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恒逸石化: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4-20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全文证券代码:000703 证券简称:恒逸石化 公告编号:2024-031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享有利润分配权的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恒逸石化股票代码000703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郑新刚赵冠双
办公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全文

路260号南岸明珠3栋16楼董事会办公室路260号南岸明珠3栋16楼董事会办公室
传真(0571)83871992(0571)83871992
电话(0571)83871991(0571)83871991
电子信箱hysh@hengyi.comhysh@hengyi.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概述

恒逸石化(股票代码:000703.SZ)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炼油-化工-化纤”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聚焦核心主业,以“一滴油,两根丝”战略方针为核心,前瞻布局文莱炼化项目,打通从炼油到化纤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国内独有的“涤纶+锦纶”双“纶”驱动模式,并持续发挥“上下游协同、境内外联动”的综合竞争优势,构建了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的柱状均衡产业结构。

为深化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恒逸石化近年来持续推进从“产业恒逸”向“科技恒逸”的战略转型,围绕公司核心业务领域,逐步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稳步推进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研发以及工艺过程的创新优化,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以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驱动力,向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炼油-化工-化纤”民营跨国产业集团的宏伟目标昂首前进。

(二)公司三大业务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实现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聚焦化工行业,2023年前三季度,化工行业景气度先抑后扬,第四季度回落至全年中位水平。截至2023年12月29日,中国化工产品价

格指数为4,635,低于近十年中位值4,696及平均值4,657,仍然处于行业周期低位水平。

数据来源:WIND

1、炼化行业

2023年,在地缘政治、美国加息预期、主要原油生产国减产、银行业危机等多重因素博弈下,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总体在70-95美元/桶区间运行,整体呈现宽幅震荡走势。

数据来源:CCF

(1)东南亚成品油市场需求缺口较大,供应紧张局面短期难以改善根据IEA报告,亚洲仍然是主导石油需求的重要区域。从需求端来看,东南亚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反而成为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净进口市场,此外澳洲也需要进口成品油。另外,2020年IMO新标实施,对全球航运业产生较大影响,新加坡作为主要的船运基地,航船燃料的燃油硫含量受到强制限制,部分MGO(船用柴油)需要替代船用燃料油,存量替换空间释放,东南亚柴油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4年1月公布的最新预测,2024年东盟GDP增速仍然将保持较高水平,其中印度尼西亚预计GDP增速为5.0%,菲律宾预计GDP增速为6.0%,依然大幅高于全球水平,经济预期的良好态势或将进一步带动炼化产品需求的增长。

从供给端来看,相较国内成品油供给过剩状态,东南亚成品油市场缺口较大,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状态。根据Platts数据,2020 -2023年期间,受公共卫生事件和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东南亚和澳洲地区有超过3,000万吨的炼能退出市场,东南亚部分炼厂仍然存在装置建设较早、技术老旧、管理不善、政府补贴负担较重等不利影响;叠加全球环保政策趋严,炼化企业对炼厂的扩产意愿不足,资本开支计划趋于谨慎,未来炼厂产能增长有限。根据IEA预测, 2028年前,东南亚地区炼能将总体保持不变。

(2)新加坡市场成品油裂解价差维持高位运行,炼厂盈利有望提升

作为东南亚炼厂盈利风向标,从2022年至今新加坡市场成品油裂解价差来看,2022

年,受地缘政治、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及下游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成品油裂解价差年内波动明显;2023年,受地缘政治影响而重塑的全球成品油市场供需格局基本保持稳定,成品油裂解价差振幅减小,并于二季度开始出现明显提振。2024年以来,新加坡成品油裂解价差仍然保持高位稳定运行,文莱炼厂盈利能力有望实现持续稳健提升。

数据来源:Platts平台

2、PTA行业

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国内PTA需求中95%用于聚酯行业。随着我国不断提升PTA自主产能,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国及消费国,在全球PTA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根据CCF数据,2023年中国实际新增PTA产能1,000万吨,产能增速由2020年的

18.5%降至2023年的12.8%,产能扩张持续放缓。CCF预测2024年中国PTA产能投产速度将继续放缓,产能增速预计下滑至6%。

此外,中国在全球PTA市场份额稳步提升,PTA出口稳中有升。根据CCF统计,2023年国外PTA行业并未有新增装置投产,中国PTA产能占亚洲PTA产能比重约为76%。未来几年,中国PTA产能占亚洲及全球的比重仍将呈现上升态势。海外市场,如孟加拉国、土耳其等国家对聚酯产品的需求较为旺盛,中国PTA出口量持续增长。

3、聚酯行业

聚酯纤维主要用于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行业发展与纺织化纤行业下游

需求紧密相关。

(1)下游需求景气度提升明显,带动聚酯产品需求稳步释放

2023年,在原油价格波动趋缓、国内经济稳步恢复的背景之下,纺织与服装行业景气度提升明显,带动聚酯市场产销两旺,呈现高增长局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7.2%,较上期增加7.4个百分点;中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加12.9%,较上期增长19.4个百分点。展开来看,2023年下半年,中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出现明显的边际回暖趋势,自8月开始,环比增速均保持正增长,尤其是11月环比增速高达24%,创下年内环比增速新高,目前需求仍然保持较好态势,显示出强劲的恢复势头。出口方面,受到全球经济弱复苏、地缘政治、供应链调整等多方面影响,2023年纺织品服装整体出口金额略低于2022年水平,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936.4亿美元,较上期相比下降8.1%,但出口额依然高于2019年,总体保持较高数值,海外市场仍然是我国纺织与服装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注:为了消除春节假期不固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增强数据的可比性,国家统计局不单独开展1月份统计数据的调查,1-2月份数据一起调查并发布。

在纺织与服装行业高景气度加持下,聚酯纤维需求超预期释放,生产高负荷运行,产量增速创近十三年新高。根据CCF数据,2023年涤纶长丝需求增长强劲,且需求增速远高于产能增速,有利于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根据CCF数据,2023年涤纶长丝表观需求量为3,668万吨,同比增长22.8%,需求端景气度显著提升;年内净新增产能为385万

吨,全年产能达到5,168万吨,同比增长8.0%;全年产量共计4,060万吨,同比增长

22.7%。

数据来源:CCF

(2)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出口保持较高增速

近年来,聚酯产品因其优良性能,广泛用于服装、工业等领域,深受国际市场的青睐,其中长丝、瓶片等产品的需求量较大。中国聚酯行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及成本控制等方面优势突出,并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中国聚酯产品的出口保持较好态势。根据CCF统计,2023年中国聚酯行业(包含涤纶长丝、涤纶短纤、聚酯切片、聚酯瓶片、聚酯薄膜)出口总量为1,116万吨,同比增长13.0%,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其中,涤纶长丝出口量为399万吨,同比增长20.7%;涤纶短纤(含原生和再生涤纶短纤)出口量120.5万吨,同比增长21%;聚酯切片出口量85.5万吨,同比增长

12.4%;聚酯瓶片出口量约455万吨,同比增长5.6%。

数据来源:CCF

(3)落后产能持续淘汰,竞争格局进一步优化

需求持续回暖的同时,供给端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领军企业竞争力凸显。根据CCF统计,2023年有部分工厂或装置已经明确退出,全年涤纶长丝产能退出合计101万吨。行业内装置老旧落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工厂,未来将逐步退出行业竞争,落后产能出清可能提速。此外,伴随双碳政策及设备供应要求不断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将进一步加大,聚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持续得到优化。与此同时,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及规模优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经营效益有望提升。

(4)上游原料供应趋松,利润有望向下游聚酯端转移

聚酯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主要包括对二甲苯(PX)、精对苯二甲酸(PTA)以及乙二醇(MEG)。多年来,我国PX高度依赖进口,自主产能受限,而近年来伴随国内化纤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及技术突破,国内PX产能逐步提升,根据CCF统计,2023年国内PX产能为4,367万吨,同比增长21.4%。伴随产能的不断提升,国内PX进口依存度由2019年的50%降低至2023年的21.3%。

数据来源:CCF根据CCF统计,2023年全球MEG新增产能为395万吨,其中国内新增产能310万吨,国外新增产能85万吨,进口依存度由上期35.5%降低至30%,自主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从价格来看,2013 -2023年,MEG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近年价格处于低位,直接带来聚酯行业成本端的下降。国内PX、PTA及MEG产能的持续扩张,有利于产业链利润向聚酯行业转移。

数据来源:CCF

0%5%10%15%20%25%30%35%40%45%50%

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

20192020202120222023

2019-2023年中国PX产能(万吨)

产能-左轴同比增速-右轴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

2019-022020-022021-022022-022023-022024-02

内盘MEG现货日均价格走势图(元/吨)

(5)积极构建高端、智能、绿色化纤行业

“十四五”时期,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化纤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两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目标,指导化纤行业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面对新发展形势,化纤行业注重研发新技术推动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聚酯龙头企业建立了PTA-聚酯-纺丝-贸易的聚酯纤维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研发了数据驱动的纤维高效生产全流程智能管控技术,实现了规模化、柔性化、绿色化生产,以及高值高效的精细化管理。

(三)公司三大业务所处行业地位

1、炼化板块

作为民营大炼化企业中独树一帜的海外炼厂运营者,公司成功打造了民营企业中单个投资额最大的海外项目。未来,伴随公司文莱项目二期建成投产,公司有望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根据Platts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东南亚炼油产能约为2.71亿吨,与2022年保持一致。由于2023年炼油产品的盈利能力继续保持较好趋势,故无退出产能,但仍然低于2020年的2.78亿吨,其中恒逸文莱项目一期产能占总产能的3%。

恒逸文莱项目一期引进当时全球最大的单体单系列芳烃装置和全球第六套灵活焦化工艺装置,装置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较低,且更加清洁与环保,具有显著的后发优势。文莱项目二期建成后,在石化行业整体转型升级趋势下,炼化一体化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此外,由于东南亚各国未来新增炼化产能投放有限,且东南亚本身存在成品油缺口,预计未来供需将持续偏紧,文莱炼化项目有望大幅受益。

2、PTA板块

根据CCF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PTA产能为8,061.5万吨。公司作为PTA行业龙头企业,从北到南沿海岸线战略布局辽宁大连、浙江宁波和海南洋浦三地,拥有四大PTA基地,参控股PTA产能共计约2,150万吨。另外,根据CCF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PIA产能为55万吨,公司PIA产能30万吨。

3、聚酯板块

CCF数据显示,聚酯的大部分产能集中在亚太地区,而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聚酯总产能7,984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涤纶长丝产能5,168万吨,涤纶短纤产能943万吨,聚酯瓶片产能1,661万吨。公司参控股聚合产能共计1,111.5万吨,其中聚酯瓶片(含RPET)产能360万吨;聚酯纤维产能包括聚酯长丝633.5万吨、短纤118万吨。近年来,公司不断提升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集中推广差异化长丝产品,同时加快推广绿色环保新产品“逸泰康”,持续引领化纤行业的技术进步。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一)主要业务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聚焦石化化纤产业链,并持续发挥供应链服务、长期股权投资的“石化+”板块对主业的助力作用。

1、石化化纤业务

公司深耕石化化纤行业,已发展成为国内“炼化-化工-化纤”一体化民营跨国龙头企业。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延链、强链,持续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有效巩固了主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产品盈利能力,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成品油;化工轻油、液化石油气(LPG)、对二甲苯(PX)、苯、精对苯二甲酸(PTA)、己内酰胺(CPL)等石化产品;聚酯瓶片等包装产品及涤纶预取向丝(POY)、涤纶牵伸丝(FDY)、涤纶加弹丝(DTY)、涤纶短纤、聚酯(PET)切片等聚酯产品,产品广泛用于满足涉及国计民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刚性需求。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炼化设计产能800万吨,PTA参控股产能2,150万吨,参控股聚合产能1,111.5万吨,己内酰胺参股产能40万吨。

化工化纤主要产品产能情况分类

分类产品参控股产能(万吨/年)

成品油

成品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565

化工品

化工品PX、苯等化工品265
PTA2,150
PIA30
CPL40

聚酯产品

聚酯产品聚酯纤维751.5
聚酯瓶片(含RPET)360

2、“石化+”业务

面对国内外形势不确定性加大的严峻挑战,公司坚守“一滴油、两根丝”核心主业,通过构建“石化+”业务,全方位护航公司稳健发展。

(1)供应链服务提升产品运营能力

为降低全球地缘政治、能源安全等因素对产业链及供应链的负面影响,公司坚定不移地追求并打造兼具韧性和稳定性的供应链体系,提升供应链的自主把控力度,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确保公司战略稳步推进。公司持续加强供应链合作与服务管理能力,积极开展原料和产品的全面配送服务,线上以恒逸微商城和营销供应链系统为核心,线下以物流业务为支撑,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其中,智能物流管理平台(HTMS)是恒逸微商城功能化应用之一,协同价格查询、快捷下单、行情资讯、金融服务等配套服务,促使系统交易量持续爆发式增长。同时,公司开创性建立了全渠道物流管控体系,建设三方物流运输平台。此外,公司通过深度融合数智管理,加强数字化工厂建设,并通过大数据手段积极探索生产柔性个性化定制,打造灵活可控、高效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

随着公司文莱项目一期的持续稳定运营,公司积极开展配套海运业务,加快实施供应链服务一体化管理,形成“工厂—产品—仓库—物流—客户”的智能化供应链闭环系统,引领行业智能化供应链服务升级。

(2)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增厚公司利润

浙商银行于2004年正式成立,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已于2016年3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并于2019年11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A+H”上市银行。浙商银行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基础扎实、效益优良、成长迅速、风控完善的优质商业银行。随着浙商银行“A+H”布局的完成,以及发展战略的进一步优化,浙商银行将迎来加速发展,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根据浙商银行发布的2023年年报,2023年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为637.04亿元,净利润154.93亿元;截至2023年12月末,浙商银行总资产3.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1%。浙商银行以“一流的商业银行”愿景为统领,围绕“夯基础、调结构、控风险、创效益”十二字经营方针,聚焦四大战略重点,深入贯彻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的经营策略,举旗善本金融,引领金融向善,以智慧经营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经营发展持续保持稳健良好趋势。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单位:元

2023年末2022年末本年末比 上年末增减2021年末
总资产108,052,106,925.94111,964,797,711.33-3.49%105,514,058,363.19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资产25,211,150,840.0925,446,694,059.09-0.93%25,863,447,788.06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1年
营业收入136,148,114,082.34152,050,274,944.64-10.46%129,666,931,795.26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435,458,340.57-1,079,547,699.72140.34%3,378,328,289.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53,685,831.74-1,092,334,520.95104.91%2,728,828,428.31
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4,531,834,805.152,705,533,483.3667.50%7,720,521,139.40
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0.13-0.30143.33%0.93
稀释每股收益 (元/股)0.13-0.30143.33%0.90
加权平均净资产 收益率1.74%-4.31%6.05%13.45%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28,381,122,577.2835,935,125,699.8537,212,788,835.3834,619,076,969.8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46,332.3841,236,053.83130,208,150.81229,167,803.5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863,150.2165,147,441.32118,617,778.05-137,942,537.8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07,351,938.392,411,545,164.17-377,022,608.634,104,664,188.00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6,706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6,590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40.61%1,488,933,7280质押1,149,144,523
杭州恒逸投资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6.99%256,338,0270不适用0
上海胜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青城胜帮凯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他2.68%98,111,8010不适用0
兴惠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2.66%97,662,3830不适用0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其他2.38%87,167,7500不适用0
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华能信托·锦溢欣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其他1.96%72,030,3340不适用0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国有法人1.69%62,078,1970不适用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境外法人1.47%53,980,0630不适用0
杭州博海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博海汇金汇鑫8号证券私募投资基金其他1.36%49,936,9000不适用0
西藏信托有限公司-西藏信托-泓景2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其他1.30%47,841,1040不适用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前10名股东中,杭州恒逸投资有限公司为恒逸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1、公司股东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1,400,471,542股,还通过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88,462,186股,合计持有1,488,933,728股。 2、公司股东杭州恒逸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0股,还通过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256,338,027股,合计持有256,338,027股。 3、公司股东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0股,还通过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87,167,750股,合计持有87,167,750股。 4、公司股东杭州博海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博海汇金汇鑫8号证券私募投资基金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0股,还通过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49,936,900股,合计持有49,936,900股

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发生变化

单位:股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末发生变化情况
股东名称(全称)本报告期新增/退出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数量期末股东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及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的股份数量
数量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数量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
恒逸石化股份有新增00.00%00.00%
限公司-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新增00.00%00.00%
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华能信托·锦兴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退出00.00%00.00%
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退出00.00%00.00%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1) 债券基本信息

债券名称债券简称债券代码发行日到期日债券余额 (万元)利率
恒逸石化2020年度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恒逸转债1270222020年11月16日2026年10月15日199,981.52第一年0.2%、 第二年0.4%、 第三年0.6%、 第四年1.2%、 第五年1.5%、 第六年2.0%
恒逸石化2022年度公开行可转换公债券恒逸转21270672022年08月18日2028年07月20日299,978.84第一年0.2%、 第二年0.3%、 第三年0.4%、 第四年1.5%、 第五年1.8%、 第六年2.0%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恒逸转债”及“恒逸转2”利息已按时足额支付。

(2) 公司债券最新跟踪评级及评级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对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状况及公司发行的恒逸转债与恒逸转2进行了跟踪评级,维持公司AA+主体信用等级,并给予上述债券AA+信用等级。在本次可转债存续期限内,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将每年进行一次定期跟踪评级。

(3)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项目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增减
资产负债率70.42%70.83%-0.4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净利润5,368.58-109,233.45104.91%
EBITDA全部债务比9.55%6.26%3.29%
利息保障倍数1.100.5889.66%

三、重要事项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邱奕博2024年4月19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