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的说明
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公司”、“本公司”)关于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的说明如下:
一、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运用概况计划
(一)本次发行募集资金运用概况
本次募集资金主要运用于以下项目:(1)新建年产50万台涡旋压缩机项目;
(2)新建涡旋压缩机及配套零部件的研发、信息化及产业化项目;(3)补充流动资金。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紧密围绕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公司根据未来发展规划做出的战略性安排。
经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本次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计划投入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实施 主体 | 投资 总额 | 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 预计投资进度 | 项目备案审批文号 | 项目环保审批文号 | |
第一年 | 第二年 | |||||||
1 | 新建年产50万台涡旋压缩机项目 | 英华特 环境 | 20,000.00 | 17,360.00 | 6,923.54 | 13,076.46 | 常行审投备[2021]603号 | 苏行审环评[2020]20145号 |
2 | 新建涡旋压缩机及配套零部件的研发、信息化及产业化项目 | 英华特 环境 | 30,506.00 | 30,506.00 | 11,382.80 | 19,123.20 | 常行审投备[2021]889号 | 苏行审环评[2021]20414号 |
3 | 补充流动资金 | - | 5,000.00 | 5,000.00 | - | - | - | - |
合计 | - | 55,506.00 | 52,866.00 | 18,306.34 | 32,199.66 | - | - |
上述项目投资总额为55,506.00万元,第一年投资18,306.34万元,第二年投资32,199.66万元。在完成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前,公司将根据实际生产经营需要,以自有资金对上述项目进行前期投入,募集资金到位后,将使用募集资金置换该部分自有资金。本次募集资金的实际投入时间将按发行募集资
金到位时间和项目进展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和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扩展与补充,有助于公司扩大产能、提高自有配套能力、降低成本、提升研发实力和信息化水平。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英华特环境,投资项目为公司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实施后不会新增同业竞争,亦不会对公司的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二)实际募集资金超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求或不足时的安排
本次募集资金如超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需求,超过部分将用于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如募集资金不能满足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需求,不足部分将由公司自筹解决。
(三)募集资金管理及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安排
公司于2021年5月31日召开的2020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议案》,规范募集资金的存放、使用和监督。公司募集资金将存放于董事会决定的专项账户集中管理。公司将在募集资金到位后在规定时间内与保荐人、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并在全部协议签订后及时报深圳证券交易所备案并公告协议主要内容。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主营业务的关系
本次计划实施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是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公司既有产品产能,增强配套电机、零部件自主生产能力,丰富公司产品体系,提高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资金周转能力,进而增强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经营规模,增强盈利能力,巩固和扩大公司的竞争优势。
公司专注于提供节能高效、可靠性高、噪音低的涡旋式压缩机及其应用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英华特INVOTECH”涡旋压缩机,涵盖热泵、商用空调、冷冻冷藏、电驱动车用四大系列。“新建年产50万台涡旋压缩机项目”和“新建涡旋压缩机及配套零部件的研发、信息化及产业化项目”是基于公司现有涡旋压缩机业务的进一步扩展和衍生,与
主营业务密切相关。一方面,本项目充分利用公司在涡旋压缩机产品上丰富的技术积累,扩大产能、实现产能扩张、配套能力提升、挖掘公司技术价值,并切实提高产品品质,优化质量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本项目将依托公司技术实力,研发并升级电驱动车用涡旋产品,实现产业升级。
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是现有业务的发展与补充,将有效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现有主营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
(一)新建年产50万台涡旋压缩机项目
1、项目概况
本项目计划新建标准生产车间、生产辅助用房,共计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购置相关设备,实现年产涡旋式压缩机50万台。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存量市场更新换代需求巨大,新兴市场“新基建”提升行业中长期发展空间,本次项目是为适应市场需求未来增长的需要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涡旋压缩机消费市场,巨大的存量基础决定了庞大的更新换代、改造升级需求。新兴市场方面,新基建将促进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拉动轨道交通、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冷链物流等行业发展,数据中心和5G基站用冷却设备等将成为市场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打开涡旋压缩机行业的中长期增长空间。未来几年涡旋压缩机市场需求仍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公司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
(2)国产替代持续加速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供应链国产化”,《中国制造2025》明确规定:“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批量生产并向市场持续稳定供货的内资涡旋压缩机企业,打破了长久以来外资品牌在涡旋压缩机领域的多寡头格局,也是国内出货量最大的制冷涡旋压缩机国产品牌厂商。公司积极推动涡旋压缩机的国产化进程,在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均与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争,积极加速推进涡旋压缩机的国产替代进程。在本项目中,公司将增加生产场地、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构建涡旋压缩机生产线。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实现既有涡旋压缩机产品的整体升级和产能扩张,有利于公司扩大的经营规模。
(3)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一方面,下游需求领域对各类涡旋压缩机产品的供货速度、技术性能、稳定性、精度和良品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大生产制造平台的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能力,注重涡旋压缩机产品质量性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为确保产品市场竞争力,还需要不断加强成本控制,才可以确保公司维持足够的盈利能力。
在本项目中,公司将新建涡旋压缩机生产线,通过精益生产、智能生产提高产线智能化和引进更为先进的设备,对各类生产资料进行更为合理和高效的配置,有效优化涡旋压缩机产品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升涡旋压缩机产品质量水平和综合性能。此外,扩大产能有利于公司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在原材料采购、人均产率方面获得规模效益,整体摊薄产品成本,获取更高利润。
(4)丰富产品结构,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随着产品升级需求和新应用场景的发展,公司致力于打造产品的领先性、差异性、应用场景适配性和细节性优势。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客户差异化的选型需求,公司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和技术要求,持续对既有产品进行改进升级,优化功率、制冷量、能耗等技术指标,以优化产品体系。
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丰富公司涡旋压缩机产品线,提升不同需求端的供给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涡旋压缩机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涡旋压缩机产品应用领域广泛,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具体请参见《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第五节 业务与技术”之“二、发行人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之“(四)涡旋压缩机行业的市场容量及发展态势、行业的周期性特征、产业链地位及与上下游的关联性”。
(2)雄厚的技术实力,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公司已有的技术积累,是本项目顺利实施的技术基础。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公司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等各环节拥有了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和核心技术,实现了涡旋压缩机研发、生产全环节的国产化。
在本项目中,公司将充分利用技术研发实力,基于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研发性能更强、可靠性更高的涡旋压缩机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优化涡旋压缩机产品生产工艺,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稳定的工艺管理。
(3)前期积累的技术和生产工艺经验,为项目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成立初期,公司在国内涡旋压缩机市场完全为五大外资品牌垄断的背景下,经过技术积累和研发创新,实现了涡旋压缩机的设计、生产制造的全国产化。在型线设计、结构设计、高精密涡旋加工、噪声和振动控制、关键制造和检测等核心环节形成了八项核心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工艺经验。
在本项目中,公司能够有效利用公司已有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经验,保障产线的技术导入。与此同时,公司目前已经储备了一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技术、生产人员,可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运行。
4、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20,000.0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2,640.00万元用于土地购置及前期施工、募集资金17,360.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6,721.71万元、设备购置费8,692.50万元、土地购置费1,05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462.42万元、研发费
700.00万元、预备费635.0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738.30万元。投资具体情况见下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项目 | 第1年 | 第2年 | 合计金额 | 占比 |
1 | 建安工程费 | 2,688.68 | 4,033.03 | 6,721.71 | 33.61% |
2 | 设备购置费 | 2,607.75 | 6,084.75 | 8,692.50 | 43.46% |
3 | 土地购置费 | 1,050.00 | - | 1,050.00 | 5.25% |
4 | 工程建设其他费 | 158.89 | 303.53 | 462.42 | 2.31% |
5 | 研发费 | 200.00 | 500.00 | 700.00 | 3.50% |
6 | 预备费 | 218.22 | 416.85 | 635.07 | 3.18% |
7 | 铺底流动资金 | - | 1,738.30 | 1,738.30 | 8.69% |
项目总投资 | 6,923.54 | 13,076.46 | 20,000.00 | 100.00% |
5、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预计24个月建设实施完成(其中建安工程周期18个月),具体分为前期准备、设计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与调试、人员培训、试生产、项目验收等各阶段。各阶段具体实施进度的计划如下表:
序号 | 年份 | 第一年 | 第二年 | ||||||
月份 | 1-3 | 4-6 | 7-9 | 10-12 | 1-3 | 4-6 | 7-9 | 10-12 | |
1 | 前期准备 | ||||||||
2 | 设计施工 | ||||||||
3 | 设备采购 | ||||||||
4 | 设备安装与调试 | ||||||||
5 | 人员培训 | ||||||||
6 | 试生产 | ||||||||
7 | 项目验收 |
6、项目备案情况
本项目取得了常熟市行政审批局下发的《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证号为:常行审投备[2021]603号)。
7、项目选址与环保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常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埔江路以北、规划银通路
以西,为公司自有产权土地,产权证号为:苏(2020)常熟市不动产权第8103376号。本项目通过了苏州市行政审批局环评审查,环评批复文号为苏行审环评[2020]20145号。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和调试,由施工单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环保措施,基本不产生污染。
(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①废气粉尘影响分析
根据生产工艺,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有组织废气主要为焊接工序产生的焊接烟尘,经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1#排气筒排放;喷粉工序产生的粉尘经喷粉设备自带除尘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2#排气筒排放;烘干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3#排气筒排放;天然气燃烧废气(烟尘、SO2、NOx)通过1根15m高的4#排气筒排放。
本项目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标准限值。酸洗磷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颗粒物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标准,非甲烷总烃执行排放标准《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226-2015)中标准。
②废水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为COD、SS、氨氮、总磷、动植物油等,接管至凯发新泉水务(常熟)有限公司,不直接排放,同时排放水量为480t/a。本项目为生活污水,不涉及到地表水环境风险。
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和食堂污水7140t/a一同接管至凯发新泉水务(常熟)有限公司集中处理,尾水排入白茆塘。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1.9375-1996)。凯发新泉水务(常熟)有限公司出水标准执行《太湖地区
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 2007)表2标准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其中,新建企业从2018年6月1日起,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18)表2标准。
③固废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金属屑、废包装材料、粉尘和员工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废矿物油、废切削液、废清洗液、废酸洗液、废磷化液、废化学容器桶。其中,废金属屑、废包装材料收集粉尘外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本项目可实现固废零排放。
④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数控车床等设备产生的运转噪声;其噪声源强在75~85dB(A)之间。
项目拟采用的噪声治理措施如下:(1)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2)在总平面布置中注意将噪声车间与厂界保持足够的距离,使噪声最大限度地随距离自然衰减;(3)强噪声设备置于密封车间内,房间墙壁做成吸音、隔声墙体;(4)布置绿化带,降低厂界环境噪声。
上述措施到位后,厂界噪声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标准要求,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8、项目投资效益情况
项目达产年份(第6年)年销售收入72,500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36.28%,税后投资回收期5.07年。
(二)新建涡旋压缩机及配套零部件的研发、信息化及产业化项目
1、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投资30,506.00万元,将新建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具体包括三方面建设内容:
(1)年产80万套(台)涡旋压缩机配套电机、涡旋零部件
本项目为公司涡旋压缩机生产提供所需的配套电机、涡旋零部件,是“新建年产50万台涡旋压缩机项目”的配套项目。计划引进新装备、采用新技术,建设配套电机、涡旋零部件生产线,实现配套电机、涡旋零部件的产业化。
(2)年产2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用涡旋压缩机
公司拟布局新能源车用涡旋压缩机,实现年产2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用涡旋压缩机产能。
(3)建设压缩机研发中心、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公司将以加大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契机,在新征地块内建设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强化和完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把公司现有的研发中心建成集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与试验、新产品开发、工艺研究、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同时,在原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公司ERP系统、MES系统、WMS仓储物流系统、条码系统等进行升级。并新建其他项目,以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体系,提高效率、降低运营风险。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因产能增加需要扩大配套能力,以降低生产成本,并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建年产50万台涡旋压缩机项目”建成后,所需配套电机、涡旋零部件的用量大增,单纯依赖外部采购或委托加工不利于公司控制生产成本和实现快速响应。
本项目的实施,将实现涡旋压缩机配套电机、涡旋零部件的自主化生产,使公司具备较为完整的涡旋压缩机生产能力,补全了公司业务链条,同时也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零配件的加工工艺和精度,本项目拟通过引进先进的铣床、压铸机、高速冲床、立式加工中心等装备,进一步提升公司的配套能力。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设备层次,适应
国家鼓励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的行业引导政策。
(2)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公司的行业地位,提升全球竞争力随着制冷压缩机技术发展,节能降耗、低噪声、新型环保冷媒、高制冷量等成为轻商用涡旋压缩机产品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业内企业均在上述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推出更为先进的产品。公司产品技术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产品规格较全,显示出强大的技术与品牌竞争力。随着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精密程度的不断提高,新产品开发工作对各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的实施将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有利于新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将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可持续的产品储备,并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技术人才,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行业地位,提升全球竞争力。
(3)进一步打造新能源车用涡旋板块,优化业务布局
公司已对电驱动车用涡旋应用市场进行积极布局。2020年、2021年对博格思众(常州)电机电器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博格思众(常州)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完成小批量供货,合计实现销售收入530.04万元、630.81万元。本项目的实施,是公司优化业务布局、进一步开拓驻车空调市场的重要举措。项目实施后,公司新能源汽车用涡旋压缩机的整体产能和技术实力将大幅提升,有利于公司布局车用涡旋市场。
(4)升级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公司协同运作效率
为积极响应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中国制造 2025》等战略规划号召,公司拟基于已投入使用的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 MES、ERP、WMS系统、系统条码等的基础上,全面升级,完善基础设施,有效整合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资源,实现企业与外部(客户、供应商)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快速响应,辅助企业重大经营决策。
本项目将在整合前期信息化资源,全面推进集生产运营中台、管理后台、基础设施于一体的智慧管理平台的建设。项目实施将从整体上提高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运营水平,实现降本增效。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公司已有的技术积累,是本项目顺利实施的技术基础
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在涡旋压缩机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拥有了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研发能力。在生产实践中,公司将不断改进配套电机、配套零部件的生产工艺,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稳定的工艺管理。
同时,在本项目中,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基于新能源汽车涡旋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研发新能源汽车涡旋新产品并产业化。
公司在涡旋压缩机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是本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公司拥有多名涡旋压缩机行业资深技术人士组成的技术专家团队,构成公司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较为雄厚的技术人员资源体系,能够为本项目提丰富的经验指导,也为先进技术研发课题的深入开展提供充分的人才基础。
(2)成熟可靠的工艺积累,为项目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掌握了核心生产环节——涡旋铸件的精加工,对于配套电机、涡旋零部件的基础技术及工艺拥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在本项目中,能够保障产线工艺的顺利运行。在车用涡旋方面,公司已实现了小批量销售,具有丰富的技术和工艺积累。
(3)下游电驱动驻车空调和新能源驻车空调市场空间广阔
①电驱动驻车空调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保节能和舒适度提高,驻车空调的市场需求快速提升。相关调查显示,长途卡车司机在运输途中,有近一半会选择在车里过夜。因为传统车载空调是依靠引擎动力带动,如果使用原车空调不仅油耗不菲,同时还有尾气污染、发动机磨损、司机一氧化碳中毒等连带风险。驻车空调以蓄电池为动力,即使长时间停车也不受影响,还可以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等进行灵活调节,环保与舒适兼具。
驻车空调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得益于存量市场的快速普及。因为缺乏强制性标准,驻车空调并不是车辆的必装件,因此目前的驻车空调90%以上属于后装市场,
即在车辆进入流通环节后,应使用方的要求来安装。2020年产销实现了高增长,其中内销市场增幅达到了29.7%
。
数据来源:产业在线《逆势增长30%,驻车空调市场前景有多大》2021年4月13日发布
②新能源汽车涡旋的市场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迎来政策利好。在2020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其中新能源汽车是受到关注的重点产业之一。按照国家规划的发展愿景,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预计到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或将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了34.05和33.11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5.6和110.9万辆,增长速度迅猛,占我国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持续增大。按照每台新能源汽车1台驻车空调,不考虑既有车辆维修更换,2015年新能源汽车驻车空调销量为34.05万台,到2020年则达到了145.6万台,增长迅猛。如果考虑既有车辆维修更换需求及车厂、4S店等备货需求,新能源汽车驻车空调市场容量将更大。
4、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30,506.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1,485.52万元、设备购置费
产业在线《逆势增长30%,驻车空调市场前景有多大》,2021年4月13日发布发布
10,604.60万元、软件购置费1,006.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612.25万元、研发费3,700.00万元、预备费1,248.6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849.00万元。投资具体情况见下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项目 | 第1年 | 第2年 | 合计金额 | 占比 |
1 | 建安工程费 | 4,594.21 | 6,891.31 | 11,485.52 | 37.65% |
2 | 设备购置费 | 4,241.84 | 6,362.76 | 10,604.60 | 34.76% |
3 | 软件购置费 | 402.40 | 603.60 | 1,006.00 | 3.30% |
4 | 工程建设其他费 | 244.90 | 367.35 | 612.25 | 2.01% |
5 | 研发费 | 1,400.00 | 2,300.00 | 3,700.00 | 12.13% |
6 | 预备费 | 499.45 | 749.18 | 1,248.63 | 4.09% |
7 | 铺底流动资金 | - | 1,849.00 | 1,849.00 | 6.06% |
项目总投资 | 11,382.80 | 19,123.20 | 30,506.00 | 100.00% |
5、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预计24个月建设实施完成(其中建安工程周期18个月),具体分为前期准备、设计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与调试、人员培训、项目研发、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各阶段具体实施进度的计划如下表:
序号 | 年份 | 第一年 | 第二年 | ||||||
月份 | 1-3 | 4-6 | 7-9 | 10-12 | 1-3 | 4-6 | 7-9 | 10-12 | |
1 | 前期准备 | ||||||||
2 | 设计施工 | ||||||||
3 | 设备采购 | ||||||||
4 | 设备安装与调试 | ||||||||
5 | 人员培训 | ||||||||
6 | 项目研发 | ||||||||
7 | 竣工验收 |
6、项目备案情况
本项目取得了常熟市行政审批局下发的《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证号为:常行审投备[2021]889号)。
7、项目选址与环保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常熟高新区东南大道以南、银辉路以东。2021年3月,发行人与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高新区管委会”)签署《项目协议书》,约定高新区管委会将位于常熟高新区东南大道以南、银辉路以东,面积约120亩的工业用地出让给发行人子公司英华特环境,用于英华特环境设立商用涡旋、汽车涡旋、交流异步电机生产基地及国家级制冷压缩机研发中心。2021年4月,高新区管委会出具《承诺函》,承诺严格按照《项目协议书》规定的内容及时向发行人子公司英华特环境供地。本项目通过了苏州市行政审批局环评审查,环评批复文号为苏行审环评[2021]20414号。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和调试,由施工单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环保措施,基本不产生污染。
(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①废气粉尘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是机加工、开料、倒角、上料过程使用切削液产生的有机废气G1,清洗过程使用清洗剂产生的有机废气G3,焊接过程产生的烟尘G2。
本项目不涉及燃煤工艺;项目焊接工序产生的焊接烟尘,经过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排放;喷粉工序产生的粉尘经喷粉设备自带除尘装置处理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排放;烘干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排放;天然气燃烧废气(烟气、SO2、NOx)通过1根15m高的4#排气筒排放;食堂油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由专用烟道排放。
本项目机加工、开料、倒角、上料、清洗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3 单位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本项目焊接过程产生的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2/4041-2021)表3 单位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厂区内 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2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
②废水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员工的生活污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质为COD、SS、氨氮、总氮和总磷。本项目产生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接管至凯发新泉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经处理达标后的尾水排入白茆塘。清洗废水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循环使用。凯发新泉水务(常熟)有限公司出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一级A标准和《常熟市高质量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常政发[2019]26号)中的苏州特别排放限值标准。
③固废影响分析
本项目固废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有废边角料、焊渣、含油金属屑、废切削液、废润滑油、废防锈油、废包装桶、废油手套油抹布、清洗废水、废滤芯、废活性炭、污泥生活垃圾等。
项目将妥善处置或综合利用上述一般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置,固体废弃物实现零排放。
④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各生产设备产生的运转噪声;对设备加设防振基础,噪声经过车间隔声和衰减,基本不会对外界声环境产生影响,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本项目在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2011),运营期厂界噪声限值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8、项目投资效益情况
项目达产年份(第6年)增加年销售收入26,000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
率为32.71%,税后投资回收期5.34年。
(三)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项目概况
本次募集资金拟将5,000万元用于补充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进程,合理安排该部分资金的投放进度和金额,确保募集资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公司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原材料采购、产品库存、研发投入等方面的资金将越来越大,预计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将有所提升。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将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压力、增强项目订单承接能力,进而改善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状况。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2.03、9.53和7.60,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下降。当前,公司流动资金来源主要为自有资金,该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生产经营必须的原材料及保障公司基本运营。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未来公司与行业知名空调客户合作的增加,客户结构改变、付款条件改变,强势客户要求延长付款期限,应收账款金额可能增加,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将增加。
通过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一方面能够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保障公司各项业务健康运营;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抵御市场风险。故公司需要补充流动资金用于业务扩张。
3、项目实施的合理性
公司通过本次发行补充流动资金,将有效增加发行人的营运资金,增强发行人的经营能力,提升发行人的收入和利润水平。流动资金的增加将提高发行人的偿债能力,降低发行人流动性风险及营业风险。通过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部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将有利于发行人扩大业务规模,优化财务结构,从而提高发行人的市场竞争力。
特此说明。(以下无正文)
(本页无正文,为《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的说明》之盖章页)
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