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史丹利: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4-19

证券代码:002588 证券简称:史丹利 公告编号:2024-015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之后的可参与分配的总股数1,153,528,5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史丹利股票代码002588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胡照顺陈钊
办公地址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史丹利路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史丹利路
传真0539-62636200539-6263620
电话0539-62636200539-6263620
电子信箱huzhaoshun@shidanli.cnchenzhao@shidanli.cn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始终聚焦肥料主业持续稳健经营。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复合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提供专业的农化服务。公司的产品包括高浓度复合肥、中微量元素肥、水溶肥、缓控释肥、海藻肥、生物肥、有机-无机复合肥、作物专用肥、园艺肥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瓜、果、蔬菜和园艺花卉等。在经历了2022年行业的暴涨暴跌之后,2023年,行业波动逐渐趋缓,复合肥及原料价格全年呈下降的V字形走势。由于农作物价格的稳定和耕地面积的增加,肥料行业整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为了加速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农业农村部于2022年11月发布了《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方案要求进一步减少化肥施用总量,加强绿色技术和投入品的研发推广力度,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并大力推广新型功能性、增效肥料。根据方案,到2025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将更加合理,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应实现稳中有降。从总量来看,国内化肥施用总量已从2015年的6,022.6万吨下降到了2022年的5,079.2万吨,降幅达15.7%,复合肥施用量则从2015年的2,175.7万吨增长到了2022年的2,368.7万吨,增幅为8.9%。从化肥施用结构来看,氮磷钾等传统肥料的施用量在逐年下降,而复合肥等新型肥料的施用量则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从我国化肥复合化率来看,2022年国内化肥复合化率约为46.6%,比上年增加了2.4个百分点,比2008年增加了17.2个百分点。

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9万亿斤,较上年增长了1.3%,预计2024年国家对粮食产量的要求仍将保持在

1.3万亿斤以上。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共计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了954.6万亩,增幅为0.5%。耕地面积的增长和粮食高产的需求为肥料的施用提供了刚性支撑。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复合肥行业竞争格局逐渐向规模型企业间竞争过渡。复合肥规模型企业开始整合品牌、渠道、产能布局、产品、服务、研发、产业链、信息化、自动化等多方面优势,通过加强研发能力、完善产品结构、提高生产运输效率、提升农化服务技术水平、打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等多种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在品牌塑造、营销渠道建设、新产品研发、农化服务等方面积累形成了显著的竞争优势,逐步构建出“品牌+渠道+产品+服务”的综合经营模式。同时,公司正在布局上游磷产业链,相继在河北省隆化县和湖北省松滋市投资建设了磷化工项目,通过打通产业链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单位:元

2023年末2022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1年末
总资产12,782,482,045.5510,340,513,058.9923.62%7,972,436,883.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118,686,432.105,424,824,448.7612.79%5,032,588,468.22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1年
营业收入9,991,349,523.799,038,349,310.7910.54%6,435,968,498.9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741,951.93440,896,114.5158.94%425,225,098.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1,786,522.06405,463,847.8055.82%334,802,071.8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5,433,809.181,903,559,003.41-37.73%416,573,143.9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610.3860.53%0.37
稀释每股收益(元/0.610.3860.53%0.37
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20%8.46%3.74%8.80%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3,051,379,055.392,151,007,224.702,399,317,680.902,389,645,562.8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341,836.19184,435,558.00180,810,059.07121,154,498.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7,823,380.98173,166,837.91169,344,411.7781,451,891.4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427,588.73-272,074,598.001,470,753,300.94-49,672,482.49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4,238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3,142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高文班境内自然人23.12%267,518,8000质押118,830,000
高进华境内自然人15.08%174,435,840130,826,880质押55,550,000
高英境内自然人4.57%52,903,7600质押33,400,000
高文靠境内自然人4.23%48,903,7600质押24,450,000
高文安境内自然人3.57%41,343,5600质押20,460,000
密守洪境内自然人3.19%36,903,7600质押23,980,00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境外法人2.34%27,037,4030不适用0
古翠花境内自然人2.11%24,445,2000不适用0
北京益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益安富其他1.97%22,785,8040不适用0
家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法亚楠境内自然人1.14%13,215,1310不适用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1、高文班与高进华、高英分别为父子、父女关系,高文班与高文安、高文靠为兄弟关系,高文班、高进华、高文安、高文靠,高英、古龙粉、高文都共同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高文班、高进华、高文安、高文靠、高英、井沛花、密守洪为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密守洪、古翠花与高文班、高进华、高文安、高文靠、高英不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3、法亚楠与高进华为夫妻关系,法亚楠与高进华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4、除上述关系外,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构成关联关系和一致行动关系。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北京益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益安富家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共计持有公司股票22,785,804股,其中通过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共计持有公司股票22,785,804股。

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发生变化?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末发生变化情况
股东名称(全称)本报告期新增/退出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数量期末股东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及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的股份数量
数量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数量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增00.00%27,037,4032.34%
古翠花新增00.00%24,445,2002.11%
高凯丽退出00.00%00.00%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成策略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退出00.00%4,333,1000.37%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肥料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9,134.95万元,同比增长10.54%,营业成本824,530.19万元,同比增长6.36%,管理费用36,474.30万元,同比上涨23.85%,销售费用40,556.97万元,同比上涨20.33%,财务费用-9,798.35万元,同比下降43.84%,实现营业利润81,722.32万元,同比增长59.56%,实现利润总额82,351.07万元,同比增长

65.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74.20万元,同比增长58.94%。

2023年,公司灵活调控原料库存,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不断赋能经销商,在产供销的高效协同下,公司业绩实现了稳定增长。2023年,公司共销售肥料313.14万吨,同比增长16.93%,其中销售复合肥296.99万吨,同比增长

18.26%,外售磷酸一铵16.15万吨,同比下降3.12%,园艺肥实现全网零售额8,235.4万元,同比增长25.4%,全年累计售卖件数324万件,同比增长29.6%。

(2)产供销保持高效协同

2023年,原材料价格呈现出下降的V字形走势。年初原料价格窄幅震荡,自3月中旬开始逐渐走低,直至7月中下旬才止跌缓慢上涨并持续震荡至年底,但下半年价格明显低于上半年。公司通过实时研判原料价格变动趋势,实施动态原料库存管理策略,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坚持高效的营销策略,经过产供销之间的密切高效协同,公司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经营目标。

(3)不断扩大“三化”覆盖面,继续推行降本增效

今年,公司继续在各生产基地范围内推进“三化”工作。在生产方面,公司今年着重推进散料库、半自动/全自动包装以及AGV叉车项目。在物流运输方面,公司正在进行智能物流、智能计量项目的研究应用,并探索7字形托盘结合RFID芯片的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物流及智能计量项目已经实现了各生产基地全覆盖。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生产运营监控调度指挥中心、视频汇聚、安全/设备能源信息化已经在分子公司中实现了全覆盖并且持续进行优化。在产品质量信息化方面,公司开发了复合肥产品信息追溯系统以及Lims系统,并成功实现了生产基地的全覆盖。

公司始终致力于降本增效,并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当阳公司成功地将高塔蒸汽冷凝回收用于液体肥生产、液氨蒸发器及软水制造等领域,从而显著提高了蒸汽利用率,使得吨蒸汽用量较之前降低了34kg/t。高塔车间通过引入粉体流冷却装置,替代了传统的冷却机和除湿机,这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大幅降低了电能消耗,总用电功率仅为之前设备的十分之一。

(4)产品结构持续升级,肥料新品不断推出

今年,公司在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的同时,不断研发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升级现有产品方面,公司今年重点对水溶肥产品进行了升级,在水溶肥产品的基础上,特别添加了多种增效助剂,升级后的水溶肥更能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求,提高种子活力,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从而提升果实口感,达到改良土壤、保水保肥的目的。

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公司今年主要在有机肥和稳定性肥料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公司推出了以腐殖酸为主要原料的矿源有机肥,该肥料在规避了传统动物源有机肥存在的发酵腐熟不彻底、有机质不稳定、重金属污染环境等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有机肥的肥效,为实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公司还推出了稳定性肥料Ⅲ型产品,通过添加复合抑制剂,不仅能够延缓酰胺态氮向铵态氮的转化,还能延缓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从而延长氮肥肥效期,提高氮元素利用率。

(5)农化服务持续推进,土壤检测有序开展

公司农化服务聚焦于重点市场和大户开发,通过示范观摩和大户服务,增强公司与种植户的紧密联系,以点带面,扩大示范带动效果。农化服务团队全年共参与会议支持经销商和种植大户2135场次,全面开展21个整村推进计划,跟踪服务大户270户,召开现场观摩会169场。

为响应国家减肥增效的号召,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于2019年启动了“蚯蚓测土·整村推进”项目,公司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通过土壤检测、配方施肥、专家指导等多种方式推进项目的落地。2023年,蚯蚓测土实验室共计在21

个村实施了样品取土检测工作。同时,蚯蚓测土实验室还承担了国家测土耕地质量提升项目,2023年先后完成了山东多个地区的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及临沭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此外,蚯蚓测土实验室还参与了全国土壤普查样品检测工作,检测了涵盖834个样点的表层样品以及11个样点的剖面样品的物理和化学指标。

(6)南北磷化工新项目建设顺利

2023年,公司“南北磷化工”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两个项目均如期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黎河肥业的新建扩建项目经过一年的建设,2023年底工程建设基本完工。2024年黎河肥业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形成年产磷酸一铵60万吨、喷浆硫基复合肥30万吨、水溶肥6万吨的生产能力。该项目将覆盖东北和中原地区大部分市场,不仅能满足公司在北方地区对磷肥原料供给,还能填补公司北方市场喷浆硫基复合肥产品的空白。

松滋新项目经过一年的建设,截至报告期末,项目的土建工作已接近尾声,设备安装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复合肥等首批装置已经基本完成建设,具备了试车的条件,选矿、硫酸、磷酸等工段也在加紧建设中,争取尽快完工试产。初步预计,松滋新项目将于2024年全面投产。届时,松滋项目将形成磷酸一铵年产能40万吨、喷浆硫基复合肥年产能40万吨、工业级磷酸一铵年产能10万吨、精制磷酸年产能10万吨以及磷酸铁年产能5万吨的生产能力。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