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海晨股份:2024-0152023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4-22

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一、 报告期内经营情况概述

2023年,受地缘政治冲突、货币政策收紧、多国通胀持续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需求有所减弱。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析,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约为3%,低于2022年3.5%的增速水平,预计2024年全球增速将进一步减缓至2.9%。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全球贸易更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贸易萎缩1万亿美元,同比下滑3%。公司主要下游行业之一的消费电子行业在2023年内也处于调整周期,根据Canalys数据,2023年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总数为2.47亿台,较2022年下降13%。公司另一主要下游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相比前一年明显放缓。根据EVTank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

35.4%,明显低于2022年61.6%的全年增速。

国内方面,2023年GDP同比增长5.2%,但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全年国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6%。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全年平均值为49.9%,低于50%的分界线。消费电子行业数据方面,Canalys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PC(不含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为4120万台,同比下降17%。

海空运价格受到需求走弱、运力供给上升等因素影响,相比去年均有明显下降。2023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937.29点,同比下降

66.4%。2023年全球航空货运需求(按货运吨公里计)同比下降1.9%,较2019年下降3.6%。根据World ACD数据,年内全球平均航空运价相比2022年同比下降19%。

面对国内外需求不足的宏观环境、全球PC销量下降13%和中国PC销量下降17%的产业背景,以及部分行业供应链从全球化向本土化转移的国际趋势,2023年,公司在核心管理层领导下,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数字化为基石、以智能仓储为载体,坚持科技创新、精益管理,努力实现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基本

持平。同时,受到下游需求减弱、人力成本上升、新项目及2022年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2023年公司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货运量171万吨,同比增长5%;报关票数78万票,同比增长8%;进出仓750万托,同比增长16%。

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2,828.19万元,同比上升1.55%;实现归母净利润28,114.97万元,同比下降21.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376.85万元,同比下降14.46%。若扣除特殊因素(一是2022年下半年启动的A项目处于导入期,2023年全年累计亏损4,064.86万元,至年底时初步实现盈亏平衡;二是人力成本有所上升,影响金额约为2,406.26万元),则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仅略有下降。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857.06万元,同比提升

38.5%,现金流进一步优化。截止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423,813.20万元,净资产为297,218.12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9.9%,经营情况稳健。

单位:万元

年 名称2023年2022年同比变化 金额同比变化 (%)三年复合 增速(%)
营业收入182,828.19180,035.822,792.371.6%11.6%
归母净利润28,114.9735,819.19(7,704.22)(21.5%)(4.7%)
归母扣非净利22,376.8526,159.42(3,782.57)(14.5%)2.7%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46,857.0633,829.4213,027.6338.5%13.0%
总资产423,813.20371,380.6752,432.5314.1%28.4%
净资产297,218.12274,977.9522,240.168.1%17.9%

2023年,公司继续大力推进“新基建、碳中和、机器换人”战略,年内多项新自动化仓库投入使用。深圳光明一号自动化仓库、二号自动化仓库、合肥新站仓储基地先后正式运营。此外,下半年公司还新开工了深圳N6项目和常州武进

项目的土建工程,建成后,两个项目将进一步增加公司在上述地区的生产性物流保障能力。2023年,公司发布了首份《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报告》,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建和谐生态,不断创造可持续发展新成就。

2023年,公司聘请了李世鹏博士作为首席科学家,目前公司已经凝聚了由物流、智能制造、半导体、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组成的跨专业技术人才团队,核心研发人员均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台湾中央大学、中国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等知名院校,拥有丰富的技术基础和行业经验。此外,公司计划在深圳和苏州成立数字孪生和物流机器人研究院,进一步加强公司在物流模拟仿真和物流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被江苏省工信厅评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

2023年,公司完成了对盟立自动化(昆山)有限公司(简称“昆山盟立”)的收购,12月31日完成并表。合并后,海晨公司将原有自动化集成业务与昆山盟立业务整合至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海晨盟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盟”)。海盟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及液晶面板AMHS领域的天车、无人搬运车、举升机、智能存储柜等,以及物流和零售智能装备领域的穿梭车、提升机、轨道式密集货架等。公司未来将长期以科技创新为宗旨,深耕半导体、显示面板、电商物流等行业的物流自动化业务,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可控、国产替代能力的智能物流装备和自动化领导企业。

此外,公司本年还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去中心化管理,实现了内部经营管理“小前台、大中台、轻后台”的管理模式,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经营效率。

海晨公司正在从以IT系统和自动化能力为核心的生产性物流服务公司,向物流科技装备制造并运营物流服务转型。未来,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生产性物流服务、AMHS设备与物流机器人制造业务、物流自动化集成业务。三个业务板块紧密关联、互相促进。至此,海晨公司将可以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与生产制造相关的全链条物流设备、物流运营与自动化集成业务,为客户提供数字化、一体化、端到端的生产性物流服务和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

二、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及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现代服务业,细分领域是制造业生产性物流,公司为先进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一体化、端到端的生产性物流解决方案。

1. 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推动制造业和生产物流行业新一轮技术

升级革命

根据IDC研究,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支出规模达到147.5亿美元,约占全球总规模十分之一,预计2026年中国AI市场将达到264.4亿美元,2021 -2026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超过20%。

2023年8月,工信部发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已应用于医疗、金融、教育、制造、交通等多个领域,为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变革。

大模型、生成式AI和数字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推动生产性物流行业效率提升的“新引擎”。

海晨公司作为国内制造业物流服务的重点企业之一,未来将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优化公司智能仓储和运输管理系统,改善智能排产系统,持续提升整体经营效率。

2. 机器人技术加快普及提升,加速生产性物流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2023年1月,工信部联合六部委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指出:“研制自动导引车、自主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自动码垛机、智能分拣机、物流无人机等产品。推动5G、机器视觉、导航、传感、运动控制、

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支持传统物流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仓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配送等环节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打造以机器人为重点的智慧物流系统,提升商贸物流数字化水平。”在生产性物流行业,智能机器人和智能物流装备等技术发展,正在推动行业构筑新质生产力。这些技术应用在提升物流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运营成本,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海晨公司长期重视研发创新,特别是智能机器人和智能物流装备在生产性物流领域的应用,先后打造了多个自动化仓储基地,目前公司拥有的智能仓储总面积在细分行业内处于较为领先。公司未来还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努力加快发展海晨新质生产力。

3.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2023年面临下行压力,但2024年开始有望逐步企稳回

暖,AI产品和换机周期将推动行业复苏增长消费电子行业是公司下游主要客户行业之一。2023年,全球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均承受压力。根据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2023年全年全球PC市场出货总量为2.47亿台,较2022年下降13%。其中,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PC(不含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为4120万台,同比下降17%。根据IDC统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7亿部,较2023年下降3.2%。

展望2024年,全球各大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消费电子市场将迎来触底回升。根据Gartner预测,2024年全球个人电脑总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504亿台,较2023年增长3.5%。根据IDC,全球个人电脑市场2024-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到2.4%。在智能手机市场方面,DIGITIMES Research预计5G换机潮及新兴市场智能型手机需求有望推升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回暖至11.4亿支水平,预计同比成长5.4%。

特别地,研究机构普遍对AI PC和AI手机未来的发展潜力保持乐观。Gartner预计到2024年底,生成式AI智能手机和AIPC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4亿台和5450万台,分别占到2024年基础和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2%以及PC出货量的22%。

面对近年行业周期波动,海晨始终坚持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强化成本管控,坚持创新发展,体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未来下游景气度的逐步回升,也将推动包括海晨在内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企业迎来新的业务增长驱动力。

4. 国家大力推动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促进,持续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会议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物流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其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通过调结构、促改革,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有助于保障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为物流降成本提供坚实的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4%,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提处于较高水平,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海晨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构建客户满意、经营卓越、智慧绿色的生产性物流体系,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科技赋能,有效降低运输、仓储和管理成本,助力国家社会物流成本稳步降低优化。

(二)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2023年面临下行压力,但四季度起逐步企稳回升,AI PC和AI手机有望推动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重回增长。根据Canalys数据,2023年全年个人电脑(PC)出货量总数为2.47亿台,较2022年下降13%,其中中国区出货量为4120万台,同比下降17%。但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首次同比增长3%,结束了连续七个季度的同比下滑。此外,IDC统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7亿部,较2023年下降3.2%。根据Gartner预测,2024年全球个人电脑(PC)的总出货量将达到2.504亿台,较2023年增长3.5%,手机市场也有望企稳回暖。

消费电子行业是海晨公司重要的下游客户行业。受外部宏观环境不利影响,2023年面临一定的下游行业下行压力。

但未来看,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机周期和AI PC、AI手机等人工智能产品的销量增长,将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未来增长提供新的驱动引擎。根据Canalys预测,到2027年,全球AI PC出货量将超过1.7亿台,驱动新一轮消费电子产品上升周期。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消费者换机周期的到来,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周期,也将推动包括公司在内的生产性物流企业业务规模逐步回升。

2. 扩展智能物流装备制造和物流自动化业务,构建业务增长新引擎

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业和物流自动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相关研究,2022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约为2807亿元,2023年全年同比增速约为11%,继续维持较快增长趋势。从全球范围来看,亚洲地区是工业自动化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受益于庞大的经济总量、聚集的制造产业集群等因素,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需求较为旺盛。

国家将制造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旨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质量提升,为工业自动化市场提供了政策指引和有力支持。与此同时,“工业4.0”理念深化,也促进了工业自动化设备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年内,公司完成了对昆山盟立的合并。通过收购昆山盟立并整合海晨原有物流自动化业务板块,不仅加强了公司在物流自动化领域的布局,还帮助公司进入智能物流装备制造业务,为公司业务扩展注入了新的动能。随着物流自动化市场不断扩大和技术不断进步,公司未来有望在这个领域取得新的增长。

3. 科技赋能、智慧创新,助力公司发展生产性物流新质生产力

对海晨业务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公司自创立以来,高度重视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重点研究机器人、智能装备和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物流生产效率提升的巨大推动作用,并结合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技术,持续扩大公司在生产性物流业务领域的领先优势。

在仓库运营中,海晨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和物流信息化系统,实现仓库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等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仓库使用效率,减少仓库面积,从而减少土地冗余占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公司通过实现数字化管理和“机器换人”,减少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了员工在物流作业中的伤亡风险,保障了职工权益。在运输管理中,海晨通过实时监控和路线规划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输效率和准确性,降低车辆的空驶率和提升车辆的装载率,减少了能源消耗,进一步改善了运输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2023年,海晨在原有物流自动化设计、规划和集成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智能物流机器人及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更加增强了公司在智能仓储领域多年以来积累的技术优势。年内,通过公司物流自动化能力,公司在多个项目中进一步提升了仓库作业效率,降低了冗余人员投入,帮助客户实现物流成本降本增效,助力发展生产性物流服务新质生产力。

4. 积极拓展海外布局,打造国内国外业务增长双轮驱动力

公司在2012年就首次布局海外,建立了泰国子公司。近年来,海晨新增的海外营业网点还包括越南、德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海外布局不仅拓宽了公司的业务范围,也加强了与全球客户的联系与合作,为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海晨公司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覆盖亚洲地区、辐射欧洲地区的海外营业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使得公司能够更加便捷地为客户提供全球化的生产性物流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近年来,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布局海外”的速度有所加快。海晨作为中国生产性物流服务的头部企业之一,将有机会跟随客户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实现公司海外业务的进一步扩张。

三、公司未来经营规划

1. 战略发展方向

未来看,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等发展战略,致力于为先进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一体化、端到端的生产性物流服务和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构建服务制造企业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全链条的业务体系,努力发展成为国内生产性物流与物流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企业。

2. 2024年经营计划

? 重点深耕优势行业,积极拓展新兴行业

生产性物流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深耕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现有重点优势行业,并积极拓展其他新行业机会。公司将主要聚焦于先进制造业客户的生产性物流项目,围绕客户生态拓展上下游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生产性物流服务。物流机器人和物流自动化业务方面,公司将紧抓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机会,强化公司在半导体、显示面板及智能物流等领域产品优势,为客户提供技术领先的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助力我国高端制造企业实现物流管理的全链条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强化技术领先优势

科技创新始终是海晨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公司数字孪生和智能物流机器人研究院,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大力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更新现有产品性能,加快产品迭代更新,不断提升公司核心产品的技术优势和核心设备的自主可控生产能力。

? 强化精益运营管理,科技赋能改善效率

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运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保持公司产品竞争力和价格优势。例如,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仓储货物排列、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仓库数字化水平、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运输及仓储数据挖掘分析、优化订单处理流程等,不断提升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公司将以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借助科技赋能不断提升生产效率。

? 打造科技低碳物流,绿色创新引领发展公司将绿色能源应用于自动化仓储设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和技术,通过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对仓储物流过程的优化和精细化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通过优化物流网络结构,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广环保型包装材料,如标准托盘、可回收物料周转箱等,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监控,从设计、生产、运输、使用到废弃的全过程考虑,优化各环节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2024年4月19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