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凌志软件: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4-27

公司代码:688588 公司简称:凌志软件

苏州工业园区凌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重大风险提示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关于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内容。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后的股本为基数,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部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400,010,003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10,000,000股)后的股本390,010,003股为基数,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暂计为78,002,000.60元(含税),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90.15%。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人民币普通股(A股)上海证劵交易所科创板凌志软件688588/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姓名陈坤
办公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大渡河路388弄5号楼5楼
电话021-61659566
电子信箱info@linkstec.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金融软件公司,主要业务为对日软件开发业务及国内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业务。公司致力于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为客户提供咨询、设计、开发、维护等全方位的软件开发服务,业务范围涵盖了证券、保险、银行、信托、资产管理等金融领域。对日软件开发业务方面,公司是日本多家知名金融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为日本主要金融机构开发了众多核心业务系统。在证券业,公司为日本多家证券公司构筑了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经纪业务的核心交易系统、融资融券交易系统、投资银行业务系统和财富管理系统等;2023年,通过收购智明软件,增强了公司在日本证券市场核心交易系统开发维护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在银行业,公司开发的网银系统、债券交易、资产管理、年金管理等核心业务系统支撑着多家商业银行的日常运营;在保险业,公司为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开发的系统实现了保险业务流程和商品全覆盖,其中包括损保核心系统、寿险核心系统、网络直销平台、数据分析系统;在资产管理业,公司为某知名信托机构重新构筑了日本租赁物件市场保有量第一的房地产租赁平台系统。国内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公司依托多年对日软件开发服务积累的丰富经验,经过近几年的产品研发及国内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开拓,为国内证券公司提供包括O2O客户智能精准营销服务解决方案、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大投行业务综合管理解决方案、面向机构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微服务云管理解决方案、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台等各类金融行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公司提供的软件开发服务和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形成的销售收入和相应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2)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以前沿技术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独立自主的技术研发模式。在该模式下,公司的研发部门密切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公司客户所处行业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研究各类先进技术方案,在消化和吸收后转化为公司的核心技术。

(3)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等软件产品,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等电子设备,以及第三方软件外包服务等。软件产品和电子设备由于供应市场成熟,竞争充分,公司的采购量与市场供应量相比非常小,采购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为解决项目工作量波动导致的临时性人员不足的问题,在交付能力不足时,公司提前进行人力外包安排,并将软件外协公司的开发人员纳入公司的人员调配系统统一管理,从而保证了公司软件开发业务的交付能力。软件外协商由于数量众多且议价能力不足,价格也较为稳定。

(4)销售模式

公司日本业务洽谈主要通过日本子公司和母公司销售人员的市场拓展,与日本客户直接商谈建立合作关系,客户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开发工作委托给公司完成。在业务合作初期,公司与新客户签订项目合同,随着合作的深入,在双方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将签订长期框架合同。目前,公司与主要客户均已签订长期框架合同。在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后,公司积极了解客户需求,主要以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获取项目订单。

国内市场的业务拓展方面,公司主要采取产品驱动的销售模式。产品研发完成后,公司举行行业推广会议或者通过公司华东区、华北区、华南区等销售网络宣传产品功能和特点,确定意向客户后,以招标或直接商谈的方式获取订单。

(5)服务模式

公司对日软件开发服务业务中,客户将其软件开发项目通过项目委托开发的方式交给公司实施,由公司按约定的进度与质量要求将软件或服务交付给客户。在对日软件开发服务中,公司提供的绝大部分为定制软件开发服务。

公司国内业务主要采取面向金融行业以产品为基础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模式。公司基于行业调研,深入了解行业痛点,进行针对性的产品研发。研发完成后,公司将通过市场推介、招标等方式获取相关订单合同,并针对客户具体需求实施产品交付,客户按照合同约定验收付款。对于已经采购公司产品的客户,一般会与公司签订二期、三期合同以应对比较大的系统升级需求。公司也通过产品持续研发,持续升级行业共性需求,并主动向客户推介、商谈升级产品版本。升级会通过谈判的方式确定合同价格。在国内行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中,公司提供的主要包括软件产品销售和基于公司自有产品基础上的定制软件开发、人员派驻、软件售后服务等软件服务。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3年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务出口小幅回落。

2023年,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8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2023年,行业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利润总额14,59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0.1个百分点至9.2%。2023年,软件业务出口小幅下滑,软件业务出口514.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5.4%。

尽管软件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公司处于软件开发服务产业链上游,存在较高准入门槛,主要提供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软件开发服务,业务范围涵盖了咨询、设计、后续软件维护等,目前竞争尚不激烈。未来从事产业链上游软件开发服务业务、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资源、较高的业务技术成熟度、较大的接单能力的企业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对日软件开发服务市场

公司对日软件开发服务业务,以金融行业为主,最终用户涵盖保险、证券和银行等多类金融行业公司。公司从2004年起与全球顶尖金融服务技术供应商野村综研合作,经过多年的经营,已在日本金融业软件开发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和较好的口碑;从2014年起,公司与日本其他知名IT咨询服务机构如SRA、TIS等公司的业务量逐渐增长,共同为终端客户研发了如日本信用卡系统、企业年金系统等产品,公司目前已成为野村综研软件开发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同时,公司收购的智明软件,担负着野村综研THE STAR系统近5成的对外发包量、I-STAR系统约8成的对外发包量,系野村综研STAR系列产品最为重要的软件外包服务提供商。作为STAR系列产品主要的开发和运维工作承担方,智明软件凭借日本智明在日本本土的地域优势,始终在接近客户的第一线,起到了维持日本证券业务基础运营的重要作用,对日本证券业的顺利运转具有深远影响。公司未来将继续保持与软件开发服务主要客户的稳定合作关系。

(2)国内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业务市场

公司依靠在日本金融行业多年丰富的业务经验和软件开发经验,2010年起逐步开拓国内证券市场软件解决方案业务,将对日软件开发服务的经验技术和业务人才导入国内,推动国内证券信息服务系统的转型与升级。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公司已经在国内证券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积累了较多证券公司客户资源,包括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国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等70多家证券公司客户,同时积累了嘉实基金、华泰期货等10多家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客户,为公司今后继续开拓国内资本市场软件解决方案业务奠定了客户基础。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当前发展情况

在数字化经济的浪潮之下,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加深。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也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引擎作用。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将不断释放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在金融行业,国家陆续推出了多部相关政策。2022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部署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2023年6月,《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券商未来三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平均净利润的10%或平均收入的7%,体现出了国家对于证券领域数字化的重视程度。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更为科技赋能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随着数实融合的日益深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进一步在金融业各环节、各场景深入应用,持续充实产业“厚成势”新阶段的内涵,成为推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引擎。

①新技术:软件生态将在算力、云和数据等能力融合中得到重构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更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近年来,软件行业的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相关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关键技术应用落地迎来新机遇。

2023年,大模型与生成式AI的崛起成为技术领域的焦点。受ChatGPT影响,国内大模型在2023年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一时间呈现“百模大战”局面。2024年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行动的提出,预示着AI技术将进一步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乃至社会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新型生产力形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AI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787亿元,相关企业数量达4482家。中国AI产业链已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细分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目前在AI和机器人等关键未来产业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多样化的场景也为大模型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在智能客服、智能推荐、智能翻译等领域,中国大模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VR、5G、区块链、边缘智能等一批新技术的交汇融合,持续加速技术创新。根据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的数据,2021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31.0%;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8%,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初步估算,2023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在1.90万亿元左右。2023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计划提出到2026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数据交易规模增长1倍。

当前,云计算的发展已进入成熟,云原生作为新型基础设施支成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技术,逐渐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5G等新兴领域崭露头角。随着上云进程持续加深,企业需求逐步向用云转移,效率、性能、安全等成为用户关注点,应用现代化、一云多芯、平台工程、云成本优化、系统稳定性、云原生安全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满足用户多样性场景需求,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从行业应用来看,我国云计算应用已从互联网拓展至政务、金融、电信、工业、交通、能源等传统行业,应用深度呈现阶梯状分布。未来,云计算的发展重心将从上云走向用云管云,成本优化、系统稳定性、云原生安全将成为发展要点;云计算的兼容能力将会愈发提升,云多芯、一云多态将支撑云计算更好更快的适应于复杂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云计算SaaS服务生态不断丰富,将更加关注垂直行业SaaS服务能力。云原生技术将带动软件开发效率提升,基于云的软件新生态将进一步完善。

②新产业: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发“乘数效应”

近年来,数字技术进入加速创新和应用的爆发期。数字技术与千行百业的融合向纵深拓展,融合成效显著提升。

一方面,实体经济数智化转型快速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

医疗、教育、金融、交通、制造、能源等领域融合创新,加快了规模化、产业化和智能化发展。另一方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互动、交互迭代,新兴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了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再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催生出了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体系,引发新一轮制造业变革,推动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向生产效率、附加价值更高的产业价值链环节升级。同时,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随着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实融合广度深度持续拓展,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变量。

③新业态:金融科技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蓄能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我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金融科技充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金融服务带来了更高效、更智能的可能性。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金融服务展现出了越来越高的智能化。大数据分析则为客户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智能投顾、智能风险管理、智能客服等应用大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客户体验。金融监管对于金融科技方式方法的运用,更是大大提高了监管效能。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能够更加精准和高效率的提升监管能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交易更加透明、安全。同时,随着监管部门运用金融科技能力的提升,金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更加得到重视,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市场的稳定运行。大模型的横空出世,让金融科技寻找到了发展的“新奇点”。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保险、智能投顾、智能投研等金融业务流程,形成数据、算力、算法驱动的新业态、新基建和新模式,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普惠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的发展对整个金融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智能化服务等方面的不断努力,新兴技术不仅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未来金融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2)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引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在各行业快速渗透已是大势所趋,金融行业更是首当其冲。随着涉及领域的逐步拓宽,金融科技投入将更加关注产出能效、同业科技输出将向生态赋能方式转变、AI助力财富管理创新、机构核心系统自主化提速、数实共生和数字化平台服务将加速普惠金融发展、监管科技有望借助大模型提升监管效率,金融科技新一轮发展机遇将开启。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预计未来我国金融科技产业将保持近几年的复合增速(17%)左右的继续增长,到2028年,我国金融科技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

1.39万亿元。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总资产1,597,157,995.171,451,995,669.4910.001,378,425,411.7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05,888,434.311,341,814,965.54-10.131,272,981,984.91
营业收入696,433,152.73654,511,953.206.40652,663,287.4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526,473.53141,189,858.33-38.72145,993,062.0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0,667,362.68110,245,853.73-26.83107,796,894.3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829,320.74138,807,368.88-12.95126,983,458.1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110.89减少4.28个百分点11.78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1770.3530-38.330.365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1770.3530-38.330.3650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0.09个百分点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167,126,801.17168,155,065.36155,986,527.54205,164,758.6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808,515.458,992,280.78-4,305,014.9342,030,692.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4,032,849.994,951,652.50-6,870,173.5148,553,033.7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18,891.9350,983,532.9528,102,183.1846,962,496.54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4,388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3,401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张宝泉79,425,22619.860境内自然人
吴艳芳66,683,51716.670境内自然人
上海华达启富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合伙)-6,492,35722,126,5905.530其他
上海达盈智汇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合伙)-4,655,63721,061,3275.270其他
上海华富智汇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合伙)-5,491,00020,962,8815.240其他
苏州工业园区凌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10,000,00010,000,0002.500其他
诺德基金-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诺德基金浦江120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4,928,0804,928,0801.230其他
上海富汇智华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合伙)-500,0004,554,0101.140其他
周颖-1,430,0004,359,9151.090境内自然人
上海达富智汇企业服务中心(有限合伙)-1,145,7553,672,1830.920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1、张宝泉和吴艳芳为夫妻,系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宝泉同时持有达盈智汇、富汇智华、达富智汇、富凌智达和凌志员工持股计划的份额;吴艳芳同时持有达盈智汇的份额,且担任达盈智汇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2、周颖和庞军为夫妻,周颖同时持有华富智汇、达盈智汇、富汇智华和凌志员工持股计划的份额,且担任华富智汇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庞军持有华富智汇和凌志员工持股计划的份额; 3、梁启华同时持有华达启富、达盈智汇、富汇智华、达富智汇、富凌智达和凌志员工持股计划的份额,且担任华达启富、富汇智华、达富智汇和富凌智达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4、除上述关联关系以外,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具体详见本节“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所述内容。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