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晶华新材: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4-25

公司代码:603683 公司简称:晶华新材

上海晶华胶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354,404,867.25元。经董事会决议,公司2023年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为基数分配利润。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6元(含税)。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7 号——回购股份》等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权利。

截至2024年4月23日,公司总股本258,791,289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1,882,800股,可参与利润分配的股本基数为256,908,489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679,620.71元(含税),占公司2023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11.81%。

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如后续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发生变化,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晶华新材60368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潘晓婵陈紫洁
办公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千帆路237弄8号楼1702室江苏省张家港市保税区东海路6号
电话021-311675220512-80179506
电子信箱xiaochan.pan@smithcn.comzijie.chen@smithcn.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公司是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胶粘材料、电子光学胶粘材料、特种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纸浆、聚酯(PET)薄膜、聚酰亚胺(PI)薄膜、绵纸等基材生产企业,以及橡胶、丙烯酸单体、树脂、硅胶、离型液、聚氨酯单体等化学产品的生产企业。公司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建筑装饰、汽车美容和售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医疗、航空航天、高铁等行业的经销商和直销客户。

胶粘材料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其行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多个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2024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强调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以3C电子、新能源汽车、屏显材料为代表的胶粘材料的创新研发、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正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通过此类产品的持续创新迭代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为下游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工业制造、建筑、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以及包装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胶粘材料的需求不断上升,近年来全球胶粘市场整体规模呈现逐年稳步递增的趋势,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数据,2023年全球胶粘剂市场规模为643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689亿美元,到2028年有望进一步达到870亿美元。

在全球胶粘剂市场的竞争格局中,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由于较早的起步,具备先发优势、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他们在行业中的集中度较高,在高附加值胶粘材料领域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如美国3M、德国Tesa、德国汉高、日东电工等。

近年来我国胶粘行业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胶带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403.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670.5亿元,CAGR超过10%。当前,我国胶粘行业整体呈现出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迭代加快、产业集中度提高等特点。

随着国内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胶粘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胶粘行业起步较晚,最初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生产,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但随着不断的工艺迭代和产能升级,市场格局正在经历重塑。国内胶粘行业头部企业正积极向高附加值产品和高端化方向转型,特别是在新能源产业和建筑装饰领域,国产胶粘材料已经实现了高附加值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在消费电子领域,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也已逐步显现。未来,随着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国内胶粘企业有望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升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实现国产替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整合的深入,国内胶粘行业正逐步展现出向头部集中的趋势。头部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以及产能扩张,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趋严,小型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挑战,而头部企业凭借资金优势和技术能力,能够更快适应环保要求,开发更环保、高性能的胶粘产品。在此背景下,行业资源开始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头部效应开始显现。

(一)工业胶粘材料

工业胶粘材料的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建筑装修、汽车、汽修后市场等领域,起到涂刷、喷漆时遮蔽的作用。

在建筑装饰领域,美纹胶带因其粘着力强、易撕易剥离、不损害底层材料的性能特点,使其成为主要使用的胶带类型。建筑装饰行业作为建筑业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需求可持续性的特点,建筑物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需要进行多次装修,这为工业胶粘材料提供了持续的需求。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315,911.85亿元,同比增长5.77%,完成竣工产值137,511.82亿元,同比增长3.77%。存量建筑面积仍将带动建筑装修需求增长,并进一步带动美纹胶带等工业胶粘产品销量增长。

在汽车市场,胶粘材料能满足的应用包括表面保护、部件粘接、喷漆遮蔽、临时固定、标识标签、电磁屏蔽、绝缘保护等,使用的胶带种类较多,包括纸胶带、PET胶带、PVC胶带、PP胶带等等,成为汽车生产和组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功能性材料。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按照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小幅增长,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将引领汽车消费,从而拉动相关胶粘材料的需求稳步增长。

在汽车维修后市场,以美纹胶带为代表的胶粘材料广泛应用于车身修复、内饰修补、风挡玻璃修复、密封防漏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喷漆分色和遮蔽过程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耗材。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202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已连续10年超过2,000万辆。当前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较发达国家仍处于低位,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维修和保养市场的扩张也进一步促进对美纹胶带的需求。普华永道思略特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维保业务在2023年实现了强劲复苏,达到约1.1万亿元的规模。随着汽车产、销量和车龄的持续增长,预计未来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

2019-202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万辆)2021-2025年中国乘用车维保业务产值(亿元)
数据来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来源:普华永道思略特

(二)光学胶粘材料

(1)电子级胶粘材料

电子胶粘材料的下游应用主要集中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用于电子元件的粘接和固定,同时提供密封、导热、阻燃绝缘等附加功能。

近年来,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在技术创新和消费者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市场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游戏设备、智能家居和VR/AR等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据TechInsights测算,尽管移动设备增速放缓,但由于游戏装备、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的高速增长,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设备收益将达到9,470亿美元,同比增长3.1%。在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也有望稳步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到约18,649亿元,并预计在2024年将增至19,772亿元。技术创新,如5G、人工智能和折叠屏等,正推动产品升级和市场细分领域的增长,进一步带动电子胶粘剂需求的提升。2023年以来,国内市场折叠屏手机销售逆势增长, 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00.7万台,同比增长114.5%。自2019年首款产品上市以来,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连续4年同比增速超过100%。

2020-2024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亿元)22Q4-23Q4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万台)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来源:IDC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国产电子胶粘材料迎来了新的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率的快速增长,国产动力电池厂商出货量及产能持续大幅扩张,电芯、模组、pack用胶需求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产量由2019年的85GWh增长至2023年的778GWh,年均复合增速达73.8%。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预计到2024年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基于新能源车与动力电池产销基本同步,动力电池领域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驱动胶带需求同步提升。

2019-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2029-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量(MWh)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下游产业对胶粘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产品向专业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消费电子产品向更轻薄、更精密的方向发展,需要胶粘材料具备更强的粘接强度、更好的耐温性和耐化学性。5G、透明显示、人工智能和折叠屏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对高性能电子胶粘材料的需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对电池续航能力、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动力电池胶粘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热性、粘接性、阻燃性和耐温性等特性,以满足电池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动力电池结构的创新设计,如CTP\CTC\CTB等技术的普及,也增加了对高性能胶粘剂的需求,以实现电池的轻量化和热管理优化。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正在加快完善和启动规模化生产,随之而来的电池模组、PACK对于胶粘材料提出更多新的要求,例如可拆装电芯固定胶粘解决方案。随着下游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国产电子胶粘材料企业正利用其在本土供应链中的优势,通过提供及时的配套服务和技术支持,增强与下游客户的合作关系,有望帮助国产电子胶粘材料在中高端市场份额上实现进一步的增长。

(2)光学胶膜材料

得益于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显示屏中的广泛应用,OCA光学胶膜和复合材料等光学材料需求持续增长。其中OCA光学胶膜因优异的透光性能,带来显著的增长机遇。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以及柔性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OCA光学胶膜的需求持续上升。在折叠屏等新型显示技术推动下,预计未来全球OCA光学胶膜等功能材料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国产厂商在OCA光学胶膜及复合材料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速。尽管目前全球OCA光学胶膜及复合材料市场主要由国际大厂如3M、Tesa、三菱化学、LG化学等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企

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已经在部分市场实现突破,特别是消费电子、折叠屏手机等高端应用领域。同时政策支持的技术创新政策例如“专精特新”等也是推动国产替代进口的重要因素。政府鼓励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将光学膜制造、新型显示材料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这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低VOCs含量胶粘剂、功能性膜材料、LCD、OLED 等平板显示屏材料和先进封装材料等电子化学品及关键原料的开发和生产。随着国内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加之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促使对本土供应链稳定性的需求增加,国产OCA光学胶膜及复合材料正逐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展现出良好的国产替代趋势。同时,随着我国显示面板产业经过近十年的成长,成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显示产业最重要的增长极。中国厂商在LCD/OLED领域的技术、产品、市场份额、成本、效率方面已形成全球领先的竞争力,全球市占率超过70%,为公司OCA光学胶膜、折叠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布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TPU车衣膜及汽车窗膜

TPU车衣膜及汽车窗膜具备优良的抗冲击、抗穿刺、抗腐蚀、抗断裂和耐候性,相较其他材料拥有更高的光亮度、更好的耐黄变和划痕自我修复能力。随着消费者对汽车保养意识的提升,以及汽车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增加,下游市场需求快速扩大,推动TPU车衣膜及汽车窗膜市场的增长。近些年随着特斯拉\BYD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造型新颖,富有科技感的车辆被投放到市场上,年轻的消费者更愿意花钱对车辆进行外观的改装,而且这类需求用车过程中会持续进行,因此也进一步提升了市场需求。同时,随着国内企业产能的快速扩张和技术的进步,国产TPU车衣膜及汽车窗膜品牌正在快速发展,有望在未来几年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三)特种纸行业

特种纸是一类具有特殊用途和性能的纸张,在制造过程、材料选择、表面处理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设计,具备普通纸张所没有的特性,如耐热性、防水性、防伪性等,这些特性使它们能够适应各种特殊环境和需求。因其独特的性质,特种纸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具有产量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

受益于我国不断发展的经济及社会需求,下游需求朝着多样化,复杂化演变,催生出不同用途的特种纸品种。现代物流、金融、医疗、智能制造等下游行业快速发展,驱动中国特种纸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加之国际贸易的不断拓展,中国特种纸企业产量不断提升。根据中国造纸协会数据,特种纸及纸板的生产量从 2013 年的 230 万吨,增长至2022 年的425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 7.06%。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特种纸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将日益丰富和多元化,同时得益于社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以纸代塑等环保政策的实施,中国特种纸行业市场有望继续保持

稳定增长的趋势。公司以“打造新材料行业世界级百年品牌”为愿景,以“用科技粘接美好生活,为客户、员工、股东持续创造价值”为使命,通过技术创新、自动化、数字化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与品牌价值,定位“中国最具创新和服务能力的胶粘解决方案专家”。主营业务涵盖各类工业胶粘材料、电子胶粘材料以及特种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汽车制造及汽车美容、电子电器产品制造、家具制造、文具、包装、航空高铁等领域的喷漆遮蔽、粘接、固定、保护、导电、绝缘、阻燃等方面。

(一)工业胶粘材料

公司工业胶粘产品以美纹胶带为核心,并逐步拓展至和纸胶带、布基胶带等多种产品,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美纹纸胶带生产的企业之一,美纹胶带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前列,耐高温美纹胶带产品性能优异,市场地位领先。公司工业胶粘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交通工具和智慧医疗、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提供喷涂遮蔽保护、分隔、贴合固定、线束捆扎等多种功能。

在交通工具市场(包括汽车、动车、飞机、轮船等),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纸胶带、布基胶带、薄膜胶带等,产品适用于涂装、总装、运输等生产制造环节,可实现喷漆遮蔽、固定、粘接、保护等功能。公司为轨道交通巨头中车集团,飞机维修运营商、国内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提供成熟的胶粘解决方案。

(二)光学材料

公司光学胶粘材料可分为电子级胶粘材料、光学胶膜材料和TPU车衣膜,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行业等领域。

① 电子级胶粘材料

公司电子级胶粘材包括结构粘接、导电材料、屏蔽材料、绝缘材料、高性能压敏胶制品等,其中公司导热导电、动力电池用胶粘材料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电子胶粘产品能满足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VR/AR等各类消费电子产品生产、维修过程中,在制程保护、结构粘结、元器件粘接、密封、固定、缓冲等功能上的需求。

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公司通过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几年前已经成功进入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C公司供应体系,为电池组装过程提供各类胶带,包括PET胶带、阻燃胶带、泡棉胶带等。通过定制化的产品组合,帮助电池企业在PACK组装过程中完成电芯及各类阻燃、绝缘材料的准确、牢固的安装和固定。

② 光学胶膜材料

公司光学胶膜材料包括OCA 、PU保护膜、离型膜、复合材料等,产品应用广泛,包括光学器件组装、显示器组装、镜头组装等,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汽车显示器等终端产品中都有应用。

OCA光学胶膜全称为光学透明胶粘剂(Optically Clear Adhesive),是一种特殊的无基材双面胶膜,主要用于两层平板光学组件之间的粘结,具有高透光性、高粘接强度、耐水耐高温、抗紫外线等特性,在显示触控领域中广泛应用;常用于光学元件的粘结,如镜头组装、显示屏组件的贴合等。

在3C电子领域,目前公司的折叠OCA等产品已经被国内手机头部企业运用在最新款折叠手机上,成功实现了国产替代,位居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③ TPU车衣膜及汽车窗膜

公司TPU车衣膜及汽车窗膜主要用于汽车漆面的保护,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张力、耐老化等优良的物化性能。目前公司的车衣膜、窗膜业务已经全面铺开,2023年度,公司已累计合作品牌零售门店100多家,4S集团合作门店200+家,区域覆盖至国内外。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与国内各大汽车厂开展合作,通过招投标方式参与汽车车衣膜、窗膜产品的合作。

注:1、上述产品为公司正在销售或者未来布局的产品;2、应用图中涉及的电池、汽车、消费电子除本公司品牌外,不涉及对其他品牌的倾向。

(三)特种纸

公司特种纸产品主要为胶粘用纸和吸水纸,胶粘用纸包括美纹纸、和纸、美光纸,可作为生产胶粘材料的基层,也可用作装饰材料、包装材料、印刷材料等;吸水纸广泛用于生产医疗湿巾、生活用湿巾等产品。

(四)其他材料

其他材料主要为化工新材料,包括高性能胶粘剂和特种涂层。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总资产2,127,041,019.001,840,178,305.2615.591,760,710,611.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82,456,336.20968,092,669.6032.47963,909,041.22
营业收入1,558,566,408.381,413,884,445.1110.231,394,717,048.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568,938.345,815,328.58872.7631,683,406.4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837,833.177,754,173.56620.1029,013,486.8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832,397.99191,642,036.96-22.86126,187,570.1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090.60增加4.49个百分点3.3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40.03700.000.1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40.03700.000.15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292,949,553.85371,162,836.70433,194,942.53461,259,075.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5,688.306,269,401.8424,312,828.2217,721,019.9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513,716.393,849,912.0225,031,005.1820,443,199.5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15,638.2020,726,443.51-6,344,218.68135,965,811.36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0,486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1,253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周晓南-15,170,00046,264,24017.8800境内自然人
周晓东-13,000,00042,839,60016.550质押17,100,000境内自然人
周锦涵13,000,00013,000,0005.0200境内自然人
宁波沪通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沪通悟源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3,000,00013,000,0005.0200其他
白秋美06,330,2402.4500境内自然人
上海乾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乾瀛价值成长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5,858,5855,858,5852.265,858,5850其他
上海乾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乾瀛价值成长10号私募证4,545,4544,545,4541.764,545,4540其他
券投资基金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1,296,2004,072,1841.5700其他
董华芳2,587,8783,787,8781.463,787,8780境内自然人
舒钰强2,525,2522,525,2520.982,525,2520境内自然人
陈蓓文2,525,2522,525,2520.982,525,2520境内自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周晓南与周晓东系兄弟关系;周晓南与周锦涵系父子关系。除此之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5,856.6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0.23%;本期毛利率为

16.35%,较上年同期增加2.58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5,656.8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72.76%,利润增长的原因主要系 :

1、公司与大客户的合作进一步加深,本年度电子级胶粘材料销量进一步加大,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22年增长10.21%,毛利率基本上持平。

2、公司主要产品工业级胶粘材料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22年增长8.63%,毛利率增加

4.32%。

3、本年度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2.58%,毛利率大幅增加的原因是:一方面公司进一步加强全面成本管控,加大公司集采平台的建设,有效的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从而增强了产品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技改,产能和效率得到不断提升,有效降低能耗及运营成本,增加产品的盈利能力。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