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粮糖业:投资者交流会议记录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4-30

证券代码:600737 证券简称:中粮糖业

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交流会议记录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糖业或公司),公司在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发布后,举办了投资者交流会,旨在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向资本市场充分展现公司业务发展价值,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交流会基本情况

(一)会议时间:2024年4月26日、2024年4月28日

(二)交流形式:电话会议

(三)参与机构名称:中信证券、富国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诺安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贝莱德基金、鹏扬基金、人保资管、平安基金、申万宏源证券、招商信诺资管、中泰证券、长江证券、华商基金、财通基金、浙商基金、信达澳亚基金、朱雀基金等40余家机构投资者。

(四)公司参会人员:董事会秘书杨静女士。

二、交流会主要内容

(一)介绍公司整体业绩情况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31.14亿元,同比增长24.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3亿元,同比增长17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98亿元,同比增长232.55%。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11亿元,同比增长62.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0亿元,同比增长60.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7亿元,同比增长44.91%。

(二)回复投资者的主要问题

问题1:今年公司分红维持较高水平,能否分享一下公司中长期的分红政策?

回复:您好,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粮糖业始终践行央企的三大责任,

通过实施积极、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与全体股东共同分享公司发展的经营成果。我们关注到,2020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该意见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制定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该方案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多种方式优化股东回报。公司积极响应号召,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在满足监管要求和经营需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回报股东。2023年度,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8.61亿元,占公司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89.75%。公司利润分配方案的制定考虑了行业特点、经营模式、发展阶段、盈利水平和资金需求等各方面因素,不会对公司现金流及公司的正常运营和长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问题2:公司2023年度收入和利润等指标同比大幅增长,请问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回复:您好。驱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经营策略上,中粮糖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坚持农业端与生产端、研发端与贸销端紧密结合,不断强化竞争优势,推动收入规模、经营质效提升,并加强精益管理,在农业端与生产端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整体业绩实现了同比增长。

二是中粮糖业在国内外建立了完善的食糖产业布局,形成了从制糖、炼糖、贸易到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依托商情研发体系,获取更加精准的市场信息,科学预测市场供销格局,提前布局自产糖、贸易糖、进口糖的购销进度,全产业链优势确保公司可以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增长。

三是农业端依托“五位一体”现代农业管理体系,确保原料高产高质,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工厂端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制糖、炼糖的降本增效与质量提升。

四是优秀的商情研发体系,合理把握贸易糖与进口糖的购销时点与节奏,降低综合贸易成本;通过套期保值降低糖价波动风险与汇率风险,从而实现整体业绩稳步高质量发展。

问题3:公司新建的漳州糖厂产能建设进展如何?何时可以投产?

回复:您好。截至年报披露日,漳州炼糖厂项目已基本完工,预计于2024年二季度投入试运行。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增加35万吨/年炼糖产能。

为确保完工后顺利转运营,公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是紧盯项目建设进度,将如期或提前完成;二是按计划保障原料供给;三是开始布局对应的华南销区,并进行市场预热。由董事长亲自带队拜访福建、广东等地区的客户,重点听取客户需求和期望,不断优化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问题4:公司有足够的甘蔗、甜菜原料吗?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原料供应相对充足?

回复:您好。2023年度,公司未雨绸缪,有效保障了自产糖原料供给。甘蔗糖方面,位于广西、云南的甘蔗糖工厂多措并举,积极研判区域甘蔗收购形势,针对极端气象灾害可能导致甘蔗普遍减产的情况提前布局,因地制宜、一地一策调整收购策略,全力保障甘蔗原料收购量;位于澳大利亚的Tully糖业深耕与当地社区和种植户的良好关系,原料收购量、原糖生产量稳步提升。甜菜糖方面,通过紧抓布局和订单农业,甜菜原料收购量创历史新高。

未来,公司将持续探索“种植规划+种子研发+田间管理+农机服务+数智农业”的“五位一体”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强化原料管控工作。

问题5:公司在自产糖2B产品创新方面,有哪些进展?未来有哪些规划?

回复:您好。公司建立了“产销研用一体化”研发机制,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联合攻关,食糖精制率提升30%,“中糖”牌精制白砂糖在色值、颗粒均匀度等核心理化指标上超越韩糖,成功实现对韩糖的进口替代;精制、优级、一级白砂糖和红糖4个主流产品连续两年斩获全国质量评比第1名。

公司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联合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启动“高端药用蔗糖及药用辅料”研发攻关,瞄准高端药用蔗糖战略新兴产业,坚持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并行,成功开发多款药用蔗糖产品,荣获中国第一个注射级蔗糖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国家药品评审中心完成登记备案。

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积累的创新优势,争取实现产品领域的二次突破并转化为新的竞争优势。

问题6:公司如何看待代糖、果葡糖浆等对白糖的替代?

回复:您好。客观来说,代糖等对食糖消费有一定程度影响。在近年消费疲软、成本高企等多重压力下,部分终端客户通过调整配方,即提高代糖或果糖使用量的方法来降低成本。公司将持续关注代糖的动态与消费趋势,分析对食糖消

费行业、公司具体业务带来的影响,进行前瞻性判断与分析。在公司战略规划进程中,也会充分考虑包括代糖产业在内的多方因素影响的可能性。

随着食糖科学知识的普及,消费者重新了解食糖,客观对待食糖,意识到食糖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君子爱糖、取之有度”“少吃糖、吃好糖”观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化学合成甜味剂的管理,推行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消费者也逐步意识到长期食用代糖给身体健康带来的风险,食糖消费回归正常水平。

问题7:相对于国内其他番茄制品企业,公司的番茄酱业务有何特点和比较优势?

回复:您好。我们番茄业务的优势有:一是将田间地头作为“第一车间”,探索打造“种植规划+种子研发+田间管理+农机服务+数智农业”的“五位一体”现代农业管理体系,确保原料端的“高质”和“稳量”;二是推进番茄业务“产销研一体化”商业模式,建立商情研发体系,加大开发产品研发力度,推动“以外销为主转向内外销平衡发展”和“以大包装为主向下游业务延伸”的两大转型的步伐。

经过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公司在种子研发、种植管理、加工技术、营销物流等各个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我国番茄制品行业领跑者。

问题8:在不涉及公司具体头寸方向、大小和其他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可否简要介绍公司套期保值的基本模式?

回复:您好。公司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本质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用于降低食糖市场波动对公司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公司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符合公司长远发展及公司股东的利益。

问题9:想问下公司高管如何看待市值管理工作?

回复:您好。2024年1月24日,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会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1月29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指出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4月初,新“国九条”出台,进一步强调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

公司认为,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考核,对于国家与市场来说,央企不仅需要进行价值提升、价值管理,也需要重视价值实现。公司将持续不断完善公司规范治理,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后续会结合公司自身情况,以及相关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市值管理工作。

风险提示:本次与投资者交流如涉及对行业的预测、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等相关内容,不能视作公司或管理层对行业及公司发展或业绩的保证,公司将根据相关要求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