尺寸OLED业务聚焦高端化、差异化策略,改善经营效益。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继续发挥G12和N型领先技术、工业4.0和柔性制造领先工艺的优势,提升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效用,夯实公司成本效率的相对竞争力。推动全球化战略,从输出产品到输出工业能力,打造全球产业生态。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完善印度模组厂和海外业务平台布局,增强对于全球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的服务能力,满足海外新兴市场增量需求。全球政经环境日趋复杂,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审慎但坚定地推动全球化战略,积极评估、探索全球重点国家或区域的产业布局项目(如美国、欧洲、中东等),持续开展项目筹划、合作伙伴沟通谈判和项目落地研究等工作;同时公司协同战略伙伴在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电池组件业务布局,进一步增强新能源光伏业务的全球竞争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聚焦半导体显示业务、新能源光伏及其他硅材料业务的核心主业发展,致力实现全球领先的战略目标。
1、半导体显示业务
2023年,全球显示终端需求依然低迷,并呈现季节性波动,但电视面板大尺寸化趋势带动面积需求稳步增长,供给端日益优化的竞争格局及按需生产的经营策略也在推动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大尺寸面板价格呈现旺季显著修复、淡季小幅回落的趋势;中尺寸面板价格低位企稳,小尺寸面板价格在下半年出现结构性涨价。
TCL华星发挥规模和效率效益优势,持续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坚持按需生产,加快经营周转,并受益于主要产品价格上涨,经营业绩大幅改善。报告期内,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
营业收入836.55亿元,同比增长27.26%;全年净利润-0.07亿元,同比减亏76.18亿元,其中下半年实现盈利34.41亿元;全年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201.20亿元。
大尺寸领域,TCL华星发挥高世代线优势与产业链协同效用,引领电视面板大尺寸升级及高端化发展,积极发展交互白板、数字标牌、拼接屏等商用显示业务。TCL华星通过发挥G8.5和G11高世代线的制造效率和制程优势,协同战略客户提升大尺寸电视市场渗透率,提升产业链主要环节的价值规模。公司电视面板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二,55吋及以上尺寸产品面积占比提升至79%, 65吋及以上产品面积占比51%,55吋和75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一,65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二,交互白板、数字标牌、拼接屏等商显产品份额居全球前三。
中尺寸领域,TCL华星加快IT和车载等新业务产能建设,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打造业务增长新动能。定位于中尺寸IT和车载等业务的t9产线第一期产能达产,显示器整体出货排名提升至全球第三,其中电竞显示器市场份额全球第一,笔电和车载产品按计划完成品牌客户导入并逐步放量。6代LTPS扩产项目稳步推进,LTPS笔电全球第二,LTPS平板全球第一,LTPS车载屏出货量迅速提升至全球第五。TCL华星的中尺寸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1%,成为未来增长的主要引擎。
小尺寸领域,TCL华星以LTPS和柔性OLED的产线组合定位中高端市场,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t3产线LTPS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三,自主开发的1512 PPI Mini-led LCD-VR屏实现量产出货。t4柔性OLED产线稼动率和出货量快速提升,第四季度柔性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提升至全球第四,产品和客户结构大幅优化,报告期内导入多家品牌客户;公司柔性OLED的折叠、LTPO、Pol-Less等新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准,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柔性OLED业务收入实现翻倍增长,经营情况持续改善。
展望未来,半导体显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信息载体和主要交互界面,产业价值长期存在并有望进一步凸显。
在大尺寸和中尺寸领域,显示技术进入微迭代时期,LCD在长期内仍然是主流显示技术。近年来,全球电视销量稳定,大尺寸化趋势带动显示面积稳定增长,行业周期波动显著减弱;供给侧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日益优化的竞争格局将推动行业供需均衡发展,在回归合理商业回报的良性态势下,企业盈利能力将逐步修复。在高刷新和低能耗等产品规格升级趋势下,IT面板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面向IT产品的8代线亦将发挥先进产能优势,逐步完成主要市场的供给替代。
柔性OLED已占据手机市场主流地位,并逐步向新应用场景渗透,折叠屏OLED或将成为新的增长方向,需求快速释放,同时新技术产能折损、新产品良率爬坡等对现有产能及制造等方面提出的挑战,有望驱动行业供需关系恢复平衡。TCL华星作为全球大尺寸显示面板龙头,持续提升相对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完善中尺寸产品布局,发挥高世代产线优势,把握高规格产品增量市场机会,提高市场份额和收入规模;优化小尺寸产品和客户结构,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品高端化发展,实现柔性OLED业务经营改善,加快从大尺寸显示龙头向全尺寸显示领先企业的转型升级。
2、新能源光伏及其他硅材料业务
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等挑战,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升级转型,光伏新能源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约395GW,环比增长72%,其中中国装机约216.9GW,海外约178GW。光伏行业市场空间的可持续增长吸引新老玩家陆续扩大投资,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加速释放,主环节产品价格波动下行,整体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同时,公司基于审慎原则,对参股公司Maxeon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分别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减值变动损失,加之按权益法合并确认的投资亏损等,对TCL中环四季度业绩造成负向影响。报告期内,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591.46亿元,同比减少
11.74%,净利润38.99亿元,同比减少44.88%。其中,光伏材料业务出货量同比增长68%至114GW,硅片整体市占率23.4%,实现营业收入437.91亿元,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21.8%;光伏组件业务出货量8.6GW,同比增长29.8%,实现营业收入93.09亿元。
随着产业链供需关系失衡,行业竞争的首要因素由主要追求低LCOE的组件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IRR与土地BOS成本收益指引下的产品(效率/功率)竞争,具备更高能源转换效率的产品将成为行业主流。TCL中环坚持技术创新,建立G12及N型光伏材料技术领先优势,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增强相对竞争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以技术创新和精益制造打造相对竞争优势,引领大尺寸、薄片化、细线化等晶体晶片工艺技术升级,晶体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单炉月产以及晶片每公斤出片数等指标均大幅领先行业水平,通过可持续的技术和成本领先应对产业链波动。基于公司在N型材料产品的技术积累,以及匹配N型时代“多产品、多客户、多工艺”的柔性制造能力,公司加速N型材料和叠瓦组件转型, N型硅片外销市占率全球第一,成本领先行业次优约0.03元/W,构建面向下一代技术的产业链差异化竞争力。
提升能源自主可控成为各国重要诉求,光伏制造本土化与贸易模式的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增加了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但也为具备海外市场拓展潜力的企业带来新的战略机遇。TCL中环夯实工业4.0智能制造能力,继续推动国际化业务布局,探索全球重点国家或区域的产业布局项目。公司依托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长期投入和沉淀,实现领先行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在地化制造相对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评估、探索全球重点国家或区域的产业布局项目(如美国、欧洲、中东等),持续开展项目筹划、合作伙伴沟通谈判和项目落地研究等工作;公司参股的Maxeon受主要市场区域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下行、光伏补贴政策调整及高利率环境等影响,业绩及股价均大幅下跌,基于审慎原则,公司对与其相关的资产确认减值。公司正积极推动Maxeon进行组织变革和运营改善,以充分发挥其独特壁垒市场优势及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全球范围内生产与渠道的相互促进和协同赋能,提升公司全球化布局的竞争优势。展望2024年,供给侧格局进一步优化,终端需求面积稳定增长,显示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向好态势,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的经营回报将进一步改善。光伏行业仍处于周期底部,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将强化经营韧性,以相对竞争力平稳穿越行业周期。公司将秉持“中流击楫、敢战能赢”的精神,牢牢把握科技制造业升级和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机遇,继续落实“经营提质增效,锻长板补短板,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全球布局”的经营策略,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迈向全球领先。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四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