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聚石化学: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4-27

公司代码:688669 公司简称:聚石化学

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重大风险提示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详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中相应内容。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如下: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0元(含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21,333,334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4,266,666.80元(含税),2023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84.91%。该利润方案尚需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聚石化学688669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包伟/
办公地址广东省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雄兴工业城B6/
电话0763-3125887/
电子信箱ir@polyrocks.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系一家拥有核心原创技术及专利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化工原料和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阻燃剂、磷化学产品、石油添加剂、改性塑料粒子、光显材料、汽车型材、电线电缆、卫生材料等,广泛应用于节日灯饰、汽车、光学显示、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医疗卫生、石油产品等领域。公司围绕化工新材料业务,向产业链上游整合化工原料业务,向下游拓展应用产品,同时布局循环、降解业务,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并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主要产品分类如下:

板块产品/服务类别产品/服务应用领域
化工原料阻燃剂各类无卤阻燃剂防火涂料、涂层、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
磷化学产品五氧化二磷、多聚磷酸聚磷酸铵阻燃剂、干燥剂、脱水剂、光学玻璃; 医药、新能源电池(制备六氟磷酸锂)
液化石油气加工产品异辛烷、MTBE等石油添加剂石油和石油产品
化工新材料改性塑料粒子改性塑料粒子、热熔胶节日灯饰、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汽车
塑料制品电线电缆、汽车型材、扩散板、导光板、透气膜、卫生用品电线电缆、汽车、光学显示、医疗卫生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科技创造价值的理念,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与销售体系,通过持续性的科研投入及产品创新,形成了“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作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紧跟新材料行业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升级现有阻燃剂、磷化学产品、石油添加剂、改性塑料粒子、塑料制品等化工材料技术,推动下游材料应用技术的迭代创新;同时积极做好前沿新材料的技术储备和知识产权布局,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国内研究机构及高校的合作,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广化所、广东工业大学、常州大学,储备了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生物制药薄膜、化学原料药产业化生产、洗衣凝珠膜、石墨烯导电导热应用、有机光伏和钙钛矿光伏、LCD光刻胶等一批新材料前沿专利技术,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2、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供应链子公司,主要通过与国内外行业领先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综合运用集中采购、远期合同采购、全球采购、长约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保障子公司主要原材料的稳定、安全的供应,同时经营超额采购部分的对外贸易。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即根据客户订单需求进行生产计划和安排,并自主组织生产。从具体流程来看,各事业部销售部门将客户订单报送至物控部门,物控部门在进行核算后下达生产指令单至生产部,生产部根据指令单及产品要求回复产品交期并组织生产。部分客户订单较为稳定或对交货响应速度要求较高,针对此类客户,公司根据产品类型及客户需求设定一定量的安全库存,客户下达订单后优先从库存发货。

4、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内销与外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直销模式系将产品通过国内渠道或一般贸易出口等方式直接销售给国内外客户的方式。经销模式下,公司与境内外合作经销商均为买断式经销,公司将产品交付后便不再继续对产品进行管理和控制,产品的风险和报酬即转移给经销商。外销模式下又分为一般贸易出口、进料深加工国内转厂、进料加工出口。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化工原料包括阻燃剂、磷化学产品、石油添加剂。化工新材料包括改性塑料粒子及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节日灯饰、汽车、光学显示、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医疗卫生等领域。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和《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透光率、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材料技术领域。改性塑料克服了普通塑料耐热性差、强度和韧度低、耐磨及抗冲性差的缺陷,同时还赋予材料阻燃、耐候、抗菌、抗静电等新特性。改性塑料优越的综合性能使其下游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目前,改性塑料下游覆盖家电、汽车、通讯、电子电气、医疗、轨道交通、精密仪器、家居建材、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

改性塑料行业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的战略性产业。得益于汽车、电子电器等诸多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对新兴材料需求的不断提高,国内改性塑料产量及需求量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14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约为1014亿元,2022年增长至2770.65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13.4%。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塑料改性化率已由2011年的16.3%提升至2021年的23.73%,但与全球塑料改性化率近50%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改性塑料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国外大型化工企业如巴斯夫、杜邦等,在原料供应、营业规模、技术积累上优势明显,在高性能专用改性塑料的配方研发、加工制造、品牌质量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在高端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相比之下,国内改性塑料企业大都是从90年代后国内家电和汽车行业发展起来之后才开始兴起,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大型化工企业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高端改性塑料市场仍以进口为主,国产化需求较大。随着近年来行业内规模内资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与国外大型企业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部分企业开始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

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较快,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行业经验积累、较强的研发创新及资源整合能力,并有效解决客户对材料特性的个性化需求,技术门槛较高。公司经过多年科研投入和经营发展,掌握产品的配方设计、制备工艺、性能测试和细分应用等核心技术,形成从化工原料到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能够根据产业链上不同定位客户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从需求分析、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应用评估到专业服务的定制化新材料解决方案。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科技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国家新材料产业政策为指引,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打造具备高科技附加值的产品体系。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业务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专利和非专利技术体系,搭建了国际化的研发营销平台,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国际高端供应链体系,赢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系国内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制造商。

在无卤阻燃剂领域,公司顺应全球新材料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核心产品符合国际 RoHS、REACH、WEEE 标准,阻燃和环保性能突出,受到国际知名化工企业 Akzo Nobel(阿克苏诺贝尔)、PPG(庞贝捷)、Sika(西卡)等的认可,在聚烯烃用无卤阻燃剂细分市场中,位居前列。在磷化学产品领域,公司子公司龙华化工的五氧化二磷产能位居全国前列,同时高纯度多聚磷酸产品得到天赐材料认可,主要用于制备六氟磷酸锂。

在改性塑料领域,公司的改性塑料粒子及制品广泛应用于节日灯饰、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汽车、光学显示、医疗卫生等领域。其中,节日灯饰类粒子通过美国 UL QMTO2 认证,系无卤阻燃聚丙烯市场的领先者,与力升集团、中裕电器(Wal-Mart 和 Costco 的供应链企业)等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电子电器类粒子得到国内知名家电品牌美的、格力、格兰仕的认可;汽车类粒子及制品进入丰田、埃安、传祺、吉利、比亚迪、日产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光显类制品,通过技术整合,经营协同,使得公司成为韩国三星电子、韩国LGE、海信等国际知名企业 PS 扩散板全球核心供应商或间接供应商;可循环使用的塑料制品方面,公司具备5000吨EPP(发泡聚丙烯)产能,是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EPP单体工厂,为公司循环业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国家政策助力行业快速发展

改性塑料是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是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3月,国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2022年4月,工信部等六部

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优化整合行业相关研发平台,创建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领域创新中心,强化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试验检测等平台作用,推进催化材料、过程强化、高分子材料结构表征及加工应用技术与装备等共性技术创新。2022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塑料制品:

新型抗菌塑料、面向5G通信用高端塑料、特种工程塑料、血液净化塑料、高端光学膜等。”改性塑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受到多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企业技术创新突破,产品性能和品质将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竞争,从而实现对进口材料及产品的逐步替代,行业前景广阔。

(2)行业加速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众多,行业竞争激烈,与国际大型企业相比,我国改性塑料行业整体技术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国产牌号以中低端牌号为主,进口牌号多以高端牌号为主。受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越来越重视供应链建设,要求供应链稳定可靠,强调自主可控,这也为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创造了新的机遇,逐渐从低端的、偏加工的、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向高端研发和高端制造业过渡,降低高端改性塑料的对外依存度。

(3)消费升级助推改性塑料行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居民对生活品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消费升级助推上游行业蓬勃发展。一方面,空调、电视等家用电器能够满足人们对解放家务及舒适性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带来新的需求;在我国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家电、消费电子、汽车等各行业的产品需求不断释放,未来上游改性塑料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4)技术进步使得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技术水平已大幅提高,部分高端产品的综合性能已经超越钢铁等金属材料,有效实现对其他材料的逐步替代,扩大了改性塑料的适用范围。其次,对于家电、汽车、消费电子等对改性塑料用量较大的领域,以对不同部件的性能需求出发,研判配方和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塑料基材和助剂,使得改性塑料能够满足客户需求,以实现改性塑料在上述领域应用的进一步扩大。最后,在高端产品领域,部分企业对现有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持续创新,有效提高产品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实现其在航空航天、军工、

科研、轨交高铁等高端领域的拓展应用。

(5)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方向

近年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受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国家政策的引导,市场对环境友好、低碳节能、可循环利用、可回收降解的改性塑料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可循环利用塑料、可回收降解塑料将逐步替代传统塑料制品。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4,894,402,986.964,094,697,158.804,084,955,686.2919.533,585,725,162.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67,684,666.381,546,409,165.601,546,861,464.661.381,496,562,445.95
营业收入3,685,171,155.323,905,558,233.673,957,415,541.72-5.642,541,722,649.58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3,645,027,251.653,865,874,488.883,865,874,488.88-5.712,530,986,350.27
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78,460.3744,619,204.2545,048,409.19-35.9583,075,841.0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24,845,570.6639,725,889.0540,155,093.99-162.5415,539,927.86
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6,169,798.0987,059,619.4087,059,619.40182.7642,437,020.7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32.942.97减少1.11个百分点5.96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40.480.48-50.000.9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30.480.48-52.080.91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0.21个百分点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829,954,719.821,055,402,399.321,159,967,758.51639,846,277.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13,221.7417,772,930.8412,531,504.89-16,239,197.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2,974,683.9517,139,587.1413,015,859.58-67,975,701.3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481,464.73163,015,944.08158,415,909.75-35,780,591.01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6,638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6,844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
股东总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广州市石磐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1,040,00047,840,00039.4347,840,0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陈钢1,398,0156,058,0654.996,058,0650境内自然人
广东国民创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国民凯得科技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117,1434,743,7133.9100境内非国有法人
杨正高992,4004,300,4003.544,300,4000境内自然人
光大证券资管-工商银行-光证资管聚石化学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700,0003,033,3332.5000其他
伍锦标405,0001,755,0001.4500境内自然人
刘鹏辉373,5001,618,5001.331,618,5000境内自然人
孙红霞300,0001,300,0001.0700境内自然人
深圳宝创共赢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34,0001,144,0000.9400境内非国有法人
宝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广东宝创共赢科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32,8501,052,3500.870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1、上述股东中,公司控股股东广州市石磐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执行董事为陈钢,监事为杨正高。2、上述股东陈钢、杨正高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于2020年4月22日签订了《一致行动人协议》。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517.12万元,同比下降5.6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66,636.13万元,同比下降5.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7.85万元,同比下降35.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84.56万元,同比下降162.54%。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16.98万元,公司资产总额为489,440.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计156,768.47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4.13%。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