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安必平: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4-23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开展科创板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推动上市公司持续优化经营、规范治理和积极回报投资者,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信心提振、资本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神要求,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制定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强化市场竞争力,保障投资者权益,稳定股价,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主要措施如下:

一、 专注肿瘤筛查和诊断领域,巩固提升公司主业竞争力

公司始终聚焦肿瘤筛查和精准诊断的产品及服务,已搭建液基细胞学(LBP)、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数字病理、常规病理等系列产品线,较为完整地覆盖从细胞形态到蛋白表达、基因检测等不同诊断层次的临床需求,公司已有近800个病理诊断相关注册/备案产品,可用于多种肿瘤的筛查及诊断。

(一)宫颈癌筛查及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2023年1月,国家卫健委发文《关于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50%;到2030年,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70%。并提出要促进新技术参与宫颈癌防治,积极推广宫颈癌筛查和诊疗适宜技术,探索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宫颈癌筛查和诊疗服务流程。中华医学会妇幼保健分会2018年编写发表的《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指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式。随着医学诊断与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宫颈癌筛查新技术应运而生并被广泛接受,2024年3月美国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会(ASCCP)重磅发布了第一个创新的“持久指南”(Enduring Guideline)——《使用p16/Ki67双染检测来管理HPV检测阳性个体的推荐》,用于优化宫颈癌初筛结果异常后的分流及管理。p16/Ki67双染检测技术已经日趋成熟,随着国外指南的纳入,预计国内临床端使用也将逐渐规范并扩容。

公司已完整覆盖细胞学检查、HPV检查、p16/Ki67双染检测宫颈癌筛查技术,

是国内少数能提供筛查、诊断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在病理科市场实践中受到临床医生推荐。在细胞病理层面,公司的液基细胞学产品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诊断,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在分子病理层面,公司的HPV荧光18型可以一管扩增《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规定的HPV型别,自动化程度和敏感性显著提高,而HPV分型28型产品可以实现28种型别分型检测,即在一次检测中,除判断是否感染HPV病毒外,还可直接得出所感染的HPV病毒亚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在免疫细胞层面,公司的p16/Ki67双染检测法可用于HPV和细胞学筛查中,对高危HPV(不分型)阳性或其他12种高危HPV亚型阳性,细胞学结果为NILM、ASC-US或LSIL人群进行分流,降低阴道镜转诊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精细分层管理,进而实现早期干预治疗。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消除宫颈癌的战略目标,针对基层妇幼保健医院在落实国家宫颈癌筛查政策实际行动中遇到的困难,本着更高效、实惠、可及的原则,公司开发出涵盖“细胞学试剂+制片设备+扫描仪+AI判读”的宫颈癌筛查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将继续实施攻守战略,开拓现有客户增量需求、进攻大三甲医院替代进口品牌、加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体检市场的延展。

(二)细胞、分子、蛋白等多技术联合诊断

病理诊断作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需要从形态、免疫、分子等多个层面来对肿瘤的良恶性、亚型鉴别、靶向药物、预后判断等作出精准评估,方能对肿瘤进行精准治疗。公司同时拥有细胞学诊断、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等技术平台,掌握液基细胞学(LBP)、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HC)等核心技术,在诊断技术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方面,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荧光原位杂交(FISH)平台已有400多个荧光原位杂交探针试剂,其中包括三类医疗器械8个,一类医疗器械181个,涵盖实体肿瘤、血液肿瘤、生殖健康等诊疗相关的应用场景;免疫组织化学(IHC)平台拥有400多个抗体试剂,共获得2个三类注册证和504个一类产品备案证。公司共开发出近800个病理诊断相关注册/备案产品,覆盖宫颈癌、乳腺癌、肺

癌、淋巴瘤、白血病、软组织肿瘤等数十个癌种,取得的医疗器械备案证或注册证数量位居行业前列。此外,针对肺癌ALK基因重排检测试剂盒(荧光原位杂交法),针对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免疫组织化学法)即将在2024年完成伴随诊断三类证注册申报。随着对肿瘤发病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肿瘤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靶点不断出现和更迭,公司可以快速根据新靶点、新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如在荧光原位杂交(FISH)产品领域,目前公司可以针对新的分子靶标设计和快速合成相关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实现个性化定制,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客户使用公司FISH探针发表的文献累计147篇,其中报告期内发表34篇。文章发表于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包括美国外科病理学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等专业病理学期刊。

2024年,公司将继续加深各技术平台的联动,从单一技术检测到提供某一癌种筛查、诊断的多技术、多靶点联合检测方案,给临床医生更科学、更明确的诊断支持。

(三)加强病理自动化、标准化,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跨界优势

病理诊断可分为取样、制片、染色、诊断四个环节,取样环节是否取到病变细胞、制片及染色后成片是否清晰都会直接影响最终的诊断结果,因此对制片的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病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高,越能在制片和阅片的过程减少人工干预,让病理科技术员操作标准化,提高样本一致性,进而为诊断准确性提供保证,也能促进医疗机构的诊断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因此病理科“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重要趋势。公司紧抓这一趋势,自主研发一系列病理自动化设备、病理扫描仪、病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高病理科制片、诊断效率和质量,借助AI人工智能判读的前沿性研发,拓展增量市场空间,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壁垒。

公司研发的沉降式液基细胞学一体机、膜式细胞学一体机、全自动免疫组化一体机均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可以在2024年获证批量投入市场。一体机可以融合此前多机功能,不仅能节省病理科设备的空间占用,同时可以提高样本的流转效率,减少人工依赖。另外,公司自主研发的通量为240片的“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病理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软件”已陆续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并推向市场。同时为适应大型医院对片量的需求,公司升级通量为480片的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将在2024年获证,加快推进病理科实现“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

(四)基层病理科发展提速,病理共建服务大有可为

国家卫健委于2021年11月发布《“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总体目标。县级医院升三级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配置病理科。为积极响应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的政策,全面提升基层医院病理科诊断能力、公司积极利用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所和病理诊断中心资质,参与各地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通过病理共建业务,进一步加强了公司与医联体核心医院的业务联动,从原有的单一销售关系进一步深化为赋能关系,既增加了与三级带教医院的合作广度,也通过帮扶带教下级基层医院,加强了公司业务下沉,提高了合作深度。2023年下半年公司组建了专业的共建团队,完成了统一规范化培训,并制定了明确的岗位分工、培训流程,2024年将继续加大力度拓展病理共建市场,不断完善共建扩容的人才培养程序。中长期来看,公司希望通过专业的团队、清晰的市场定位,实现病理共建业务在点数以及收入上稳健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将把病理科共建业务作为战略核心业务之一,将公司成长有机融入国家整体经济战略布局,以此打造以科研为驱动力,高效、有序、持久的病理诊断产品加服务的双轮驱动盈利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 加强研发项目管理与投入,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

为提高研发转化效率,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公司从职能划分、流程管控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了研发部门管理,从职能上划分为三大研究院,分别是基因诊断研究院:主要负责包括PCR、FISH等基因诊断技术的产品研发及创新;设备研发研究院:主要负责组织病理、细胞病理、IHC、PCR、FISH等所有产品线相关及病理科常规设备的研发及创新;蛋白及形态研究院:主要负责蛋白、细胞学、形态学、伴随诊断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区域上则从市场推广、职能匹配等综合因素考虑,在全国分设三个研发中心,其中广州是试剂、设备和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上海是伴随诊断研发中心,苏州是数字切片扫描系统研发中心,三大研究院交叉

分布在三个研发中心,完善了在技术层面、地域配合、流程管控等多层面的协同机制。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夯实研发平台,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研发技术转化率。加强研发项目管理,严格审核新项目立项,快速推进已有项目注册报证商业化进程;持续加深科研团队建设,不断完善产品研发机制,落实科研奖励机制和产品研发流程管理体系;增加公司基因诊断、蛋白及形态、设备研发三大研究院的协同效应,充分利用广东省病理诊断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重大科研项目。

三、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24年,公司将积极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建立严格的信用政策,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定期与销售人员沟通各客户应收账款情况,加大催收力度,持续监控逾期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为确保存货水平与销售需求保持一致,公司将持续监控各产品的市场销售与生产情况,保持合理的存货水平,避免资金被不必要占用。

公司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能。在募集资金管理方面,在不改变募集资金使用用途、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并有效控制资金使用风险的前提下,对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自有资金管理方面,在满足公司日常经营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利用闲置的自有资金购买可转让大额存单及银行理财产品。公司将持续通过安全、高效的资金管理,增加资金效益,更好地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四、 完善公司治理,保障规范运作

公司积极响应证监会于2023年8月颁布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在2023年12月完成了公司《独立董事工作细则》的修订,并完成了独立董事的调整,保障在任独立董事均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及公司《独立董事工作细则》规定的任职资格与条件。公司将及时向独立董事汇报经营情况和重大事项,并提交相关文件,继续为独立董事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切实保障独立董事的知情权,强化独立董事对公司的监督体系。

2024年,公司将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规范运作水平,积极组织董监高参加证监会、上交所及浦江大讲堂、广东证监局等监管机构举办的培训,实现董监高培训全覆盖,确保董监高熟悉证券市场知识,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风险意识和自律意识,引领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五、 提高信息披露工作质量,持续加强投资者沟通交流

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规定,持续健全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及时、公平地披露信息,并保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

2024年公司将聚焦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做到简明清晰、通俗易懂,通过PPT、演讲等方式,结合图文、表格、官方公众号等形式,增强信息披露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披露理念,重点突出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针对性,披露对投资决策有价值的信息,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认同感。

此外,公司积极通过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股东大会、投资者交流会、现场调研、投资者热线电话等多样化渠道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与互动,切实保障投资者沟通渠道顺畅,传递公司投资价值,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建立起稳定、长期信赖的关系。

六、 重视投资者回报,分享公司价值成长红利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制定的利润分配政策进行稳定、可持续的现金分红,上市以来持续进行现金分红,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到6,440.46万元,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30%。

2024年4月22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全票审议通过了《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2023年度,公司以总股本为基准,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现金红利14,035,154.85元(含税)。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公司将继续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统筹好经营发展、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落实打造“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回报机制,与广大股东共享公司发展成果。

七、 强化管理层与股东利益共担共享

公司制订了《薪酬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修订,公司管理层薪酬和公司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个人绩效目标考核结果挂钩,根据公司战略方

向、年度经营计划和经营管理目标,结合平衡记分卡四个维度——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运营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制定各部门关键指标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确保公司管理层与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绑定。2024年,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强化管理层责任,始终坚守诚信经营的原则,完善职能齐备、相互制衡的治理架构,建立权责分工明确、规范高效的工作流程和程序,明确各个层级和部门的职责和目标,形成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八、 其他事宜

2024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是基于目前公司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判断,未来可能会受到国内外市场环境因素、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4月22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